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貂蟬作為虛構的人物,其傳說有很多,羅貫中是將歷史上的杜氏和王允家中一個捧貂蟬冠的丫鬟結合而創造出的貂蟬。

在《三國》中,貂蟬為了國家而聽從了王允的計謀,獻身董卓和呂布,新版的影視作品中貂蟬是與呂布真心相愛的奇女子。

連環計中,她一面蠱惑董卓、一面離間呂布,無論從語言還是行為上,都可以冠以心機二字了。

而在之後的情節發展中,不同版本中,貂蟬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

第一種結局是崑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難免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節,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第二種結局是另一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上下挑逗,關羽心如磐石,為了自己不受魅惑,殺死了貂蟬。基於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來,貂蟬和關羽的形象,日益貼近士紳階層的倫理標準。

第三種結局出自明劇《關公與貂蟬》,劇中的貂蟬向關羽痛說內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第四種結局陳述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髮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第五種結局則稱貂蟬本是曹操送給董卓用來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後來成為了董卓的侍婢,並挑撥呂布殺死了董卓,在「長安兵變」呂布敗走後貂蟬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撥李傕與郭汜自相殘殺,在李傕被曹操擊敗後貂蟬最終回到了曹操身邊。這一版本相對來說比較有歷史依據。

第六種結局是貂蟬出家為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里壽終正寢。 《新三國演義》貂蟬(陳好飾)

第七種結局則宣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於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被鄉人建廟祭奠。為謀生和豐富群眾文藝生活起見,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戲台,曾是該村的一個誘人景點。

第八種結局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並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後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另外還有自殺說:在央視三國中貂蟬(陳紅飾)在呂布殺死董卓後選擇了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當她被呂布發現時早已身亡了,在海外的日本三國志和橫山光輝三國志這兩部著名作品中貂蟬的結局和央視三國版的完全一樣,董卓被殺死後自己的使命也就結束了,因此貂蟬選擇了自殺。

最近還有新聞稱,某老人曾於成都北郊拾得一塊古碑(1971年),其銘文約略為: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這是有關貂蟬下落的最新證據,卻無力證明任何東西。這裡的「炎帝」,疑為「關帝」的訛記,公元1652年,清順治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此後民間才會出現「關帝」的簡稱。成都發現的墓碑,最多只是清代好事者的偽作。


貂蟬算是我的一種情結。

她就是我心中永遠的白月光,我就是很喜歡她,超喜歡她,不管哪個遊戲哪個漫畫,只要有貂蟬這個人物,那一定是我的最愛了。

雖然歷史上她不存在。


一個被政治犧牲的美女


實際上是虛構出來的人物,歷史上並無貂蟬此人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著名的四大美女。俗話說: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貂蟬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閉月。

她的生活和事迹,大多在東漢末年開始流傳,雖然她出生年月日,還不是不為人所知。但是在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來點點滴滴完善這個大美女的形象和她的傳說。

在東漢末年中,貂蟬原本是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王允一直痛恨董卓。當時在王運家的宴會上,董卓和呂布兩個人都垂涎貂蟬的美色。而王允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為了拯救漢朝,設計讓貂蟬使兩人反目成仇,最終採用連環計,除掉了董卓。

這個連環計雖然是王允的想法和他的謀略,但是主角是貂蟬,當時在正統的思想人眼中,在三國演義真實的角度上去刻畫,董卓非常的殘暴,而且是亂臣賊子,所以,老百姓和很多正面的官僚,都非常的痛恨他。

而在王允家,剛開始董卓是去赴他的宴會,在宴會中見到了貂蟬。可是之後呢,王允又送貂蟬道到董卓身邊。董卓自然是非常的喜上眉梢,並且和貂蟬有了肌膚之親。

這種行為導致了董卓和呂布的矛盾。而恰好貂蟬又在兩人之間使用計策。她在呂布面前又哭訴自己是被董卓霸佔的,巧好在呂布憤怒的時候,又剛好碰上了董卓,於是,相互猜忌,這個時候王允出場,站在呂布這邊,於是消滅了董卓。

這段故事在三國演義中非常有亮點。

但是後來貂蟬去了哪裡呢?她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據後來的記載,貂蟬成為了呂布的小妾,而且她一直在跟著呂布,還在徐州有短暫的停留。但是在後來的戰爭中,呂布和曹操之間又發生了戰爭,在三國演義中的長安兵變里。貂蟬和呂布,被曹操所圍困。在白門樓,呂布兵敗戰死,最後又被曹操所滅。貂蟬最後下落不明,給人們一個無限的遐想。

民間傳說甚至有這樣的一個關於貂蟬的最後的故事。貂蟬在呂布死後。被曹操帶回了許昌,養在自己的丞相府中。這個時候呢,恰好有關羽暫時向曹操投降的一段經歷。曹操當然非常重視關羽,為了籠絡人心。把貂蟬和其他美女幾個人一起,賜給了關羽。在面對貂蟬時,貂蟬向他主動報出了自己的姓名。

