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云点评,真机实测,拿数据说话。

更正,是叫小米移动电源3 超级闪充版,容量20000mAh,USB-C输出最大50W功率。

充电宝这种刚需损耗品,没人会守著老版本用一辈子,以电芯寿命和技术先进程度来论优劣,谁强悍、谁弱鸡小白一用便知,像我这种有测试设备的数码发烧友自然也不用啰嗦,看数据就成了。本次评测的就是9月末小米9 Pro 5G新品发布会同期推出的50W超级闪充版小米移动电源3,足足20000mAh电量,俩USB-A加一个双向快充的USB-C三口并用,与小米9 Pro配合可极速输出40W高功率,48分钟从0到满,真正的速度与激情我是体验不到了,因为手头没有9 Pro只有小米9,不过今儿的测试体验也值得一看。

包装不必多说,正面造型图+超闪卖点+MI标识,背面参数信息防伪标。

封面下方特意提及C口就是超闪的能量泵出口,且支持为C口笔记本电脑如MacBook Pro、Switch、小米笔记本等快速续命,20000mAH 74Wh大容量足够应付户外回血供电,而且可以带上飞机。

背面参数我就不多说了,支持照片上参数很清楚。简言之,输出方面USB-A单口最高27W(似乎对应了小米9支持的最高27W快充),USB-A双口5V 3A 15W,USB-C单口最高达20V 2A的40W、15V 3A的45W乃至10V 5A的50W;三口共用时总输出最高也是50W。C口支持双向快充,回充最大功率最高也达到15V 3A或20V 2.25A的45W之高。

参数大致了解下,开始快速开箱。除说明书外,附送一根30cm的USB-C to C线缆。

配合小米移动电源3超级闪充版使用,这根C to C线缆必然是专线专用、支持5A大电流的,用料很足。

小米移动电源3超级闪充版与前几代20000mAh大容量的充电宝造型类似,都是两端平,四面过渡略圆润,UV喷漆磨砂外壳,握持时不打滑,也蛮有温润感。

出厂时两面都有胶贴保护,整体只看到侧面的一枚银色高光按键。

揭开发现是亮面工艺处理,靠近侧键的一端是三个USB介面+4颗LED指示灯,端面有点类似Unibody的陶瓷质感。

另一端印制了参数,注意到两端都特意做出向内凹陷的设计,估计是为了立起来放置时减少刮擦。

特写,可以看到介面一端也详细刻出三个介面的输出/输入功率,当然只有C口是支持双向快充的,仔细看,C口里面有铜色金属,外面看起来就呈现金黄色的视觉效果。

手头在用的有小米的三款充电宝,如下图标注,其中白色的小米移动电源2C算是最老的,三口,两个USB-A双口输出最高18W快充(5V3.6A)单口支持QC3.0,MicroUSB输入介面,到现在来看只剩下20000mAh的容量优势。最左侧得可以对小米9等手机实现10W无线快充的小米无线充电宝,容量只有10000mAh,介面也是一个A一个支持双向快充的C。相比之下,小米移动电源3超级闪充版如鹤立鸡群。

叠罗汉对比厚度,也能看出材质区别。小米移动电源3要比2C略微大那么一点点,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白色的2C端面更看不出脏污,小米无线充电宝的介面面已经满是划痕,可以预想3代的陶瓷亮面也逃不过磨损,不过这点事儿对充电宝来说算啥呢。

外观就这样了,里面的晶元电路、安全标准之类的大家可以看官方宣传,拆不了机的普通用户如我,还是把重点放在充放电实测上。祭出我的POWER-Z测试仪,各种测试结果如下。首先是USB-A单口给小米9充电,注意到小米9的Charge Turbo快充技术——刚插入时手机屏幕立刻显示激活了Charge Turbo,但瞬时电压电流还在标准5V 2A附近。

很快电压升到9.3V左右,进入大约24W的快充状态,两三分钟小米9的电量已经升到13%。

改为USB-C单口给小米9充电,这时电压9.6V,电流2.56A,功率在24.5W以上,逼近小米9自有协议的27W快充。

用作对比的小米移动电源2C,支持QC3.0 18W的单口USB-A实测15.75W功率。

而小米无线充电宝的成绩是16W左右,二者都应该是在9V 2A的档位之下。

用USB-A +USB-C双口同时输出,手头支持QC3.0 18W的坚果Pro2S不巧是满电状态,我用了同时支持mCharge2.0(MTK协议)和PD协议的魅族Pro5,实测小米9依然维持著24.8W的高功率续命状态。

