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因素的確影響很大,也有答主回答的比較好。

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論這個問題:

政教合一

東西方其實說到底,做到文化、疆域和法律三個方面大一統的,只有羅馬中華

沒有古埃及,沒有古印度,沒有蘇美爾,更沒有亞述,沒有阿拉伯,沒有馬裏,沒有祖魯,沒有波斯,沒有阿茲特克,沒有印加,沒有印第安。

只有羅馬和中華。

美洲大陸的文明被淘汰,說到底很簡單。

1.沒有可馴化的牛和馬,極大限制了生產力解放,也因此限制了農業發展,即使摸索出在丘陵種梯田,人口依然增長緩慢。

2.沒有淺層銅礦和鐵礦,即使掌握領先全球的黑曜石打磨技術,但是還是被金屬完爆,而且石頭沒法像金屬一樣可塑形。

科技樹鎖死,早晚要死。

說完了美洲,說兩河流域,

中東位於三個大洲交匯之地,四面楚歌也意味著不論周圍誰崛起,第一個要拿下的就是兩河流域。

亞述死於苛政,亞述死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像個妓女,誰強誰上。

西南的埃及,西北的羅馬和希臘馬其頓,東南的印度,北邊的喬治亞和斯基泰,奧斯曼,東北的蒙古,以及臉上的波斯和阿拉伯。

波斯死於兩次希波戰爭,尤其是第二次,斯巴達300勇士溫泉關天神下凡和雅典戰術碾壓把薛西斯秀的頭暈眼花,拿著印度的戰象都打不過,徹底把波斯家底打沒了。

希臘死於分贓不均,兩次希波戰爭秀爆波斯,結果卻是斯巴達和雅典之後打了400年。

希臘生靈塗炭,北邊鄰居漁翁得利,巴爾幹和小亞細亞最終讓馬其頓奪了去。

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從希臘一路打到印度,結果33歲死於惡性痢疾。

亞歷山大順便帶著希臘文化洗了一遍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斷種,古印度文明半死不活,之後的孔雀王朝是半希臘化的帶路黨。

馬其頓死了,羅馬的時代正式到來。

羅馬文化是師承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又融合了亞平寧半島的拉丁之後的文化。

三次布諾戰爭,即使漢尼拔天神下凡,五萬全殲七萬,在羅馬本土三進三出,也沒能阻止羅馬人在迦太基撒鹽。

因為迦太基幾乎完全是商業國家,而亞平寧半島上的羅馬當時是農業國,後勤補給能力更紮實。

107bc馬略軍事改革[1],實行以募兵制代替徵兵制武器、裝備由國家統一配給,規格、樣式統一,羅馬軍團正式誕生。(有沒有想到大秦?)

隨後羅馬共和國憑藉羅馬軍團以不可阻擋之勢席捲著地中海,

在龐貝、凱撒的努力下誕生之後,羅馬共和國更是掌握下了高盧、埃及。

隨後凱撒死了,安東尼不滿凱撒的養子屋大維,逃到羅馬帝國東部起兵,後來和埃及豔後一起被屋大維乾死,埃及文明徹底沒了。

屋大維成了羅馬第一任終身制獨裁首席執行官——又稱奧古斯都。

羅馬也由共和國變成了帝國。

哦,順便一提,奧古斯都圖拉真在117AD又犁了一遍美索不達米亞。

羅馬除了崇拜希臘諸神之外,還會崇拜奧古斯都,

數千公里外的中原,人民除了崇拜老天爺,也會崇拜皇帝。

但是基督教來了全變了。

基督教在羅馬的發展乘了三班順風車[2]

第一次是166年爆發的安東尼瘟疫,由羅馬軍團鎮壓敘利亞叛亂後帶回羅馬,高峯期間羅馬城一天死2000人,肆虐了13年。

第二次是250年爆發的西普里安瘟疫,肆虐了16年,造成羅馬1/3人口死亡。

第三次是312到313年的大天花,高峯時期羅馬城一天死一萬人,瘟疫前羅馬有7000萬人,瘟疫後只有5000萬左右,一年多死了2000萬

150年裏三次大瘟疫,這與基督教裏宣揚對「異教徒降下審判」不謀而合。

羅馬在此前一直打壓宗教勢力的發展,一如中國一樣。

並對基督教的迫害在尼祿時期達到極致。

但是三場動搖國家的瘟疫讓羅馬人心惶惶,甚至官僚階層都皈依了基督教。

並在四世紀,君士坦丁與狄奧西多的努力下,讓基督教成了羅馬國教,並且廢除了希臘多神教[3]

