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我是换行君,很荣幸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最近,换行君在知乎上被邀请回答了许多有关换行的问题,整理问题过后惊奇的发现有一类问题的提问率非常的高,就是:「跳槽穷半年,转行穷三年,真的是这样吗?」没想到既然引来了200多万人的浏览。由于相似提问者较多,不能一一回答,特写了这篇文章统一回复给大家。

换行君大致过了一下留言,发现很多人都在担心转行后薪资待遇不如原来,好不容易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人脉也许一下子都没有了。但不换行的话,毕业那会儿20出头的年纪,多数人还是懵懵懂懂,本来对这个行业也没有热情,完全是脑门一热就进来了。一面是份稳定安逸的工作,一面是诗和远方以及不确定性,究竟孰高孰低?

01 .职能没有换,从国企到创业公司,华丽转型

A是某省985的毕业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全省仅招3人的著名央企。按照正常的发展,如果他按部就班地工作,基本可以不用考虑太多的生活问题。可就像大多数人遭遇的那样,他发现这个所谓稳定的工作并不是想像中的模样,带给他的是大量的虚无感,渐渐地自信心、成就感被消磨殆尽,工作也没有了激情。在顶著巨大的压力下,他选择了辞职,转而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市场营销。因为之前有过相关工作经验,刚入职时对工作环境,薪资等方面都非常满意,并且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氛围中。每天做著他喜欢的事情,同时也在迅速成长。(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02 .提早学习第二专业,完成不可能的换行

B本科的专业是英语语言文学。要知道90年代英语专业是非常热门的,市场需要也是供不应求。但是她当时就知道了语言只是一门工具,所以就辅修了第二专业数理统计。正如她预见的那样,几年后英语开始逐渐成为普遍性的技能,擅长英语也并没有使自身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她最后找到的工作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质量体系审核,即一份工程类,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实现了从文科到理科,难度极大的转换。上万人的公司里面,所有的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工程专业出身的,或者理科的毕业生,像她这样半路出家还做得风生水起的,可以说极为罕见了。

03 .了解什么对自己更重要,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C的第一份工作是土木工程,没想到第一年就就有大量的项目进来,导致他一年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甚至大年初一晚上都熬夜修改项目。一个人的时候这些压力或许还可以忍受,但是想到未来组建家庭之后,长期的加班对另一半没有任何的陪伴可言,也没精力负担的家庭责任,导致过大的家庭压力全部在另一半身上时,他决定辞职。很快,他找到了一份新媒体的工作。虽然行业之间毫无关系,但凭借著之前工作中学习到的那股子韧劲,不到三个月他就能熟练地完成负责的工作,最近还新结识了一个女孩子,两个人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一起,生活的很幸福。(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所以,我认为所谓「跳槽穷半年,转行穷三年」 的说法是偏颇的。对不同的人需要区别对待。优秀的人可能两三个月就适应了,而安于现状的人也许一辈子都富不起来。马云在三年时间从一个英文教师成功转型为一名互联网公司CEO,并且年入百万,这哪是穷三年,这可是三年实现暴富啊。

其实「转行三年会不会穷」这个问题,背后是对未来3年自己转行后的职业发展的迷茫:这个行业之后的发展怎么样?我这个职位的发展会怎么样?3年后我能不能有现在的收入?我个人能力是否和新职位匹配?如果不匹配,我有没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新的知识?我的抗压性怎么样?等等……(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转行之前要准备些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私以为:

第一,如果是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应该有前摄性预判。像B一样,二十年前,很多人还会认为语言是一门专业,但是她很快发现所有专业的同学都会学英文。所以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学一门我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将来,对工作有帮助的学科。而如果已经工作,就要需要从各种渠道搜集了解各行各业的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是一手信息,如和行业内的朋友聊天,直接向专业人士请教,快速认识到行业最本质的游戏规则,逻辑和架构。所以我们通常都建议年轻人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尤其是和自己有差异化的社交圈,这样能够最有效的拓宽视野,认识了解各行各业,也扩大自己的职业选择范围。

其次,要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百度总裁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但不耐专业的枯燥乏味,便毅然决定赴美学习计算机。虽然他对计算机不甚了解,但凭借兴趣和自身的努力,将当时西方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尽数学习到。后来回国一手创建了百度,一跃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领头羊。(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第三,勇敢抉择。如果你真的迈出了这一步,其实大家是欢迎和接受的。实际的工作中,团队及公司真正需要的并不完全是你所学的那些知识和技能,门槛性的东西达到后,团队需要你带来不一样的智慧。而这些不一样甚至可能是你在职场「不可替代性」竞争优势。

转行未必「穷」三年,但是该转的时候不转行,就会浑浑噩噩一辈子。孰高孰低,应该是很明确了。(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换行君其它文章:

意想不到!看二胎职场妈妈,如何成功换行创业?

