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只能證明我的「思」在。

當你坐在寬敞明亮的屋子裡的時候。你並不能證明你就在這間屋子裡。假設有人把你放到了虛擬現實當中,模仿了你一切的感官。讓你覺得這就是現實。而你真實的本體在什麼地方,你並不知道。也許在某個遙遠的洞穴中的一個培養皿里。

目前你只能通過你的思考來證明自己還存在。

因為我思所以我活著所以我存在,這麼愚蠢的理解,那是沒了解過任何哲學的普通人的認為。


邏輯主語與實際主語的混淆,循環論證。


笛卡爾的哲學,是源於對形式邏輯的質疑,也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

演繹法就是A=B,B=C則可推出A=C。

而歸納法則是我們的經驗所抽象出的公理:例如人都有兩隻眼睛、石頭比雞蛋硬等等。

但作為邏輯嚴密的數學家,笛卡爾覺得歸納法是值得懷疑的:人的所知是有限的,即使所有經驗得出的結論,也有可能是錯的。黑天鵝現象完美的證明了這一觀點。

以這懷疑為起點,笛卡爾抱著懷疑一切的態度出發,去審視所有事物,最後發現只有"我自己是存在的"這個判斷是絕對正確的,為什麼"我存在"?因為"我有思想"。

以此思想,笛卡爾主張歸納法只能作為參考工具,而不能作為真理標準,只有思想推理出的東西才是真理。

然而現在看來,即使是"我思"這個概念也並非無可置疑的。"我"意味著人類有自主意識、自由意志。然而唯物一元論是主張人類的思想意識也不過是材料的活動,通俗的說就是腦電波的活動。佛學的說法是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我"的意識也只是一種假相。

人類終究是被環境所影響而機械運動的。即使人類行為有隨機性,也能用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來勉強解釋。所以到底有沒有自主性是值得懷疑的。

當然,按照實用主義,或者說奧卡姆剃刀原則,人類是否擁有自主意識是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去研究它也並無更大的意義了,可以先把這個話題擱置了吧。


我思故我在,是執著心為我,唯心主義存在論。細想一下,如果睡覺不做夢或者突然昏厥過去我們個體就不存在了嗎?所以觀點是片面的。但是如果我不思考,我就如草木一樣無所感知,我會被抹去我所有的獨特性,那我即和別人無所差別,我將死沉孤寂,面目平庸,如枯木般腐朽,被生命的洪流任意沖刷直至蒼白暗淡,所以我一定要想,要感受,要大口呼吸,要激烈顫抖,要與神遊會,那樣我才未白活。老天生我幹什麼來了?給我腦袋砸核桃嗎?我只有靠想才能不辜負這征途,我多麼想成為偉大的獨一無二的存在呀!我呀!不敢停下來,一停下來我就覺得我被靜音了,被抹殺了,被辜負了。

我多想世界是我想像的世界,可是他不是,於是我假裝我想像的世界更完美,因為那裡沒有反對的聲音,流暢順滑,我不再害怕我不是我,我不夠獨特。

類似這種感覺我挺懂的。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詳細觀點是這樣的

既然「我在懷疑」即「我在思想」這件事確實無疑,那一定是有一個在思想的「我」存在。因此,「我思故我在」。他認為,人人天然均等地具有理性。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聽起來有點懵,但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證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也就是說:笛卡爾是唯心主義者,但並不是從此命題看出來的,我思故我在並不是唯心命題,而是純粹認識論的內容(如果不太理解可以選擇查詢認識論的概念理論)。說笛卡爾是唯心論者是縱觀他的哲學體系而得出的結論,而並不是從這一命題,「我思故我在」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

對於「我思故我在」這一命題,笛卡兒說,已被證明存在的「我」是由「我思」推知的,因此在「我思」—甚至是只有在「我思」時,我才存在。如果停止了「我思」,我便沒有存在的根據。

(目前為止理解到這裡)

笛卡爾還把自己哲學思想進行規範

一、凡是我沒有明確認識到的東西,我決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說,要小心避免輕率的判斷和先入之見,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現在我心裡、使我根本無法懷疑的東西之外,不要多放一點別的東西到我的判斷里。

二、把我所審查的每一個難題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為解決。

三、按次序進行我的思考,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逐步上升,直到認識最複雜的對象;就連那些本來沒有先後關係的東西,也給它們設定一個次序。

四、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盡量全面的考察,盡量普遍的複查,做到確信毫無遺漏。

這個不說,我看了這些觀點後認為我或許都沒有靠近到思想家的邊緣。

哎,不說了


不經過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


我想做一下延伸

這裡的 我 可以理解成自我

我思故我在 如果放棄思考也就是放棄自我

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在於人類善於思考 放棄思考可以理解成 我不做人了

我思故我在 應該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主要是在於思想的不同 自我既是來源於自身 也來源他人 無論我是怎樣自我認知的 別人對於我也會有個自己的認知 那到底 我心中的我是我 還是別人眼中的我是我呢? 都是 都不是 我是生活與這個社會的 並不是孤立存在的 所以 我 應該是別人眼中與自我心中的一種有機組合

所以自我認知絕不是坐在家中自己去思考 而應該走向社會去外面去了解 因為人總是要在社會中生存 只有準確的定位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 才能實現自我認知

但完全依靠社會賦予的角色來定位自己 那也就是放棄自己心中的自己 也就是開頭所說的的放棄思考 按別人的想法去活 既然放棄了自我 那 我 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這裡還要去思考 我到底想要什麼 我要賦予自己的存在什麼意義 哪些是我想做的 能做的 哪些是我不想做的 不願意做的 什麼是我需要的 什麼是必不可少的

我思故我在 放棄思考其實最適合在社會中生存

放棄思考也就是 社會一塊磚 哪裡需要哪裡搬


自我理解 官方來說這是唯心的說法 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獨立思考能力讓自己的存在顯得更有意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