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来访者,个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如果心理咨询的整体进程可以「提速」的话,似乎对于从业者和受众而言都是好事(成本下降、更多的人愿意尝试、市场会拓展、从业者的工作经验会更加多元和丰富等等)。那么怎样做可以让我们朝著这个方向前进呢?希望听到来自不同群体、不同工作取向经验的大家(包括从业者和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人)的意见。


谢邀

因为我没有正式接个案,都是做的心理热线和心理援助,基本上每次接到来访者,我需要保证必须在这一次(不超过50分钟)的咨询过程中,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确实得到了帮助,最好还要让他们确实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一些。而且考虑到一般这些求助者不一定会持续回来,我也不一定每次都刚好在他们回来的时候就坐在电话这一头,所以有一些「让心理咨询变短」的方法确实可以分享一下。

最重要的就是在咨询过程中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绝不突然深入。有一些同行特别是新手咨询师,对于「寻找来访者的内心情结」有一种蜜汁执著。但很多时候,这都是duck不必的。特别是当你只有很少几次,或者只有一两次咨询就必须结束的时候,是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让你慢慢探索的。更何况在探索的过程中,来访者毫无疑问会经历一个痛苦逐渐加重的过程,同时就会增加他对心理咨询的抵触感。所以,在我看来短程咨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循序渐进,暴露一个相对浅层的问题,解决一个浅层问题。然后随著问题的不断解决,如果来访者有意愿继续深入,那就陪他继续深入;如果他觉得「这样就可以了」,那就「这样就可以了」吧。

基于上述考虑,所以在实际咨询中我基本上是抛弃除了意象对话技术之外的所有心理动力学方向的技术,但原理还是都学了一些的。保留意象对话技术一方面是我用得比较熟,另外一方面因为意象对话是一项「下对下」的技术,可以在不经历解释和顿悟的时候,直接通过让来访者自己动手改造意象,起到一个对来访者的「当头棒喝」的作用。不过在电话咨询里,这项技术我一般不用,都是少量面询的时候看情况浅尝辄止地用一下,提醒来访者注意一些他自己之前忽略的内心现实就够了。

再基于上述考虑,因此我一般会优先选择基于积极心理学、行为认知和短程焦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技术,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尽量激发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激活他寻找支持资源的动力(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资源),然后让他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通常来说,由于行为认知和短程焦点的相关技术有很强的指导性,其实会比漫无目的自由联想或者一路深挖根源的心理动力学更适合目前国内的来访者一些。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面对任何一个来访者的时候,「人」都比「技术」更重要。咨询师在事后整理录音逐字稿、整理案例报告,就咨询过程进行复盘的时候,可以多总结技术。但和具体的来访者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关注对方的痛苦点在哪里,纠结点在哪里,有什么地方是可以稍稍调整就能让他舒服一点的/有什么地方是他一直视而不见的盲区,他能不能接受我接下来准备要说的话/我怎么表达可以让他更容易接受我接下来要传达的信息……这些,比任何技术都重要。

最后就是,如果是短程咨询,一定要做好规划,多少时间内完成前期的监测分析,需要探寻哪些信息和资料,多少时间内完成过渡衔接和心理教育,多少时间内确认对方的学习结果,多少时间用来进行结束。没有这个规划,完全信马由缰的话,肯定最后会变成咨询师和来访者身心俱疲还收效甚微的结果。虽然可能有一些同行很不喜欢这种框架性很强的咨询结构,但不得不说当你时间非常有限的时候,有这样的规划真的很重要。

我接热线的时候,一开始弄了个小闹钟,每次接到正经来咨询的,就在钟面上用水性水彩笔打几个点,提醒自己当分针走到这个点的时候必须结束上一阶段任务进入下一阶段。后来发现不需要了,因为这个钟已经印在我心里了。

以上是一些个人心得,愿意与各位同行分享交流。


我来谈一下吧,平时我主要是在社区、司法局这边给服刑人员做咨询,另外就是自己的咨询室里开展工作,面对的群体是这两个,我主要采取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咨询方式。

根据我个人的感受来说,缩短心理咨询的过程需要有三个环节:

一是评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性质。心理咨询做得长还是短,首先要看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来访者的问题比较严重,时间较长,且泛化严重,这个时候你想缩短时间,是不科学的。

