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夏侯嬰這些有軍事素養的人怎麼沒發現韓信的軍事才能?


首先,你要理解韓信的性格,自傲。他看不上的人不會有太多交集,更不會主動去展現自己的才能(可能別人也看不出來),後面韓信羞與樊噲為伍事件就是明證。這些人可能在生活中都沒有交集。這次事件是韓信與夏侯嬰第一次直面接觸。其次,韓信連坐當斬,死前高呼:漢王不欲就天下乎,為何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奇其言,韓信所言無關生死,胸中懷大志。韓信功成名就之後,賞當年胯下之辱之人,所言也是欲名揚天下,非貪生怕死。壯其貌,不是形容他的外貌。當一個人命不久矣,神情必恐懼,韓信當時應該是憤而不平,有一身本領而不得施展。因此夏侯嬰不殺推薦給蕭何。這樣的情景很多,唐朝李淵有造反之心,李靖察覺欲告密反而被抓,被斬之前也是高喊,為何斬壯士。

再次,


韓信可不僅僅是軍事利害,他對劉邦說的話也不是行軍打仗…
首先,要明白,韓信是掌握屠龍之技的人,沒有多少人能在他實際演練前,就預料到這門技術的威力,蕭何幸運的成為了這幾個人之一。 軍事上,有幾種人才。有人是宏觀戰略型人才,比如毛太祖,能從大局著眼,綜合士氣,國際形式,敵我對比,經濟狀況,民心等分析問題;還有一種就是將領了,比如林彪啊等等,他們是只管打贏仗,別的不太計較,我叫他們戰術型人才。韓信正好是兼顧戰略與戰術型人才的人。夏侯嬰和周勃,說實話對打仗還可以,你要問他們對楚漢的一個全局性的著眼,恐怕我們絳侯也要跟日後文帝問他刑獄一樣支支吾吾了。韓信是戰術型人才我不多說了,他經典戰役太多,我就說戰略型人才。當初韓信剛見劉邦,說了這麼一段話:「

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這番話,其實某種程度上說,都不是將領所能說出來的話,更像是謀臣說出來的話,一句沒提戰術上,反倒主要是講天下歸心於漢王的原因這麼一件事,講民心的事讓他一個將領說了,很不簡單,因為這一般是領導操心的。而且想到當時我們韓信同志只是一個小小的治粟都尉(連仗都沒得打),真的可以說吃著地溝油的飯,操著中南海的心啊,在這種地位對全局有如此清醒的認識,難得啊。 好了,說完韓信的厲害,我再說說蕭何。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會被發現,否則也不會有毛遂自薦了來旁證那些吃肉的士和養他們的平原君是飯桶了。大家都知伯樂相千里馬,殊不知千里馬也要選伯樂來相,不是什麼人千里馬都願意嘶鳴的。試想一般將領,怎麼能領悟到韓信的大戰略思維呢,就是戰術上韓信也往往有出人意料之舉(背水一戰),常人不可理解。況且都尉與將領,相隔重重,須知官大一級壓死人,韓信進言本就困難,更加萬一將官盲目自大,你恐怕興沖沖的來,灰溜溜的去吧。蕭何這級別的人,韓信其實一般也接觸不到,而且韓信可能不善於或者沒有機會來推薦自己(況且也碰了不少釘子,不如項王就不聽,手下將領也不會聽吧),直到馬上快死了,正好遇到夏侯嬰,才引起夏侯嬰的注意,這才被引薦到蕭何那裡,才有越級傳達的機會。而蕭何雖然戰術不行,但戰略不錯,於是韓信才從斷頭台一步步走向大將軍。

蕭何是個很好的HR,招人厲害,炒人也厲害。

HR不懂公司業務技術就不能招人嗎?


就是因為蕭何一直搞行政管理,他通過計算kpi……不對dps發現的不行嗎


玄學吧。。。有些人看人眼光莫名其妙的准。明代高拱,沒打過仗,找人平叛找了一個都不看好的,然後叛亂迅速平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