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


吃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營養指食物中包含的熱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營養學是解釋食物中營養素和其他物質與生物體的維持,生長,繁殖,健康和疾病相互作用的科學。人以及多數動物攝入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攝取食物後,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物質以維持生命活動。通過適當的攝入營養可以免去很多疾病。

營養素(英語:nutrient)簡稱營養,又稱為養分,是人體所需的物質。主要分為人體需求量較大的宏量營養素和需求量較小的微量營養素。其中宏量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素、蛋白質以及水;微量營養素包括礦物質和維生素,而維生素又可細分為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包括有:維生素A、D、E、K;水溶性維生素則包括有:維生素B1、B2、B6、B12以及煙酸、葉酸、維生素C。

宏量營養素,除纖維素和水之外,主要為人體提供能量,以焦耳(jouls)或者卡路里(calories)來衡量。每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提供4千卡能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其他營養素,包括纖維素、水、礦物質和維生素,不提供能量,但在機體的生理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了解自己缺少哪些營養素,就要密切留意自己的飲食,了解是否有均衡的飲食習慣,是否有影響營養素吸收利用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煙、飲酒等。但一般不會對自己每天所食用的食物進行營養分析,計算自己攝取了多少營養,缺乏多少營養。為了確保身體健康,有必要補充各種營養素,為自己購買一份「營養保險」。

參考閱讀:

1、&>&>&>【科普視頻】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與健康詳解!

2、&>&>&>了解「抗氧化」維生素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3、&>&>&>人美精神爽,5大營養素給肝臟充分營養!


感謝邀請~

其實題主的問題中,有一個理想化的要求,就是「足夠」。

營養作為一個名詞,但是實際具備了與人體代謝掛鉤的動態屬性。「營」是建設與支撐,「養」是保護和復原,也就是說,營養就是:構造身體結構?支持機體代謝?保護系統穩定?修復舊死細胞。

所以我們看,我們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以人體為棋盤,以環境為對手,以多種營養物質為棋子,步步為營。

這裡面的環境是個變數,所以營養的攝入,很難說如何達到某個標準,而是視人體面對環境作出的反應,各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今晚我加班,能量消耗,腦細胞工作量,夜晚禦寒,甚至走夜路害怕,都會讓身體消耗能量,每一個動作與心情,都是營養物質在棋盤上走出新的一步。當然你如果提前睡覺了,那個消耗就非常少了。

這就是營養補充的一個原則,因人而宜,因時而宜。

另外,營養自食物中來,所以食物的質量,品類,是另一個變數。100年前的農家樂,甚至比如今的特供有機要強,因為土壤肥力與污染程度,隨著時代發展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加之我們今天人類的社會活動強度和信息量之大,所以在今天,使用營養補充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與時俱進的健康意識。

最後再說營養物質本身,既然是人體中步步為營的棋子,那就是多種的,甚至相互之間配合與制約的,那麼「均衡」就無比重要,即,多元的劑量和比例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掌握一定的營養學知識了。至少要知道補鈣的話要避開磷,而是要配合鎂並且認真晒晒太陽——鈣鎂一起補充才能吸收,維生素D3多曬太陽就不會缺。這樣才不會被琳琅滿目的無效產品忽悠,自己做主來選擇自己吃什麼。

再討論一下,能量,這個涉及到人體每日的代謝量,看起來很複雜,涉及到計算。但是我建議從反方向來思考。

供給熱量的,三員大將——蛋白質,脂肪,糖。其中蛋白質和脂肪都比較難吃,糖雖然是直接供能,吃不對就造成肥胖甚至其他傷害,所以先把糖的攝入,即主食,按照膳食指南的要求(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每日能量代謝的50到60%,蛋白與脂肪可以均為20%),控制在最低限度。至於是自己是哪個程度的體力勞動,可以查一下百度。

用我自己做例子:33歲,165cm,標準體重為60公斤,男性腦力工作,基本不幹什麼活,屬於輕體力勞動,按每天消耗1800千卡計算。那麼碳水化合物供能為990千卡千卡。而碳水化合物每克提供4千卡熱量,換算得不到250克,半斤。那麼,一般情況下,每餐吃80克碳水化合物,就完全足夠。80克是什麼概念呢,純米飯的話,約113克大米,燜熟了也就一捧那麼大。但是每餐還有蔬菜,還有水果,還有肉,一樣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吃夠80並不太難,所以對我而言主食完全可以去掉,或者當點心吃。

這裡有2個重點,就是:

早晨要吃好吃飽,以蛋白質為主,可以促進血糖的控制,不至於一下子升高,然後又被胰島素按下去,既餓得快又容易胖。而從健康角度來看,每公斤體重每日蛋白攝取量,至少為1.2克,其實超過能量比例20%了。這樣的早餐,必定也會減少主食的量。

其次,除了糖分能量,健康人可以把脂肪供能比提到20甚至更高,而且甘油以及部分氨基酸,是可以在體內合成糖的。

所以,早晨先吃蛋白食物,不要排斥脂肪,比如吃點肉,或者配點乳酪,橄欖油等。再補充蔬菜水果類,加一點點主食。按這個順序和主次,中午不會餓的快,就不會飢不擇食大量吃甜食主食,即葡萄糖。而中午吃飽後也就保證了晚上不會吃太多。

說到這裡,我更想強調的是:我們不要追求數據,而是要掌握原則方向,聽從自己身體的聲音。吃飽了,就可以停下。如果發現工作量大,能量不足,可以準備加餐,比如奶製品,豆製品,甚至是滷蛋,當然,高蛋白,低糖,這是原則。總之,盡量不要讓自己感到飢餓——因時而宜。


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每天的體力活動強度計算自己每天需要的能量哈


謝邀,很簡單通過食物補充。並不是說不能夠攝入過量,而是不能夠攝入超過n倍。有極少部分人推薦攝入量是不夠的,他需要增加,另外的話我們人體是有代謝功能的,多的那一部分會自動的代謝掉。只有超過相當的量,它才會代替不掉,產生危害,而我們通過飲食首先很難超過,產生危害的量,因為正常情況下你吃不下那麼多。


學習下營養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