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习期,带教老师曾对我说,手指的指腹相较于充填器械有著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楔状缺损时,活用指腹可以达到很好的充填效果。

待工作后,已习惯的这个技巧的我令周围的医生感到不解,称如此充填方法反而造成污染。

所以,今天偶然想起这个问题,在此想请教一下各位,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做法?以及你们在树脂充填时有什么小窍门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


不是规范操作,常规使用充填器。。

一是防止血污污染树脂,二是防止树脂受潮。

二者都会影响粘接效果。


指腹可以用。看在什么位置。

恕我直言,常规的树脂充填,比如楔状缺损是不应该用到指腹的。

你老师的方法是错的。换句话我们叫野路子。容易污染,手指容易移动影响粘接效果。

指腹只有一个时候好使。就是门牙大面积树脂充填的时候用做舌侧导板。并且要干净的手指。其他情况下使用指腹都是错的,不应该的。

粘结剂小毛刷,有大小型号之分。可以拿那个大号的小毛刷,毛刷头比较粗。去压实树脂边缘,清理气泡。

——————————————————

楼下答案说老师教他们最后一层树脂充填的时候用手指。。我想知道,那不用塑型了吗?

我建议有这样的老师的小同仁,去买本书,或者淘宝买个pdf盗版电子书,关键词叫,齿型雕刻。去看看树脂补牙的塑型问题。然后分层充填是如何减少避免小气泡。不要被手指带歪了。我不希望看到丑丑的补牙。


用蘸粘接剂的棉棒岂不更好?


手指的灵敏度和触感确实是任何器械都比不了的。

但是主要会有两个问题:1.污染2.影响粘接。

解决办法:1.换一双新的手套2.披覆一层无菌保鲜膜

然而最佳的方案,还是直接改掉使用手指的习惯,熟练试用充填器,并配备一支毛笔,可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这个是会有污染问题的,你手套上的污染物无法去除。还是改掉吧。


树脂直接修复,保持粘接界面的清洁非常重要,用过的手套有污染就不说了,即使换新手套,指腹那么宽,窝洞那么小,我无法理解它相比于专用树脂充填器械的优势在哪儿。用于楔状缺损?你上橡皮障吗?排龈吗?不上障的话手指一抹,龈沟液和树脂水乳交融那画面不要太美。如果上了橡皮障排了龈。。。算了我编不下去了,就这样吧,专门的器材干专门的活,自己体会,谢邀。


我之前一个老师也这样教我用指腹充填,但是是最后一层树脂才会用


橡胶手套有阻聚作用吧,补最后一层书树脂的时候我也特别喜欢用指腹压一压,更服贴。指腹不方便的时候我会蘸粘结剂抹一下。反正就如楼上某位所答,最终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有更多更好的器械可以辅助,用手很难无菌操作啊,可以用毛刷跟雕刻笔啊


我也用…但用的更多的是棉棒轻轻加压,

指腹非常非常少除非张口度实在不好的,

所以有套好的工具会很不错……


手套上的污物会污染粘结面,影响树脂性能


补的形态又好又牢固又持久同时不易有继发龋 那就是成功的

但是我还是会借助器械来操作的


污染是毫无疑问的…习惯很不好…用充填器吧


我记得在用3M纯纳米树脂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当你把树脂挖出来的时候,可以在手指上捏一捏,成为一个小球形,再充填,这样做一个是用手的温度适当软化树脂,再就是球形充填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这个操作过程需要四手操作,最好搭配橡皮障。

希望充填密实,粘接效果好,就用粘接剂的小棉棒对树脂做按压,分层固化减少聚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