從此西方開啟了近1500年,國王/皇帝需要教宗加冕,否則就是得位不正,教權凌駕王權之上的時代。

尤其是在751年丕平獻土和962年奧託一世(東法蘭克)加冕「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為神聖羅馬帝國)之後,把教宗的權利和威望推向頂峯。

王國的統治權歸不歸你,羅馬教宗說了算,即使你繼承你爸的王位,但教宗承認你是國王/皇帝,你纔是,你不跪舔教廷,教宗絕罰你,把你開除教籍,別人來搶你王位合情合理,你反而成了反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宗就成了春秋戰國的「周天子」,不過要比周天子更被人敬畏的多。

而中華這邊,自周朝開始,統治者每年一如既往的主持祭天,承天命。在嬴政自封「始皇帝」之後,也沒有停,同時中華一直在打壓外來宗教勢力,武則天和李治更是自封為聖

就比如一樣是佛教,日本的佛教勢力就和中國大相徑庭,尤其是在鎌倉幕府結束後,不同寺之間的集團鬥亂和暴力衝突層出不窮,在日本戰國時期更是擁有自己的土地和武裝力量,打壓佛教勢力也是織田信長燒山的根本原因。

這種情況在歐洲一直持續到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代表著天賦人權的《人權宣言》粉碎了幾千年來早已腐朽的,人們身心上的鐐銬,才敲響神權時代結束的喪鐘。

在1804年,拿破崙·波拿巴從教宗庇護七世的手上拿過了冠冕戴在了自己和妻子約瑟芬的頭上,正式宣告「君權神授」時代的完結。

教宗國也在之後正式變成了花瓶(像周天子一樣)。

歐洲大陸的「春秋戰國」正式宣告結束。

參考

  1. ^陳瑞娜;論馬略軍事改革[D];湖南師範大學;20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42-1015391153.htm
  2. ^陳亞慧,黃南南,試分析羅馬帝國時期的瘟疫對基督教發展的影響[J].文史藝術2014.2(1):105-107 https://wenku.baidu.com/view/c37cef77ed630b1c59eeb5f7.html
  3. ^李永賦.羅馬帝國早期宗教政策與基督教的發展.衡陽師範學院學報[N].2009-30-2 https://wenku.baidu.com/view/1e6534034a7302768e9939a5.html


像最高票答案這樣幾乎完全由暴論構成的答案,即便是在9012年的知乎也不多見:

中華文明為什麼是一個屹立五千年不倒的文明??

www.zhihu.com圖標

我的媽,就這種回答還有1.9k贊。


因為珠穆朗瑪峯青藏高原,所以中國的兩大母親河都是自西向東,大致沿緯度方向。

開篇暴論,奠定全文基調。因為珠穆朗瑪峯,請問珠峯和長江黃河流域有關係嗎?

圖片不是特別準確,但是駁斥暴論夠用了

中國的兩大母親河都是自西向東,這屬於一種非常概括性的說法。我知道的另一種出現在初中或者小學教材上的說法,叫做黃河「幾字彎」,看地圖也可以知道,山西陝西之間的黃河,幾乎是直挺挺的南北走向。這就是這位答主所說的「大致沿緯度方向」哈,照這麼算的話,下次我也可以說京廣高鐵「大致沿緯度方向」。

(希臘靠神話編出的古文明暫不討論,再說時間也不夠長)

答主怕是看過何新的《希臘偽史考》。

但南北走向的河流則不同,由於緯度不同導致氣溫氣候長期不同,就可能產生不同的農業帶,沿岸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就有可能產生兩種不同農業文明,比如上游是遊牧農業,下游是種植農業。

題主是不是對其他古文明有什麼誤解?您知道古埃及文明的範圍嗎?一般認為古埃及文明的地理範圍是從尼羅河第一瀑布到尼羅河三角洲,而不是題主放的地圖所暗示的,直接延伸到東非高原。尼羅河下游很顯然是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炎熱少雨,農業全靠尼羅河灌溉,農業生產方式上高度一致。至於說為什麼是第一瀑布——瀑布上下游有氣候差異嗎?很顯然是因為通航的原因啊。

