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的一个测试视频,提出结论是「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是扯淡,具体说是用宝马3系做测试,在其他都不改动的情况下,只对比测试原厂轮毂和bbs的轻量化轮毂,bbs的全套轮毂比原厂轻了19公斤,发现无论从加速度,刹车距离,最后赛道成绩,提升极少,那,轻量化轮毂的意义何在呢?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7861103/


谢邀。

这是加速度做的测试,很早就看过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理论上,增大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之间的比值,有助于提升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这是没错的。但是从测试车的具体情况来看,F35的非簧载质量少说也有四五百公斤(大概估计的,具体要查),仅仅减少19公斤,影响非常轻微,需要很精密的测试才能体现出来。

就好比车上多坐一两个人,按道理加速和操控性都会变差一些,但用视频里同样的方法基本上是测不出来的。

加速度这个测试的目的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应该在改装的时候更多考虑一下性价比。像轮毂、排气中尾段这些,虽然常常被作为最初的改装项目,但其实对性能的提升都是很轻微的。如果完全是为了性能去改装,轮胎、downpipe、冬菇头这些性价比要高得多,只不过这种用户其实很少。

溜溜哥打过一个比方,客人要一碗叉烧饭,结果饭店把叉烧都埋在饭里,这是傻X。。。让自己花的钱能看得见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轮毂、排气、外观都是如此。

最后附上视频链接,方便没看过的朋友参考:

https://b23.tv/av37861103?

b23.tv


轻量化是最便宜,又是最贵的强化。

拆座椅,拆内饰,扔备胎,都没什么成本。

轮毂,螺帽,碳纤车壳,碳陶刹车,什么价?

你误把100分里的前95分的含金量和那最后5分的含金量混为一谈了。

一台街车,就在那实测没有区别,你让跑耐力赛,跑拉力赛的人情何以堪?

每个弯0.05秒的差距,24小时耐力赛里就是套几圈。

每个弯0.05S的差距,拉力一个分站20多公里,是多少弯,多少秒?前三和后三的差距也就这样。

当然,赛车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很多,但是谁又会去舍弃这个可控的变数呢?

惯例,我家大宝贝镇楼。


换一套不就知道了。

轻量化轮毂通过减少簧下质量,

减少轮子上跳对车身的冲击,直观表现就是车内感觉弹跳小箱体震动小噪音小;

加速轮子下压时间,遇到坑坎轮子悬空时间减少,快速恢复有效抓地。

减少转动惯量,起步速度加快,刹车反应变快;

减少方向机负荷,急而小的方向调整更快到位;

才减了19公斤啊?没换胎吧,里程够了就换套非防爆胎,妥妥的共减30公斤,保守计算加速时折合减了60公斤,是购车后最大的一项减重选项。

对颠簸感和箱体震动的减除效果是送的,

不需要做车内加强止振了

实际使用效果就是,别人砰砰过减速带,你噗嗤噗嗤过减速带,箱体震动小了之后你能听清楚减震器的工作噪音了

速翼特镇楼

16寸6j et50(偏距差评!)6.9公斤

17寸6.5J et 50 7.5公斤

题主没必要盯著锻造不放,

先看看宝马原车或者能装的原厂轮毂有哪些,什么1系运动版之类的原配轮毂可能有希望找到轻量化

可以考虑换运动胎,非防爆,

照样减出锻造轮毂的重量差距


有些事情吧,就是给你制造个需求,让你有购买欲望。

定性说,道理是没错。

但你要定量说呢,那只有一丢丢的性能提升,值得花万把块么?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大概需要高中物理常识:

车轮在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对性能影响主要是转动惯量,车轮可以看成一个是一个飞轮储能系统;

让我们做一个近似估算:

显然当宝马车速100kph的时候,轮胎转速大约是800rpm;

设宝马需要6.5s 0-100

那么显然角加速度为12.5 rad/s^2

下面最重要的公式出场了:

I=m*r^2

意思是转动惯量等于质量乘以半径的平方,其实从这个公式我们已经能看出一些东西了:轮胎变大比质量影响很大!质量分布越远对转动惯量影响越大;

原厂轮毂轮胎总重21kg,轮毂直径0.457,总直径0.7,设质量20kg分布在直径0.6m的圆上,那么显然得知转动惯量近似20*0.3^2=1.8kg*m^2;

那么总平均扭矩=1.8*12.5*4= 90nm,吓人吧

那么总扭矩是多少呢,2档的时候,速比8.8,扭矩300的话就是2640nm,也就是不到5%吧;

那么328换轻量化轮毂,就算,减掉的重量全部集中在外圈(实际是不可能的),那么也就是大约提高2%的马力吧,就是这样。

但是注意,这是以328这种性能车说的,要是小排量之类的,直接占了15%,那还是比较可观的;

轮胎轮毂对性能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大而重的轮圈总成会减小驱动力提高抓地力缩小角速度吃掉功率,马力越小,轮胎的副作用越大。

当然那种追求极限,提高1%都去追求的,人家那是不在乎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