關羽一方面,感嘆起感嘆貂蟬的膽識,另一方面,作為一個非常正氣的人,他閉著眼睛,緩緩的揮了一下手。

聰明的貂蟬便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於是,默然離去,回房後就自盡身亡。從這個層面上來看,貂蟬也是一個有氣節的女子。

但是史學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的甚至認為她原名叫任紅昌,是山西的一個十分普通的村裡的姑娘。

有人覺得呢,貂蟬從事的活動,並不是有多大的國家性質,也不能被稱之為間諜。事實表明:她在董卓和呂布之間只是充當了一個卧底。

而且,貂蟬可能是三國演義為了追求故事情節而虛構的一個人物形象,可能在歷史上沒有真實的這個人。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以男性為主體的三國爭霸煙雲中,這位女子是非常突出,非常有亮點的。我們在男性的角逐中,既看到了兇狠無忌的董卓,也看到了武功蓋世的呂布。

在男性角逐的世界裡,有一個這麼美貌的絕色女子,以她自己的膽量和智慧,來推動歷史進程。客觀上說,這種膽量是很非凡的,也是非常靈活的。大方面上看:也加速了漢末之後這些混戰局面的結束,對後來,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崛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雖然她作為個體在歷史中只是一個小石頭,但是小石頭,在特定的環境裡面也有大的能量。

有人考證說貂蟬是大小眼,是一隻眼睛大,一隻眼睛小,嗯,這應該算一個很有趣的一個趣聞了,這也更加說明了:再美的人也有缺陷。

其實我只說了貂蟬的一種結局,在很多人的傳說中還有另外幾種結局。

上文提到的貂蟬被關羽說拒絕後然後自盡這個結局,歷史學家毛宗崗都覺得不合理,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這一段刪掉。

各朝各代還有不少文學作品中對她的後記還有很多種結局,我暫且說幾個有代表性的。

第一,貂蟬出家為尼。隱姓埋名寫下雜劇。這一幕,全用戲曲的形式記錄下來。最後還是默默的向世俗之人,來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和對歷史作出的貢獻,最後在尼姑庵,漸漸的老去。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結局,這個結局符合人性,也相對來說比較圓滿。

第二個結局是。在元雜劇,有一出關公月下斬貂蟬的故事。美艷貂蟬前去引誘關羽,而且非常的魅惑。可是關羽,他正氣逼人,怎麼會被魅惑呢,而且非常嚴肅的拒絕。為了讓自己名聲不受損,於是他拔劍,把貂蟬殺死。但是這個故事情節太簡單,對人心的刻畫也非常的刻板,所以在結局中我也不是很喜歡這個結局。

第三個版本。貂蟬,被人救了,而且還改名易姓,隱姓埋名,在一個人人都不知道她的地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她還會偶爾,放下手中的農活,在窗邊吟詩作對,同時,回憶起自己在歷史中推波助瀾的那段經歷。這個結局呢,比較有故事感,而且有畫面感,符合現代電視劇對歷史人物的一個一個結局,當然也是比較迎合觀眾,現代感太濃。

還有一個版本,就是,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而且還生了個兒子,在後來關羽戰敗死在戰場後。貂蟬隨著兒子一起,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終老。這個版本比較凄苦,而且無根無據,還是有那麼傳說的成分比較大。

還有更多更多的版本,但是我都不一一列舉。

貂蟬,本是一個紅顏薄命之人,有那麼多人為她結局,想來也是一件好事,也不能說哪個結局合理不合理好不好,只是看個人的喜好。是我們值得肯定的,是她確實在三國爭霸中起到了一個很正面的推動作用。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巾幗英雄。人們大多隻記得王昭君出塞維護了國家的穩定。楊門女將,馬革裹屍,在戰場上名垂千古。但是貂蟬為了推動歷史大進程而做出的犧牲,成為連環計的主角的貢獻卻被淡化。

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太保守太封建,而且帶有強大的個人觀點,但對貂蟬而言,她確實犧牲了自己,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里,她是站在一個很正義的角度去做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美人計,在當時歷史環境中,也算是一種很大的犧牲。

而貂蟬這個人物形象,始於三國,豐富於元代雜劇,深刻飽滿在明代。也感謝在各朝各代的傳頌和寫作,讓人們越來越記得,還有這樣一個形象。


說個不符合的比喻,為革命獻身。


美人如畫,能歌善舞

反面評價

董姬昔為呂,貂蟬居上頭。

自誇預帷幄,肯作抱衾裯。

一朝事勢異,改服媚其仇

正面評價

普天下之忠臣義士,猛將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蟬獨能除之,此豈尚得以迂拘之見,蔑視彼姝乎。

美人計,空用了,天下事大妾事小。

你們男人造的孽,非要說什麼紅顏禍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