「上游遊牧文明,下游農耕文明」。我尋思您老說的不是黃河嗎?咱就不說長江黃河上游的青海藏區了。鄂爾多斯瞭解一下。

同一緯度地區的熱量、氣溫等氣候因素也大致相同。如果母親河是東西走向的,即與緯線(氣候帶)方向平行,那麼該區域從東到西都可以種植同一種農作物, 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就會十分相近,最終演化為一種文明。

比如黃河流域內各地區都可以種小麥,而長江流域內都可以種水稻。而這兩大河流的流域面積就是古代中國的核心文明區。

同一緯度的氣候因素大致相同?前面剛說了青藏高原,請題主想一想,緯度相近的拉薩和上海在氣候上有多相近。

至於說「種植同一種農作物……演變成一種文明」,嗯,接下來就說黃河流域小麥長江流域水稻。照題主的邏輯,這明明是兩個民族嘛!怎麼就大一統了呢?轉進如風,直接打自己臉可還行。

地理方面中國還有其他一些特點,如長江黃河都是世界前幾的大河,中國幾乎佔了世界最大的一塊適合種植小麥大米的區域,中國多山氣候穩定,中國北方平原巨大、南方被山脈分割,等等。

這就為大一統創造了有利條件。關鍵是:大,且能一統。

世界最大一塊?東歐平原,北美大平原,恆河平原,都不比華北平原小。「7%的耕地養活22%人口」,國情教育不能忘啊朋友們。

「多山氣候穩定」?確定嗎?季風氣候的一大特點就是水旱災害頻繁。

另外這些地理條件怎麼和大一統產生聯繫的?不出來論證一下?

最後答主還放了幾個鏈接,點進去一看……都是這啥玩意?還能有萬贊?


最後聲明一下,我不想否定地理決定論,甚至我個人認為地理決定論不乏可取之處。討論中國的文明持續性和大一統,可以從東亞地形相對封閉從而古代對外交流不便,內部沒有不可逾越的屏障;灌溉農業對大規模水利設施的需求推動了中央集權的形成;等等。

但是這種全程暴論的回答是絕對!完全!不可取的!!!


中華文明與那條要命的降水線密切相關。

在過去的史書中,歷史的進程就是一部帝王將相的爭鬥史。所以,中國讀書人總是一肚皮的陰謀論——在很多人看來,歷史就是大人物的權謀推動的。

持有這種認識的人可能永遠無法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1 400毫米降雨線

在中國進入工業時代之前,中華文明就是一個農耕文明,農業生產就是靠天喫飯,氣候的變化對農業生產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謂的人力在自然之力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有人統計過近3000年中國氣候變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但凡東亞大地上平均氣溫急劇下降,那麼就會出現王朝更替、改朝換代。

歷史上的氣溫變化與朝代更替

解釋上述原因其實很簡單:氣溫上升,有利於農業生產,所以社會穩定;氣溫下降,將導致農業減產,所以社會就會出現動亂,甚至如果出現改朝換代。

如果氣溫不隨之上升,那麼這個王朝也多半是個短命的王朝——比如三國到南北朝,比如元朝。

另外氣溫變化還衍生出一個有趣的事實:中國各個朝代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最好的就是春秋與宋朝,大家對照一下上面的氣溫變化,恰恰這兩個時期是東亞大陸氣溫最高的時期(西周時期中華文明還未開化)。

因為氣溫高農業生產發達,統治者心態好,自然對讀書人能有更大包容心。

以上事實足以證明這樣一個規律,氣候決定農耕文明的生產力水平,而這個生產力水平的變化纔是決定歷史進程的主要因素。

氣候的變化除了氣溫還有就是降雨量,這個降雨量對於農業生產也有巨大的影響,觀察中國曆朝歷代的國土疆域,你同樣會發現有一條重要的降雨線限制著中原王朝的疆域拓展。

這就是著名的400毫米降雨線。

中國曆朝歷代絕大多數時期疆域都無法突破這條降雨線。

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每年400毫米降雨量是農業種植的基礎條件,達不到這個水平就沒法農業種植,所以,在這條降雨線之外就是遊牧民族,在這條線以內纔是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的軍隊不是不能越過這條線,而是即使把這條線之外的土地打下來治理成本非常高。因為無法組織農業生產,所有的物資(軍隊的給養、官員的俸祿)都要從內地運輸過去。在古代那種原始的交通條件下,長途運輸物資的物流成本是非常高的。

