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那種毒物只要一點點就可以殺人,而且很快就會分解(好像是半衰期特別短)

當然只是好奇,希望能找到原來那個回答,如果有其他想法也歡迎


謝邀。我最早知道這個化學藥品殺人是在破冰行動上良叔在妻子屍檢報告上看到的,當時林耀東使用了一種鹼叫東莨菪鹼,後來我百度了一下這還真存在……

按良叔的香港上司(忘了叫啥了……我一會)的說法應該會全部分解掉應該就是樓主想要的完美犯罪。

其實藥物過量都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個人認為這個並不是犯罪完不完美的問題,再完美是你做的一樣能查到你。比如一起普通的小刀殺人案,可能政府只需要調查監控錄像以及走訪調查等方式就可以鎖定目標,然後通緝抓捕然後破案。

注射藥物致死也一樣可以查出,法醫鑒定會判斷死亡原因,通過死亡原因以及傷口等其他一切收集到的情報可以基本鎖定使用了那一種藥物(不同的藥物劑量會引起不同的強烈生理反應(死因))然後通過該藥物的售賣點開始進行調查(錄像、走訪調查)鎖定嫌疑人。然後就是和常規流程一樣了。又或者找到了注射針頭找到了其他破案線索。

總之完美的犯罪幾乎是不存在的。所謂的完美犯罪是一種理想狀態。因為甚至一個擦傷留下的組織血液樣本都有可能偵破此案。你能保證你做案的時候不碰到任何東西么?(ps高科技遠程操控作案都被偵破了不少)這些考慮的不過是人力資源和投入資金問題。要破案總有辦法。


一向惜命如金的中年男子突然上吊自殺,自殺現場詭秘異常,半個月前就曾報警說有人要殺他。他的死,是被害妄想症還是另有蹊蹺?


當真相揭開,兇手竟然使用化學藥品偽造自殺假象……


(本文為虛構故事,反對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願每一個家庭遠離悲傷,擁抱幸福。)


2015 年 8 月 1 日,一個叫魏玉林的中年男人,晚上十點被其妻子發現在卧室上吊自殺。

我沒有第一時間到過案發現場,所以不知道案發現場是什麼樣的。不過根據現場警察的描述,其妻在警方到達後一直都在哭,他們經過調查也沒有發現他殺的痕迹,詢問自殺者的妻子,他妻子也不知道魏玉林為什麼要自殺。


本來,這應該就是一起普通的自殺案,但在辦理途中,一個疑點的出現,使這件案子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死者自殺半個月前,曾經打電話報警,說有人要害他。


110 報警中心在接到報案後,就立刻派遣民警前往調查,那個民警在魏玉林自殺當晚休班,第二天聽到這件案子的時候,才向刑事科報告。


民警詢問魏玉林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他只是說有人要害他,想要派出所出警二十四小時保護他人身安全,但卻拿不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正遭受迫害。


「我懷疑他有被害妄想症。」民警在報告時說道:「精神不太正常那種,你們想啊,一個正常人覺察到有人要害他,肯定是因為知道了什麼呀,可他就說什麼都不知道,就是感覺有人要害他。我還問他是誰要害你,他也說不出來。一個正在或者即將遭到迫害的人,卻不知道因為什麼被迫害,也不知道是誰想害他,這不明顯是精神問題嗎?」


民警的報告很正確,沒有實施迫害的主體和進行迫害的手段,那麼「有人要害他」這個說法就無法變成客觀事實,只能說是他主觀臆想的結果。


可是,死者卻沒有精神病史,這又和「他有精神問題」的說法相矛盾。


為了驗證魏玉林是否屬於他殺,法醫對屍體進行了解剖出具了屍檢報告。


典型機械性窒息死亡。

屍體的頸部被繩子勒出的索溝稱之為縊溝,縊溝的底部最深,向兩側上升漸淺,由於兩側頸動脈同時閉塞,屍體的臉顯得極度蒼白,根據這兩點就可以判斷死者是弔死的,而非被人強行勒死。


勒痕附近沒有抓痕,如果死者是被強行弔死的,那麼他會下意識地把手勒住繩子向外拉,而導致抓傷,脖頸的抓痕是判斷縊死者是否屬於他殺的重要依據。


死者的舌尖向外伸出,還伴有小便失禁的情況。法醫也對死者指甲縫裡的物質進行了檢查,目的是為了確認有沒有遺留其他人的表皮組織或者血跡之類的東西,但實際上死者根本沒有掙扎過的痕迹,也就理所當然的沒有找到這一類東西。


另外,對屍體的解剖也沒有發現其他疑點,死者身體中沒有毒物殘留,也就排除了他在中毒後被無法動彈的情況下被人弔死的可能。不過值得一提的,從死者身上提取的血液樣本檢查出死者血糖較低。


魏玉林死前不久注射過胰島素,而且注射過量,導致了血糖降低,在其腹部有注射針口,死者雖然沒有精神病史,但卻患有糖尿病。


但這和他殺也扯不上任何關係。


無論從死亡原因、屍檢結果、案發現場哪方面都無法尋找到他殺的嫌疑,只有半個月前死者魏玉林打過的報警電話,始終無法解釋。


當時警察的辦案方式進行了一些改革,為了提高辦案的效率和協調性,培養複合型人才,把刑事偵查和技術偵查結合在了一起,因此參與案件的技偵人員也需要了解案件的整個過程,和其他警員交流案情,以便對掌握的線索進行最符合實際的判斷。


