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判斷一個專業適不適合自己,得先對它有一個全面了解,然後才能結合自身情況作出選擇,希望這篇回答能幫到你們~

新聞傳播學—新聞學

l TA 在學什麼?

1. TA 的簡單介紹

新聞傳播學是國家一級學科。在校階段系統而全面地學習新聞史、新聞傳播思想、新聞學下各領域分支及新聞編輯所需基本技能與知識,培養成為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和優秀的新聞傳播技能的新聞人。

本專業畢業學生擁有良好的新聞素養與新聞寫作分析能力,可以繼續深造為國家新聞教育事業、新聞學科建設做出貢獻;也可以選擇就業,進入各大新聞傳媒行業,提高我國各類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質量。完成幼時的新聞理想,具有極強的職業自豪感和幸福感。

2. TA 的課程概覽

新聞學專業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

大一大二階段:學習新聞學基礎技能及理論,使學生認識與了解新聞學。如:新聞理論、新聞採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全球新聞實務等。

大二大三階段:學習範圍擴大,了解中外新聞事業發展及新聞學分支領域。如:紙媒編輯、傳媒經濟學、圖片新聞報道、電視新聞、廣播新聞等。期間安排大量實習與新聞實踐。

大四階段以實習與畢業設計為主。

3. TA 的培養計劃:

l TA 的未來前景和就業

1. 就業數據(含括從事行業分布、代表性就業崗位、升學與就業比例、畢業薪資)

從事行業分布

(數據來源:優志願)

代表性就業崗位及平均薪資

(數據來源:優志願)

就業地區分布

(數據來源:優志願)

2. 師兄師姐都在從事什麼工作:

就業方面:新聞學畢業學子一般會選擇進入傳媒圈工作。媒體行業的有:黨媒、互聯網科技媒體、財經媒體、時尚媒體等;互聯網行業一般選擇公關、市場、宣傳部,以及騰訊、網易等知名互聯網公司;中傳畢業生在中央及各省級電視台較受歡迎。

研究生方面:新聞學專業選擇考研的學校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及武漢大學等。深入新聞學或傳播學知識的學習。

留學方面:畢業生一般選擇:波士頓大學傳播學、美國西北大學傳播學、東京大學等。

l TA 的課內體驗和課外活動

1. 學習本專業的樂趣和難點:

樂趣:新聞學會給人帶來更大的世界和更精彩的體驗,認識更多樣的人生,也讓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豐盈不斷成長

我很喜歡曾經看過的一句話:welcome to the journalism world.這是你的選擇,既然是你的選擇,就要熱愛這個選擇,無論中間遇見了什麼樣的困難和委屈,都是你需要去承擔的。歡迎來到這個世界,來享受新聞世界帶給你的歡愉和痛苦。

難點:中外新聞學史枯燥難讀,人名與時間都是讓人犯困的東西。學習新聞寫作需要大量的技巧與紮實的文字功底,學好很吃力

2. 哪些人適合就讀本專業

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樂於嘗試新事物、喜歡與人交流、善於辯證思考和表達、勇敢且堅定的人更適合讀新聞學。

3. 學習本專業所需的知識和能力

理論知識是一方面,還有很重要的應該是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鍛煉自己,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極其重要。

4. 專業人會參加的比賽/實習實踐/演講/社團

比賽:子牛杯、挑戰杯等社會調查徵文比賽、中國新聞獎以及各高校主辦的專業比賽。

實習實踐:這個因人而異吧,看自己感興趣的就業方向~像人民日報、新華社、新京報、人物、36氪等,都是很多同學願意嘗試的單位。

社團:就我們學校來說,我們有校報、官微等實踐機會,新聞學院有《新傳時報》和《新聞視野》「一報一刊」。

l TA 的補充信息

1. 專業書籍

《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

推薦理由:作為一個學新聞傳播類的學生,從大一開始,無論哪一門專業課的老師都推薦過《烏合之眾》以及《娛樂至死》。

大一看的《烏合之眾》起初第一感覺是過於理論及辯證思考以至於很難繼續閱讀。看完以後深深的被群體心理給折服,勒龐作用了大量的例子來論述群體心理,及如何避免成為烏合之眾。