孫子兵法曾經有個定量計算,要向1000裏(500公里)運送1斤的糧食,路途消耗會達到10斤!1:10的運輸成本,這還是僅僅500公里的距離。

古代生產力不發達,政府對農業徵稅幅度都很低,一般農業徵稅大多是在30賦1的水平(3%),雖然基層官員還有各種加徵,但是加徵的收入多半落進基層官吏的腰包,政府的徵稅收入是很低的。

所以,在古代要佔領一塊400毫米降雨線以外的土地,如果駐軍與官吏達到數萬人以上,這對於中原王朝確實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中國歷史上只有漢唐兩個朝代短暫的佔據過400毫米降雨線以外的土地。

但都是曇花一現,中原王朝稍微衰落,這些土地都丟失了。一直到明末,我們的疆域都被這條400毫米降雨線死死的壓制,這是農耕文明的天花板。

中國數千年歷史其實就兩條主線脈絡:一個是因為氣溫變化影響的改朝換代的歷史;另一個就是圍繞著這條400毫米降雨線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爭鬥史。

對歷史有興趣的同學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去長城走走,我們的萬裏長城與這個400毫米降雨線高度重合,站在長城上,你就是站在農耕文明疆域的天花板。

當中原王朝越過這條線出擊的時候,就是華夏文明最鼎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開闢了路上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瓷器、絲綢與茶葉遠銷歐洲大陸,成為風靡全球2000年的暢銷品。

在農業文明時代,我們的絲綢與瓷器絕對是農業文明的高科技產品,歐洲人有整整1000年都搞不清楚絲綢與瓷器是怎麼做出來的。

當遊牧民族越過長城向中原大地出擊的時候,就是中原王朝衰落的時期,這個時期直接導致了路上絲綢之路的斷絕。突然斷絕了絲綢、瓷器、茶葉的供應讓整個歐洲都急瘋了,所以,纔有了亡命之徒去大海上冒險——期望找到一條海上通往中國的商路。

正是因為對中國商品的渴望,纔有了歐洲的大航海的時代,纔有了地理大發現,纔有了工業革命。

長城是我們的華夏祖先防禦遊牧民族修建的防線。這道防線體現了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智慧。

長城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城市軍事堡壘,我們的祖先不是蠢貨——修建綿延上萬裏的軍事防線,那要駐紮多少軍隊?

長城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調兵的「高速公路」,大家站在長城可以體會一下,在古代通過長城運動,相比在崇山峻嶺中運動效率提高了何止十倍。

另一個就是防馬。長城不高,根本阻擋不了人的攀越,但是馬卻不能攀越。遊牧民族對農業文明最大的優勢就是依靠馬力來實現快速機動,沒有馬的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文明就是一個渣。

在古代沒有大型工業機械的情況下,長城可以極大的緩解遊牧民族的入侵。漫長的邊境線上,因為有長城的阻擋,遊牧民族只能在幾個有限的口子湧入,對於中原王朝而言,要防備、要圍殲入侵的遊牧民族,只要堵住這幾個口子就行了,加上長城這條調兵的「高速公路」,讓中原王朝的步兵面對機動力很強的遊牧民族騎兵竟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2 滿清的「嫁妝」

我們今天的國家版圖主要繼承了清代的版圖,清代是農業社會卻能拿下並且長期治理400毫米降雨線唯一的朝代。

清朝疆域圖

我個人對於清代的感情很複雜,從情感上講,我非常厭惡野蠻人的滿清皇室。但是,從理智上我卻不能不承認,滿清皇室入主中原是帶著「嫁妝」來的。這個「嫁妝」就是400毫米線以外的大片土地。

明代疆域圖

比較一下明清的疆域圖可以發現,沒有清代,我們現在的國土會大幅度縮水。

那麼,問題來了,清代為什麼能突破這個農耕文明400毫米降雨線的天花板?

