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我們目前所說的互聯網社群,是一群原本沒有聯繫的人,基於同一興趣、目標而形成的鬆散組織,在創建之初是低緊密度的,而後要通過內容輸出、運營手段逐漸增加社群成員的用戶黏性。

當社群開始沉寂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內容/話題方向調整

用戶基於相同的興趣或目標加入社群,在某種程度上,用戶需要在社群中「受益」,無論是直接的金錢、物質受益,還是知識內容和資源的獲取,或是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獲得心靈上的慰藉。基於以上的目標,調整出能夠讓社群用戶感興趣、獲取價值的內容和話題。

2.活躍用戶的發掘和培養

一個社群中,活躍用戶佔5%是正常比例,用5%的活躍用戶撬動整個社群的話題討論,增加活躍度。因此,要挖掘社群中那5%的活躍用戶,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去鼓勵這部分用戶更多地參與到社群互動中。

3.布置作業/任務

作業、任務的方式比較適合學習型社群的促活,通過硬性的作業、任務激勵用戶產出和分享內容,還能從中篩選出優質內容和優質會員,帶動社群整體的互動學習氛圍。

4.線上線下活動的舉辦

社群不活躍的很大一個原因在於,社群成員在社群中沒有很強的歸屬感,成員之間彼此不熟悉,即使有共同話題也很難融入,這時候如果可以舉辦你一些線下活動,讓社群成員彼此熟悉,慢慢地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歸屬感和情感羈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即使不主動拋出話題,社群成員們也會自發地發起討論。

小紅圈是一款專註於知識內容產出、沉澱的社群管理工具。

社群工具=粉絲管理+內容管理

小紅圈的定位是從工具開始的,小紅圈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社群運營中粉絲管理和內容管理的難題,幫助社群運營人員更好地完成粉絲的拉新、促活、沉澱、轉化。

比如粉絲數量龐大,分散在多個微信群中,根本管理不過來,在小紅圈就能快速組建一個不限人數的社群,加上內部的工具化管理,不用耗費太大的精力,就能將社群管理得井然有序;比如內容難以變現、無法有效沉澱,小紅圈不僅能夠提供便捷的支付工具,所有的內容都能通過工具化的管理被有效沉澱。

針對社群運營需求的定製化功能

涉及到社群運營的深層次需求,標準化的工具管理遠遠無法滿足。每個圈子對功能的定義都有共性和個性,標準化滿足共性需求,對於個性化需求,小紅圈提供定製化開發。

小紅圈現已開通的個性化模塊包括一鍵式會員導入、活動報名、粉絲投票等功能。小紅圈在開發過程中也會不斷收集用戶的反饋,平均每半個月迭代一次新版本,每一次的更新都凝結著用戶的需求和和建議。

社交圈子屬性

在一個社群中,最重要的核心,即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小紅圈就是基於這樣的屬性,聚集了一批有思想、有態度的粉絲。

如果說微信是親密社交,微博是陌生人社交,那小紅圈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社交。小紅圈更像是一個社區,一批擁有相同目標、愛好、價值觀的成員,他們或許來自同一個行業領域,擁有更多共同的話題,甚至能夠在圈子裡交換人脈、資源,由此粉絲能賦予社群更多價值。


姑婆這幾年經營了一些社群,這些社群建立了幾年,依舊活躍。

下面分享社群活躍的幾個訣竅,希望能幫到大家~

1. 設置門檻(付費群及身份審核)

  • 付費群可以過濾掉一些伸手黨,得到較優質的客戶,優質客戶很容易活躍起來。

付費群也可以督促運營方更認真的運營本群。

  • 建立身份門檻,審核身份。圈子,工作內容,職業規劃類似,就更容易有共同話題活躍起來。還可以有機會合作,互相交換資源,大家自然而然就熟絡了。

2. 群主的重要性

好的群主會打造良好的社群氛圍,維護好的環境,增加向心力。

  • 需要具備責任心,為社群做好服務,謹記用戶需求。
  • 需要整合資源,連接群里的人脈,讓群成員有收穫。將群里的內容做沉澱,可以製作群成員通訊錄。
  • 需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經常溝通活躍用戶、優質用戶,也能帶動群里的活躍。

3. 社群的升級和降級

群人數最多500人,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疲勞。通過運營工具讓群不斷升級降級,過濾掉潛水客戶,保留優質客戶,加入新活躍的客戶。可以保證社群一直活躍下去。針對社群貢獻者活躍者,還可以給予小獎勵哦~

4.組織定期分享和線下活動。

不定期的在群里拋出大家關心的問題,也可以是自己關心的話題,引導大家交流,從而獲取答案。定期給討論內容復盤,分享經驗。

可以組織線下活動,增強用戶對社群的粘性。

暫時先分享這麼多,更多社群活躍小訣竅,歡迎私戳「姑婆那些事兒」來姑婆社群交流,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更多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專欄以及其他問題,包括APP推廣,包括新媒體運營,包括職場,我們還有很多帖子。