在社交密集的今天,這本書確實可以讓你架構較為完整的群體處理的思維,不失為傳播學必讀書目。

兩點閱讀感受:

丨在觀點上:勒龐處於保守主義、精英主義以及馬基雅維利主義的立場,任何一個在中國接受正統教育的年輕人初次接觸這樣的觀點都會覺得很反感。

丨在論證方式上:勒龐在闡述觀點後的論述後,會藉助一些歷史事件或者引用他人的言論來證明論點。但是他的舉例往往是集中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法國歷史事件,我對此缺少知識儲備,讀起來自然有些費勁。

《美麗新世界》-阿道司.赫胥黎

推薦理由:關於反烏托邦小說的代表作《美麗新世界》,被引用比較多的是波茲曼的評價,大意是:《1984》擔心人性毀於我們所恐懼的東西,《美麗新世界》擔心人性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按照這個評價模式,《來自新世界》所描繪的就是:人性也可以毀於人性本身。讀完讓人深刻反思技術烏托邦世界帶給人們的便利與毒害,人性在機器的碾磨下灰飛煙滅。這本書使我開始反思技術與物質帶來的巨大便利與改變,具有較強現實警示意味。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

推薦理由:我們可以把這本書看作是在傳播結構發生巨大變革的背景下不同新聞理念的衝突性文本。既對新聞界面對的新的傳播環境有所回應,也對新聞界傳統的基本問題(如真實性、客觀性問題)在新的傳播背景下有更進一步的闡發。總體上顯示出一種樂觀的判斷和積極的姿態。新聞是什麼?應當怎樣做新聞?應當堅持什麼樣的新聞理想和職業信心?讀此書,將大有收穫。

2. 一些專業人都會看的公眾號/網站/報刊

新聞學子會關注的報刊雜誌有:人民日報、新華社、新京報;

公眾號有:新京報評論、中國青年報、人物、剝洋蔥people、36氪、虎嗅、新聞實驗室、南方周末、國際新聞界等;

網站有:虎嗅網等;

3. 一些專業人都會使用的工具

圖像美化處理工具:PS、LR;

視頻音頻剪輯工具:PR(視頻)、AU(音頻)

雜誌文章排版工具:Indesign

Office辦公軟體;

4. 專業必備的證書

理論上記者需具備有兩個證,一個叫新聞采編業務資格證,一個是記者證。其中前者跟人走,後者跟單位走,離職或者調動到非采編崗位就作廢撕掉。但是在校期間不需要考這兩個證件,需要工作後在工作單位考。

四六級證書與普通話考試證書是大學必考證書。

新聞學專業沒有過多考證需求,學有餘力可以按興趣考證,建議還是多看專業書。

相信看完這篇回答的你,應該對新聞傳播學有了一個清晰而全面的認知了,對新聞學適合哪類人學也會有自己的判斷了~

圖文均摘自北辰青年整理彙編的《專業博物館》,覺得有用的別忘了點個贊哦~

(實際專業狀況因所選院校和地區有所不同,搭配目標院校的前輩經驗食用風味更佳~)

最後,感謝閱讀。

歡迎關注@北辰青年,了解更多專業,也了解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祝你終將學到自己想要的專業~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大三(雖然開學就大四了)老學姐來分享一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啦~

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呢我們要先知道新聞傳播學類在學什麼:

以我自己的學習經歷來說,復旦新聞本科入學會被統一划入新聞傳播學類的大類,在大二下學期的時候再分流進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系四個專業

所以你可以看到,新聞學和傳播學是兩個專業哦,以復旦的培養方案為例,這兩個專業有很多課程都是一樣的,我自己的感受是新聞更偏實務,傳播更偏學術~

我覺得如果你是以下性格的人你會非常適合學新聞學:

1.對世界充滿好奇,熱愛追求「新事物」:新聞學帶著一個「新」字,新聞人總是要做好迎接新事物,新挑戰的準備,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下一秒面對的是怎樣的採訪現場

