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数据丢失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伺服器有不同的方法,除却病毒、网路攻击等因素外,我们先来看看物理伺服器是如何通过配置来最大程度上保障数据不丢失的:

物理伺服器最常见的防止数据丢失的方法是做Raid,如果不考虑成本的因素,最好的Raid方法是Raid1+0,可以规避一半磁碟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也意味著只有一半的磁碟空间可用;

除了raid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使用集中存储,集中存储内部的Raid机制可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避免数据丢失;除了集中存储之外,还有备份一体机,可以实现磁碟级别的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以上都是通过硬体的方式防止数据丢失,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数据备份的方式来实现,例如windows的sync可以实现文件级别的数据同步,避免磁碟损坏造成单份数据丢失。

云伺服器:云伺服器数据丢失概率很低,一般的云伺服器商都会承诺10个9的数据可靠性,这当然不是吹牛逼,这跟云伺服器底层的数据存储方式有关;云伺服器底层都采用分散式存储,加上存储特有的三重备份机制,可以很好的规避硬体故障,除非机房级别的硬体故障,一般的故障都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云伺服器除了底层的分散式存储外,还有多种数据备份机制,例如我们常见的快照、资料库备份等。相比传统伺服器,云伺服器安全性更高,备份更方便。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购云伺服器呢?就小白的经历来说,国内首选阿里云、腾讯云两个大品牌;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这两个品牌到底该选哪个呢?

答案是对于新手来说,选择优惠活动的那个。例如腾讯云最近推出的智慧上云活动,1核2G1M带宽低至99元/年【点击查看更多机型】;此次活动伺服器低至0.7折,可以说非常实惠,建议有需要的朋友不要 错过这次机会。

——————————————————————————————————————

有朋友在问这次活动是否有海外伺服器?小白告诉大家,这次活动不但有海外伺服器,海外伺服器还巨优惠,腾讯云此次推出的伺服器全球购活动,海外伺服器低至2折,并且这次的活动给力的一点就是支持免费更换IP,是的,你没看错,支持免费更换IP;如果有海外伺服器需求,建议立即入手,毕竟海外伺服器很少做活动,能支持免费更换IP就是最大的优惠,并且价格低,错过再无。。


我看了下目前的4个回答,我只能说你们太稚嫩了

其他答主大致方法有:

  1. 做数据备份
  2. 做raid1热备份
  3. 做各种raid

我觉得题主能做这些大概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伺服器中包含几种数据

系统数据,应用数据

应用数据包含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

比如有小文件和大文件,伺服器上的业务一旦时间比较长,这个数量会很吓人

没错,就是上千万的文件

如果备份每次去对比一次,时间,磁碟的寿命都将受到影响

还有一些资料库,资料库看著是文件存放在磁碟上,可又不是这么回事

比如常见的最简单的mysql而言,包含资料库表文件,日志文件,缓存文件,部分缓存是在内存中的,要想实现完全备份,普通的办法大概是冷备份,但是实现不了小窗口级别。

比如1分钟备份一次,甚至10分钟备份一次都很难做

所以这个就必须要借助商业公司,专业干这事的

另外像Oracle资料库,不同的版本有些命令也不尽相同

那么又需要更专业的商业公司来协助

国外有很多这样的商业公司,如飞康,如赛门铁克等等

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如爱数,如数腾等等

都可以支持快照级别的增量备份

也支持虚拟接管

可以实现秒级快照

丢的数据只是1秒前的

然后参照资料库日志,还可以恢复1秒前的数据

所以银行之类的交易系统,都是不怕交易数据错乱,反正给点时间,都可以恢复

唯一怕的就是管理员删库跑路

像这种商业级的解决方案,国内的相对预算更低一些

如果你只有一台伺服器,但是起步还是要10多万块钱的

这类解决方案都需要一台可靠性更强的伺服器来加持的

所以就是10多万一套硬体加一套成熟软体。

如果你有这个预算,可以联系我,可以拿到内部供货价格。

这种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根据多个厂商的测试方案测试预期效果

掏钱

什么都不用干了


与其说防止伺服器的数据丢失,倒不如说怎么在遭受意外数据异常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

