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脾胃病一般临床都应该速效。一周两周,至多一个月,没其它毛病的,就应该基本全好,这才是治对了。当然,这个讲的是功能上出问题的脾胃病,不包括类似萎缩性胃炎,贲门迟缓等等这些明显的器质性疾病。

但现在多数人脾胃不适,找个医生看了半天,久治不愈!这个怎么回事?因为临床上单纯的脾胃病实际上并不多见,而经常的,这些病人都会兼夹肝功能的问题。

比如常年胃痛的患者,牵扯痛,每于生气后加重。这种患者肝气犯胃为多,治脾胃不治肝,这病好不了。再有常年厌食症的病人,这病人固然可能存在湿重,积食或者中虚不纳的问题。但多数久病必然脉细弦乏力,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这人肝阴已亏,而肝中无血,脾胃之血络靠什么充盈?脾胃没有血从肝脏运输消化酶,交换营养物质,其血液提供温度腐熟水谷,拿什么化食?这种不治肝先开血路,一味健脾燥湿,怎么可能治的好?

所以还是原理上的问题,原理清楚了,治就简单了。


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和参苓白术散,都能治疗脾胃虚弱又兼有痰湿的消化不良。

砂仁、茯苓、白术、甘草为它们的共有药物,均可健脾益气除痰,适用于面色白、不思饮食、肢体困重这类有脾虚湿盛表现或处于痰湿状态的人群。但三者的具体对症也有所不同。

香砂六君丸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打饱嗝、胃部及腹部胀闷不舒或者疼痛、呕吐泄泻,舌质淡,舌苔厚腻,脉虚弱。

香砂养胃丸

功用:温中和胃,燥湿行气。

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胃脘部满闷不舒。表现为胃部轻微疼痛、胀闷、呕吐酸水、似有饥饿伴有空虚灼热感、不思饮食、四肢疲乏无力等。

参苓白术散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1. 脾虚湿盛证,表现为消化不良、胸及胃部胀闷、肠鸣腹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发黄无光泽,舌质淡,舌苔白腻,脉虚弱;2. 肺虚痰湿证, 表现为疲倦乏力、胸闷、呼吸浅短气粗、上气不接下气、咳嗽、痰多且质地清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

三者不同之处

香砂六君丸 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补力平和而不阻碍脾胃运化,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一般脾虚者均可用。

而且功效偏重于化湿,一般多用于体内湿气较重而脾气虚较轻者,表现为肢体困重无力、饮食不佳、平素痰多或表现为脘腹有隐隐胀满感之人。因其化湿力强,故孕妇禁用。

香砂养胃丸 适合因饮食生冷,而导致胃脘部受寒之人;或禀素阳虚,又因情绪不畅,而出现胃痛、胃中痞满,兼口泛清水、纳食无味或脘腹胀满较明显之人。

整体上此方药性偏于温性,其健脾除湿功效较香砂六君丸弱, 但行气作用更强。

因本方整体偏于温中燥湿,因此胃有灼热、口干舌燥者不宜使用。

参苓白术散 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了益气健脾、温补固涩的药物。

其益气健脾、固涩渗湿的作用较前两药强,但行气作用较弱,所以临床多用于脾虚不固所致的泄泻、妇女带下病等,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水谷不分的泄泻。

其组成中桔梗一味,可提升中气、补益肺气,因此也可以用于进食生冷或黏腻之品后容易泄泻之人,或兼有平素抵抗力差易感冒之人。

参苓白术散的功用,一是渗湿止泻,这种泄泻的根本原因是脾虚,所以本品组成标本兼顾,补脾药少而量重,渗湿止泻药多而量轻。如果是单纯脾虚而无泄泻者不必用;二是可用于肺气虚而有痰湿者,方中桔梗可引诸药入肺经,共奏补益肺气、渗湿祛痰之效,所以更适用于脾虚泄泻者以及肺气不足,咳嗽有痰者。

本方稍偏温燥,脾胃湿热证者慎用; 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及感冒热症者忌用;孕妇忌用。


脾虚?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

很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补充维生素,益生菌。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大肠菌群失调,腹泻造成的营养不良,补充益生菌。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

水肿,常见原因: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以右心衰竭为主; (2)肾源性水肿:各种类型的肾炎和肾病; (3)肝源性水肿:以肝硬化最常见; (4)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如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 (5)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6)妊娠性水肿; (7)结缔组织疾病所致水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8)变态反应性水肿:如各种致病微生物、异种血清、动植物毒素等引起的过敏; (9)药物所致水肿:如药物过敏反应、药物性肝脏损伤、药物致内分泌紊乱; (10)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1)特发性水肿,原因不明; (12)功能性水肿:如高温水肿、肥胖性水肿、老年性水肿、旅行者水肿、久坐椅者水肿 2.局部性水肿 (1)炎症性水肿:如蜂窝织炎、疖肿、痈、丹毒、高温及化学灼伤; (2)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如非特异性淋巴管炎、淋巴切除后、丝虫病等; (3)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如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等; 血管神经型水肿; (5)神经源性水肿; (6)局部黏液性水肿

常见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肾小球肾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红斑狼疮等

主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肾功能试验等

治疗原则:根据病因对症治疗,消除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

分类

按血液逸出的机制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种:

(一)破裂性出血 破裂性出血乃由心脏或血管壁破裂所致。破裂可发生于心脏,也可发生于动脉,其成因既可为动脉壁本身的病变,也可因动脉旁病变侵蚀动脉壁(如肺结核空洞对肺血管壁的破坏,肺癌、胃癌、子宫颈癌的癌组织侵蚀局部血管壁,胃和十二指肠慢性溃疡的溃疡底的血管被病变侵蚀)。静脉破裂性出血的原因除创伤外,较常见的例子是肝硬变时食管静脉曲张的破裂。毛细血管的破裂性出血发生于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二)漏出性出血 这种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后静脉、毛细血管以及毛细血管前动脉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于管腔外的。出血性素质所发生的自发性出血,即是漏出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的原因很多,基本可归纳为:

血管壁损害常见于缺氧,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败血症、立克次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蛇毒、有机磷中毒等使毛细血管壁损伤;一些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维生素C缺乏。

血小板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发生漏出性出血,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等均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某些药物在体内诱发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反应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表面,使后者连同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一些细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也有破坏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缺陷也能引起漏出性出血,这类疾患很多是先天性的。凝血因子缺乏。

下面的以后再更新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

6.脾虚经闭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

7.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

8.脾虚生风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

9.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10.脾虚生热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

确定是脾虚吗?确定是的话,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如果也兼阳虚,用附子理中丸。


快速治好?你怎么不说几十年的毛病快速改变呢?脾胃为后天,你不爱护它自然它也放弃你。没有快速治病的方法,只有改变坏毛病的习惯才能养好。所有一切不健康作息、寒凉食物、思虑过度都是病原体。


大便稀,流口水这是脾虚;人参归脾丸


参苓白术?


脾和胃都是需要长期调养的,如果你脾虚了,会出现积食、腹泻,舌苔变厚、有口气、厌食少食的情况,所以一旦出现脾胃问题,要尽快调理。平时可以多喝一些焦胗棘水,能帮助肠胃分泌消化酶,更好的消化吸收。


吃补中益气丸三月


可是我平时很注意啊吃东西或者是一些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脾虚的症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