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當年明月對孫承宗寫的很厲害,最近搜索孫承宗的時候,發現很多人評價孫承宗明朝第一人啊,就想問下知乎大神們,如何評價孫承宗。

孫承宗(1563一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河北高陽人,是明末最重要的軍事領袖。 在明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如累卵的情況下,他以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的身份親臨山海關督師,櫛風沐雨,慘淡經營將近四年,力挽狂瀾於既倒,招募組訓了十幾萬遼軍,選拔培養瞭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恢復失地四百餘裏,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營造了一條令後金望面生畏的關寧防線,為後來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奠定了基礎,在關寧期間,他制定了以遼土養遼民、以遼民守遼土的基本方針和穩固防守,逐步前進、漸圖恢復的基本戰略,使明軍逐步從守勢轉為攻勢,從被動轉為豐動。 他還創造性地將戰車、艦船和火器結合在一起,創建了以熱兵器為主要殺傷手段的十二車營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以火器為主要裝備的海軍,還組建了從海上登陸作戰的兩棲部隊,並撰寫了專門論述火器車戰戰術技術的軍事著作《車營百八叩》。 由於魏忠賢專權,孫承宗被排擠去職。崇禎元年,皇太極繞過關寧防線,進入長城以內,京師告急,又是在危殆時刻,孫承宗蒙詔起用,起家陛見,議守京師,出鎮通州,在袁崇煥被捕之後,獨立承擔了擊退後金的責任。他調度援軍、追還潰將,重鎮山海,襲擾敵後,迫敵出塞。又運幬帷幄,從容指顧,收復四鎮,再整關寧。卻又遭權臣掣肘,告老回家。 崇禎十一年十月,多爾袞又一次率軍侵犯畿南,進攻高陽。孫承宗以七十六歲高齡,率領全家及高陽民眾奮起抵抗,城破被執,英勇不屈,罵賊自盡,子孫十七人奮戰殉國,全家老小四十餘人同時遇難,慷慨悲歌響徹燕趙,人格氣節輝映中華。


孫承宗那套喫銀子的戰略直接拖垮了大明財政,有毛好吹的?皇帝是腦子秀逗了才用他。


你讓我們的張居正首輔情何以堪!

真想了解明朝,就把明事扔掉。

孫承宗說好聽點庸官,說難聽點廢物,這裡只論能力,氣節老頭子還可以的。

他是第一人?那麼明朝就是最爛的朝代沒有之一。

第一人我聽說過朱元璋、王守仁、張居正、徐達、戚繼光、馬三寶、、、、、但是孫,只有明月一人說。。。

視情況補充孫鍵盤的黑材料


我覺得明朝第一人,內閣裡面,沒有異議;內閣以外的,當屬王守仁。
明朝嘛,皇帝當朱元璋,謀略當劉伯溫,軍事當孫承志,政治當張居正,思想當王守仁。嗯,我猜就是這樣
王陽明。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並沒有評價孫承宗為明朝第一人。雖然作者最後也沒有列出人物排行榜,估計他也是怕挨罵。但前兩位他是有明寫的:第一王陽明,第二于謙。後面的都沒有仔細排名。事實上要排名的話,應該是各有各的維度:人傑排名、皇帝排名、軍事排名(還要細分戰略和戰將)、政治排名、文化排名(還要細分詩詞、書畫、小說、曲藝等等)等等。事實上,作者在篇末落腳在徐霞客身上,旅遊家怎麼上「排行榜」?但在我看來,作者恰恰最推崇這位榜外人士。

人生一世,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文治武功,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卻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樓上說的對,要排名詞總要有標準的。沒有標準那第一人肯定朱元璋了,沒有他就沒有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