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在想,人工智慧的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提到到极少数人就可以满足全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甚至以后国家可以负担的起人民的普通需求,(我以前还想那么是不是可以每天玩那种头号玩家里的游戏,凭国家养我)。但是这样,普通人对于资本家的意义还存在吗,他们应该都不在乎你那一点儿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而且可怕的是,你甚至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毕竟军队也可以实现无人化,而且到那时,你不可能索取到任何的权利,因为你们毫无意义。


那么假设,题主说的时代来了,人工智慧实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了。

1生产上可以完全淘汰人类劳动力,包括文化领域和科技领域。

2人类劳动力一旦被完全淘汰,也就是说,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人们口袋里是没有一分钱的。

3无人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被人工智慧消费,像衣服、电脑、家电这种产品最终还是要让人类消费者消费。

4但人们口袋里没钱,在现在的条件下,可以预见未来也不会有钱。所以借贷是不现实的。

5 如果资本家还存在,那么他们一定会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具体来看,就是要求限制人工智慧的发展和应用。

结果就是,人们重回工厂,公司,人工智慧被限制在一个不高不低的水平,也就称不上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了。

6 但如果资本家不存在,或者被消灭了。即生产资料转为全民所有,生产的产品也足以满足所以人的需求。管理机构可以由选举产生,也可以直接由人工智慧担任。

我认为大多数人是不想上班、不想工作,只想过好日子。那么是可以允许人工智慧发展成熟的,这个时候,人工智慧,或者说生产力,才能称得上高度发展。

不过这也不意味著人们完全放弃了工作,只能说结束了雇佣劳动

现在可以看成,人们在放一个与自己寿命一样长的假期,但放过长假的人都知道,单纯的放假是极端无趣的,总会有一种念头想著做点事情。类似的,在这时,工作不再是雇佣劳动,不再是为人打工,而是真的是因为自己想做才做的。

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样,人们被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便向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也就是说,工作不再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的生存需要才进行的,而是为了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才进行的。那么体验和压力自然不同。

下结论吧。

1由资本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会允许人工智慧发展至高水平的,或者说,题目中的「人工智慧时代」和「资本家」两者是冲突的。

2低端劳动力是资本家人为划分的结果,若是资本家不存在,这种概念也就不存在。难道有十年工龄的职工就一定比新人高端?难道985211就一定比一本高端?一本毕业就一定比专科毕业的高端?这些鄙视链都是由于资本家发放工资的高低所产生的,一旦不再发放工资,这样的鄙视链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低端劳动力的概念也就不存在。

————————

有朋友提到未来的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关系。在我看来,在这个题目的条件下,未来大多数人都因为生产资料由全民所有而成为有产者。无产者也有,但这些人是因为犯罪而被剥夺所有权。

打个比方,既然生产资料全民所有,那么每人在出生时就享有一部分所有权,即全民皆是有产者。就像现在的政治权利,与生俱来,只有在触犯法律的时候才会被剥夺。

那么有无所有权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我想,应该是按需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普通人可以按需分配,冷了可以要厚衣服,饿了可以要各类食物,完全不需要自己动手。但犯罪者不一样,他们需要通过劳动维持自己的生计,至于他们能使用多高程度的生产资料,应当按照罪行判断。


这算是马列主义的月经问题了……

————————————————

马克思技术观

4.1 劳动、资本等生产力内部因素对技术作用的制约

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没错的。但是生产力本身又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有很多构成要素,科学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要素,尽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不能把科学技术等同于全部生产力。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 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著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也将技术发明列为「生产要素」中的一种「精神要素」,即除了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三要素」。在这里,经典作家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只是劳动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科学技术要想充分发挥出生产力的作用,必须要有生产力中其他因素的配合。

4.2 社会制度等生产力外部因素对技术作用的制约

马克思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特别强调了社会因素对它的制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要想发挥出生产力的作用,必须要有其他因素,特别是生产方式的配合。「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 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必然受到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的前提之下。「18世纪,数学、力学、化学领域的发现和进步,无论在法国、瑞典、德国,几乎都达到和英国同样的程度。发明也是如此,例如在法国就和在英国差不多。然而,在当时它们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只发生在英国,因为在那里,经济关系才发展到使资本有可能利用科学进步的程度。」马克思的社会制约的思想还可见于他对技术异化原因的分析上。在马克思看来,技术异化状态是存在的,但造成技术异化的主要责任者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毕竟是一种人的活动,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制造的,技术本身是不自主的。

