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种问题又来了,题主,你不会去查查类似的问题吗?那里不是有更多和更广的答案吗?


圣贤书页何其沉重,翻书之手,也许不断指便翻不过去。薪火相传,想要传给后人后世,持火之人,也许就会灼烧手臂,甚至不惜引火烧身,只为苦等接过薪火的晚辈。这个世道,需要明君,需要名臣,需要英雄,需要枭雄,需要风流,需要高歌,需要意气,需要清谈……需要很多人。 《雪中悍刀行》

而我们读圣贤书就是为了记住这些人:

比如宋朝

景德年有寇准力排众议、一战定危;靖康有宗泽老将军坐镇河南,争取一线生机;建炎有「中兴四将」万里血战,稳住南宋江山;绍兴有虞允文横空出世,采石矶血战逆转乾坤;就连端平入洛,都有孟珙这样的雄才忠臣千里疾进,逆袭蒙古;唐震,江南西路饶州知州,襄阳沦陷之后发动当地民众坚守城池,即使周围州府全部投降,依旧顽强不屈,城破战死,后张世杰收复饶州时收敛尸骨葬之,至死唐震依旧怀抱饶州官印以示与城同存亡,可悲可叹,有南宋淳佑十一年,李曾伯,曾经在岘山率军和南下的蒙古军几度血战

如果不读圣贤书他们的精神谁来继承?

而且正是因为读圣贤书,让我们能知道: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世间还有如此有趣的东西呢!

个人观点:读圣贤书是为了明白: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大概终究需要某些人在某些时刻,毅然决然站出来,站在某个位置,就站在那里!一步不退! 只要站在了那里,便是责无旁贷,便是当仁不让!

读圣贤书也让我可以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为命途多舛而奋发,不愿天生命好而坐享其成,不愿事事皆有死板定数。


愉悦身心或明其事理。

大道三千,求道之路漫漫,

有往哲先贤披荆斩麻,一生寻道,有得,则著书立说,一生所学付诸字里行间。蒙其指点,大幸;得其书明其道,亦为大幸。

时代的差距、个人的理解等使的往日圣贤学说或许有些并不适用。但无论如何,哪怕居方寸之地,承微薄之职,闲暇时间读一本书就能得到一人一生求道之精髓,实是这个时代,于我而言足以称作幸运的事。


因为人是需要知道,那些最聪明的人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这是我曾经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曾经很喜欢对别人说的一句话。读圣贤书,所谓何事?不为财不为官,只为一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而。

有时候读书,并不能直接让我们博学,却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变得博学,学的不是每本圣贤书所说所写的大道理,而是一种学习概念的建立,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三观之后才是你的知识学习过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