手头暂无测试USB-C口最高功率输出的笔记本产品,不过有一个紫米10号Pro移动电源,该电源的C口同样支持双向快充,最高支持45W,利用它或许可以「逼出」小米移动电源3超级闪充版的极限。果然,在回充这一项表现就很抢眼,输入功率稳定在38.7W。

反过来测试USB-C口输出,也达到了更高的测试结果43.2W,14.8V与2.92A,大概是在15V 3A档位。

下面是三口共用测试,在两个USB-A口都占满、对支持QC3.0和PD协议的手机充电的情况下,小米9依然从C口得到了21.5W的充电功率。

从以上实测结果来看,如果你是以小米9等支持QC3.0协议快充、并有备用机或其他移动设备需要经常同时充电的用户,小米移动电源3超级闪充版完全可以胜任「一宝多能」。而USB-C的45W回充功率,也可以保证本体从0充满最少只需4.5小时(需要搭配45W充电头)。至于为笔记本、平板、Switch等高耗电设备回血也能hold住。

小米移动电源3 50W超级闪充版也和前代一样,支持小电流为手环、蓝业耳机等数码设备充电。

当今社会,高效为先,前文的基本实测数据大家都看到了,三口极速50W,两万mAh容量,兼容广,可登飞机使用,感觉用2年,小米移动电源3 50W超级闪充版到5G手机时代估计也能撑得住。关于它的素质大家还有哪些想了解的,可以在评论区内留言,我会及时反馈使用体验。

2019-10-16补充:我的天,知乎可以加商品了?那就直接给大伙补个狗东传送门,与小米有品同价。

小米移动电源3超闪版 20000mAh 50W超级闪充版充电宝京东去购买?

紫米那一款65W的10号充电宝Pro版也给大伙放一个:

ZMI紫米20000毫安快充10号移动电源Pro版三口65W PD京东去购买?

匹配的「快速回血」充电头可以考虑这一款:

ZMI紫米65W单USB-C口PD快充头/充电器含5A充电线套装京东去购买?


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是移动电源 3 高配版的升级版,同样是 20000mAh 大电池,74Wh 的电池能量,不同的是超级闪充版最大输出功率提升到 50W。下面就给大家测试一下这款充电宝充放电的表现。

首先来看一看它的外观,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使用全黑磨砂外壳设计,外壳经过 UV 喷漆处理,手感细腻,表面也是非常简洁,仅有一个 MI 的 LOGO。

电源侧边上有一个隐藏式按键,按键经过抛光处理,手感上比较软,能和周围形成明显的手感反差,方便盲按。电源上下两边使用仿陶瓷高光工艺,就是一个亮面效果。移动电源高 73.5mm,长 153.5mm,宽 27.5mm,对于一个 20000mAh 的电源来说不算很大。

USB 介面和 LED 指示灯放置到了顶部,两个 USB-A,一个 USB-C 介面,USB-C 介面处还做了橙色的亮色处理作为区分,三个介面均支持输出,中间的 USB-C 介面支持输入。底部则是移动电源一些基本数据。额定容量 12000mAh( 5V / 5.4A ),电池能量:74Wh,电压 3.7V,电池容量 20000mAh。

简单总结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的外观,商务范的外观,磨砂壳的质感和手感都非常不错,颜值上乘,但 20000mAh 分量可是非常扎实,如果是简单的出去逛逛街,担心手机电量不够用,也不建议带这款,因为真的有点沉,这款充电宝比较适合带去出差,有笔记本充电需求的用户。

还随电源附赠了一条 C to C 数据线,线长目测 0.5m,配合充电宝配色使用全黑设计,内置 E-Marker 晶元,可以支持最大 5A 大电流。

外观介绍完,下面来说一说移动电源最主要的功能:「充电」。

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 3 个 USB 口均可进行输出。

两个 USB-A(OUT1/3)口输出规格:5V / 3A、9V / 3A、12V / 2.25A、20V / 1.35A

USB-C(OUT2)口输出规格:5V / 3A、9V / 3A、10V / 5A、12V / 3A、15V / 3A、20V /2A

最大输出功率是 USB-C 口上的 10V / 5A 共 50W。

使用电流表对 USB-A(OUT1) 口进行测试,支持的协议比较多,分别有:

APPLE 5V2.4A

BC1.2、DCP 5V1.5A

QC3.0 5V 9V 12V 20V

SAMSUNG-AFC 5V 9V 15W

HUAWEI-FCP 5V 9V 18W

亮点是兼容了 QC3.0 ClassB,也就是 QC3.0 的 20V 档位,这个还是比较稀有的,大部分充电宝、充电头仅支持 QC3.0 9V 档位,也兼容了小米 9、Redmi K20 Pro、黑鲨游戏手机 2 Pro 等等使用 SMB1390 电荷泵快充机型的快充。还有华为的 FCP 快充协议也有兼容,不过没有华为 SCP 有点可惜。

另一个 USB-A 也就是 OUT3 口支持的协议和 OUT1 口完全一致,就不多说明了。

USB-C 口支持的协议也是非常广泛:

PD2.0 45W、PD3.0 PPS 5-20V 40W

BC1.2 DCP 5V1.5A

QC3.0 5V 9V 12V 20V QC4

SAMSUNG-AFC 5V 9V 12V 25W

HUWEI-FCP 5V 9V 18W、SCP 30W 3.6-12V 2.5A。

支持的协议依旧依旧非常多,在 USB-A 的基础上增加了 PD 协议的支持,支持 PD3.0 PPS 协议和 QC4 协议。

PDO 报文:

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A、5-11V 3A、5-20V 2A。

支持 5 个 PD 定压档位和 2 个 PPS 智能调节电压档位,PD 快充最大可以输出功率可以达到 45W。

附赠的 C to C 带有 E-Marker 晶元,可以支持最大 5A 充电功率,也是充小米 9 Pro 5G 必不可少的数据线。使用 USB2.0 传输协议。

下面进行充电宝负载测试,首先测试 USB-A 口:

对三星 Galaxy Fold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17V 电流 1.61A 功率 14.78W,开启 SAMSUNG AFC 快充。

对华为 P30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19V 电流 1.12A 充电功率 11.1W,开启 FCP 快充。

对小米 9 Pro 5G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92V 电流 2.53A 充电功率 22.54W,开启 Charge Turbo 快充。

对小米 9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53V 电流 2.48A 充电功率 23.65W,开启 Charge Turbo 快充。

对黑鲨游戏手机 2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53V 电流 2.51A 充电功率 23.89W。开启电荷泵快充。

对 Redmi K20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33V 电流 2.53A 充电功率 23.58W。开启 Charge Turbo 快充。

对魅族 16s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5.1V 电流 1.8A 充电功率 9.21W,并没有握手快充,表示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并不支持 MTK PE 快充。

对小米 CC9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5.12V 电流 1.38A 充电功率 7.1W,并没有顺利握手快充,而且充电过程中非常不稳定,一直在断开和连接的状态。

对 iPhone X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5.11V 电流 1.78A 充电功率 9.09W,开启 APPLE 2.4A 快充,因为当时 iPhone X 电量比较多,测试中并没有达到满功率。

对 iPhone 11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5.09V 电流 2.22A 充电功率 11.27W,开启 APPLE 2.4A 快充。

以上就是 USB-A 口的测试结果,小结一下,支持目前市面上的电荷泵方案快充,比如:小米 9 、Redmi K20 Pro 、黑鲨这些,还支持华为三星苹果三大厂的快充,但是对小米 CC9 Pro 的兼容性不是很好,会出现断连情况,除此之外兼容性都还不错。

下面来测试 Type-C 口负载情况:

首当其冲的还是三星 Galaxy Fold,电压 8.94V 电流 1.6A 充电功率 14.38W,开启 PD 快充,新的 Galaxy Fold 并没有支持三星最新的 45W 快充,甚至连 25W 快充都没有,充电对比上半年拿到那一台 Fold 没有任何进步,比较可惜。

对华为 P30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95V 电流 1.33 功率 11.92W,开启 PD 快充。