————————————————————

以下转述的内容是「一支铁笔」的论述,主要看资本社会分析部分。

正如前年两会期间广东省副省长说的「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随著外部需求锐减,出口订单大幅下滑,广东开始遭遇严峻的外贸出口形势,『世界工厂』正在经历全方位转型。广东提出以『机器换人』来完成转型升级。」而事实正是如此,广东的东莞佛山等地正在引进机器人用于机器制造业、汽配业等行业,一些地方的服务业也在引用机器人,美国亚马逊引进1.5万台机器人,一时间「机器人取代产业工人」成为热门话题。有人想,机器人生产效率高,取代工人,然后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成为一个循环,人们就不用干活了。然而,这样只是在大脑里抛弃一切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现实社会的经济规律而进行的纯粹的想当然的逻辑推演后的结果。要真的科学的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把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现实社会里的经济规律深刻的研究一番。这里面涉及大量的政治经济学知识,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重头理清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劳动创造价值

这个应该是不需要争辩的真理了吧?还是稍微理一下,完全不同的商品之间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那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著同质东西,那就是所有商品里都凝结著一定数量人类的劳动,商品里所凝结的人类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了。价值的怎么衡量呢?则是人们所花的平均劳动时间(在社会平均的生产水平下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

二、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工人被老板雇佣到工厂生产,必然会创造价值,但是老板给工人的不是工人创造的产品的价值,而只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即让工人及其后代能够满足基本生存以至于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资。劳动力价值只是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中的一部分,这差额也就是剩余价值,老板就靠这个剩余价值生存。对剩余价值无限制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动力,资本家的一切动作——包括所谓的机器人取代工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运作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三、价值规律与机器人不创造价值

价值规律指的是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的价格则由商品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不是人为的加价的,而在基于本身的价值的基础上受供求关系影响。比如某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高于价值,这个时候资本家看到生产产品有利可图,就投资这种商品的生产,结果商品增加,价格回落,一直回落到价格低于价值,使得资本家看到再生产就会亏本,就停止扩张或者撤资 结果就导致产品数量稳定下来,价格就停止回落,到与价值差不多相等。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商品是按照价值进行交换的。

资本的本质在于增值,而资本的增值必须是压榨活劳动的剩余价值才能实现,它不可能靠对产品的加价(前面已经分析了人为的加价会被价值规律调节成按真实价值交换;你通过垄断的地位加价,只是对别人的一种掠夺,本身却不能创造一毛钱)来实现资本的增值的。而机器人,它只是一种生产资料,跟一条生产线本质是一样的,它并不能创造价值。因而使用机器人的老板,并不能发财致富,最多只是把一堆同等价值的原料变成同等价值的成品罢了。老板的财富并没有增加一份,只是改变了形态。

现实中那些使用机器自动化的企业仿佛赚钱更多,仿佛是可以在机器上剥削似得。其实不然,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赚更多的钱,那是因为他们获得是超额剩余价值。前面已经说过,当你的生产率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就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这是以还有大量的使用人工劳动力的企业的存在为前提的;当整个行业全部采用机器人,不用一个人工,那么这个行业的剩余价值就为0 。这个时候必然伴随著行业大量企业的破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然后通过垄断价格去分享其他行业剩余价值(采用机器人的行业由于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得产品大大增加和社会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从而使得产品销售困难、利润率低,从而就减少生产,资本投资到其他利润率相对高的产业,这样采用机器的产业产品数量减少,价格上升利润率提高,其他产业产品增多,价格降低利润率减低。)以及对社会实行掠夺。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对机器剥削而来,而是分享其他行业的利润以及通过垄断掠夺社会而来的。这样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资本利润率降低和人民的普遍贫穷化。且不说,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人怎么办的问题,当真的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机器人取代了工人之后了,资本主义也就灭亡了。

四、从资本家革新技术的原因看机器人取代工人的不可能

上面几点看起来貌似跟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不甚相干,可事实上它是我们弄清楚我们的话题的前提。因为如果不认同劳动创造价值,不认同老板剥削工人剩余价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科幻中去,必然得出人类被机器人取代的结论。