心理咨询提速,我认为一定要在科学、严谨地评估之下才能开展,确定来访者的问题以后,采取合适的咨询策略。

比如来访者的问题是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情绪焦虑,她觉得难受找你咨询,第一次会谈你评估了她是这样的状态,并没有其它方面的困扰。

像这种咨询,就会非常快,咨询师采取合适的技术比如心理疏导疗法等方式,很快地缓解情绪,来访者释放压力之后,自然就会很快地投入生活之中。

这时候缩短咨询,就会比较恰当,1-2次咨询差不多就可以结束了。

二是采取匹配来访者症状的疗法。假设来访者的问题是抑郁情绪,跟你说之前去医院诊断过抑郁症,目前还在吃药,在调节,作为咨询师,你要缩短心理咨询的进程,该怎么做呢?

此时咨询师要明白,抑郁情绪比较适合的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这个疗法心理咨询的进程都是结构性的,次数也不会太长,比较严重的,大概都是十几、二十多次。

在这样的前提下,咨询师心中有数,自然就知道如何缩短心理咨询的进程了,因为你知道来访者的问题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

要是咨询师比较混沌,咨询技术单一,比如抑郁情绪仍然还想用精神分析等传统的技术进行,势必会存在「技术与来访者现状」不匹配的情况出现,既耽误咨询效率,也影响工作的精力。

三是进行良好的科普,让来访者熟知流程,更好地配合工作。最近这段时间,我编写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手册,咨询前拿给来访者看,让其熟知这套工作的程序。

试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特别好。

来访者知道咨询设置的程序,心中有数,就会很好地配合咨询师工作,要是来访者不了解心理咨询、不明白心理咨询的过程,那么在咨询里就会感觉不适,甚至怀疑心理咨询的工作。

在国内,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很多人还是不了解的,认知也很有限,流派众多,想要完全熟知会非常困难。

此时我觉得作为咨询师来说,应该优先做好服务和科普的工作,让来访者明白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就像去餐馆点餐一样,我想吃狮子头,至少我得知道狮子头这个是长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好不好吃,我觉得符合我的心中预期,大概还不错之后我才敢点。要不然一无所知,我完全不知道,你给我弄一道菜,要是我不喜欢吃,岂不是冤枉?到头来还弄得一肚子气。

先了解,了解后让来访者自由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工作一段时间看看,合适的就继续下去,不合适的就改变工作方法,实在不行不匹配就转介。

综上所述,这里面咨询师需要做的工作有两个方面:

一是咨询师的科普力度要加强,多宣传一些有益、有帮助的知识给来访者,当大家熟悉这套流程以后,能够更加放心地去开展工作。

二是心理咨询师的技术运用要娴熟。不要死抱著一套心理咨询技术存活,而是要「分类分别」,面对什么样的群体,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做好评估工作,切忌固守一套咨询技术打天下,这种做法不太合理。

当这两个方面都能够做到位时,那么缩短心理咨询的进程、提升效率就比较快。


我觉得 @张书帏 @吃瓜群众之一的回答很好。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咨询目标SMART

缩短咨询进程,促进心理咨询在更短时间内达成目标,咨询目标具体化很重要。目标越具体、明确,始终围绕目标改善,有助提升咨询效率。

目标制定有个借鉴管理学的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时限。

咨询的低效,很多时候因为目标不够SMART,像漫游。如果目标明确,也许一次咨询可以建立基础评估、目标制定等;目标不明确,可能3、5次才达到相同的结果。

方向是这个方向,以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说,实际工作会多出一些复杂因素,我自己仍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比如,有的来访者,表面目标背后的真实目标,或者深层目标,自己都不清楚。或者说,这本就是咨询目标的一部分——帮助来访者能够接触真实的自己,从而清晰咨询目标。

如果初始访谈围绕表面目标制定,随著咨询进展,会生成新的咨询目标,需要调整咨询方向。

我觉得专家与非专家,区别在于:专家能够早期识别来访者真实目标是什么,并根据来访者节奏,引导来访者更早确定真实目标,从而缩短咨询。

面对这类情况,从业者(包括我自己)经验、能力没跟上的时候,需要努力改善,提高效率,但可能难以立马见效。

即使不是来访者不清楚自己目标的情况下,咨询目标也存在随著咨询进展变化的情况。这需要从业者与来访者及时讨论,做取舍。不然,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结果咨询做了很多努力,真正实现的目标,寥寥无几。

