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利可圖不會有那麼多人去追捧這個。


因為養了很多年的「豬」,已經養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就是該「宰豬」了。

留心的可以先把近五年的威士忌價格做一個豎向對比,找一找價格漲幅和規律。

然後把各大威士忌相關推手(也就是公號自媒體等)近三年的推文做一個橫向對比。

最後再看看銷量。

資本們「割韭菜」的方式如出一轍。

順便說一句,以前的酒價格是真便宜啊,因為市場窄還沒太多的假貨。


威士忌火嗎?暫且不談數據,先掃視一下你周圍的親朋好友中喝威士忌的人有多少?十個人中有幾個?範圍再擴大一點,外出吃飯時看看整個店裡喝威士忌的顧客有多少?準確數字不好說,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威士忌出現的頻率絕對遠遠小於白酒、啤酒甚至葡萄酒。當然了如果你身處酒吧,那當我沒說。

為何會感覺到威士忌「突然變火」?

你眼前的黑不是黑,你眼前的火也不是火。仔細回想一下當你感覺某個事物火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呢?是各大媒體頻繁報道,是知名博主熱情推薦,還是身邊人都在使用,亦或是目光所及之處哪哪都有它的身影呢?前兩種情況完全可以靠營銷推廣做到,後兩種更偏真實些。你覺得目前威士忌的「火」屬於哪種呢?

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年輕人及中產階級群體,這些追求個性化、品質化的人群是威士忌潛在的消費者,他們也是中國酒水市場的「年輕一代」,而國外酒水品牌尤為擅長教育消費者和個性化營銷。如世界上最大的洋酒公司帝亞吉歐就針對中國大陸市場策划了威士忌峰會、威士忌學院、精品店尊邸、高端品鑒會等活動,同時增加了電商、ktv喝分銷商等渠道的鋪貨,還在中國獨家發行新品。種種影響和滲透下,威士忌逐漸成為一部分人群高雅生活的標配,飲用尤其是分享到社交媒體的人越來越多,進而營造出一種威士忌很火的感覺。

如果說你「突然」感覺到「XX大火」,那麼恭喜你,你被精準的定位為該產品的目標受眾,同樣也證明了該產品背後的營銷團隊長期以來「挖坑、布網」等一系列操作已然效果初顯,快到可以「收網捕魚」的時候了。

那麼,威士忌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到底如何呢?

從各個統計數據上來看,近年來國內威士忌的消費的確呈增長趨勢,每年的增幅也不小。如果單純地將其歸結為威士忌在中國市場已經「火」了,筆者認為不妥,之所以呈現漂亮的增幅,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結於威士忌之前在國內市場的基數小。作為一種舶來品,烈酒之一的威士忌是在2000年中國加入WTO後開始廣泛進入中國市場,本身基量就不高,而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哪怕是一個市場也可以創造出可觀的利潤,更何況是超萬億的酒水市場,因而威士忌進入中國市場後,在數據上顯現出較大的增幅也並非意料之外。

即便威士忌的消費量在增長,但相比於中國白酒,依舊是很小的一部分。這一點在數據上也可以得到體現,以2019年1-11月的數據來看,威士忌的進口量為1927.97萬升,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698.0萬千升(折65度,商品量),威士忌的進口量不到白酒產量的3%。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年底關稅的降低,從原來10%下降至5%,這也是推動國內威士忌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認,有時新事物也代表了一種新趨勢的可能性。

年輕一代的飲酒趨勢一直都是酒水行業各方討論及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很多人在看來中國白酒面臨著消費群體斷代的風險,年輕一代對白酒的接受度大不如往代。尤其是伴隨著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從小接觸的知識來自方方面面,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他們對於酒水的需求是肯定的,他們的需求也終將支撐起中國龐大的酒水市場。對於酒類的選擇,或許會更加多元化,葡萄酒或將成為他們喜愛的酒水之一,但低度的葡萄酒註定只能佔據其中一部分,酒精度高的烈酒必然會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這其中當然包括白酒、威士忌以及白蘭地等其他酒類。

