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數據丟失的方法,對於不同的伺服器有不同的方法,除卻病毒、網路攻擊等因素外,我們先來看看物理伺服器是如何通過配置來最大程度上保障數據不丟失的:

物理伺服器最常見的防止數據丟失的方法是做Raid,如果不考慮成本的因素,最好的Raid方法是Raid1+0,可以規避一半磁碟損壞造成的數據丟失,同時也意味著只有一半的磁碟空間可用;

除了raid之外,常用的方法還有使用集中存儲,集中存儲內部的Raid機制可以有效保障數據安全,避免數據丟失;除了集中存儲之外,還有備份一體機,可以實現磁碟級別的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

以上都是通過硬體的方式防止數據丟失,還有一種方法是通過數據備份的方式來實現,例如windows的sync可以實現文件級別的數據同步,避免磁碟損壞造成單份數據丟失。

雲伺服器:雲伺服器數據丟失概率很低,一般的雲伺服器商都會承諾10個9的數據可靠性,這當然不是吹牛逼,這跟雲伺服器底層的數據存儲方式有關;雲伺服器底層都採用分散式存儲,加上存儲特有的三重備份機制,可以很好的規避硬體故障,除非機房級別的硬體故障,一般的故障都不會導致數據丟失。

雲伺服器除了底層的分散式存儲外,還有多種數據備份機制,例如我們常見的快照、資料庫備份等。相比傳統伺服器,雲伺服器安全性更高,備份更方便。

那麼我們該如何選購雲伺服器呢?就小白的經歷來說,國內首選阿里雲、騰訊雲兩個大品牌;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來說,這兩個品牌到底該選哪個呢?

答案是對於新手來說,選擇優惠活動的那個。例如騰訊雲最近推出的智慧上雲活動,1核2G1M帶寬低至99元/年【點擊查看更多機型】;此次活動伺服器低至0.7折,可以說非常實惠,建議有需要的朋友不要 錯過這次機會。

——————————————————————————————————————

有朋友在問這次活動是否有海外伺服器?小白告訴大家,這次活動不但有海外伺服器,海外伺服器還巨優惠,騰訊雲此次推出的伺服器全球購活動,海外伺服器低至2折,並且這次的活動給力的一點就是支持免費更換IP,是的,你沒看錯,支持免費更換IP;如果有海外伺服器需求,建議立即入手,畢竟海外伺服器很少做活動,能支持免費更換IP就是最大的優惠,並且價格低,錯過再無。。


我看了下目前的4個回答,我只能說你們太稚嫩了

其他答主大致方法有:

  1. 做數據備份
  2. 做raid1熱備份
  3. 做各種raid

我覺得題主能做這些大概是不會問這個問題的。

伺服器中包含幾種數據

系統數據,應用數據

應用數據包含結構數據和非結構數據

比如有小文件和大文件,伺服器上的業務一旦時間比較長,這個數量會很嚇人

沒錯,就是上千萬的文件

如果備份每次去對比一次,時間,磁碟的壽命都將受到影響

還有一些資料庫,資料庫看著是文件存放在磁碟上,可又不是這麼回事

比如常見的最簡單的mysql而言,包含資料庫表文件,日誌文件,緩存文件,部分緩存是在內存中的,要想實現完全備份,普通的辦法大概是冷備份,但是實現不了小窗口級別。

比如1分鐘備份一次,甚至10分鐘備份一次都很難做

所以這個就必須要藉助商業公司,專業幹這事的

另外像Oracle資料庫,不同的版本有些命令也不盡相同

那麼又需要更專業的商業公司來協助

國外有很多這樣的商業公司,如飛康,如賽門鐵克等等

國內也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如愛數,如數騰等等

都可以支持快照級別的增量備份

也支持虛擬接管

可以實現秒級快照

丟的數據只是1秒前的

然後參照資料庫日誌,還可以恢復1秒前的數據

所以銀行之類的交易系統,都是不怕交易數據錯亂,反正給點時間,都可以恢復

唯一怕的就是管理員刪庫跑路

像這種商業級的解決方案,國內的相對預算更低一些

如果你只有一臺伺服器,但是起步還是要10多萬塊錢的

這類解決方案都需要一臺可靠性更強的伺服器來加持的

所以就是10多萬一套硬體加一套成熟軟體。

如果你有這個預算,可以聯繫我,可以拿到內部供貨價格。

這種解決方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你根據多個廠商的測試方案測試預期效果

掏錢

什麼都不用幹了


與其說防止伺服器的數據丟失,倒不如說怎麼在遭受意外數據異常的時候能夠快速的恢複數據。

現在大多數的數據中心都是有容災備份系統的,來抵禦外界的傷害。

容災備份實際上是兩個概念,容災是為了在遭遇災害時能保證信息系統能正常運行,幫助企業實現業務連續性的目標,備份是為了應對災難來臨時造成的數據丟失問題。在容災備份一體化產品出現之前,容災系統與備份系統是獨立的。容災備份產品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企業應對人為誤操作、軟體錯誤、病毒入侵等「軟」性災害以及硬體故障、自然災害等「硬」性災害。

