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漢魏時期的常規叫法應該是大司馬司馬懿,漢魏晉初的三禮制度規定是避長不避己父祖與官職同名皆得改選,也就是如果官名和父祖名字有衝突則需要改任,如果和本人有衝突則不需要,都是職位+名字的,出現疊字是無所謂的,舉幾個例子:

  1. 《資治通鑒》卷六十八:魏王操議徙許都以避其銳,丞相軍司馬司馬懿、西曹屬蔣濟言於操曰:
  2. 《故宋太常少卿陳公神道碑》:防稽郡司馬司馬生某。
  3. 《苕溪漁隱叢話》卷十四:李公彥、劉貢甫皆云:「漢功曹曹參,非蕭何也。」
  4. 《金石文字記》:故功曹曹屯定吉;
  5. 《三國志-魏書》:亮直清方,則司隸校尉崔林;貞固純粹,則太常常林。
  6. 《後漢書》:述省書嘆息,以示所親太常常少、光祿勛張隆。

私稱和譽稱多是冠姓於官職前,如袁長水、荀令君、諸葛丞相、潘太常、張車騎、曹大司馬等,如果叫司馬大司馬也沒錯,不過總是有些拗口,不如直接稱呼為司馬公了。

西晉江統主張「身名與官職同職者宜與觸父祖名為比」之後,官職與姓名有疊字的情況應該就非常少了。


文武並亮,權智時發。奢不過制,儉不損禮。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實撫東夏者,曹大司馬也。

曹仁任大司馬時被稱呼曹大司馬,如果姓司馬的當大司馬,自然也是姓+官職,可以叫司馬大司馬。


有人覺得例證太少了,那就多補幾個。

還是曹仁,《傅子》曰:曹大司馬之勇,賁、育弗加也。

桓溫被稱為桓大司馬,諸葛亮被稱為諸葛丞相,許靖被稱為許司徒,鍾繇被稱為鐘相國,陸遜被稱為陸丞相,潘濬被稱為潘太常,張郃被稱為張車騎,劉表被稱為劉鎮南。

姓+官職的稱呼太多了。


司馬懿還真的差點當了大司馬。

《晉書·宣帝紀》:

爽欲使尚書奏事先由己,乃言於天子,徙帝(指司馬懿)為大司馬。朝議以為前後大司馬累薨於位,乃以帝為太傅。

感覺魏國公卿們可能也是覺得「司馬大司馬」這樣的稱呼太難受,所以給他改成了太傅。

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卻實實在在的被授予了「大司馬」的官位:

《晉書·卷二·景帝紀》:

有司議以為忠安社稷,功濟宇內,宜依霍光故事,追加大司馬之號以冠大將軍,增邑五萬戶,謚曰武公。

不過他這個官號應該寫作:「大司馬大將軍」。

至於具體稱謂,從習慣上講,官位+姓(名)、姓+官位都很常見,但似乎沒有姓名+官位的。

1、官位+姓,如

《世說新語·黜免》:

鄧竟陵免官後赴山陵,過見大司馬桓公。

2、姓+官位,如

《世說新語·排調》

桓大司馬乘雪欲獵,先過王、劉諸人許。

3、只稱官位

因為大司馬是非常尊顯的官位,所以通一時期只會有一位(敵國的不算),因此也常常用官位指代人。如

《世說新語·寵禮》

王珣、郗超並有奇才,為大司馬(此處指桓溫)所眷拔。

當然,以上例證都是桓溫,可能不足以佐證司馬懿該如何稱呼。不過,司馬懿雖然沒當過大司馬,但是晉朝的王爺們都姓司馬,而這些人中就有當過大司馬的,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晉書》裡面都是怎麼寫的。

1、官位代指人名,如

《晉書·卷三十八·諸王列傳》:

尋詔曰:"大司馬以經識明斷,高謀遠略,猥率同盟,安復社稷。」

此處的大司馬指的齊王司馬冏,這段話就是典型以官位代指個人。而且詔書屬於官方文件,可見以官職代指人名是得到官方認證的。

2、官位+爵位+人名,如

《晉書·卷四十·楊駿傳》:

賈后又令肇報大司馬、汝南王亮,使連兵討駿。

這種稱呼方式在《晉書》中最為常見。

3、官位+爵位省略人名,如

《晉書·卷五十·曹志傳》:

(曹志)乃奏議曰:"伏聞大司馬齊王當出藩東夏,備物盡禮,同之二伯。」

同卷庾旉記載他的一篇表文也有:

今吳、會已平,詔大司馬齊王出統方岳,當遂撫其國家,將准古典,以垂永制。

這兩處大司馬齊王都指的司馬冏的父親和司馬炎爭過儲位的司馬攸。

4、官位+名,如

《晉書·卷五十九·八王列傳》記載的河間王司馬顒的表文:

大司馬冏雖唱義有興復皇位之功,而定都邑,克寧社稷,實成都王勛力也。

類似的還有《卷三·武帝紀》:

二月,孫皓帥眾趨壽陽,遣大司馬望屯淮北以距之。

這個稱呼大概是最奇怪的了,感覺像在姓名前面直接加了個「大」字。

這個稱呼還有個變體,在官位和名字間加「臣」字,如

《八王列傳》記載的成都王司馬穎的表文:

穎拜謝曰:"此大司馬臣冏之勛,臣無豫焉。"

以上是《晉書》中記載的司馬宗室擔任大司馬時的稱呼方式。可以看到,官位+姓氏(大司馬司馬)和姓氏+官位(司馬大司馬)這兩種稱呼方式是沒有的。但其實這兩種稱呼方式在《晉書》中是存在的。

官位+姓氏:

《晉書·卷四十·賈謐傳》

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月不歇,帝甚貴之,惟以賜充及大司馬陳騫。

《晉書·卷九·簡文帝紀》:

於是大司馬桓溫率百官進太極前殿。

以上兩處記載,陳騫和桓溫的姓都是跟在官位「大司馬」之後。

姓氏+官位:

這種稱呼方式沒有找到姓氏+大司馬的,但有其他官位的例子,如

《晉書·卷八十九·嵇紹傳》

艾言於炯曰:「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

六軍之士皆曰:「願嵇侍中戮力前驅,死猶生也。」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此處,嵇紹的姓就在官位前面。

綜上,魏晉時代的稱呼習慣存在官位+姓、官位+名、官位+姓名、官位+爵位、官位+爵位+名、姓+官位、只稱官位這幾種形式。

但從《晉書》記錄來看,似乎當時的人有意迴避了官位+姓氏(大司馬司馬)和姓氏+官位(司馬大司馬)這兩種稱呼方式。不知道是魏晉時期的人確實覺得這種稱呼顯得有點惡意賣萌所以故意不用,還是《晉書》編修者們覺得這種稱呼太有損形象了,所以故意刪改了前人的記錄。

總之,從晉朝時期司馬宗室擔任大司馬官職時的稱呼來看,司馬懿如果擔任了大司馬,應該不會出現被稱為「司馬大司馬」或「大司馬司馬」的情況。

同時代的人以及朝廷詔書可能多半只稱其官位以示尊重,而親近的朋友則直接稱呼表字應該也沒有太大問題。


稱謂習慣應該是

官職/爵位+名(別人口中的稱呼)

如陳王寵、淮南王安

所以還是大司馬懿XXXX(滑稽)

官方就稱官職

自稱,對天子,當然是臣啦

對普通人也應該用謙稱

當然如果叫司馬大司馬也可以

史書差不多就是大司馬司馬懿或者姓司馬,諱懿(滑稽)


如果司馬懿被任命為大司馬,上表時會自稱為大司馬臣懿或者臣懿,史書上記載大司馬司馬懿,或者是大司馬懿。這個漢書和後漢書上的記載習慣就是這樣。


不會,類似的情況比如美國軍銜不設元帥,因為發音跟馬歇爾相近。避免了元帥先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