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想清楚這個社群的目的是幹嘛。我一直在做社群落地的事情,幫助企業搭建社群運營框架去變現,我說說變現的社群應該怎麼去搭建,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搭建變現的社群一般的步驟是:基礎流量獲取、裂變、促活和轉化。我每個部分逐一簡單介紹:

基礎流量: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和個人號等渠道,發布海報和文案,把意向用戶打標籤後拉群,形成基礎流量池(當然,也可以是外部流量做被動引流,比如知乎、小打卡…只不過時間周期比較長)

裂變:有基礎流量之後,通過裂變誘餌促發用戶幫助你去拉新用戶,常見的就是設置梯度獎勵,比如拉x人進群我贈送你xx,拉y人進群我贈送你yy,拉z人進群我贈送你zz(想清楚用戶的需求,還有拉新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裂變誘餌設計一定要跟用戶相關,並且是高價值和低成本)

促活:把基礎流量和裂變流量整個在一起之後,通過破冰和各種話題設計,把用戶的需求和痛點激發和充分放大,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聊天劇本設計(很多人第一次聽,簡單來說就是典型的劇本,做社群就是演電影)

轉化:把前面幾個環節做好,轉化成交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要提供給用戶的表情/需求就是來滿足用戶的痛點的,其中也有一些小技能可以提高你的轉化率,比如錦鯉逼單、拼團、限時特惠搶購等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做什麼社群或者圈子,一定一定要記住先把頂層的運營架構搭建好,不要盲目拉群,不然的話很容易變成廣告群,每天群里有各種發不完的廣告,小程序、圖片、文字、視頻輪番轟炸,連發紅包都沒人搶,我相信這不是你想要看到的社群或者圈子的局面。


社群這個詞很早就開始流行了,很多人都想去搞個社群,然而大部分人的做法是什麼?建一個微信群,然後拉人進群,互相聊天、分享,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是自由鏈接,群主會熱情的鼓勵大家去自由鏈接,並不斷告訴大家鏈接的好處。然而實際狀況是什麼樣的呢?

當我們建立一個新的社群之後,除了最開始的相互介紹、聊天、分享,沒過幾天,這個群基本沉寂了,發消息半天沒人理,只有群主每天發一些新聞早餐之類的信息,也很少有人去看。你會發現建立這樣的社群並不是你想要的,你希望自己能夠創建一個活躍度很高社群,大家能夠在這裡分享知識,相互鏈接,你希望這個社群能夠為每一個成員提供價值,但為什麼大家都不活躍呢?大家為什麼要在這個群裡面去很活躍的分享和鏈接?因此當你在組建社群的時候,卻經常忘記了這一點,以為什麼都不用做,僅僅拉人然後讓他們自連接就行。而好的社群,就是被設計出來的。讓我們回歸社群本質,看看如何建立一個好社群.

一、垂直定位:垂直定位就是指聚焦在某個垂直的領域,垂直定位又可以劃分為內容垂直定位和地域垂直定位。你建立的這個社群,定位越垂直,後期會員的歸屬感就會越強。所以,建立社群,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一群相同特性的人聚集一起,然後一起做一件事。在這個社群里,大家經常溝通、建立感情、互相幫助、彼此信任,從而形成了強大了凝聚力。凝聚力就是把大家都粘在一起,而且粘得越來越牢,像滾雪球似的,使得這個圈子越來越大。我們並不是拉一幫人,而是先有一個使命和目標,拉一幫人一起完成。

二、需求定位我們分析一個人加群的動機在哪裡:1、感情聯絡:親戚朋友同學間.2、學習提升:尋找比自己更專業的人.3、宣傳推廣:宣傳公司的產品、服務,又或者個人品牌.4、社交/人脈資源:認識同興趣、同行業的人5、工作需要:公司同事,項目小組,部門運營社群之前你需要做好需求定位,然後把社群活動固定化,培養用戶期待感。但用戶不會每天都會有這種期待感,因此就需要我們去設計這種期待感的觸發場景。

三、如何運營社群:我們在運營社群的過程中,需求和定位做好之後,一定要組織活動讓社群的夥伴有參與感。1、定期話題討論2、讓群員獲得參與感3、線下互動沉澱

我所期望的好社群就是:凝聚一批人做一件事。你需要設計出明確的使命和目標,然後設計一個共同達到此目標的儀式化行為,接著為所有人履行該行為提供反饋。構建完整的社群,群成員互相認同、互相幫助、積极參与,即使微信消失了,他們仍然可以繼續。社群運營其實要沒有那麼難,用建群寶就可以輕鬆做到:

第一,可以根據敏感詞、廣告自動踢人;第二,可以開關群聊驗證,再也不怕熱聊被廣告黨攪局;第三,可以設置歡迎語自動歡迎新進群的用戶;第四,可以自動回答群里用戶的問題;有如此多強大的功能,使用了建群寶,社群運營就再也不是一件難事了。