因為意外導致數據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8.12天津港爆炸事故,這次事故除了造成了人員的傷亡,也波及到了許多大企業的數據中心。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外牆和玻璃損毀,機房無礙。

騰訊天津數據中心

受爆炸影響,導致部分動畫無法照常更新,官方回應僅個別故障點,影響範圍較小,修復簡單,現運行平穩。

惠普數據中心

官方未正面回應,但是其公司員工曾發出了公司發送的慰問簡訊,受損情況不明。

其次還有,

2008年3月,美國威斯康辛的數據中心遭受大火,燒毀75臺伺服器、路由器和交換機等設備,引發大量站點癱瘓。

2009年9月,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遭受暴雨,進而引發洪水,Vodafone數據中心受損,大量手機用戶因該數據中心受損無法正常使用通信服務。

2011年3月。日本發生了8.9級大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影響了日本東北部沿岸地區的許多公司的數據中心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東京的IBM數據中西南受損最為嚴重。

2012年12月,颶風桑迪襲擊美國東海岸,支持著當地工業園運轉的數據中西南在颶風中因斷電癱瘓,損失嚴重。

更有某公有雲廠商因為低層硬體問題,以至於導致一個客戶的數據永久性丟失

數據的容災備份應該是數據可用性最底層的「剛需」,是數據可用性的底線。

數據備份是數據可用性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企業認為「雲計算提供商應該默認給我提供備份服務」,殊不知這是一種高度危險的思想誤區。

阿里雲的大多數常用產品都帶有備份功能,比如ECS的快照功能、RDS的基礎備份等,都能幫助客戶最大程度避免數據丟失的問題。但是光有產品層的備份功能還不夠,如果是核心的生產數據,必要情況下需要在異地或者本地進行一次備份,此外,工程師還必須定期對備份文件進行恢復演習,從而來驗證備份的有效性。一但數據可用性的底線破了,技術再強的工程師也無回天之力。

雲掣的技術專家結合以往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阿里雲高可用-容災解決方案》

一、阿里雲產品容災-高可用介紹

1、 SLB 容災-高可用介紹

阿里雲SLB產品使用開源軟體LVS+keeplived實現4層的負載均衡。

採用淘寶的Tengine實現7層的負載均衡。所有負載均衡均採用集羣部署,集羣之間實時會話同步,以消除伺服器單點,提升冗餘,保證服務穩定。在各個地域採用多物理機房部署,實現同城容災。

SLB在整體設計上讓其可用性高達99.99%。且能夠根據應用負載進行彈性擴容,在任意一臺SLB故障或流量波動等情況下都能做到不中斷對外服務。

2、 ECS 容災-高可用介紹

雲伺服器ECS實例是一個虛擬的計算環境,包含了 CPU、內存、操作系統、磁碟、帶寬等最基礎的伺服器組件,是ECS提供給每個用戶的操作實體,就如同我們平時使用的虛機。

但需要確認的是,ECS自身是沒有容災和高可用方面的功能。

所以當我們在單臺ECS伺服器上部署各種應用時,特別是對於那些將應用服務,資料庫服務等都打包安裝在單臺ECS伺服器時就更要注意這點了。

那ECS自身沒有容災-高可用這樣的功能,對於在單臺ECS上部署各種服務,一旦ECS故障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down機對外停止服務麼?

此時,如果產品自身沒有容災和高可用功能,我們可以從架構上來彌補這個短板。

比如:在應用前端購買SLB產品,後端相同應用部署至少兩臺ECS伺服器,或者是使用阿里雲的彈性伸縮技術,根據自定義ECS自身資源的使用規則來進行彈性擴容。這樣即便其中一臺ECS伺服器down機或者資源利用超負荷,也不會使我們的服務對外終止。

ECS具備的一些優勢:

穩定性: 服務可用性高達 99.95%,數據可靠性高達 99.9999999%。

容災備份: 每份數據多份副本存儲。

彈性擴容:支持在線不停機升級帶寬;5分鐘內停機升級CPU和內存。

成本低:無需一次性大投入,按需購買,彈性付費,靈活應對業務變化。

3、OSS 容災-高可用介紹

阿里雲對象存儲服務(簡稱OSS),是阿里雲提供的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雲存儲服務。