如果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對白酒的接受度大幅下降,那麼包括威士忌在內的烈酒或將迎來較大的發展。

中國白酒在改變,中國酒企也在布局

對於消費者的教育,國內的白酒企業從未忽視。只不過相較於葡萄酒、烈酒等專業的品鑒教育,白酒的功夫較多地體現在日常。在家庭、工作等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場景中,白酒的飲用頻率很高,而這便是無形之中的教育,白酒的教育更多的在於耳濡目染中,通過身邊人的飲用來帶動和影響更多的人。同時很多業內專家也在著手科普白酒的科普教育,如源坤教育創始人鍾傑致力於中國白酒品鑒知識普及推廣,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著書教學致力於中國白酒的科普教育等。

白酒自身在改變。根據年輕群體的喜好,酒企在從包裝設計、口感上等方面從裡到外進行調整,為年輕消費群體打造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新品,如開山、子約等創新白酒。

國內的酒企也在布局。2019年4月,帝亞吉歐與洋河股份達成合作,聯手發布中式威士忌——中仕忌,開創出威士忌行業全新品類;緊隨其後,保樂力加宣布斥資10億元在峨眉山建立麥芽威士忌酒廠,有望在2023年推出第一批中國麥芽威士忌;江小白也在其已有江記酒庄和「驢溪酒廠」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威士忌產品業務,打造百億級酒水產業園。

講個冷知識,國內最早生產威士忌的廠家是青島葡萄酒廠,於1914年在中國土地上生產出第一瓶威士忌。

既然日本威士忌都能後來者居上,那地大物博且擁有悠久釀造歷史的中國,在未來釀造出好的威士忌難道不值得期待嗎?

至於未來威士忌的發展到底怎麼樣,這要看未來10年內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年輕群體的選擇以及中國酒水行業的發展。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沒有什麼突然的事情,只是到了一定規模你才看到了它。


因為大家開始發現白酒的性價比太低了,不想上當了唄。舉個例子,所謂年份酒就是個笑話,21年的皇家禮炮裡面有一滴酒不是21年份的那就是「假酒」;五十年的茅台裡面只有一滴是五十年份的那也得叫「真酒」。你要敢質疑的話,自有一群杠精蜂擁而來給你科普啥是「勾兌工藝」。


首先真的是按比例來說,消費威士忌的畢竟還是少數。比起酒精飲料類的網紅酒,威士忌的品飲是個慢消的行為,受眾面也幾乎是最小的。所以說他火,只是你關注了威士忌,尤其是在研究了價格的上漲的信息之後。認為它火了,那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我的父輩喝過的茅台最低價是6元不到,而後漲到8元再破10,那對比現在兩千多都買不到貨的市場價,我們是定義它火了,還是只是物價上漲了呢,對吧。

所以作為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文化豐富的烈酒之一,威士忌本身就具備被更廣大的人群所了解的可能和足夠的內容。加之整體國力的上升,國民自由行的增加,網路(包括採購及物流)的日益發達,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到威士忌這個事務。它是新鮮的,容易引起好奇,喝酒的人,尤其是喝過,或是能喝白酒的人是能夠接受這個酒精度數的,那是不是自然會有不少人都想嘗試一下呢!至於是不是能愛上不好說,但是既然有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它,加之一些推手的推廣,必然能夠出現通俗意義上的「火」。當然最後應該說一句,不管是愛上那個味道,還是喜歡那種儀式感,甚至是裝逼能有點知識點,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認認真真的用心品鑒威士忌,在腦海里記錄下它帶給你的任何一種感受。


因為你8年前沒關注威士忌.那時候山崎還是400多...