其實,總結一下:想要建立一個好群,首頁先問問自己,這個群是用來幹嘛的,別稀里糊塗就建了,隨便拉幾個人進來,被邀請的人無緣無故就進來了,他們也不知道是幹嘛,心裡有種不經過我同意就替我擅自做主的感覺,別人會非常排斥。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先進群,然後跟他們說這個群是要幹嘛的,然後大家一起合作,邀請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進來,每個人都有很多好友,類似一傳十十傳百傳千千傳萬,一夜之間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所以你只需要把最初的幾個人搞定,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覺得這個群是對他們很重要,自然而然慢慢裂變,會有更多的人進群,而你作為群主就是花心思去搞好群里的新加入的人,讓他們有存在感、歸屬感,都發一下福利,人都是會喜歡小便宜的。你要抓住他們的需求點,投其所好。當然了,給點蠅頭小利,讓他們嘗到甜頭,自然就會就在群里,最關鍵的一點是共贏,相互幫助,不要光你付出,他們索取,這樣你會累死而且得不償失,你再發東西在群里去讓他們做,積極性就很高。而且讓他們知道,你們是一條船上的,有共同的目標!

更多精彩+微fissionteam,咱們相互交流學習


建設群和建圈子之前一定要明白,你到底是什麼目的。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有某個領域的專長,那可以和我一樣信奉1000粉絲定律,找到1000個鐵杆粉絲,好好經營這個社群,讓自己從經驗「事情」,升華到經營「人」,人脈關係的核心是從自己給別人提供價值開始,你貢獻多大價值,就能收穫多大價值,就能把自己變成人脈中轉站,吸引更多同頻的人。

非常多人認為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應該怎麼樣抉擇?我會給非常多人建議,經濟越不好,越要認真經營自己的人脈,越要踏實做好每一步。社群不是在經營流量,而是在經營「人」。我為什麼一直推崇「群主家4+1轉型法」給企業,因為「群主家4+1轉型法」最核心的思維就是能夠讓企業通過這一套方法自建流量系統,本質就是建立企業的核心粉絲。

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隨著創業成本越拉越高,粉絲來來去去,難以沉澱,公眾號的溝通一對多,不及時,比較封閉,線下溝通成本高,合作過的客戶需要靠投入時間和感情維繫,否則後端價值低,如此創業只會越來越累,創業者建立自己的專屬社群,可以打造個人品牌,事半功倍。

對於自媒體創業,我認為社群是一個服務型產品,要抱著服務的態度,而不是變現的態度來經營這件事,只要能服務好1000個社群會員,口碑會幫我們帶來更大的積累和爆發,時間會幫我們殺死絕大多數急功近利型的競爭對手。

其次,經營社群,當然要有門檻,要收費,但是絕不能賣,要吸引,吸引同頻的人,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吸引對你真正認可的人,吸引那些哪怕你什麼都不提供他們也願意追隨願意挺你的人,也就是鐵杆粉兒,吸引那些願意付出,積極上進,有正能量的人,而不是付費馬上要回報,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社群是一個過濾極好的過濾機制。

運營好自己的個人微信號和企業微信號,並且通過和社群的結合,維護好自己的粉絲。一定不要貪圖做多大,踏踏實實維繫好自己1000個鐵杆粉絲足矣!


你好,建立一個社群很簡單,對於新手來說難的是如何運營出一個優質且賺錢的社群。

想知道怎麼建立一個社群或者圈子?

具體怎麼建立社群呢?我說5個步驟

1、確定社群主題

2、設計招募文案

3、互動福利設計

4、內容價值體系設計

5、變現裂變設計

我大大小小不同主題的社群建過幾十個,都是用上面這套框架做的,有做的不錯的,也有做得一般的。

1、確定社群主題

也就是定位的問題,你是做什麼行業的?你想建一個什麼樣的群?是寫作群,還是育兒群?根據你的行業特點去定位就好了

2、文案設計

主要就是用來招募你第一批種子用戶的,這個文案一般我喜歡用短文案,就幾十百來個字就可以搞定。我知乎專欄里之前分享過一套框架的,你直接看完去套用就可以了。

3、互動福利設計

為什麼很多群很容易就變成一個死群?或者不夠活躍?

主要就是因為不會設計互動福利。

如何做呢?看我之前在知乎的回答

大家覺得經營社群最關鍵的點是哪幾個呢??

www.zhihu.com圖標

簡單來講是,會玩。帶著大家一起玩。

4、內容價值體系設計

一個群要想變成優質社群,那麼長期來看還得靠優質的內容才行,

具體怎設計內容?

請看剛剛上面那篇知乎裡面極客海兵的回答。

5、成交裂變設計

一個社群如果沒有新的人進來,那麼也是不行的。怎麼能讓更多新的目標客戶進入?