现在大多数的数据中心都是有容灾备份系统的,来抵御外界的伤害。

容灾备份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容灾是为了在遭遇灾害时能保证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在容灾备份一体化产品出现之前,容灾系统与备份系统是独立的。容灾备份产品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体错误、病毒入侵等「软」性灾害以及硬体故障、自然灾害等「硬」性灾害。

因为意外导致数据丢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这次事故除了造成了人员的伤亡,也波及到了许多大企业的数据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外墙和玻璃损毁,机房无碍。

腾讯天津数据中心

受爆炸影响,导致部分动画无法照常更新,官方回应仅个别故障点,影响范围较小,修复简单,现运行平稳。

惠普数据中心

官方未正面回应,但是其公司员工曾发出了公司发送的慰问简讯,受损情况不明。

其次还有,

2008年3月,美国威斯康辛的数据中心遭受大火,烧毁75台伺服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引发大量站点瘫痪。

2009年9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遭受暴雨,进而引发洪水,Vodafone数据中心受损,大量手机用户因该数据中心受损无法正常使用通信服务。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8.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了日本东北部沿岸地区的许多公司的数据中心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东京的IBM数据中西南受损最为严重。

2012年12月,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海岸,支持著当地工业园运转的数据中西南在飓风中因断电瘫痪,损失严重。

更有某公有云厂商因为低层硬体问题,以至于导致一个客户的数据永久性丢失

数据的容灾备份应该是数据可用性最底层的「刚需」,是数据可用性的底线。

数据备份是数据可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企业认为「云计算提供商应该默认给我提供备份服务」,殊不知这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思想误区。

阿里云的大多数常用产品都带有备份功能,比如ECS的快照功能、RDS的基础备份等,都能帮助客户最大程度避免数据丢失的问题。但是光有产品层的备份功能还不够,如果是核心的生产数据,必要情况下需要在异地或者本地进行一次备份,此外,工程师还必须定期对备份文件进行恢复演习,从而来验证备份的有效性。一但数据可用性的底线破了,技术再强的工程师也无回天之力。

云掣的技术专家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阿里云高可用-容灾解决方案》

一、阿里云产品容灾-高可用介绍

1、 SLB 容灾-高可用介绍

阿里云SLB产品使用开源软体LVS+keeplived实现4层的负载均衡。

采用淘宝的Tengine实现7层的负载均衡。所有负载均衡均采用集群部署,集群之间实时会话同步,以消除伺服器单点,提升冗余,保证服务稳定。在各个地域采用多物理机房部署,实现同城容灾。

SLB在整体设计上让其可用性高达99.99%。且能够根据应用负载进行弹性扩容,在任意一台SLB故障或流量波动等情况下都能做到不中断对外服务。

2、 ECS 容灾-高可用介绍

云伺服器ECS实例是一个虚拟的计算环境,包含了 CPU、内存、操作系统、磁碟、带宽等最基础的伺服器组件,是ECS提供给每个用户的操作实体,就如同我们平时使用的虚机。

但需要确认的是,ECS自身是没有容灾和高可用方面的功能。

所以当我们在单台ECS伺服器上部署各种应用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将应用服务,资料库服务等都打包安装在单台ECS伺服器时就更要注意这点了。

那ECS自身没有容灾-高可用这样的功能,对于在单台ECS上部署各种服务,一旦ECS故障就只能眼睁睁的看著它down机对外停止服务么?

此时,如果产品自身没有容灾和高可用功能,我们可以从架构上来弥补这个短板。

比如:在应用前端购买SLB产品,后端相同应用部署至少两台ECS伺服器,或者是使用阿里云的弹性伸缩技术,根据自定义ECS自身资源的使用规则来进行弹性扩容。这样即便其中一台ECS伺服器down机或者资源利用超负荷,也不会使我们的服务对外终止。

ECS具备的一些优势:

稳定性: 服务可用性高达 99.95%,数据可靠性高达 99.9999999%。

容灾备份: 每份数据多份副本存储。

弹性扩容:支持在线不停机升级带宽;5分钟内停机升级CPU和内存。

成本低:无需一次性大投入,按需购买,弹性付费,灵活应对业务变化。

3、OSS 容灾-高可用介绍

阿里云对象存储服务(简称OSS),是阿里云提供的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

OSS底层依托于盘古存储,采用分散式架构部署,无单点故障存在。文件以chunk分块方式存储,默认每块存三副本,并分布在不同机架的ChunkServer节点上。在盘古集群中Master允许宕机1台,Chunkserver允许同时宕机2台,KVServer与WS允许宕机多台。KV集群采用CS架构,故障自动恢复, 对应用透明,WS为无状态接入层,通过SLB实现容错与负载分担。