咨询目标还存在从业者与来访者目标的一致性。

有时从业者认为某个目标更有利来访者,可如果来访者当下还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不能强加给来访者,推动改变。不然,也是无效的目标。(我自己有这样的教训。)

艾瑞克森式催眠强调「跟-领」:咨询师要先跟随来访者的节奏,适当引领来访者,跟与领交替进行。

如同弹钢琴,知道怎么弹不难,难在能不能做到。手指的协调、灵活,是否能跟上需要的节奏。这是程序性技能。心理咨询也一样。程序性技能只能不断磨练,变得熟练,达到「做到」。

「无他,惟手熟尔。」

二、评估

评估包括个案概念化能力,又不限于此。评估症状严重程度、人格结构、内外因等。

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心理咨询工作视角,我觉得现象学评估,比医学评估有效。

医学诊断是一种概括。

比如抑郁症患者,每个患者都不一样,可是一个「抑郁症」的标签,好像他们都一样。可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把每个抑郁症来访者,当成独特的个体去工作。

抑郁症的食欲变化,是否影响身体健康,需要作为咨询目标改善;睡眠情况是否需要改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是否存在兴趣减退,往日的爱好也不再感兴趣;是否有较强烈的悲观消极看法;情绪低落等等。

不同的具体情况,需要细致评估来工作,如果仅按照一个「抑郁症」诊断工作,心理咨询效率极低。

医学评估不是否定。现象学评估之外,了解医学循证疗法,哪一类问题,哪些疗法证明相对更有效,有助于提高效率,缩短咨询进程。

人格结构的评估,个人认为是对咨询效率影响极大的因素。

人格结构的准确评估,极大影响咨询方法、时机的把握,从而影响咨询效果。

比如,恐惧症状的处理,方法来说,正念、聚焦、催眠、暴露脱敏、认知改变等,都可以有效。可面对某个具体的来访者,用哪种方法,什么时候用,便需要评估人格结构。

用荣格的人格类型举例。一个情感型的人,可能聚焦、催眠等,从情绪、感受入手改变更快;也可能之前的思维功能较少锻炼,心理教育采用CBT,认知重建可以很快有效。

用精神分析的话,人格结构评估涉及评估防御机制。越快把握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对咨询方法运用的时机把握越有效。(解释人格结构对咨询效率的影响,个人认为精神分析的理论最方便,没有流派高低的偏见)

内外因评估,内因包括人格结构、症状等,人格结构涵盖成长经历影响;外因包括诱因、环境,环境又包括社会文化、历史等。

从我接触过的专家,我觉得他们做心理咨询能够更高效,便在于经验、能力积累而成的快速、准确评估。

更快地准确评估,咨询时机把握,便更高效,减少试错。非专家从业者,可能需要会需要一些试错过程,通过来访者反应,确定时机、节奏等不适合,从而调整。

比如,专家较早识别来访者的恐惧,存在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可以消除恐惧。可是来访者当前缺少情感支持,内心安全感、价值感不足,缺少情感的力量支撑来访者从理智上,直面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需要先巩固来访者情感力量。用了3、5次咨询,采取支持性咨询,增强来访者情感力量,再用指导性咨询,认知改变,7、8次咨询见效。

非专家从业者,可能也看到来访者存在不合理信念,一开始便采用面质、苏格拉底辩论、寻找证据等,试图扭转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结果来访者不是脱落,便是做个10来次,还在原地踏步。经过不断碰壁,才发现需要先支持来访者情感力量。咨询耗时便更长。

对于题主问题,我虽然概括性的从目标和评估两个维度说明,可这个两个目标下,实际涵盖很多内容。

说了这些,不代表我自己都能做到。心理咨询是程序性技能,做到要不断实践提高,我自己属于提高中的从业者。


其实这个问题和前两天被diss的「心理咨询如何将首单转化为长程咨询?」有类似的地方:

心理咨询如何将首单转化为长程咨询??

www.zhihu.com图标

虽然立场不同(一般咨询机构和新手咨询师更希望咨询发展为长程;来访者和熟练的咨询师喜欢尽量缩短工作进程),但心理咨询需要做多久这个问题,更像是个客观的数字,并不以咨询师或来访者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说,一旦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模式,那么咨询需要做多久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定下来了。只不过这时候,咨访双方都看不到这个数字。所谓「成功」的咨询,正是通过咨访双方的努力,让咨询进程尽量贴近它原本应该有的进度。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

这就有点像米开朗基罗的那个故事(我没考证过,权当故事听吧),他对雕塑的理解是:「我看到了大卫就在里面,然后我把多余的地方凿去」。

(所以这个回答也连同前面的「怎么变成长程」一并回答了)

那么,是什么在影响著咨询本来的进程呢?

