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理論結合實際來看

A 理論,轉自百度百科-低原反應

世居高原者或移居高原者,由高原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適、疲乏無力、睏倦、嗜睡、食慾亢進、體重增加、下肢浮腫等,在醫學上稱之為「低原反應」「低原綜合症」或「脫適應」。原有高原病者,在到達平原地區的3-4個月之內可使癥狀和體征部分或全部消失,但在四個月之後,部分病人已經消失的癥狀和體征又重新出現,體力也不如以前;高原高血壓者的血壓在降至正常範圍後,又有上升或時高時低。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如何克服這種「脫適應」?請注意以下各項要點:

(1)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2)根據現有條件、身體狀況和個人的愛好,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進行滿長跑、游泳、氣功、太極拳等,以增強機體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也可避免因多食、嗜睡、少動而引起的體重過度增加。

(3)飲食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為宜,多食新鮮的瓜果蔬菜,避免高鹽、高脂肪飲食。對原有慢性高原性心臟病者或有浮腫者應限制鹽的攝入。高原世居居民到平原後更要注意節制飲食,盡量少飲啤酒,以免因脂肪在體內過分堆積而引起肥胖。

(4)在初到平原地區時應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

(5)若在炎熱的夏季進入平原,要特別注意防止中暑。

B 親身體驗

本人坐標廣東,今年國慶10天假期坐火車去了西藏,剛剛回來幾天。

火車往返需要52-55小時,意味著我在火車上需要度過4-5天。我實際在西藏待的時間也就4天左右時間,可能由於體質原因,我高原反應比較嚴重,頭痛,胸悶,當時輸了氧氣,還打了點滴。到第四天要走的時候才感覺有所適應高原環境。

然後就回到廣東,回來後整天睏倦,總覺得睡不醒,體重重了4斤。

在西藏待了很短的時間尚且如此,更別說長期了。

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有如此大反應,輕重程度因人而異吧。 總之我是不適合高原氣候的,以後哪怕去旅遊也會謹慎選擇目的地。我去年去九寨溝都高反了,只是回來低原反應沒什麼感覺。


我來說說我的真實感受,雲南到北京,差距不算太大,最明顯的感覺是沒那麼嗜睡,精神比較好,體育運動唱歌之類的也比在家輕鬆。

說白了就是在家一直在缺氧,輕度高原反應,只不過自己不知道,到平原後突然感覺,哇塞,原來可以感覺這麼好,我們高原人民容易么?
終於明白我兩天內莫名其妙的增加的十斤是怎麼來的,還有平時不喜歡的豬肉也能勾起我的食慾,原來是低原反應呀,從昆明到深圳,可怎麼辦啊,每年都要回來呀,前年也是重了十斤,回昆明工作後跑了三個月才消下去啊,低原反應增加的體重很難在回到高原後消下去
我是寧夏人 今年24歲 女生 我7月從上海出發到雲南 後來入藏 但是到了邦達草原得了急性腸胃炎 當時醫生並沒有診斷我有高原反應 然後坐飛機從昌都經重慶飛回銀川 基本恢復健康 一個周后的一個夜晚莫名其妙開始發燒 發燒三天 後來輸液治療 退燒之明顯感覺胃部常有不適 因為開學飛回上海 頭痛癥狀愈加明顯 這幾天一到晚上就會很頭痛 此時感覺吃點東西會好一點 嚴重的時候眼睛覺得壓力很大 眼花吧 我現在很擔心自己會有後遺症 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如果你有經驗 拜託告訴我 不勝感激 謝謝


本人昆明人,到廣州上大學。昆明夏季平均溫度22,氣候溫暖乾燥。一開始確實各種不適應,不僅僅是這裡高溫潮濕帶來的不適,食量增加,心情狂躁。在昆明有一些失眠,在廣州一沾枕頭就睡,很容易困。到第二學期癥狀慢慢的就弱了,比較可惜的是入睡又困難了。ps:在昆明做血檢時發現自己血紅蛋白濃度很高,基本接近後面提供參數的最大值
會出現 「醉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