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瘦小的蒙古人沒去摔跤,蒙古族也是和各民族一樣,高矮胖瘦都有,平時喝酒吃肉吃奶食品所以體型較大,蒙古族摔跤不分量級,體型瘦小的人一般不會去參加摔跤比賽,相反體格大的有點優勢,所以大家看到蒙古摔跤手的都是高大威猛的


先上結論:因為蒙古摔跤起源於騎兵墜馬後的搏鬥。

那些身體比較高大威猛,體脂率高的騎兵,生存率比較高。

更多的脂肪還會生成更多的睾酮,而高睾酮又和騎兵的勇氣密切相關,因此胖一點對於騎兵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另外對於騎兵來說,過多的肌肉會增加自己的重量,影響戰馬的進攻速度,因此對摔跤手的肌肉沒有太多的要求。

可以看出墜馬的騎兵有多麼的慘

如果你是這些騎兵的話,你這一刻想的肯定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戰鬥力,而不是怎樣與對手搏鬥。更何況有的時候蒙古騎兵為了消滅引誘過來的敵軍,會無差別地射中自己的隊友。

沒有點脂肪,即使不摔死也得被馬踩死。蒙古摔跤手體重一般在115公斤左右,最大的超過200公斤,和古代的騎兵體重差不多。

最初的時候,能有機會與敵軍徒手搏鬥的騎兵也大多是死路一條,但是有一次成吉思汗無意間發現,穿絲綢內衣的騎兵中箭後可以輕鬆地把箭拔出來,而且絲綢會堵住傷口,起到止血的作用,於是成吉思汗就下令給騎兵配發這種絲綢內衣,這就大大降低了騎兵的傷亡。因此,越來越多的騎兵會和敵人徒手搏鬥,並且活著回來,因此騎兵們開始研究最適合搏鬥的體型、技巧、著裝,最終才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運動。

蒙古跤又稱搏克。除了搏克手的體型外,搏克的其它方面也和古代的蒙古騎兵密切相關。

比如,規則

和歐洲不一樣,由於所到之處都是苦寒之地,需要保暖,蒙古騎兵絕對不會穿上冷冰冰的鐵甲,而是穿皮毛、布等做成的皮甲和棉甲,但這也造成了防禦上的弱勢,因此蒙古騎兵更注重的是受傷後的自保。這也造成了蒙古跤和拳擊等主流搏擊運動的差異。

不可以動對手的腳和腿,也不能踢肚子,而且膝蓋以上包括膝蓋碰地就算輸,這完全是仿照古戰場的規則,因為在地面上搏鬥的騎兵們只要是摔倒或者是主動俯身去動腿那就是送命,等著被補刀,完全沒有拳擊手倒地後數秒的寬限。而且脫別人的靴子在蒙古是不敬的行為,所以有了不能碰腳和腿這個規則,因此對上肢的力量要求高於下肢。

另外最特殊的一點就是蒙古博克沒有體重公斤年齡級別之分,也沒有時間限制,中途可以喊停休息,但休息時間只能喝水,想上廁所都得忍著。這是因為在戰場上你沒法選擇敵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且時間也無法預測。戰爭就是這麼殘酷。

再比如,服裝

搏克選手的標準體型和著裝。跤衣裡面其實是應該穿衣服的,只不過很多人把它簡化了。當然,那個巨大的耐克標誌顯得很不專業。

蒙古搏克手脖子上還要套上五色綢條做成的"章嘎"(一種項圈),"章嘎"標誌取得的名次,得勝次數越多,彩條越多。這個源於蒙古騎兵頭盔上的飄帶。

由於章嘎用的是傳統的蒙古染法染制而成的,不宜洗滌,因此章嘎時間一長就會被搏克手的汗水打濕、變黑,給人一種髒兮兮的感覺

古代的蒙古騎兵頭盔上也有類似這樣的東西

現在的近身搏擊運動都是穿得越少越好,方便進行搏鬥,但是搏克不一樣,全身上下穿得很厚。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博克手們穿的跤衣裡面是棉甲,外面是皮甲,上面有帶有鐵釘,增加對手拉扯的難度。

下身穿肥大的「班斯勒」(即摔跤褲),外有花色圖案的套褲,利於吸汗,一般為白色,實在沒有條件也要拿淺色褲子代替,有人說這是因為蒙古人認為白色是最純潔的顏色,其實只是為了受傷流血後能立刻察覺。

要穿靴子,最重要的是要把褲子塞進去,防止絆倒和對手拉扯。靴子很厚實,裡面襯了很多層毛皮和棉布,不讓腳在裡面滑動,還要綁腳以防靴子滑脫,完全仿照了古代騎兵的衣著。

古代蒙古騎兵的戰靴,注意那個綁腳的繩子

蒙古騎兵以戰死在馬背上為榮,因此他們的馬鐙比較小,靴子比較肥厚且沒有突出來的跟,防止脫蹬。這與歐洲馬靴便於脫蹬的設計理念很不一樣。但這也造成了他們下馬時需要花上力氣。而比賽之前的獅子舞就是在模仿騎兵下馬的動作。這樣是在示意自己是主動下馬,可以讓自己免於背上逃兵的恥辱。當然,獅子只是對蒙古騎兵的一種稱呼而已,跟獅子那種動物並無關係。

獅子舞

本人也練過搏克,切身感受到這是個運動量很大的運動。搏克分踢、絆、纏、歪、推、拉等30餘種、近300多個技術動作,其中主要是以各種腳絆藉助對方的力量取勝。一般第九輪才能產生冠軍。常會出現相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不分勝負的緊張激烈的場面。加上這麼多裝備,運動起來也不是很靈活,很快就會滿頭大汗。如果是露天的搏克,尤其是大草原上的那種,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全身上下的汗水都在往靴子里灌。蒙古大漢喜歡比誰從靴子里倒出來的汗水更多。

所以搏克對選手的忍耐力要求很高。往往最後的贏家都是耐得住性子的人,而不是技巧刁鑽的。古代冷兵器作戰也是這樣,誰能扛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這位朋友,你如果上網看一下摔跤視頻,就會發現不管是哪國的摔跤手,80公斤級別以上的,都是看起來強壯威猛,不只是蒙古,不過在摔跤這個界面上亞洲國家裡排得上第一位,但是他們...並不高,當然你要是跟舉重運動員比,那可能是有點高


因為蒙古跤不分重量級,不允許抱腿

可以抓衣服,腰帶

所以上肢有力身材高大的選手更有利


謝邀

據說是因為不分級別,所以大家都往大個上發展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