我们先不要讲机器人了,说的那么可怕,其实它就是机器和自动化。不断地更新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是从资本主义诞生起开始进行了。那么资本家们为什么要更新机器呢?是不是因为资本家们对崇尚科学呢?当然不是了,我们回到前面的前提——资本家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也就是利润最大化。资本家更新技术自然也是这个目的。为什么更新技术就能增加利润呢?不说那么理论了通俗点,就比如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100个工人每天生产10部手机,每部新创造的价值1000元,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工资)5000元,,剩余价值则是5000元。当我更新技术后,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可以100个工人每天生产20台手机,也是按照每台1000元(原料价值因为是直接加上去的,这里方便起见不用管)卖,则可获得15000的剩余价值。其中10000元就是技术革新后的超额剩余价值,另外再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上可以降低价格出售,占据市场打击对手。资本家们冲著这个目的来搞技术革新的。但是我们要注意,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是你的生产技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一旦整个手机行业都采用你的技术,大多数厂100个工人每天也能生产20部手机,那么手机的生产率就提高了,每部价值就降低了,即降为500元每部了,你就得不到超额剩余价值了,为了再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你就得再更新设备技术。所以,资本家搞技术革新的动力在于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的作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资本家革新技术的原因在于对超额剩余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那么资本家不搞技术革新的原因也在于没有了这样的冲动和压力。会不会呢?会的。在什么情况下会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呢?那就是在采用的机器的价值超过了所代替了的劳动力的价值。即当机器自动化的发展使得大量工人失业,使得工人供过于求,从而劳动力工资被压得很低而新设备价值很高、更新设备的费用超过了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比如一条生产线引用两个机器人,使得工人减少了10人,但是两个机器人的一个月的费用比10个工人工资还要高),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选择更新机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国劳动力富足且乖巧的时候,也不怎么听说资本家和政府嚷著要用机器人,恰恰是现在劳动力不足且叛逆的时候,大声吵著要用机器人代替工人,就算是如此,还是优先选择把资本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东南亚非洲等地去,没有转移的则是小范围的更新设备以及大范围的减少工资福利(在苏州,南京就很明显,一些外资在去年经济效益差的时候就把一些福利取消,而强化劳动纪律以及各种惩罚制度)、加强劳动强度等各种强化剥削工人。

另一方面当企业处于某种垄断地位的时候,外界竞争压力减小,直接通过垄断价格来维持高额利润,这个时候更不愿意的随便淘汰曾经重金购置的设备,甚至会把新技术专利购买过来不用,也不让别人用。而我们知道每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就伴随著大量的企业的破产倒闭,使得资本更加集中,不断走向垄断。

因此,尽管资本主义有著生产率不断提高,即单位资本所使用的工人减少的趋势,但是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又称为阻碍这种趋势发展的因素。

五、资本积累与扩张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规律,很简单第一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使得它会不断的扩张;第二,资本主义竞争使得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必须通过扩大产业占据市场来生存。特别是当不断地技术革新够导致的资本利润率下降,使得资本家为了弥补利润率下降带来的损失就会扩大规模来扩大剥削范围,以增加利润量。因此,尽管由于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资本家会不断的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力,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即单位资本所需要的工人减少了,但是资本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所雇佣的工人有可能不变甚至增加。

六、经济危机与阶级斗争

由于技术革新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而工人的大规模失业会严重反作用于资本生产。技术革新导致生产率的提升与工人失业导致的社会购买力下降,会使得生产更加严重的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一旦失业率超过10%就表示著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了。另外工人不是被动的,一旦长期的失业会让工人起来斗争甚至革命,因此从经济危机与阶级斗争上来看,社会不可能存在著机器人取代工人的事情。

总结一下,资本主义社会里有著生产率不断提高和工人减少的趋势,但是生产率提高又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后果反作用于这个趋势,使得这个趋势减弱。

七、机器人取代工人的几种观点

第一,机器人全面取代工人,上面已经分析这是科幻电影中存在的事情。

第二、机器大范围取代工人,大部分工作由机器取代,工人们做著轻松愉快的事情。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剩余价值,也是因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才更新机器采用机器人的,而不是为了解放工人。相反,机器人取代工人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忍饥挨饿,而在职的工人的工资被压得很低,工作强度被提的老高,机器人的采用不但不是解放工人,反而使得工人更加的隶属于资本、隶属于机器,使得更人过的更加痛苦。只有在社会主义,一切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这个时候就会有计划的采用新机器,有计划的安排劳动力,这样才会使得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说到计划,再补充一点,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计划的在社会范围内使用机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更新机器人只会是渐变的,只会随著不断变化的经济后果来决定机器的采用与否。因此不会出现突然的,大范围的更新机器,从而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变动。

