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入門書籍,沒有真正進入西方哲學,可以直接讀康德嗎


不可以!你會直接放棄的。如果一定要試一試,建議先看一下《任何能夠作為科學而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如果覺得看懂了,而且很有意思,再看《純粹理性批判》。如果看不懂,或沒意思,那讀讀小說不香嗎?

如果要入門西方哲學,還是應該先讀有一定學術水平的現代人編寫的「哲學史」「哲學導論」一類的書,不建議讀那些著名的「哲學史」,包括黑格爾、文德爾班等人的,這些「哲學史」都不是給普通大眾以及非專業的學生入門的啊,而且時間久遠了,與其他類型的哲學專著沒有區別。

西方哲學的歷史非常悠久、範圍非常廣大,康德的樞紐地位是不可否認的,但他也只代表了一種傳統,加之難度大,絕對不能用來作入門。拿他當最終考驗是可以的,當入門是不是有點侮辱康德了?

我的首要建議是讀一讀「導論」類的、「問題」類的,所有哲學家都是圍繞這些「重大問題」而闡發自己思想的,「問題」纔是各門學科的軸心。


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不考慮現代哲學的視角,僅從古典哲學史的角度,給題主一條路徑:

1. 首先,腦子最重要(手動狗頭),把形式邏輯過一遍,這個是基礎(如果邏輯水平比較好,直接上數理邏輯,這樣能得到更充分的邏輯訓練)

2. 找點西方哲學史的通識課,大概瞭解一下西方哲學史

3. 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認認真真讀,系統瞭解西方哲學史的思想脈絡

4.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

5. 休謨《人類理智研究》

6.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

(以上幾本書都很簡單,但對康德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建議認真讀)

7. 可以開始瞭解康德哲學了:《牛津通識讀本:康德》、康德《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簡稱《未來形而上學導論》,是《純粹理性批判》的簡寫本,非常值得入手!)

8.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以上是最草率的路子了......當然,如果題主有天賦,直接啃《純批》也不是不行,但必須要知道哲學史,不然就洗洗睡吧。

如果可以讀英文的話,建議找個合適的英譯本,如果可以讀德語原版,那最好不過了。

實際上,想要真正掌握康德哲學,古希臘哲學是要充分了解的(不一定要讀晦澀的原著,但一定要釐清基本概念),推薦苗力田老師的《古希臘哲學》。

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還是不要偷懶了......建議讀一讀原著,僅推薦中譯本:王太慶老師整理的《柏拉圖對話集》,亞裏士多德《形而上學》苗力田譯本,亞裏士多德的《範疇篇》也要看看。

其它的哲學史部分,可以看看北大的《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冊,讀這兩冊書是最效率的,但這只是滄海一粟,並不意味著你已經掌握了哲學史。

總之,《純粹理性批判》是必讀的,若往倫理學方向發展,認準《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實踐理性批判》;往美學方向發展,認準《論優美感與崇高感》《判斷力批判》;往宗教哲學發展,認準《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

其它的諸如二手資料、當代研究論著,我不是專家就不亂推薦了,推薦一個科班出身的大神 @Dr.Yao ,姚神就是專門研究康德的,題主可以關注一下,看看他的導讀和建議。


不可以。

因為你不清楚康德的問題域。

為什麼他要寫純批?純批的任務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閱讀純批需要什麼背景知識?

讀康德之前,必須要了解什麼叫」形而上學「。

否則你根本不知道純批的任務是什麼,康德要搞的」未來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

哲學入門,首先要搞清楚哲學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解決什麼問題。所有哲學家都是為解決哲學問題而努力的,尤其是要搞清楚形而上學的概念。

那要怎麼搞清楚」形而上學「呢?

答案是,讀哲學史。

也就是說,西方哲學入門,必須從哲學史讀起。

讀哪本哲學史?

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

Live 講座如何讀懂《純粹理性批判》作者 Dr.Yao去查看?

Live 講座什麼是存在主義?作者 Dr.Yao去查看?

Live 講座如何閱讀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作者 Dr.Yao去查看?

Live 講座如何入門大陸哲學作者 Dr.Yao去查看?


更新一發

Live 講座如何理解尼采哲學作者 Dr.Yao去查看?

Live 講座如何理解叔本華的思想作者 Dr.Yao去查看?

Live 講座如何理解福柯的哲學作者 Dr.Yao去查看?


其實我覺得,哲學入門應該讀一本原著。

生物學上有個印隨效應,

一些剛孵化出來不久的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學著認識並跟隨著它們所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

學習哲學也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一開始接觸的就是哲學史,他就很容易陷入到歷史中,而不是哲學中。相反如果一開始遇到的是原著,那就大不相同的,他對於哲學的一開始的印象就是不同的。

但是讀哲學原著卻又需要一定的哲學史積累,這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因此,你可以選擇最簡單的哲學書入門。我推薦兩本

一本是,貝克萊的《海勒斯與斐羅諾斯之間的三篇對話》,這本書可以沒有哲學史基礎就可以讀懂,而且他非常薄。

海拉斯與斐洛諾斯對話三篇 (豆瓣)?

book.douban.com圖標

貝克萊另一本書是《人類知識原理

另一本可以選擇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也非常薄


西方哲學入門意味著:作為學習者的題主並沒有系統接觸過西哲,包括笛卡爾萊布尼茨休謨等標誌性人物。

直接入門康德的話,確實挺喫力的,如果沒有極強的「純粹知性的圖型法「思維能力,康德的著作很勸退。本人不太推薦康德入門。不過這還得看你的物理學特別是牛頓物理學功底,康德在《純批》裏討論了牛頓定律何以可能。

其實關鍵的一點並不在於題主的能力或什麼別的,而是在於,康德想要表達的跟題主看到康德的文章後想出的,是否具備同樣的邏輯內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