2.極強的同理心,對社會有著一種天然的「關心」,有「公共性」:公共性是我和同學經常談到的一個話題,也許這個詞並不學術和權威,但我們都固執地覺得,學新聞的人一定要有一種「公共屬性」,關心周圍的人關心這個世界,不冷漠,不麻木,覺得「無數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如果你不具備這一點,那麼新聞絕大多數課程你都會上的非常乏味

3.極佳的情緒管理能力:第二點說的是要能共情,那第三點我想說的就是不能」情緒泛濫「,你的心要有溫度,要敏感,能感知採訪對象的情緒,感知某些微小的事件給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但你落筆的時候要冷靜克制,新聞人永遠要客觀,雖然人不能做到絕對客觀,但這是新聞專業主義對你的要求

4.強大的心理素質:如果你學了新聞這個專業呢,你的課程生涯一定繞不開採訪二字,也絕對繞不開「拒采」二字,比如我印象里特別深刻的是,有一次在上海的暴雨天里,我帶著很重的單反,拿齊了錄音筆等一堆裝備,坐了兩個小時的公交到達了與採訪對象約好的地點,結果得到的確是突然變卦不接受採訪的結果,我氣嗎?其實還好,因為我已經習慣了哈哈哈哈

5.優秀的社交能力:新聞必然要與人打交道的,如果你是重度社恐,不願意與陌生人談話,那這個專業對你來說應該會非常困難,而且新聞有許多小組作業,怎麼和組員打配合也是一門學問哦

那麼對於傳播學呢,就我自己的觀察,我院傳播學的大學霸們都有如下特質:

1.對學術有追求,熱愛鑽研傳播學領域的書籍:傳播學與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聯繫非常緊密,加之對傳播學的研究上,西方學者的研究較為成熟,我們很多時候要看英文原版或者英譯中的書籍,就比較晦澀難懂,所以「坐的住板凳」hin重要~

2.邏輯嚴密,數據分析能力強:傳播學離不開數據分析,所以擁有數據分析能力,會使用流行的數據分析軟體是必須的哦,如果你邏輯嚴謹,對數據敏感,學傳播學就多了一大優勢~

因為最近正值報考季,猜測答主可能是要準備報志願啦?

那我就多說點關於新聞傳播學的就業?

學了新聞學不一定要進傳統媒體當記者,學了傳播學也不一定就要做科研做學術

也不要總是聽一些人說「xxx專業賺不到錢」之類的話,要知道,任何行業想賺大錢的話,你都需要成為那個行業的前30%才有希望哦,所以和你學啥專業沒有必然聯繫

如果自己對專業的選擇中,就業情況是你考慮的主要因素的話,那我建議你在大學多實習,多體驗不同的行業,新傳類專業還是有很多實習機會的,比如快消,公關,互聯網,房地產,影視等等

-----寫在最後-----------

儘管在新聞專業里我經常遇挫,但我依舊很喜歡自己的專業

我很感謝新聞學教會了我看世界的方式

也非常感謝自己能遇見一群有著新聞理想的人,我們學會了塔奇曼說的「新聞是一種框架」,也知道現實生活總是讓新聞人「帶著鐐銬跳舞",但是人生中估計也只有這幾年能和一群意氣風發的少年一起共情了,瀕臨大四,我也是越發珍惜哈哈哈哈

這四年可以在新聞學院里度過,很美好


說實話,兩個學科的研究價值相對其他更加經典的社會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更低。

學習新聞學傳播學也不是完全與從事傳媒業工作劃等號,更多是一種專業素養,讓你在領域裡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傳播者,記錄者。站在輕鬆點兒的眼光看,學習新聞傳播,了解人類的社會心理,信息的傳播效果,人類跌宕起伏的信息傳播歷史,媒體對社會的控制機制,對於完善世界觀還是很有好處的。

要說適合什麼人學?