第三、机器人只会在制造业中普遍采用,而其他行业并不会,这样产业工人就会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的或者从事设计的脑力无产者会增多。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现实中来。制造业为什么要采用机器人?以我国为例,表面上说的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实际上反映的是随著劳动力相对稀缺和工人的斗争使得工资上升,从而使得资本剥削率降低、利润率降低。因此需要采取更新设备采取机器人,提高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来弥补利润率的降低带来的损失。能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是在东南亚等廉价劳动力富裕的地区投资的不用采用先进设备的就可获得高利润率的工厂的存在。

八、总结

因此,现在有人说,随著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就会普遍采用自动化机器人。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价值,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劳动力只会降低商品的价值,不会增加利润半点,反而会降低利润率。真正的减少所谓的劳动力成本只有通过降低工资和提升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这样才会增加利润。更新技术减少劳动力根本动力是在大量的没有更新技术的企业存在的前提下,通过更新技术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利润率下降,自然会有资本雄厚的企业更新设备采取一定的吓人的机器人,同时伴随著的就是大量的中小资本的破产倒闭、资本的空间转移(转移到廉价劳动力富裕区)和行业转移,即转移到高利润行业,比如房产等。这样又会造成劳动力相对增多以及制造业利润率的上升,从而阻碍机器的更新。至于说资本的竞争导致的技术革新,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产业规模、类型等又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总而言之,虽然资本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追求和外在竞争压力下,会有不断更新设备提高生产率的趋势,但是现实中的资本运作却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其更新速度和规模。不研究具体社会现实条件下的资本运作情况,把这个趋势夸大为必然的现实,从而得出什么产业工人越来越少被机器取代啦,脑力无产者越来越多,从而脑力无产者是工人中的主力等结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


题主最后的总结是对的:

「无法争取到任何权利,因为无产者毫无意义。」

现在确实有这么一种实现共产主义的趋势:

大资本阶级的共产主义。(不再是传统的我们一直宣称了劳工阶级的共产主义。)

要理解这个很简单,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让另一部分人so poor to die,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我还想再提几点:

①从人类和智能机器的相互关系来说,

是先有人类后、有机器,人类创造了机器。

其逻辑路径是:

自然界演化出了人类(人类的躯壳)

人类躯壳(人类躯壳中具备了人类劳动的功能,这个功能就叫人类劳动能力)

人类劳动(这个躯壳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

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

……

终于,创造智能机器的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创造了智能机器的躯壳

(人类设计这个机器的躯壳本身就具备了机器劳动的功能,同理,机器劳动能力)

机器劳动(替代人类劳动者)

机器劳动(替代人类劳动者)

机器劳动(替代人类劳动者)

机器劳动(替代人类劳动者)

……

「无法争取到任何权利,因为无产者毫无意义。」

(完)


意义在于,绝大多数普通低端劳动力,是资本家的买主。

资本家生产商品,是为了卖出去的。而商品想卖出去,是要有买家的。

资本家能找谁当买家呢?

苹果生产1亿部手机,难道苹果公司全部股东+员工可以自己内部把这1亿部手机消化掉吗?

不行,消化不完。

那么卖给全世界的资本家、企业家,唯独不卖给普通劳动者,行不行呢?

也不行,也消化不完。

如果只是苹果公司还好办,它辞退了全部的员工替换成人工智慧,但是它还可以把1亿部手机卖出去,卖给全世界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绝大部分是其他公司的员工)。

但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老板都把员工辞退了,谁还有钱买他们手里的商品呢?

你当然可以说,那就不通过市场买卖呗,国家分配就行了。

可问题在于,如果是国家分配产品和金钱,凭什么资本家就要比其他人分得多?没这个道理吧?

可如果资本家分配的和别人一样多,那么他又为啥还要开公司呢?不能比其他人赚的多,他还做资本家干嘛?

所以说,如果没有了员工,就没人有钱买商品,资本家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市场经济就会崩溃;为了不让生产崩盘,就只能计划经济分配产品,那么资本家赚的就跟别人一样多,也就不会再有动力继续当资本家了。

为了保证自己赚的多,资本家就需要维持市场经济。而维持市场经济就需要有人来买商品。而为了让人来买就需要让他们有工作有工资。那么资本家就不能辞退所有员工。

就这么简单。


如果无产阶级无意义,则资本阶级无意义

另外……越复杂的劳动体系,需要越多的工人

机器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反而催生了更多的劳动岗位

因为只有人是有意识的。

如果有一天机器代替了全部的人类劳动,那么机器就是有意识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