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活著》写的就是人生的终极命题之一的「生与死」。

海德格尔曾说,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著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

《活著》有原著和电影、电视剧等不同翻拍版本,我只看过原著和张艺谋导演于1994年拍摄的电影两个版本,相比于原著电影主要作出的改编在于:

  1. 电影没有把原著的整个故事讲完,结局的整体调性有点上扬,原著结局更残酷一些。
  2. 故事年代没变,但电影中福贵家道中落后的身份转变为了贫民,而原著中是贫农;发生地由农村转变为了小村镇。
  3. 由于以上两点改编,使得某些主要人物的身份和结局有适应性调整。

虽然有上述改变,但由于原著作者余华也是电影的编剧之一,所以电影和原著整体传达出的态度和观点应该还算一致。

个人认为,《活著》这部作品,是拿死亡写生存的典型,作者余华文笔犀利,构思残酷,把人生的苦难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还是更推荐去看原著,因为,小说的秒处就在于它勾勒出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以虚写实。读原著可以更直接得体会作者的文笔,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至于解读嘛,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下引用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品读文中的部分观点:

关于《活著》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这是被读者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出自作者余华在《活著》这本书的中文版自序的结尾处,被认为是作者创作这本书所依托的精神内核。

但于我而言,却更欣赏这本书英文版自序中的下面一段表达:「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而我自己写下的作品,有时候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活著》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诚然,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人的感受往往不同。正如身边的朋友在评价《活著》这本书时所表达的感受:

「这本书我读著读著就读不下去了,实在太压抑」

「书中福贵的命运简直太悲惨,中途我不禁多次合上书,掩面哭泣」

「死亡这件事本身很正常,只是通常不会像书中这般接踵而至」

「命运本就无常,生活本就艰辛,且行且珍惜」

对于《活著》这本书,我只想对自己说:「如果活,请活得厚重。」

对于书中的那些怪诞、离奇、令人唏嘘的非正常死亡,我自不必多说了。死亡和走向死亡是《活著》这本书主要的叙事载体,反衬出个体求生的不易和艰辛。压抑的调性贯穿全书,让人沉溺其中,很难抽离出来。

是因为活著的本质就是走向死亡,所以活著本身才是活著的意义么?

无论如何,福贵就这样隐忍地活著,伴随著身边人的相继离去。从骄奢淫逸,躺在肥胖的妓女身上神游的富家子;到耕作在田间地头,跟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的老农民。福贵的一生走得缓慢且沉重。

然而,除此之外,《活著》传递给我的,确还有些许其他。因为,在书的结局处,在经历了如此这般的悲惨境遇后,我看到的福贵,却还是那走在落日下吟唱的背影。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福贵已经与生活和解,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埋怨过生活。

在他将年迈的老牛从屠刀下解救出来的时候,或许并没期望它能陪自己那么久。

他对老牛所做的,是单纯的、诚挚的,是福贵对「福贵」的善良,用这千帆过后仍然平静地善良,回应给予他极大痛苦的人生。

而老牛超出常理的长久陪伴,像极了生活对福贵的挥手致意,是对福贵这倔强且厚重的一生的投降。

是生活与福贵和解了。

这大概就是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最直观得感受吧,算不上解读,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邀。


《活著》作者余华 还有其它余华的作品

我觉得我已经给别人推荐过好多次了关于《活著》这一书回答过百于次因为《活著》一书真的值得。如果你怀疑生命的意义,那么你一定要看看余华的活著,人是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我就讲讲结局扒。他亲手把最在乎的人埋葬 亲眼见证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的死亡 到最后只剩他一个人 生活的最后 他只希望有人能把他跟他最亲的人埋葬在一起……

简单提一下书中精彩以及虐心的片段:有庆抽血死了,看到这里很难受,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还有苦根吃豆子噎死,真的超虐心,还有凤霞都苦尽甘来了最后却大出血死掉了。二喜和凤霞的爱情那么美好,我就恨作者为森么要这样,害。

然后以下是书摘:

作为一个词语「活著」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是因为不得不来 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 是因为不得不走

:如果你的世界 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 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 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 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 你才会离「真正的活著」越来越近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 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整理不易,记得好评呦!