那些成功换行的人,都做对了什么?|换行

打破35岁魔咒|换行

从技术男到管理精英,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经过的关键阶段|换行

连一汽都被强势洗牌,汽车人该何去何从?|换行

AI人才奇缺,商业管理型人才有机会吗?|换行

你以为那些牛校MBA的年薪是怎么翻翻儿的?|换行

25岁,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换行

--------------------------------------------------------------------------------------------------

换行edu(换行),是【北京换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务实高效的商业管理型人才发展专家。

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及共享社交化模式,为人才持续发展提供敏捷的学习方案,让高潜力人才获得无边界提升,持续性成长;同时为商业管理精英提供私人定制的职业发展咨询服务,高效助力每一次职场转型和跃升,运维职业生涯全周期。

---------------------------------------------------------------------------------------------------

欢迎关注:

知乎机构号:换行edu

换行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换行官网:www.huan-hang.cn

换行新浪博客:换行edu_新浪博客

http://weixin.qq.com/r/ZCpnf-PE966Irbcc9392 (二维码自动识别)


看到这句话有种「靠,这说的就是我啊」的切肤之痛感。这问题的邀请者也是够伤人的,我就不谢邀了。

本人研究生毕业后1年内即离开了专业对口的行业,跳换到了另一个最开始需要百度百科帮助来弥补基础知识的行业,可以说这个职业转换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隔行如隔山」。

对口行业的公司是一家净利润千亿以上的大型央企集团的子公司,薪资水平在应届生里算是比较高的(当然,这个要刨除BAT等互联网公司这两年的校招薪酬),福利待遇虽然受政策影响较大,纵向比较大不如前,但横向来看依然鹤立鸡群。跳槽的新公司是一家全牌照的中型证券公司,虽说是地方国资控股,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却是和这两年的金融市场一样,清冷惨淡。

用数据大概描述一下,换行后的公积金大概只有之前的四分之一(对,你没看错,就是一半的一半);过节福利什么的没法比较,就像0和1一样,说倍数和百分比什么的不合适;更让人受刺激的是,我前脚刚离开一个月的样子,原单位的薪资水平又整体调档提高了!大概涨了40%(对,你没看错,就是4*10%)。当时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哑巴吃黄莲,苦不堪言。

然而,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只能说,很欣赏当时决策果断的自己。其实每一个决定,都是当下的各种条件权衡下的最优选择;至少是自己当时认知水平内的最优解。至于薪资待遇这块,如果说没有一点心塞,那是骗人的;但也仅仅是一点点,而且很快就不怎么考虑比较这些东西了。一方面没有意义,另一方面暂时的这些乍看起来倍数级的差距,实际上绝对值并不大,尤其是随著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提升,这些差距更是不值一提。

扯到这里,针对「换行穷三年」这句话我想说的是,驱动一个人做出选择和变革的因素是综合性的,绝不单单是薪资待遇,更何况「风物长宜放眼量」;所以,不必纠结于一时的得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努力去做好,想方设法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我想纵使要面对「穷三年」的暂时困境,也一定能获得「赢一生」的轻松快意。


谢邀

我写代码天天会换行啊,这样可读性更好啊,怎么会穷三年呢。
泻药,,,就我目前的情况,换行确实穷了一点点。。但三年换一辈子,,值了。。。

谢邀。

可能受我目前的经历和见识限制,观点有局限性,仅供参考。

换行穷三年」这句话成不成立,要看转行人职业选择,自身素质来看的,不能给出一个绝对的判断。

「换行穷三年」成立的情况:

1.如果你换的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及时你转行时得到了比之前高一点的薪水,一般情况,三年下来工资可能就那样了,或者不增反降,「换行穷三年」这时候就是成立的。除非你本身是高官进来的,有影响力,升职加薪可能还有希望。

2.如果你自身懈怠了,还是以那种三年的工作经历其实就是一年的工作经验的方式工作,那及时换行成功,你不提升自己,还是小白,那工资还是小白的工资,只有年龄增长而已。

「换行穷三年」不成立的情况:

换行到朝阳行业,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和各方面的软实力,在遇到一个好的机遇,可能非但不穷,反而走上了康庄大道。

我参加的一个市场培训的学习社区里面,有个往期学员,换行一年时间工资由2000元-8000元-40000元持续迅猛的提升。这跟他选择的互联网行业,自己一直很努力提升自己,好的岗位,好的机遇都有关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