对小米 9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72V 电流 2.8A 充电功率 24.39W,开启 PPS 快充。

对黑鲨游戏手机 2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V 电流 2.6A 充电功率 23.41W,开启 PPS 快充。

对 Redmi K20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93V 电流 1.79A 充电功率 16W,开启 QC 快充。经过笔者反复测试后,终于激活了 PPS 快充,电压 9.5V 电流 2.66A 充电功率 25.26W。(没有拍到。)

对小米 9 Pro 5G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9.27V 电流 3.92A 充电功率 36.33W,开启超级闪充。这里就是这个充电宝独占功能了,可以给小米 9 Pro 5G 进行快充,功率不输原装充电头,但是对线材有所限制,必须带有 E-Marker 晶元支持最大输入电流 5A 的 C to C 线才能顺利握手快充。

对小米 CC9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77V 电流 2.86A 充电功率 25.1W,开启快充。可以看到移动电源的 C 口对于小米 CC9 Pro 的兼容性较好,不会出现断连,还能顺利触发快充。

对 iPhone X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93V 电流 1.42A 充电功率 12.72W,开启 PD 快充,没有达到峰值充电功率是因为这台 iPhone X 的剩余电量比较高。

对 iPhone 11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8.91V 电流 2.47A 充电功率 22.02W,开启 PD 快充。

对 Switch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15.01V 电流 1.03A 充电功率 15.5W,开启 PD 快充。

对 iPad Pro 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14.99V 电流 1.58A 充电功率 23.69W,开启 PD 快充。

对小米笔记本进行充电测试,电压 20.04V,电流 1.83A 充电功率 36.68W,开启 PD 快充。

小结 USB-C 口的兼容性方面表现不错,依旧可以激活小米 9 之类使用电荷泵快充方案的手机,并且可以给最新的小米 9 Pro 5G 进行高达 36W 的快充,出差的时候也可以为笔记本救救急。

多口负载

同时负载 USB-A 和 USB-C,A 口的电压会锁定到 5V,C 口并不受影响,可以正常快充。

三个充电口同时负载,两个 A 口都锁在 5V 电压,C 口依旧不受影响。

从上面的测试来看,C 口可以放心使用,无论其他两个 A 口怎么负载都不会影响到 C 口。

输入

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仅支持 USB-C 口进行输入。

使用小米 9 Pro 5G 原装电源适配器加线进行充电输入测试,电压 14.78V 电流 1.86A 充电功率 27.51W,开启 PD 快充。

使用联想口红充电器进行充电输入测试,电压 14.89V 电流 2.61A 充电功率 38.91W,开启 PD 快充。联想口红充电器支持最大 65W PD 快充,所以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最大输入功率就只有约 40W 了,和官方宣传一致。

最后到了总结时刻,小米移动电源 3 超级闪充版并没有快到哪里去,相比年前的小米移动电源 3 高配版也只能说是小有进步,官网售价 ¥299,比高配版价格贵了 100 块,如果你现在用的手机是小米 9 Pro 5G,目前也只有这个充电宝能支持小米 9 Pro 5G 40W 快充了,如果你没有这个需求,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小米移动电源 3 高配版,更值得。


太大了……

闪充有啥用

不都是20000毫安?

不建议买小米

对了,恰饭的钱去哪领

什么?你说我没粉丝?

给我结299行不行,我去买个实物给你做测评

肯定不会真香的……

埋伏他一手,闷声发大财

单走一个键盘侠


写于2020年2月,小米10Pro发布之后。

19年9月发布的这款移动电源,其支持协议中,有个很奇怪的10V5A,当时没有同协议产品支持,自然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

20年2月,小米10Pro发布,拥有50W闪充特性,原装充电头显示其协议为10V5A;与此同时,小容量版的10000mAh超级闪充版闪亮登场,宣传亮点即是支持小米10Pro。

其实,老大哥20000与10000mAh的小弟在输入输出参数上完全相同,都能支持小米10Pro。

也就是说,这个协议提前布局了4个月……


仍然没人能打。但是!

但是!

但是!

我小米移动电源2,双Type A 18w,Type C 45w,189块。

你这个移动电源3,双Type A 27w,Type C 50w,

299块?

虽然还是没什么人能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