火真沒覺得,那些晚安酒、網紅酒才是火好不,近年突然冒出這個詞晚安酒搞到我一臉茫然

各種小甜水,都不知道在喝飲料還是酒

威士忌火起來無非是日威,傑丹,某方,

一群從白蘭地轉為威士忌,追求的還是品牌,哎!

假日威到處泛濫

是喝酒還是為了b格?


與其說威士忌變火,倒不如說是「洋酒」越來越火。

在普遍愛面子的國人中,過年過節,走親訪友,拿上一瓶「洋酒」,臉上頓時寫滿了自信,即使並不是價值不菲,主要是它"洋"。


① 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面越多越多了(電視、電影等平台)

②日本威士忌價格飆升等

③國產威士忌的崛起(台灣威士忌在我心目中就是國產的)

④日常飲用的洋酒價格抬升、真假摻雜;威士忌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價格相對便宜,真酒較多。

⑤威士忌的風味相對日常飲用的洋酒有更多的風味,更符合中年輕人品味(也是主要的消費群)


80 90後開始消費烈酒了,白酒越做越爛


更不如說日威突然變火了。

不火怎麼找人接盤??

看看日威這幾年的行情,就說山崎12吧。從5、600的價位竄升到近2000的價位。

這個價位蘇威的選擇不是更多嗎??

看看近幾年的各種ib各種限量。。

喝不起就算了,都快看不起了。。


或者換一種說法,是時間威士忌進場了。

我本人是經營餐飲會所的,所以看到了這個進程。

國人的喝酒習慣,已被白酒和紅酒,白蘭地培養出來,

隨著消費升級,對品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威士忌自然而然就進場了。

我們的客人,原來要麼喝茅台,要麼喝紅酒。

一頓飯下來,幾瓶茅台,十瓶八瓶紅酒,都是常態。

由於自己也常給客人們拉著喝一點,所以從2017年開始推薦他們喝威士忌,

經過三年時間的培養,現在客人們都喜歡上了威士忌。


被認為是小眾愛好的一種大眾愛好


因為進來發現口糧酒入門也不高。


因為從前只有黑方這些調製的,隨著單一麥芽慢慢地進入市場,大家突然發現卧槽原來有那麼多不同風格的威士忌(可以裝B),而且尼瑪價錢還那麼便宜。這幾年有些酒的價格還漲了不少,有了一定的投資空間,所以就…………總之,便宜,裝B,運氣好還能升值


一瓶尊尼獲加黑牌在淘寶上有的低至130,旗艦店220,你說你咋買呢

我想喝威士忌純粹是因為看浴血黑幫看的哈哈哈哈哈


火 嗎?國內火的是干邑白蘭地,威士忌國內最常使用不就是用作調配?當然你去酒吧配上12瓶綠茶那種不說


威士忌一直很火啊。他火的原因得益於酒吧業的興趣,首先是如芝華士、紅黑綠藍方等調和威士忌的推廣,其次是野格作為急支糖漿的突然殺出,把威士忌推上高潮,最後,單一麥芽威士忌才是真正愛喝威士忌人的喜好,不斷有單麥選手向調和型選手安利,於是雙向增長,威士忌太平盛世的到來,有何不妥?


威士忌一直就很火,只不過近幾年才在中國大陸傳播得更廣泛,尤其以單一麥芽為代表。

1、洋酒以白蘭地為主,消費客群年紀稍長,加上大型夜場的沒落,小型的清吧開始遍地開花,它們大多以雞尾酒和威士忌作為主打,深受年輕人的追捧,親民的價格(對比軒尼詩、藍帶等大品牌的產品),無疑具有更大的群眾基礎。

2、代理威士忌的代理商開始多了起來,即使是以前一直代理白蘭地的公司,也慢慢地被威士忌廠家推著走,甚至壓貨給各級經銷商,推廣的業務人員也變多了。

3、國人追求的所謂性價比,各大酒廠一支12年陳釀的基礎款,也就幾百元,放在心理上與消費體驗上,都讓消費者比較愉悅。

以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