這個就是裂變設計了,之需要簡單的一個方法就可以了,之前我給我的一個客戶教過一個方法,他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吸引了100多個目標客戶進群,非常有效果。

這個威力比較大,但是用不好的話也有反作用。這個您可以私下找我(百度「極客海兵」)單獨了解。

好了,先寫到這裡。

還是那句話,建立一個社群很簡單,但是像運營出一個優質的社群就需要下很多功夫了。

我是極客海兵,專註精準獲客營銷策劃,擅長11種渠道推廣。

看完的知乎老鐵們,伸出你發財的小手給個贊。江湖見


你問得有點籠統,有很多平台可以建群 比如QQ群 微信群 qunqun等等!

qq群和微信群有人數限制 象微信群不能超過500人!只能適合建小圈子!

qunqun適合建大型社交群,qunqun沒有人數限制!


需要找到合適的載體,是基於微信建圈子,還是其他專業做社群的工具來建立呢


建一個微信群,然後拉人進群,互相聊天、分享,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是自由鏈接,群主會熱情的鼓勵大家去自由鏈接,並不斷告訴大家鏈接的好處。

然而實際狀況是什麼樣的呢?

當我們建立一個新的社群之後,除了最開始的相互介紹、聊天、分享,沒過幾天,這個群基本沉寂了,發消息半天沒人理,只有群主每天發一些新聞早餐之類的信息,也很少有人去看,甚至你會發現,一個很久以前群突然從微信聊天會話框跳出來,你才想起來,原來自己還加過這樣一個群……

你會發現建立這樣的社群並不是你想要的,你希望自己能夠創建一個活躍度很高社群,大家能夠在這裡分享知識,相互鏈接,你希望這個社群能夠為每一個成員提供價值,但為什麼大家都不活躍呢?

讓我們回歸社群本質,看看如何建立一個好社群。

垂直定位就是指聚焦在某個垂直的領域,比如說母嬰社群、畫畫社群、音樂社群等。

垂直定位又可以劃分為內容垂直定位和地域垂直定位。

內容垂直就是寶媽社群、畫畫社群、讀書社群這一類的;

地域垂直就是本地化或鄉鎮的一些社群;

總之,你建立的這個社群,定位越垂直,後期會員的歸屬感就會越強。

所以,建立社群,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一群相同特性的人聚集一起,然後一起做一件事。


哪一類的圈子,在什麼平台上


一、建立社群的目的是什麼?

聚集在一起無非就是相同愛好者,如:喜歡讀書、賺錢、美食、乾貨技巧都算。

明顯,大家都想獲取到自己喜歡、感興趣的行業知識,比如老張在互聯網賺錢這方面還可以,粉絲都知道我從事這方面的,屬於該行業半個「磚家」,看過我寫文章的都知道我是個愛賺錢的人,粉絲跟我討論的無非就是人生、賺錢、個人提升等等、一些項目的建議,本質就是能夠解決粉絲、用戶多少問題,別人認為你的知識好淵博、乾貨好多、實在等,更容易長期信任追隨。

二、個人建議設定收費門檻,開個社群,肯定要收費,不收費沒人會珍惜。

能付費的不會隨便發廣告、擾亂群的,付費十塊、一百、一千塊都是差距,一千和一萬是跨越式的差距,需要極大信任。

三、組織人思維:

既然我收了你的錢,只要知道的,肯定一五一十全部告訴你 ,不知道的,也盡自己能力給你找該領域的專家。

四、日常運營:以老張來講,粉絲關注我無非就是想多賺錢,了解一些乾貨,我就把自己知道的乾貨都告訴大家,不定時高質量分享,這樣既省去大家摸索的時間,並且是老張實操過的,效率快幾倍。

五、進付費社群的人,無非以下幾種需求:

1、學習更加牛B的乾貨與思維。

2、認識更多大佬與人脈。

(大佬推薦更加牛的大佬給你,成長更快,推薦的社群都是高質量,省去我花N多學費)

3、開闊自己的見世面。

4、混氛圍,讓自己融入到該工作狀態,很多老鐵年賺幾十萬,天天呆在自己原先圈子,認為自己非常牛B,有點鬆懈了。

一些建議:年賺百萬,覺得沒有繼續堅持的動力,就天天跟資產千萬、上億的老闆混在一起,幾個月後,動力就上來了。

六、發展自己業務

收費過濾後,進來的都是有付費意識的人,關係好的學員會面對面溝通—信任—交易或者相互扶持。

一個社群肯定有大佬、小咖、「小白」、暫無收入的人群等,不然都是大佬,聊的都是項目,很難天天聊,項目之外,群成員之間還會閑聊、聊家常、人生感悟、最近的風口、某個事件你怎麼看?

通過群里一段時間的溝通,部分學員會私下互加好友,尤其是付費社群(老闆、企業家、中小企業主、經紀人居多在裡面),先混關係,後賣高端產品/服務,就拿老張來講,當地的茶是特產,以前送過一些在付費社群認識的兄台,因為關係不錯,結果送著送著,有些人喜歡喝,就長期跟我買了,別人賣得更便宜他不一定信得過,就相信我,PS:我不賣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