4、RDS 容灾-高可用介绍

阿里云关系型资料库(简称RDS):是一种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在线资料库服务。

RDS默认采用主备架构(备用实例正常情况下对用户不可见),两个实例位于不同伺服器,自动同步数据。主实例不可用时,系统会自动将资料库连接切换至备用实例。切换是分钟级别,而且不需要人工介入,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应用系统也无需任何变更。这种架构足以满足90% 用户的高可用需求。

用户如果对系统可用性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可以做到机房容灾,阿里云RDS可以选择购买多可用区RDS。多可用区是在单可用区的级别上,将同一地域的多个单可用区组合成的物理区域。相对於单可用区RDS实例,多可用区RDS例可以承受更高级别的灾难。

除了同城容灾之外,对于数据可靠性有强需求用户,比如是有监管需求的金融业务场景,RDS提供异地灾备实例,帮助用户提升数据可靠性。

RDS通过数据传输服务(DTS)实现主实例和异地灾备实例之间的实时同步。主实例和灾备实例均搭建主备高可用架构,当主实例所在区域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等状况,主节点(Master)和备节点(Slave)均无法连接时,可将异地灾备实例切换为主实例,在应用端修改资料库链接地址后,即可快速恢复应用的业务访问。

二、容灾-高可用架构方案

1、云上容灾-高可用架构--通用架构

在阿里云平台上,对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不是特别大,对异地容灾要求不是特别强烈,则可采用以下高可用方案,可以在同一地域下选择购买云产品。建议在VPC网路环境下,选择同一可用区或者同地域不同可用区的云产品。

同时建议ECS伺服器至少两台,避免单点故障,在前端购买SLB,提供负载功能,这样当后端ECS资源使用紧张时可以直接横向扩展,对业务无影响。

另外,资料库业务尽量不要和应用服务部署在同一台ECS上。防止不同服务之间资源抢占,同时方便日常管理和后期扩容。资料库伺服器推荐直接购买RDS产品,数据安全有保障,同时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运维管理。

2、云上容灾-高可用架构—同城容灾

对中大型用户来说,希望业务系统要求具备同城容灾的能力,可以考虑在同城不同可用区之间对原有应用架构做一套完整的备份。如果某个可以去出现像IDC机房断电或者火灾等故障时,可以通过前端切换DNS来及时恢复业务。

3、云上容灾-高可用架构—同城异地容灾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在业务安全全性、服务可用性和数据可靠性方面既要求具备同城容灾又要求具备异地容灾时,可以采用这种容灾架构方式既可以解决单机房故障也可以应对像地震等灾难性故障。

不同地域之间可以采用阿里云的高速通道进行私网通信,保障资料库之间的数据实时同步,将数据传输延迟降到最低。故障发生时可以通过前端DNS实现秒级切换,及时恢复业务。

想了解更多解决方案的细节的可以去官网看一下。

专有云_迁云搬站_云上运维_资料库容灾_大数据运维_袋鼠云运维中台?

www.dtstack.com图标

伺服器是很多公司重要文件产品的数据载体,同样也如同是一个公司的命脉,因此保护好伺服器的安全,对企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伺服器数据丢失呢?接下来壹基比小喻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方式一:平时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这个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定期有效的数据备份让我们可以做到不慌不乱,可以采用专门的备份硬碟,好处就是非常便于携带

  方式二:采用raid磁碟阵列存储系统来进行相应的存储工作,从而加强伺服器的磁碟容错功能。即使出现重大的灾害的时候,只要硬碟在,我们的数据就可以很好的进行恢复。

  方式三: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也会出现伺服器硬体本身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由于操作人员出现不当的操作行为,导致了数据的丢失,所以在自身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私自的使用和进行操作

  方式四:绝不要进行盲目的操作,造成数据的故障


备份 做rai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