排除掉经济等客观因素,最主要的影响其实是「来访者的需求」。

在开始咨询之前,我通常会问问来访者希望通过咨询得到什么?或达到什么目标?或有什么改变?这时候就会发现几种典型的需要了:

  • 希望得到支持、缓解当前情绪、有一个「吐槽、宣泄」的空间,能有个人好好听自己的故事。

这种需要常见于来访者最近正在经历一件重大事件,例如亲人离世、婚姻危机、临近考试、临近结婚等等。这类咨询进程很短,等事情过去了,也就没事了。

但这种情况也是让新手咨询师最困扰的情况,因为很多咨询师会下意识的去关注无意识冲突、歪曲认知、环境缺乏支持等更深入的因素。一段时间咨询(常常一个月之内就结束了)之后,咨询师基本完成了来访者的概念化,结果来访者觉得就这样就挺好,他们没有更深入的改变需求。

所以这时候,如果「吓唬」来访者,说你还有很多更深入的问题没解决呐~这就需要考虑,持续做咨询,究竟是来访者的需要,还是咨询师的需要了。

部分机构(或中介平台)会把咨询师的收入,按照来访者接受咨询的次数来制定(例如50次以下收18%,50次以上收23%),其实也就会推动咨询师,去发觉更深的问题。可是我们需要思考:来访者有必要解决那么深刻的问题吗?

医生:「我发现你肚子里有颗小肿瘤,大概120年之后会癌变,我给你切了吧~手术费5万。」

病人:「大夫您要是能让我再活120年,我给您10万。」
  • 希望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有一个很具体的情况摆在面前,希望得到实际的操作方案。

上一类情况有可能会有个变化,就是来访者真的需要一套解决方案,而且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比如我是工作还是考研?我是离婚还是忍著?我是换宿舍还是继续留在这?我是辞职还是不辞职?我家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我老公对我不热情怎么办?……

解决这类问题,是很容易发生「矛盾」的,因为咨询师经常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真的需要花大量时间听来访者把事情的始末缘由交代清楚。结果会发现一个两难局面,鱼和熊掌还有螺蛳粉不可兼得。

如果咨询师在初访时铺垫不够,来访者就会觉得咨询师「骗钱」,你直接告诉我怎么办不就完了么,干嘛分析我啊?净说没用的。所以咨询师需要一开始要告知来访者,自己没办法替来访者做出某个决定,但在做决定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心理层面的困难,咨询师可以帮来访者看到。

而还有一帮「名气大,水平低」的咨询师,也凭借这类问题行走江湖,他们会直接告诉来访者:「我告诉你,你就得离婚,离婚是对自己的解脱,而且你之所以不离婚,是因为你害怕离婚后的困难。你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只要熬过去了,你的生活就会焕然一新。」结果来访者离婚了,生活果然跟之前不同,然后感谢咨询师真是「大师」。

  • 希望改变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

这类需求往往有一个明确的情境,比如在朋友聚会的场合,自己就不愿意说话;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火;在与人冲突的场景下,自己就会担忧恐惧害怕,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意图。

这类心理问题通常解决起来时间较短,因为它存在于「特定场合」,说明来访者的心理冲突并没有泛化到方方面面,来访者通常社会功能良好,心理问题也没有严重影响自己,以至于不能学习工作生活(或效率大打折扣)。

咨询师使用的方法越是聚焦(短程动力学、认知行为取向、移情焦点),越是容易产生效果,所以部分咨询师用不够聚焦的方式开展咨询(例如古典精神分析取向),那么时间会被大大拉长。这也许是可以缩短咨询进程的方面之一,让咨询进程尽量贴近它「应该」的样子。

不够聚焦的咨询会在解决来访者特定问题时,「捎带手」解决更多的问题,且据说复发率更低(稍后写参考),因此它的价值也许不在于解决特定问题,而在于「强身健体」(????)