姑婆那些事兒-APP推廣運營經驗乾貨分享?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提供一個活躍方法,請先嘗試,這個方法就是輕輸出。

輕輸出的核心在於一個「輕」字,就是你不需要付出太大的運營成本,就可以高頻輸出有用的內容,而可以做到低運營成本的形式,個人認為有三種。

第一個叫做日報,比如我加入的很多行業社群,每天都會發早報或午報之類的,它的本質是為大家提供了信息合集,省去自己尋找信息的時間成本,而且對於運營人員來說也不太需要費時間,只要經常關注所處領域的一些信息源即可。

第二個叫做腦圖,這一類是用戶非常願意收藏的,主要內容來自於一些文章、課程內容的精華整理,它的好處是一目了然,用戶容易理解,甚至可以促發傳播。

第三個叫做資料包,這是最基礎和常用的輸出形式,不同領域用戶需要的資料內容不同,教育類需要帶答案的習題、試卷,或者知識點整理,像運營人關注的就是活動sop、行業報告之類的。

關於輕輸出需要提醒一點,要利用平時的時間去瀏覽、積累各種形式的內容,搭建內容庫,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不用每天臨時去找,而是可以馬上拿出來分享。


謝邀~

首先你需要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社群為什麼會在一個月後沉寂了?社群要想長期的保持活躍,需要滿足三個前提條件。

第一,社群定位要明確,用戶具有共同的需求,滿足同一類屬性,讓同一類用戶在社群中,且有共同的需求才是社群持續活躍的前提條件。

第二,社群需要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讓用戶深度參與,盡量多的投入時間和精力,才能好保證社群能夠更持久的活躍下去。

第三,社群需要保證持續活躍下去,需要設置社群的組織關係,需要有管理者,kol,活躍分子,普通用戶等,需要把社群的組織關係搭建好。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社群需要繼續的活躍起來,目前實踐經驗證明,重新建群,重新定義社群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建議如果需要讓社群更好的活躍,可以通過重新建群的方式來激活。


大家好,我是羽翼互動benny。社群被炒的越來越好,但是做的好的社群屈指可數,要想提升社群和活躍度,應該從以下幾點來考慮社群。

一、 社群成員是否對味

首先社群成員要有一個共同點,大家是基於這一點才加入社群,比如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很多人建立社群總是想要有很多的成員,不停的加新成員,對社群成員沒有要求,這就到這社群成員的質量降低,社群話題一直處於初級階段,無法上升一個高度。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社群都有一個門檻的原因,嚴格的社群成員篩選,可以讓社群非常健康,社群成員價值高,相互之間對味,有了共同的話題,活躍度自然就得到提升。

二、 社群線上線下活動

社群定期分享乾貨內容,大家得在社群中能夠學到乾貨知識,能夠增強社群的粘性,線上線下辦活動,增強社群的活躍。

線上:

比如請嘉賓在線上進行分享,我總結了一個流程:提前準備——定時通知——規則強調——活躍氛圍——介紹嘉賓——引導互動——活動總結。

提前準備:提前邀請嘉賓,並確定嘉賓分享的話題,預估話題是否會引起社群成員的討論,或者讓社群成員提交話題,投票選擇話題。

定時通知:確定了分享的時間後,可以定時在群里發布消息,提醒成員按時參加活動,以確保活動當天社群參加的人數。

規則強調:每次分享都會有新朋友加入,強調規則就是提醒成員不要隨便發言,打斷社群嘉賓的分享。

活躍氛圍:對大家進行線上引導,大家聊一些輕鬆的話題,也可以發一些小紅包,活躍社群的氛圍,激活成員,大家積极參与。

介紹嘉賓:需要社群內的管理者或者是主持人介紹一下嘉賓,主要是說一下嘉賓的專長或者是嘉賓的資歷,這也就是提醒打大家活動即將開始,大家可以進入聽課的狀態。

引導互動:遇到冷場的情況,可以引導互動,比如老師讓大家提問,沒有人回答,盡可以先提問一個問題,問老師,引導其他成員提問問題。但是也要隨之掌控活動現場,避免社群成員提問與主題無關的話題,不能隨時提問問題,擾亂秩序。

活動總結:分享結束可以引導大家一起做一個總結,鼓勵大家做分享,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有利於口碑傳播。活動結束提供一些小福利,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活動。

線下:

線下活動也要提前做流程,做好活動宣傳和準備工作,在活動中也可以設計一些環節,比如回答問題可以獲得小禮品什麼的,活躍氛圍。活動結束做復盤,下次活動就可以做的更好。

線上線下活動都能夠很好的活躍社群,但是相比較而言,線上活動的成本比較小,也比較方便。

社群的活躍也是有周期的,但是你的社群可以能假活躍,每天說話的人就那麼幾個,定時問候早晚安,平時聊的話題也是與社群的主題無關。如果你的社群是這樣,就該進行調整了。

如有其它問題,請關注公眾號「羽翼互動營銷諮詢」,會安排專人,第一時間回復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