致力從事傳媒領域的人(建議再修一個學位增加知識面或把新傳做二專,幫你解決新聞無學的焦慮)

想大學課少悠閑多些課餘時間自己支配的人(課少,相對別的專業真的很閑)

對於人類傳播現象具有好奇心的人(專業不限,好奇即行,理解人類的社會心理,對於營銷類廣告類工作的好處也大大的)

——————

關於新聞傳播領域的職業規劃,也歡迎答主參考我另一個高贊答案:)

新聞傳播類真的不好就業嗎?相比起來文科女生更適合報考師範類,金融類或語言類大學? - Cheer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94417/answer/151080045


有心想學傳播學和新聞學的人都能學好。

先劃重點:傳播學沒啥要求,就是能學以致用就好。如果你很想表達,有自己觀點和看法,可以學新聞學。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學新聞傳播學的,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培養該門學科需要的素養和能力,加上自身知識水平和能力,大部分是能將新聞傳播學好。

另外,新聞學傳播學其實都是萬金油專業,或者是交叉學科,它能和任何專業搭配學習。比如政治傳播、健康傳播、財經新聞、體育新聞等。

其實我想說,單純地學新聞傳播學,並不能發揮其最大價值。而當其與其他任何一門學科結合時,兩者發揮的作用就會是1+1>2。比如健康傳播,當你本科學習了健康護理方面的專業,研究生再學傳播學或新聞學,兩者結合,你看問題的角度會比只學單一專業的學生的視角要寬廣得多。

所以,有了一定其他專業的基礎後,再來學新聞傳播學,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也是很多其他專業的學生考研跨考到新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主要是因為新傳考研相對簡單)。

接下來大概介紹一下傳播學和新聞學的學習難度吧。

傳播學:

我們很多行為都在傳播,其中包括: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

可以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傳播,我們處於一個傳播的時代。而傳播學要學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傳播,並透過傳播現象看到事件本質。

這些都不怕學不好,因為傳播學有很多理論,相對來說通俗易懂,很容易與現實結合,能分析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非常有趣。

所以傳播學並不難學。

新聞學:

顧名思義,新聞學就是采寫編評。

有人說,我文筆不好,能不能學新聞學?

我的答案是,能!但是你要有表達的慾望。

因為做媒體就是要有表達的慾望,面對一件事時,你總會有自己的想法,並想將看法表達出來。

只要你想表達,願意表達,就不用怕學不會。如果你不喜歡錶達,或沒有想法,勸你還是別來了,因為沒有想法卻要拚命想寫什麼的時候,是很痛苦的。

文筆這些都是小問題,新聞寫作很多時候都有模板,只要你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正常,寫的東西大家看得懂,那就行了!

所以,新聞學的要求可能多一點,那就是你對一件事有看法並想表達自己。


看了一圈答案,都沒說到核心。

本科二本管理學,常年混院刊記者團,新聞稿拿過直轄市級一等獎。研究生三跨考了985傳播學。

簡而言之-

新聞學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在校期間就要開始日常磨練採訪和寫作技能。有倆同學研究生入了人大新聞系,畢業後去向:三聯生活周刊和China Daily.

對寫作感興趣,碼字能力強的可以選新聞。

傳播學的理論性較強,它是對社會、生活中與傳播相關現象的高度總結。在讀期間很有可能出現「每個字都看得懂,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窘況。

比如:傳播中的噪音,是指傳播的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導致最初的傳播和最終呈現的內容很不一樣。就像馬爸爸主持個集體婚禮,傳出來就變成「現場開車」。

再比如:議程設置,是指我們平時看到的信息並不是自然而然能被我們看到的,而是有人安排好的。就像很多花錢買的微博熱搜。

因為學校老師基本遠離一線,對於傳播學理論的解釋非常有限。我是直到進入4A廣告,開始真正接觸各類策略、方案才醍醐灌頂式地理解了傳播學。

順便說一句,廣告公司常用的什麼AIPL模型,4C理論,其原型全都來自傳播學經典理論。

我畢業後進了Omnicom, 算是傳播學對口工種了。

對大營銷和傳媒行業有興趣的,可以考慮傳播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