  • 希望改变自己的某些性格特点

与上一种情况类似,但来访者的问题并不在一个特定情境中出现,而是在多个情境中出现,来访者自己会感觉到,是因为自己性格的某些部分除了问题。例如来访者觉得自己情绪不稳定,因此在工作、教育孩子、夫妻沟通时,非常易怒;或觉得自己做事太谨慎小心,任何事都要面面俱到。

这类咨询因为有不聚焦的特性,所以工作起来时间会变得更长一些。动力学和CBT会使用不同的方向,动力学从整体入手,直接在现场和来访者活现一场互动,并在互动中引发内省;CBT则会在一个一个场景中慢慢开展训练,量变最终会产生质变,或者参考格式塔的思路,开展图式治疗。

  • 希望缓解精神障碍症状

这类需求是一个擦边球,因为它很有可能涉及「心理咨询师不可从事心理治疗」这条法律底线。但工作起来,时间也是非常漫长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来访者的精神障碍症状,是他适应这个世界的方式,通过发展出一个症状,来让自己的心理世界尽可能保持平衡状态。这个模式在系统视角中,被看的很重,比如家庭治疗。

那么缓解症状,就意味著来访者需要从过去习惯的模式中走出来,发展出全新的生活方式,直面生活中必然的危机。它可能会涉及到上述所有内容,因此时间相对来说最长。

更重要的是精神障碍症状本身会影响一个人参与心理咨询的程度,因此在咨询中会更容易出现脱落、反复、甚至恶化。这也正是是精神障碍(尤其是中重度)为什么强烈建议服药的原因,因为药物只要吃下去,就几乎没有「参与度」可言了。

  • 希望深入了解自己

这种需要比较文艺了,它也许可以独立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之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访者并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或症状需要处理,仅仅是希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自己,理解这个世界,或者是为了自己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做好准备。

这类咨询没有明确的时间范围,也许只需要持续几个月,也许可以持续数年。

又有什么因素会让咨询变得过快或过慢呢?

虽然一开始我表明,咨询本身会有自己的节奏和进度,但现实中,我们很难把握它。大量的人为因素会让咨询的速度过快或过慢,我们列举几个例子。

  • 没有建立咨询同盟

来访者和咨询师对于达到什么目标,用什么方式达到目标,这个方式的理论背景是什么,大概会怎么开展?这些问题没有达成一致,这个现象会极大缩短咨询进程,基本上一次就结束了。

  • 来访者问题触碰到咨询师冲突

现实是,很多人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加入咨询师的队伍,并美其名曰:「有过亲身经历,才能更好的共情。」结果当来访者真的表达出和咨询师类似的经历时,咨询师自己先崩了,要么痛哭流涕,要么破口大骂,要么当时忍得住,回家就跟老公闹离婚。

这个现象可能会让咨询变得更快,咨询师希望草草了事,来访者也不愿意看著咨询师那么难受,然后自己也难说;也有可能会让咨询变得更慢,因为咨询师发现了一颗「地雷」,无意识会引导咨询师尽量绕开这个话题,结果房间里出现了大象,皇帝换上了新衣。

  • 咨询不能结束

这是上面原因的一个亚种,咨询后期触碰到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关于分离的冲突,彼此都觉得「如果我说结束咨询的相关话题,会让对方觉得我抛弃了他,对方会崩溃的」。结果咨询就一直做下去,来访者会努力发展出全新的症状,配合咨询师,让咨询师有事可做;咨询师会努力学习各种学派,用完精分换认知,做完认知换暴露。

然后,来访者越来越觉得自己伟大,咨询师也越来越自信。来访者摇身一变也拿了个二级证,对外宣称有「8年个人体验,学费花了20万」,咨询师也逢人吹嘘,自己一个个案能做8年。继发性获益让两个人彼此得到了好处,还壮大了行业队伍…………不知道这算不算心理咨询行业自嗨的原因之一。

  • 咨询师个人信心问题

这就有点主观了,但的确会影响咨询进程。

每一位咨询师都有自己所忠诚的理论取向,忠诚度越高,咨询的效果越好,甚至发现,心理咨询研究者对某一理论取向的忠诚度越高,就越能研究出该取向优于其它取向,详见埃森克大神以及那场持续几十年的争论。