OSS底層依託於盤古存儲,採用分散式架構部署,無單點故障存在。文件以chunk分塊方式存儲,默認每塊存三副本,並分佈在不同機架的ChunkServer節點上。在盤古集羣中Master允許宕機1臺,Chunkserver允許同時宕機2臺,KVServer與WS允許宕機多臺。KV集羣採用CS架構,故障自動恢復, 對應用透明,WS為無狀態接入層,通過SLB實現容錯與負載分擔。

4、RDS 容災-高可用介紹

阿里雲關係型資料庫(簡稱RDS):是一種穩定可靠、可彈性伸縮的在線資料庫服務。

RDS默認採用主備架構(備用實例正常情況下對用戶不可見),兩個實例位於不同伺服器,自動同步數據。主實例不可用時,系統會自動將資料庫連接切換至備用實例。切換是分鐘級別,而且不需要人工介入,全部由系統自動完成,應用系統也無需任何變更。這種架構足以滿足90% 用戶的高可用需求。

用戶如果對系統可用性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可以做到機房容災,阿里雲RDS可以選擇購買多可用區RDS。多可用區是在單可用區的級別上,將同一地域的多個單可用區組合成的物理區域。相對於單可用區RDS實例,多可用區RDS例可以承受更高級別的災難。

除了同城容災之外,對於數據可靠性有強需求用戶,比如是有監管需求的金融業務場景,RDS提供異地災備實例,幫助用戶提升數據可靠性。

RDS通過數據傳輸服務(DTS)實現主實例和異地災備實例之間的實時同步。主實例和災備實例均搭建主備高可用架構,當主實例所在區域發生突發性自然災害等狀況,主節點(Master)和備節點(Slave)均無法連接時,可將異地災備實例切換為主實例,在應用端修改資料庫鏈接地址後,即可快速恢復應用的業務訪問。

二、容災-高可用架構方案

1、雲上容災-高可用架構--通用架構

在阿里雲平臺上,對於中小型企業,業務量不是特別大,對異地容災要求不是特彆強烈,則可採用以下高可用方案,可以在同一地域下選擇購買雲產品。建議在VPC網路環境下,選擇同一可用區或者同地域不同可用區的雲產品。

同時建議ECS伺服器至少兩臺,避免單點故障,在前端購買SLB,提供負載功能,這樣當後端ECS資源使用緊張時可以直接橫向擴展,對業務無影響。

另外,資料庫業務盡量不要和應用服務部署在同一臺ECS上。防止不同服務之間資源搶佔,同時方便日常管理和後期擴容。資料庫伺服器推薦直接購買RDS產品,數據安全有保障,同時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運維管理。

2、雲上容災-高可用架構—同城容災

對中大型用戶來說,希望業務系統要求具備同城容災的能力,可以考慮在同城不同可用區之間對原有應用架構做一套完整的備份。如果某個可以去出現像IDC機房斷電或者火災等故障時,可以通過前端切換DNS來及時恢復業務。

3、雲上容災-高可用架構—同城異地容災

對於一些大型企業在業務安全全性、服務可用性和數據可靠性方面既要求具備同城容災又要求具備異地容災時,可以採用這種容災架構方式既可以解決單機房故障也可以應對像地震等災難性故障。

不同地域之間可以採用阿里雲的高速通道進行私網通信,保障資料庫之間的數據實時同步,將數據傳輸延遲降到最低。故障發生時可以通過前端DNS實現秒級切換,及時恢復業務。

想了解更多解決方案的細節的可以去官網看一下。

專有雲_遷雲搬站_雲上運維_資料庫容災_大數據運維_袋鼠雲運維中臺?

www.dtstack.com圖標

伺服器是很多公司重要文件產品的數據載體,同樣也如同是一個公司的命脈,因此保護好伺服器的安全,對企業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一項工作,那麼我們該如何防止伺服器數據丟失呢?接下來壹基比小喻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方式一:平時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這個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定期有效的數據備份讓我們可以做到不慌不亂,可以採用專門的備份硬碟,好處就是非常便於攜帶

  方式二:採用raid磁碟陣列存儲系統來進行相應的存儲工作,從而加強伺服器的磁碟容錯功能。即使出現重大的災害的時候,只要硬碟在,我們的數據就可以很好的進行恢復。

  方式三: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我們也會出現伺服器硬體本身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由於操作人員出現不當的操作行為,導致了數據的丟失,所以在自身不瞭解的情況下,不要私自的使用和進行操作

  方式四:絕不要進行盲目的操作,造成數據的故障


備份 做rai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