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2年义大利威尼斯举办人类历史上第一届电影节开始,「电影节」作为一个概念开始了自己病毒营销的征程。到了今天世界上成规模的电影节已经数以百计,小型电影节更是不计其数。可虽然电影节的数量日益膨胀,其宗旨却从未改变:电影作品交流、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的合作以及电影贸易一直都是电影节上的保留节目。

与其他行业的盛会一样,电影节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形成了公认的大型电影节。依据评奖水平和在国际上一直有将美国奥斯卡、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以及义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合称为四大电影节的习惯。

其实从由来来看,文化宣传一直都是电影节的职责之一。举个例子,威尼斯电影节的成立就有二战之前法西斯义大利为了鼓吹其文化的原因。电影节创立初期,其大奖甚至被以义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命名。接下来的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就有用文化武器抵抗法西斯的意味。柏林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期间,有著强烈的冷战色彩,这一点从电影节地点——西柏林就可以一窥端倪。但到了近年,特别是冷战之后,各个电影节的政治意味开始散去,突出艺术性,回归电影本质又开始成为了电影节的主流思想。

国内电影业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以及珠海电影节从众多电影节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在大陆认同度比较高的四大电影节。而如果把眼光扩展到整个大中华地区,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以及后起之秀北京国际电影节似乎更具竞争力。

近几年随著中国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影节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但就此也出现了各个电影节良莠不齐现象,许多电影节都出现过「野鸡奖」的现象。更有甚者,在今年的四大之一的金鸡百花奖中也出现了把奖颁给有争议但是无作品的明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让许多国内电影节的权威性大打折扣。艺术欣赏和文化宣传的目的更是无从谈起。

国际知名电影节究竟都有哪些我们所不及之处呢?下面我们就拿出几个例子证明一下。

威尼斯电影节:新式电影的策源地

正如义大利给人们的一直印象,威尼斯电影节总是以文艺时尚为自己的主流思想。一直以来,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虽然每年的主题都在变,但评判标准却一直很纯粹——艺术性。

所以很多威尼斯电影节经常能够评选出一些我们看来,在题材或者拍摄手法上很有争议的电影。华人导演李安的两部大尺度电影——《断背山》和《色戒》就曾经问鼎过金狮奖。许多非电影主流强国的电影人也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去年的金狮奖就被委内瑞拉电影《来自远方》斩获,而今年的大奖则被菲律宾电影《离开的女人》捧走。

戛纳电影节:艺术和现实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节之一,戛纳电影节自1939年创办以来就承载著宣传的作用。从「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等单元的设置都凸显著大会对艺术方向的理解。每年从评委到参赛电影的选择都渗透著这种理念。

更可贵的是,戛纳电影节并非不关注现实,许多展映电影都在高艺术性的同时关注了现实世界的变化。比如今年的戛纳最佳影片《我是布莱克》就透视了英国底层百姓的生活以及欧洲福利情况。

举办地法国戛纳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浪漫的地中海海滩、灿烂的阳光都使得在这里观影成为了独特的体验。戛纳电影节也逐渐拥有了3S的特点,即:sea(海滩),sun(阳光),sex(美女)。可以说电影节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

上海国际电影节:潮范的电影盛会

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正式创立。与这座城市一样,上海电影节从创立之初就坚持著自己的国际路线。1993年的第一届就邀请到了好莱坞导演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义大利演员索菲亚·罗兰等国际知名导演和演员参加。

其后的历届电影节上,大会借助电影节论坛等活动把国际化,以及跨界等理念。所以大会不仅邀请了吕克贝松这样的国际一流影视人参加;默多克、沈南鹏等来自其他行业的巨擘也都曾经获邀参加论坛。

除了在邀请人员上的创新,在评奖单元,上海电影节也力图走在时代的前面。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如今,大会不失时机的推出了手机电

影奖等更新潮,也更能接地气的奖项。

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打商业牌

比起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算是一个小字辈。2011年创立以来,北京电影节仅仅举办了6届。随著中国电影市场的日趋火爆,国内电影的质量和产量已经无法难以满足国内观众对于电影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影视剧走出国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北京电影节正是充分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把电影展和交易当做了整个电影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2014年,北京电影节的签约项目总额就已经达到了105亿元。多个国家的影视制作公司都将北京电影节作为了一个展示自己产品的良机。

总体来说,国内的电影节存在没有独立思想,商业气味较浓的特点。很多奖项的颁发都缺乏艺术上的依据,很多人参加电影节的目的是商业开发而非对艺术上的追求。许多电影节都更像是交易大会。

