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量不足,主要是配套動力的問題,現在小批量服役的裝備現有發動機基本能滿足熱點方向的戰略威懾。

2.rcs有差距,體系作戰框架下這個弱勢可以忽略,況且探測距離可以用自身的機載雷達彌補。

畢竟是相隔20多年的兩個產品,我們在幾個方面也是有後發優勢。

1.材料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機體壽命和重量因此達到最優。

2.鴨翼佈局的優越性自是不必多說。

3.近些年來我們雷達工業的發展突飛猛進,雷達自是存在優勢的。

4.航程更遠,因此滯空時間更長,可以執行更長時間的作戰任務。


以能力來說,殲20是合格的,對比f22的不足是有些技術有差距,設計上會有一點妥協,比如二維矢量發動機,比如隱身塗料可能有差距,但是殲20是完全符合五代機標準的,對比f22可能交換比大一些,但是我們沒有代差優勢才能與f22同臺競技,才能拼一拼,纔不會被吊打,其他國家除了俄羅斯動不動就要扔核武器以外,怕不是全要被美國嗯在地上摩擦。


匿蹤設計啊,殲-20除了發動機不行,尾噴口完全沒有匿蹤設計啊


設計目的不相同 橫向比較價值不大。

F22冷戰思維影響很大,專業制空格鬥(也就是為什麼拋棄了YF23並沒那麼看重視距外打擊)用天頂星技術和毛子對剛機動性 靈活性 摸到對面國土打擊防空和空軍重要目標

我國的戰略政策至少就目前看遠非需要F22的地步 沒有需求去侵略有完備防空體系的戰區 重點是 外在震懾 內在防禦 J20目標國土防禦 打擊關鍵機羣 預警機。鑒於飛機性能高度機密 就算J20性能不及3代機 附近國家在只有F35而沒有下一代戰機的情況下也不會想試一試的


細節?畢竟我不是總師大體看來22有的20好像都有
子系統該有的都有,但是各種技術細節都有差距,有興趣可以去翻翻兵器迷的天空發布過的幾篇文章,不過空軍之翼已經涼涼的現在可能不太好找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