發動機燃燒氫氣,熱值大,生成水無其他污染物。可行性有多大?如果不可行具體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直接燃燒氫氣的話,並沒有在「內燃機」則個基礎之上,產生本質上的突破

氫氣燃燒只產生水,這個只是理想環境下在理想環境下,汽油柴油的燃燒,也只產生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但不是污染物)

而實際情況,如果直接燃燒氫氣的話,高溫引起的氮氣和氧氣反應產生NO,NO2之類污染物,如果氫氣不純,還會有其他污染物,就不一一列舉了,這跟汽油機柴油機不就一樣了麼。

加上熱機的效率天然低下,氫氣內燃機,並沒有本質上的飛躍,只不過是換了一種燃料而已。

只能說氫氣是可以人工製備的能源,算是當石油消耗完之後,不得已才選擇的方案。===========================================上面講了為啥不能燒氫氣下面將氫氣的正確用法============================================正確用法是「燃料電池」通過質子交換膜(只能讓質子通過),將氫氣分離成(兩個實質是質子的H+和兩個電子e-),讓它們走兩條路,質子通過質子交換膜,電子通過外電路。之後再與空氣裡面的氧氣反應,變成水。圖解如下

這種方案,效率比內燃機高多了,但是以現在的技術而言,非常困難

前一陣子看到學校的燃料電池模塊,一塊比磚頭還稍微大一點的,只能產出大約40W的電能,造價就將近2萬了。

按照現在汽車100匹馬力來計算光電池的成本,就差不多2000萬了。前幾年賓士宣佈的用燃料電池的車子F125,造價到了400萬歐元,簡直!!不過今年豐田說,燃料電池已經到了民用水平,那個Mirai,只要幾十萬就能買到,還公佈了一大堆燃料電池及其相關的專利技術,期中氫氣製備和加氫站的都是免費公佈的。真想弄一輛來拆拆看

回答一下樓上的疑問:

1.為啥不直接用電動機?如果是純電動汽車用電動機的話,現在電池的容量確實是軟肋,而且,目測短期內,也很難有質的突破。如果帶氫氣的話,上面提到的賓士那個F125,一次加氫氣,可以行使1000公里,虐死純電動汽車,妥妥的。

其實燃料電池車,也是用電動機的,(要不然咋叫「電池」)

燃料電池產生的電能,儲存在一個普通電池裡面,然後再由普通電池供給電動機,帶著車子跑。因為現階段,燃料電池的輸出功率,並不能想普通電池一樣,那麼大範圍,汽車起步階段,加速,低速,高速時候,需求功率都是不一樣的。現階段,只能讓燃料電池產生一個恆定功率,供給普通電池,再由普通電池供給電動機。有點像閃光燈的原理。2.永動機。。。。我想,題主應該不是傻逼吧,他應該是知道,電解水是要消耗電能的。。現在的一個研究方向,是太陽能催化技術,想辦法研製出一個高效的催化劑,放在水裡,太陽光照射下來,就能把水分解。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呵呵,路還遙遠呢。實現中用蒸氣重整法是最多的,還有就是石油分解之類的技術,電解水也用。氫氣在工業生產中用途極廣,生產其實不是大問題。
要考慮轉化效率!!

居然被我找翻到這個神祕問題...

氫燃燒的內燃機可以有,但是實用起來差距很大...

說到底,論單位質量釋放的能量問題本身就是耍流氓的。

即使是液氫,單位體積的燃燒釋放的能量也就柴油一般。而且氫的成本和儲存成本還比柴油高一截


電解水產氫,氫氣再燃燒給發動機供能,是可行的。只是為啥不直接用電動機?

為什麼沒有發展,關鍵在於成本高而效率低。制氫容易但存儲、運輸難,相應的基礎設施和材料科學跟不上。此外,氫常溫下是氣態的,如果在車上儲存氣態氫(像現有油箱那麼大的體積),能量密度太低走不了多遠;如果將氫氣加壓降溫成液體,就需要性能極其優異的絕熱/抗壓特製容器,成本繼續升高。

於是聰明又執拗的汽車巨頭們,如豐田、現代、本田轉而研究可行性更高的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可通過反應堆直接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不需要經過燃燒過程而損失能量,擁有轉化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續航時間長的優點,可以說,「直接燒氫氣」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可行,寶馬生產過燃燒氫的BMW hydrogen 7。然而拼不過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還是放棄了。。。。現在和豐田合作搞了 hydrogen fuel cell的5系GT。
寶馬做過,上一代760就有氫和油雙燃料的實驗版本。如果沒記錯的話只有260馬力,12缸的。如果能夠廉價製取氫氣,電動車的電池技術完全可以繞過。

可不可以直接加氫氣,電解水交給站點


發動機?永動機?
電解水電能哪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