另外还有一个文案群,超级温柔的那种,想进的宝宝们私信我哟~


有些人光是活著就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谢邀。

很久很久以前读的,忘了怎么评价了。

读完会有一种虚无的感觉,会觉得活著就是单纯地活著,心里只剩下一种想法,那就是活著。

活著本就不易,且行且珍惜。

要时刻提醒自己,只有活著,才有希望。


这本书是之前看的所以具体情节可能有点忘了,当时看的时候还是初中刚刚毕业,看的时候也是哭了好几次,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反而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活著」的涵义。发现好多人都在知乎上问「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其实我觉得单单思考这个问题,是不会得出什么结论的,就算有了结论,我们的人生也不会因此而真的改变。不过,我想每个人都要思考这个问题,不是抽离生活的,而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思考,最终也要用自己的人生去实践它,这样也许就能真的向人生的意义去靠近了。

我说说自己对活著的理解吧,这个理解是我受到自然界启迪而产生的。我觉得我们人类活著其实和动植物没什么两样,它们也许没有思考过活著的意义,但是它们却认认真真地活著,当下的每一刻,活著的每一刻,对它们来说就是最宝贵的最实在的。所以我从它们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它们经常会受到人为干扰,但是它们会因为生存而做出改变和适应性调整,它们懂得生存的奥秘,不过是活下去,好好的,然后享受生命的美好青春与并且坦然接受生命的渐趋衰老,因为它们的青春早已有了后代去延续。

人生的意义也许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我们的生命。失去生命,一切意义又何从谈起?没错,那些英雄人物有很多都是牺牲了的,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但是,他们牺牲,不也是为了更广大人民的生命利益么?如果不是如此,那也谈不上牺牲了。好好活著就是人生的意义,这个「好好活著」是基于生命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好好」是考虑自身与社会关系,自己与他人关系后的自主作为。「活著」可以是像福贵那样充满了跌宕起伏尝尽人间百味,也可以是平凡人的平淡无奇,但终归是我们的不可复制也仅有一次的人生。活著不是为了什么,而仅仅是为了活著,更高的要求是,好好地活著。当环境恶劣时,活著尚且艰难,当环境改善了,好好活著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了。

活著最好是树木的样子,向著生命深处去发展汲取,而不是去忙著得到些什么。因为只有树木好好活著了,它才有能力和活力去贡献一份绿荫,一份氧气,而这不也是它对于我们的意义么?所以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与其说是架空的,不如说我们都可以通过实实在在地修养自己的生命气质和德行,最终自然而然地意义就在那里了。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生命本身的健康强大和美好,就是我们要珍惜和保持的。唯有自己强大,才能保护别人,为别人服务,这不就是最简单的逻辑环么?


不用刻意去欣赏,,,,,,到了一定年龄自然会体会,现实人生比《活著》更精彩。

说说看完后的「感慨」~

那个年代所有悲惨的事情全部发生在老大爷一个人身上,,,(恕我难以接受这样的比惨设定)!

个人觉得余华最没法挑剔的一部作品其实是《许三观卖血记》

当然了,提到余华就不能不提另一个作家~路遥!

热闹类作品:余华《兄弟》/路遥《平凡的世界》

简单类叙事: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路遥《人生》

最后说一下我的读书体会,有些书你看的时候可能还不能产生共鸣,但是没关系,也许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就那么发现了它们的优秀之处!


福贵集合了众多悲惨于一身,我自己的理解是,作者想把那个时代众多的悲惨展现出来,采用了集合到一个人身上的写法,而非描绘历史群像,所以显得格外厚重而有冲击力。其实,普通人经历其中一种乃至数种,就已经崩溃了,福贵是那个时代诸多凄惨的合体缩影,表现的是时代加诸社会大众的烙印和痛苦


应该算是看过,不算读过这本书。

大概记得活著讲的的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因为自己赌博而输掉万卷家财,因祸得福躲过批判活下来过著贫农的生活。育一儿一女(好像是的,记不太清)然后后面儿子好像被当时的政府高官作为血库救县长儿子,失血过多去世了。还剩下一个女儿好像是哑巴。从文中的描述能感觉出外貌不丑,性格好。最后嫁给一个车夫还是屠夫来著,然后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掉了。后面阴差阳错的,女婿好像被啥砸死了,只剩地主儿子夫妇还有他的孙子仨相依为命,(不记得这个时候,地主儿子的妻子还活著没有)。然后那个孙子后面吃那个豆子死掉。最后只剩他一人,存在这世上,活著。


有时候,活著真的就只是活著。

有些人,活著就真的只是活著。

有时候有些人,活著就单纯的只是为了活著。

他的活著,在我的认知里,我一直认为就是为了能够存活在这世上,活著就是生存,没有其他的要求了,能够吃饱版,有房能住这,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活著就是最美好的奢求了。


没有邀请,只是想回答。

《活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让无数的读者在书中找到了自己

本人没什么文采,如果有时间,做好防护,请你去医院慢性病科,去看看那些病人。或者去贫困山区,看看那些孩子,老人。

这本书不是在写福贵,而是在写这芸芸众生,写这个正在变好的社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