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张爱玲,文森特梵高,弗洛伊德,还有玛丽莲曼森。他们说的话总是被人瞎改,他们的言行被人用来装逼,这些脑残粉直接把他们作品价值拉低了,就像是在香水里搅点他们爱吃的屎。相比之下卡夫卡、芥川龙之介、波德莱尔就不容易招脑残粉

我列举了几位名人例子不是按级别排的,是我觉得他们「被人拿来装逼」的次数最多,感谢答主的认真, 我今后会注意说明。


恕我直言,太宰治还不配跟鲁迅站一排。

鲁迅的脑残粉,我还真就没见过几个。成就达到鲁迅这个段位,就不容易招脑残粉了。入坑门槛会过滤掉绝大多数的脑残。你都能读懂鲁迅了,你还能脑残到哪去?反而是容易招脑残黑子。因为脑残黑子爬不过入坑门槛,恼羞成怒,所以愤而喷之。鲁迅那么多好文,他就专门研究两棵枣树。

一些容易招脑残粉的人,未必是本身有问题。但大概率情况是段位稍差一点,或者门槛太低了。没起到足够的过滤作用。引来了很多看热闹的脑残。众所周知的,太宰治算一个,金庸也算一个。

对于这类艺术家,我无意否认其本身的成就。或者说我本人对其都是非常欣赏的非常尊重的。但是他们的脑残粉,我真是看见了就想骂。

就像我在一个金庸有关的题里这样说过:对于金庸的脑残粉来说,金庸就是他们能读的,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了。所以他们必须拚命的吹金庸,才能继续假装自己是个文化人。这话里把金庸换成太宰治,换成张爱玲,都同理。


知名度以及受众的原因

知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几人知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晓得张爱玲《倾城之恋》的,几人知道卡夫卡的《变形记》?

太宰治和他《人间失格》在国内的爆火,简直是他个人死后心酸至极的笑话——只知他《人间失格》的人,有几人不是因为《文豪野犬》知道他的?仅凭动漫带火的喜爱日本文化的浪潮,有几分不水?说他丧,颓废,给太宰治贴标签。这些人,都是年纪不大的少男少女,成脑残粉的高发年龄段。

请你们这些人去看看《奔跑吧梅勒斯》吧,去看看早期的太宰先生的风格,别老是提起他就是丧,就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另,「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不是他说的,是寺内寿太郎《遗书》里的话,只是被太宰引用做了《二十一世纪旗手》的题记而已……

张爱玲也是因为受众,各种「文艺青年」「伤感少女」的崇拜对象,这些人看都懒得去看原著,只记住几句不知是不是她亲笔写过的语录,就开始在朋友圈,QQ空间,微博里装*,以表示自己的感伤,自己的文艺。我每每看到这种动态,将张爱玲的文字(或许还不是她的文字)与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亦或是感想联系在一起,心里真是有种说不出的意难平。

拜托你们多读原著,多读原著,多读原著!

少看语录,少看语录,少看语录!

至于鲁迅先生,我并不觉得他会有脑残粉。

真正喜欢他的人起码也到了知事知世年纪,脑残粉高发期,也就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天天在课本上看见他都头痛,憎恶不已,更别说去喜欢了。

鲁迅先生的文字,不仅一针见血,还附带削脑残粉的功效。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既然装了,肯定得拿最厉害的装,不然怎么能显现出逼格呢?

作家的地位(段位)要高。

鲁迅,国家和民间公认的知识分子;梵高,一幅画售价数千万美元起;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沈从文、尼采、毕加索、莎士比亚……这些大师都不会被放过。

拿「二流作家」毛姆装逼,谁知道他是谁啊?

作家得自带流量,有知名度。

地位(段位)高不一定管用,佩索阿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不比鲁迅差,但有几人知道他名字?