所以,我也獲知了目前已知的所有狀況。


首先是魏玉林的妻子高敏提供的證詞:

我回家的時候門是鎖著的,一進屋,我就發現我老公在客廳的吊燈下弔死了……窗戶?關著的,窗帘有沒有拉上我沒有注意,不過一般我們在睡覺之前是不會拉上窗帘的,又沒什麼東西怕人看。


沒有,沒有注意到什麼可疑的地方,我當時害怕死了,馬上就報了警,也沒敢動我老公的身體,你們不是調查過了嗎?


我老公死前在哪?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半個月前,他說要出差,一走就是半個月,他沒有給我打過電話,我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回家,沒想到一回家人就走了。


具體哪天走的我給忘了……以前?以前也經常出差,出差半個月這麼長時間,幾乎沒有過。我確定,他沒有給我打過電話。


胰島素是他自己去買的,他有糖尿病好幾年了。


我為什麼不給老公打電話?這也管嗎?他那麼一個大男人在外面還需要別人操心嗎?你們為什麼要問這些?我老公不是自殺的?


詢問高敏的警察沒有說懷疑他殺,以「需要徹底調查」搪塞了過去,之後又調查了魏玉林所在的公司,他在一家物流公司當貨車司機。公司主管說,魏玉在半個月前就辭職了,並且拿出了辭職申請書,日期是在他報警說有人要害他的第二天。


魏玉林根本就沒有出差,他在向他妻子撒謊。


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設想,就是,魏玉林是被逼迫而自殺的。因為害怕被殺,所以他在報警無果後,就出去躲避。但這又涉及到了之前所說的矛盾,他如果知道有人要害他,在報警後不可能提供不了任何線索。


警方開始從他的人際關係入手,首先是他的同事,然後是他的親戚朋友,尤其是重點調查魏玉林辭職後到自殺前的行蹤。

那時智能手機已經相當普及了,我們根據魏玉林的手機定位系統,找到了魏玉林失蹤期間曾經去過的地方。他沒有離開市裡,而是在離家幾公里外的一家賓館待了接近半個月的時間,我們從那家賓館查到了魏玉林的住宿信息。


之後,我們又詢問了賓館的工作人員,賓館前台稱對魏玉林有印象,他住在這裡之後一直深居簡出,大部分時間只叫外賣,有時候甚至好幾天不出門。我們再問賓館前台有沒有什麼人來找過魏玉林,得到的回答是「沒有」。


我們又調查了魏玉林居住的房間,但因為魏玉林走後房間有過兩次入住記錄,現場已經得不到任何有用的線索了。


同時,對魏玉林的人際關係調查也基本結束,沒有得到任何線索。


不過我們還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根據其他人的說法,魏玉林是一個比較暴躁的人,年輕的時候遊手好閒,喜歡喝酒,還經常耍酒瘋,他以前的親戚朋友都不太待見他,就算結了婚有了孩子之後,行為還是沒有多少改變,以至於他的家庭並不和睦。


聯想到魏玉林自縊前的舉動,向警方申請二十四小時保護、謊稱出差離家出走、這兩點是否可以說明對他的迫害來自家庭?


他不願告訴民警為什麼遭受迫害的原因,不是因為不知道,而是因為不敢說?


這幾個疑點有明顯的家庭暴力特徵。因為受害者跟施暴者處於同一屋檐下,由於害怕報復,不敢讓施暴者知道自己報了警……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5 篇內容

鹽選專欄

絕密刑偵檔案:尋找人性深淵下的完美犯罪

米贏文化 內容服務公司

¥19.90 會員免費


完美犯罪的關鍵不在於隱蔽毒物,而在於如何使毒物的存在變得合理。

所以目標毒物不應該是少見且難獲得的,而應該是廣泛存在的。

應該是像斷腸草、毒蘑菇這類有毒植物,毒蛇毒蜘蛛這類有毒動物,頭孢類抗生素、硝基咪唑類抗生素和酒這類致命搭配。

最後偽造成意外,全部操作在明面上做,讓需要隱藏的事變為0,讓一切變得合理。這樣不管怎麼查都沒事。

除非你喜歡喝醉酒個人吹牛逼,或者晚上夢話震天響。


你說的應該是邁克爾斯旺戈用氯化琥珀膽鹼殺人的案例吧,說實話,現在法醫能夠通過光譜和質譜分析儀檢測到絕大多數的毒素,下毒而不被發現不太現實,亦可以人工合成毒蛋白,但仍有可能被檢測到。


化學試劑殺人,然後不被檢測出來,這太簡單了,簡單到不想提

難的是如何獲取,購買運輸下毒的過程不被發現

這些上下游證據鏈才是完美犯罪的難點


美劇《絕命毒師》算嗎?


很多時候當公安部門認為沒有必要,不立案調查的話,那麼應該也是一種完美,再說想讓他們承認失敗是難如上天的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