毕竟中国电影发展至今不过二三十年光景,在许多问题上经验并不充足。因此一种新的电影节模式——跨国合办应运而生。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成为了中国合作的对象。一方面这样的合办模式能够让电影节的内容更加丰满,另一方面跨国电影节也能让两国电影人充分了解,加强合作,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中英电影节:新生,备受关注

圈圈作为中英电影节的多年粉丝,首届电影节就开始关注,期间范冰冰、李治廷等国内一线演员,英方的特琳娜公主、詹姆斯肯特等众多文艺和政界要员都有参加捧场。今年,中英电影节更是找到了冯小刚作为电影节大使,不知道冯导刚在金马奖上获奖,再来今年的中英电影节上是不是更底气!不过是不是要给和冯导一起参加中英电影节的女演员提个醒,提前做好专业高端黑的心理准备很有必要。对比6月在伦敦举办的开幕式的规模,国内一线导演和演员也都悉数出场,圈圈相信在本月即将开始的16年中英电影节上也定是星光熠熠。

不管是影迷还是媒体,中英电影节就影片和明星,完全会让你看花了眼。中英电影节尽管有著非常强大的官方背景,其主竞赛单元始终贯彻著严谨的专业态度,但2016年的中英电影节却与往年不同,今年中英电影节从电影挑选、节目设置上都颇下功夫,《机械姬》、《龙虾》、《天才捕手》等近年佳品将会先后亮相,同时这一届的中英电影节又搭上了中国年轻影迷有较高认知度的乐视电影频道作为合作伙伴。乐视电影频道特邀李银河、卫西谛等文化名人的加盟,也为电影节增色不少。同时,中英电影节携手乐视电影频道,以英伦氛围的打造校园观影热潮,走的是亲民化平民化路线,本次联合发起电影节校园行活动,把电影节以校园为中心,将青年交流作为主要著力点,非常下血本的去了成都、杭州、广州、北京、上海等5大城市多所高校,这么看重校园年轻群体的电影节,圈圈也是第一见到!本届中英电影节和乐视电影频道合作真是如虎添翼,把明星红毯直接以网路直播的形式展现,借助乐视平台的流量优势,不知道能满足有多少影(diao)迷(si)的需求,现场去不了,在家里感(yi)受(yin)下中英电影节的气氛和精彩,圈圈相信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圈圈觉得,本届中英电影节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属于中国年轻影迷的电影狂欢。加上年首次来华,换作中国主办方做东,以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加上广电总局电影局作为中英电影节中方的主要主办单位,相信今年的中英电影节该要热闹了!官方肯定会不留余地的为本届中英电影节吆喝开道,各影视公司和大咖更是赶紧的往上贴呀!所以圈圈预测,今年中英电影节红毯和颁奖礼的精彩程度,还是非常值得大家热情的关注一下呢!
总之,2016中英电影节那是定是看点多多,精彩不断!如果你有幸参加本次电影节,圈圈觉得你会发现你作为一个中国影迷的满足感,国际化的高规格场景就这么迅猛的开到家门前了,各大海外影片和大明星们,争先恐后的来讨好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相信会在当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吧!

呵呵,虽然圈圈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还是更关心今年冯导作为推广大使的电影节,跟咱们大年春晚有啥区别。英国明星来客场难免会拘谨,估计没啥看头了,不能免俗的我,对于又有哪些幺蛾子明星,能好好利用红毯凹出娱乐新闻头条,还是和大家一样一样的翘首以盼呢!

都看到最后了!还想要了解更多的,就直戳专题链接吧!岁数大了,字码多了会惹人嫌~~

http://minisite.le.com/msite/mzVipAct/payCBFFM/Special/index.shtml


中英电影节,本届影节国际推广大使好像是冯小刚哦!6月份在伦敦Eventim Apollo剧院举办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当时也是群星云集,看来16年第四届中英电影节很大手笔嘛!

金骑士奖杯是中英电影节非常有特色的电影将,设计之初就融合了中英两国文化,代表著电影人的荣誉、行为以及使命感。以此来表彰在中英两国影视业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

不错,中英电影节还是有很好行业影响力的,也是官方认可的欧洲最大的国际华语电影节,期待16年和乐视电影频道合作的能带给大众跟多的影视作品。

对于影迷来说无非就是看看电影和明星红毯,至于达成多少影片交易和资本引进,跟咱们没关系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