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入手一套工具書,感覺非常不錯。

魏根深《中國歷史研究手冊(全三冊)》,北京大學出版社引進出版。

《中國歷史研究手冊》旨在向讀者介紹自史前時代到21世紀中國歷史的基本情況,以比較的方法審視她在世界歷史中的獨特地位;呈現傳世資料、考古發掘和人工製品資源,以及與生態環境變遷有關的資料等,考察它們產生、保存和被接受的背景,檢討相關研究及解釋存在的問題,並提供出色和較新的中、西、日文研究成果。對語言、地理、文獻、經貿、法律、文學、藝術、科技、思想、信仰、農業等諸多領域的重要學術成果均進行了詳盡搜羅及點評,成為相關學者從事研究的便利出發點。

這套書內容非常豐富,除了當做工具書查閱資料之用,平時無聊的時候翻一翻,當做「歷史百科全書」看看也是很不錯的。


瀉藥。

關於工具書的選擇,大類我覺得可以參考《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1994年版)前言中的以下說法。

歷史學者把職官制度與目錄、年曆、地理諸學並列,視為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是十分恰當的。

關鍵詞:職官制度、目錄、年曆、地理。

第一,地圖集樓上那位答主已經說了,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就很好,這裡就不贅述了。

第二,關於年曆,如果是初學者,對古代史的脈絡沒有比較清晰的認識,推薦準備一本年表隨時備查,比如我之前使用的是商務印書館杜文玉老師的《中國歷代大事年表》,優點是把年表和歷史事件相結合。

另外中華書局的《中國歷史年表》、《世界歷史年表》、《中外歷史年表》也不錯,是做成像影視劇裏奏摺一樣的折頁形式,在書店翻閱過,感覺不錯。

第三,關於職官制度,如果對歷朝歷代的職官制度感興趣,推薦幾本官制辭典,畢竟歷朝歷代官制都很複雜(尤其是宋代),沒本專業的辭典真搞不清楚那些官職。

我之前用過商務印書館張政烺、呂宗力的《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修訂版)》,優點是收辭「全」,上起先秦,下迄清亡,並且卷末附有《歷代職官品位表》《歷代中央機構簡表》,缺點是按筆畫排序、詞條相對簡略。

因為之前拜讀了鄧小南老師的《祖宗之法 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對兩宋時代產生了興趣,剛好中華書局上新《宋代官制辭典(增補本)》(龔延明),618網上價格比較喜人就入手了,目前使用感覺很好。

另外,龔延明先生還有一本《中國歷代職官別名大辭典(增訂本)》,也是中華書局最近上新的,不過因為我有了商務版,就沒入這本,這裡不做評價。

第四,關於目錄,目錄學這塊我還沒有涉及,畢竟我只是個業餘票友,就不做推薦了,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找相關知名學者的著作。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謝邀。

作為一個忠實的中國歷史愛好者,這個問題還是能回答的。

我比較推薦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

讀史書最怕的就是空洞無物,只知道書上的地方卻不知道實際的位置。這樣閱讀起來根本不能瞭解書中的真實內容。

如果覺得全套地圖集價格比較貴,可以選擇也是譚其驤先生主編的簡明歷史地圖集。

一本書把中國歷史上所有朝代疆域圖都囊括進來,是閱讀歷史不可缺少的工具書。

我個人有開設微信公眾號「濟安居士」,專心做最好的文史知識分享,歡迎喜歡的朋友們關注。

http://weixin.qq.com/r/ABNkfOPEqr7Vracf90Y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段國超,丁德科 史記人物大辭典


謝邀。推薦《通鑒學》。

內容簡介

司馬光以十九年之久,合三四人之力,撰成鉅著《資治通鑒》。其用力之勤、網羅之富、取捨之慎、敘事之明、議論之精,為後世所稱道,遂成一專門之「通鑒學」。

本書為近代「通鑒學」集大成之作。作者先上溯編年體史書之源,進述《通鑒》之編纂經過、助修諸人與編集程法,再論《通鑒》之史源、史學、書法,及其枝屬與後繼。最後,在全面總結《通鑒》得失的基礎上,提出編年史改造方案。作者既存舊學之根底,而無其偏狹迂執,又得新學之神髓,而未嘗苛求古人。全書述論精到,不拘囿固見,不強闢新說,多為史家持正之談。

出版說明

張煦侯先生所著《通鑒學》一書,初於1948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發行(作者署名「張須」),此後臺灣、香港曾多次據以重印。1957年,作者計劃再版,修改了部分內容,並撰寫《再版自序》,然此事未行。1982年,安徽教育出版社根據作者修訂稿再版。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此次重版,即以1982年版為底本,並對全書又進行了一些整理改訂,包括:

一、本書每章之下原無分級標題,且部分段落過長,或有至兩千餘字而不分段者。今依文意添加標題、劃分段落,力圖使其眉目清晰、層次分明。

二、查覈原典,為書中誤失添加編者注。

三、改正錯別字、異體字、筆誤、病句及標點不當處,使之符合現代出版規範。(此類徑改,不出注)

又本書引文,不知所據版本,且舊時學者引書多有省改,故與當下通行之本頗有異同。除明顯錯訛外,我們多仍其舊,不做改動,俾讀者識之。

作者簡介

張煦侯(1895—1968),名震南,以字行,筆名張須,書齋名秋懷室、唐風廬,晚署井窗。江蘇淮陰人。一生專研文史,並從事教育工作,先後任教於淮陰第六師範、揚州第八中學、蘇北淮泗中學、上海徐匯中學、安徽師範學院等校。曾被選為蕪湖市政協委員和合肥市人大代表,並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出版《國史通略》《通志總序箋》《王家營志》《淮陰風土記》《秋懷室雜文》等著作。

看了一圈豆瓣評分和網友評價,是一本還不錯的書。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推薦翦老的《中外歷史年表》,雖然這本大家都說有很多錯誤,但是對於入門的朋友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橫向對比的年表了。當然,中華書局的《中國歷史紀年表》是最最基礎的工具書了。我還備了套柏楊的《中國歷史年表》以備參考


中國的多位國學大師都提倡在讀史書時,採用「左圖右史」的方法,即:在看史書的同時,對照查看相應歷史時期的地圖,因此強烈推薦《中國歷史地圖集》(按照中國的歷史時期編輯的,有古代和現代的地名對照),這套地圖集是讀史書最好的工具書,沒有之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