张爱玲地位比鲁迅差一截,但论知名度不比他差,为啥?她本身就是一个流量作家——民国四大才女、穿奇装异服,爱一个汉奸低到尘埃里去,写的作品又是爱情。

太宰治呢,先不说成就如何,人家可是玩了5次自杀,还写了不少「丧」警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啦,正好能被这个时代的丧人用得上。假使过一两百年,大家奔共产主义,都不丧了,太宰治大概会是最快被抛弃的那个。

在警句方面,做得好的人还有王尔德(我们都在阴沟里,但有些人在仰望星空)、马克吐温。

鲁迅更厉害啦,有地位,警句也多,八卦更不少,人也是超级正能量,永远打不倒……人气非常足,大家都亲切叫他迅哥儿。

相反,卡夫卡、芥川龙之介、波德莱尔虽然牛逼,但太深奥了,在流量、警句方面也差了些,离大众远。

既然这些作家都是有真水平,我反而觉得这个现象倒是好事,脑残粉使得更多人注意了解他们,最终,随著了解越深,真正喜欢上他们。

这个问题有点像,我喜欢的民谣歌手火了,不喜欢他了。潜在逻辑是,民谣歌手可能会为了取媚大众而作出妥协,最终损害作品价值。

但鲁迅、张爱玲……这些人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已然乘鲤鱼仙去。几个被涂改的句子,根本损害不了作品价值。相反,一个好作家,无人关注,长期被埋没,才是坏事。


爱装x,但其实懂的很少。

「太宰治那么丧,多能凸显我的寂寞啊。」

「万物皆可人间失格。只要找不到出处,又丧,那就是人间失格。」

「或者是鲁迅——这话不是我说的。哈哈哈。」

「现在失恋了,想写点东西抒发下心情。张爱玲的爱情故事这么坎坷,用她写过的话总不会错。」

「佛洛依德的歌我无法欣赏。前奏又长,半天也不唱。天啊echoes居然有23分钟?自我折磨吧。但是听这种歌显得自己超凡脱俗,所以我一定要大声说一句我喜欢佛洛依德。」

「卡夫卡是什么?村上春树写的?记不清了。啊,今晚的月色真美。」

在 wish you where here 的评论里看到的。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人间失格和佛洛依德有什么关系。


名言说得好,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其实无所谓,误解再多,总会有人理解他们。重点在脑残粉想讲的是他自己的「高深道理」,并不是伟大思想者的真知灼见。

你以为他们粉的是鲁迅先生,其实他们连鲁迅先生的作品集都没读过。甚至可能不知道鲁迅先生姓什么。

恐怕他们粉的是自己,只是拿鲁迅先生的话牵强附会而已。

好比古人写诗,自以为妙绝,转头来附上李杜大名,并不觉得自己的屑作品辱没了二位。那你说这要怪谁,还能怪二位太出名不成?

一点闲话。

太宰治的作品很好,我也很喜欢。但太宰治并不能和鲁迅先生并列。

很多人误以为太宰治就是所谓「丧」的集合体,时不时嚷嚷几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之类酷似非主流smart45°仰望天空明媚忧伤的句子。(然而这句话出自寺内寿太郎的《遗书》,是被太宰治引用到《二十世纪旗手》里的。)整天只想著和漂亮小姐姐一块儿殉情。天天抱著几句太宰治语录,自以为看透社会人生。不过是幼稚病犯了。

其实太宰治有《奔跑吧!梅勒斯》这种积极的作品,也能写《Goodbye》这样幽默风趣的作品。并不是一个负能量满满的忧郁青年。他的作品不是丧,是清醒的痛苦和绝望、挣扎与抗争。他借由自我毁灭得证自己的不妥协。固然有逃避的消极一面,但同时也是最激烈的反抗。这绝不是供闲人把玩赏味的谈资。

作为日本战后文坛三杰之一,无赖派代表人物,他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日本文坛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了。而且严格说来他的文学成就也没有鲁迅先生高。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世界一流,半路弃医从文,再从译介外国作品转为创作,对人性的洞察之敏锐,对民族劣根性的认识之深刻,单论天赋也是独一份的。

很多人严重低估了鲁迅先生。甚至觉得他只会骂人。殊不知鲁迅先生是逆流而上,奏响激昂号角的勇士,是民族魂。

文青想装,那就去找更不为人知的作家,谢谢。语录作家越冷门越小众,您的形象越高大。什么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啊,什么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啊,什么沃莱·索因卡啊。您有本事不要老讲我们大家都认识的,容易被识破。

附图一张,网易不会打广告就别打了。很荒诞也很可笑。太宰治大概就是这样被误会的。

「丧」是一种「超燃」的状态??罔顾事实?颠倒黑白?

不如我祝这位文案丧气满满,这种超燃状态想必您一定喜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