若咨询师对自己缺乏信心,难免会将这种自卑感投射到自己的理论取向上,结果对自己工作方法的忠诚度会下降,这也就导致了咨询效率下降。

(所以咨询师们是不是还是要稍稍带点健康的自恋气质的)

  • 急于求成,照本宣科

这就很要命了,它有可能让咨询加速,也有可能减速。

很多新手的中老年咨询师,会将来访者嘴里的一句话当做自己的咨询成果。他们先倾听来访者的故事,然后用一大堆反问句反问对方,比如「你刚才说你觉得自己很差劲,是不是真的很差劲呀?」然后来访者说:「倒也不能这么说。」咨询师说:「所以说你还是有优点的对不对?」来访者说:「也可以这么说吧。」

然后咨询师就说,我的咨询有了成果,来访者「自我否定」的「非黑即白」的认知被松动了。然后可能去网上花99报个督导什么的,展示给上万同行们。

这种现象要么容易让来访者脱落(临走的时候虽然心里不满,但嘴上不免说一句:「谢谢老师,您辛苦!」),要么让咨询停留在一个不痛不痒的位置。如果咨询师恰好有过动力学背景,觉得咨询必然100次起步,再加上是学校的心理咨询,来访者不花钱,这个咨询就没完没了了。

  • 不用量表

量表是个好东西,一方面能量化咨询效果和进程,另一方面也能让咨访双方及时发现问题,或者通过量表分数来再次提高改变的信心。

可是咨询师要不用量表(「来访者是活生生的人呐,怎么能被几个数字所定义呢?做量表就是贴标签!」),就可能看不到潜在的问题,或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所以很容易出现迷茫,导致咨询进程失控。

  • 客观因素

这就和咨询没关系了,比如来访者财务状况、咨询师个人问题、咨询室房租涨价要换地方了、咨询室经营不善老板卷著投资人的钱跑了、咨询师带著来访者跳槽去别的机构了、咨询平台涨价咨询师跟著涨价来访者受不了了、自己的咨询师被人网曝不遵守伦理了,等等……

总结

导致咨询进程或快或慢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只是一小部分总结。有到不到的地方大家多评论指正。

更重要的是,上面我举得所有例子……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小厨plus


这是一个好问题,最有效获取这方面知识的方式,应该是在英文论文资料库上搜索关键词:「psychotherapy+efficiency」

在临床循证研究中,有三个经常容易搞混的单词:efficacy、effectiveness和efficiency,我也经常记不住,efficacy(效力)是在最理想的实验环境下产生的最大期望效果,effectiveness(疗效)是在实际社会环境中干预措施所能达到的治疗作用的大小,而efficiency(效益)指的是在实际社会环境中,这种干预措施是不是节省成本,是不是划算,在心理干预实践中,指的就是缩短心理咨询的疗程。

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看出来,认知行为治疗作为循证心理干预的代表,是最重视efficiency的,CBT一般6次以下算是短程,6-12次算是中程,12-20次算是长程,那么,已经如此短的CBT,如果要想进一步提高efficiency,有没有可能性?

有。

  1. 选用CBT家族中最精简的个体咨询方法,比如水平疗法(MOL)。
  2. CBT治疗师需要不断致力于提升对CBT结构化的遵循度,特别是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的能力。
  3. 当治疗方案同时需要进行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时,先进行行为治疗,后进行认知治疗,比如对于抑郁症来访者,先进行行为激活,再进行认知重建;对于特定恐惧症的来访者,先进行暴露治疗,后进行认知重建,可以有效缩短认知重建的时间。
  4. 使用计算机CBT来辅助人工心理治疗。
  5. 加大来访者的投入(Client engagement):也就是在每一周一小时的心理治疗之外,来访者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反思、练习、阅读和完成作业,比如有来访者主观意愿强,想要尽快获得效果,我会建议TA自己拿手机对会谈内容进行录音,在一周的其余时间之内重新听录音并进行反思,写下感受。
  6. 使用来访者反馈(Client Feedback)的措施:也就是每周和来访者见面,都采用简短的量表(比如PHQ-9、GAD-7或者ORS)来评估上一周主要症状的变化,然后画成曲线,和来访者一起讨论曲线变化的原因,如有改善则归功于来访者,如有退步则多做自我反思和调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项方法在中国经过了随机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缩短咨询的疗程。

5和6是我日常经常使用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