兩個原因。

一個是清代是農耕文明中央集權的巔峯。高度的中央集權意味著可以從地方抽取更多的資源去補貼400毫米降雨線以外地方的治理成本。

明代國家每年稅收摺合銀兩大致在2000萬兩左右,清代康熙年間國家稅賦已經突破3000萬兩,乾隆時期突破4000萬兩,到了19世紀末期達到8000萬兩。

另一個原因就是聯姻。

滿清的前身是後金,後金建國之初面臨著極其惡劣的戰略環境,除了正面面臨明朝關寧集團的軍事壓力,側翼的蒙古是明朝的盟友,後方還有朝鮮以及東江鎮的騷擾。

總而言之一句話,後金是四面皆敵。這樣一手爛牌最後居然讓後金鹹魚翻身,逆襲推倒了明朝這個龐然大物,不能不說這羣野蠻人運氣實在是爆棚(看看明末的氣溫變化)

為了打破這種戰略困境,努爾哈赤選擇了聯姻的策略,先用軍事力量打敗科爾沁蒙古,然後就與科爾沁蒙古聯姻,這樣就與身邊最大的一個蒙古部落成了親戚。

到了皇太極時代,皇太極幹掉了蒙古黃金家族的嫡系傳人林丹汗,然後全面接收了林丹汗所有的老婆,把整個察哈爾蒙古都吞併了。

至此滿清初步形成了滿蒙聯姻的國策。

滿蒙聯姻與中國古代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和親是有本質區別的,在歷史上,中原王朝從來都瞧不起遊牧民族,即使國力衰弱時期不得已採用和親政策也是權益之計,大多數時候是在皇宮裡隨便找個宮女封一個公主的名號再嫁出去——打心眼裡是沒把遊牧民族當親戚的。

滿清對於滿蒙聯姻是有一整套的制度設計來保證滿蒙親戚關係。包括滿清皇室、貴族子女與蒙古王公子女普遍聯姻,有時甚至強制性指定宗室子女與蒙古人聯姻。允許蒙古王公子弟自幼駐京與皇室子弟接受宮廷教育。

蒙古王公子女與滿清皇室聯姻沒有天花板——比如,著名的孝莊皇太后就是蒙古人,遊牧民族女子可以在中原王朝當皇后這在過去是絕無可能的。

對於蒙古不僅有聯姻的國策,滿清皇帝為了防止蒙古勢力膨脹威脅到滿清皇室的安全,還設計了分封與減丁制度

所謂的分封就是將蒙古部落不斷分解成更小的部落,任命了一大堆蒙古王公,所謂的「減丁」就是強制性的規定每個蒙古王公擁有的人丁上限,超過這個數字就直接把多餘的丁口用刀砍了。

滿清皇帝就是用這套制度將蒙古民族牢牢的與滿清皇室綁在一起,成為其控制400毫米降雨線以外土地最可靠的盟友。

有了蒙古人的協助,清康熙年間擊敗了葛爾丹,實現了對準格爾地區(新疆)的征服。對於回族地區的控制,已經成為中原之主的滿清皇帝已經不願意與回族聯姻了,所以,對回族地區滿清直接採用軍事力量強制佔領的模式。不過,在某些時候,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滿清皇室那種「聯姻」的政策影子。

比如《還珠格格》中的香妃,其實與《書劍恩仇錄》中香香公主其實是同一個人,也就是回族某個大首領的女兒(名字我記不清了),這個大首領兵敗陣亡後,女兒被送到了北京,成為乾隆皇帝的女人。

不過香香公主最多也就能當個貴妃,皇后是別指望了,但是乾隆皇帝對這位香妃卻有一種獨特的尊重——其實也是希望通過這個女人穩定回族地區的局勢。

然而僅靠一個香香公主,沒有配套的制度,怎麼可能讓回族人認同?

整個清代,回族地區就是一個火藥桶,回族叛亂此起彼伏綿延近200多年。所以,對於回族地區的治理,滿清專設了川陝總督,轄區包括陝西、甘肅與四川,也就是說,對於甘肅與陝西的治理除了要中央財政的補貼,日常還要動用整個四川的資源。

所以,對於400毫米降雨線以外的土地治理是非常耗費資源的。

滿清拿下了新疆以及西北地區,西藏就是囊中之物。對於西藏的統治,滿清也採用分而治之的手段,除了駐軍以及保持四川與新疆兩條入藏通道的暢通,滿清將西藏分為前藏與後藏,分別讓兩個活佛擔任最高首領,一個是班禪,另一個就是DL。

以上就是滿清能夠佔領並且治理400毫米降雨線以外的地區的兩大原因:

經濟上的補貼+政治上聯姻。

3 外蒙古的分裂

在近代史記載中,清朝末期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腐敗無能,丟失了大片的土地,這些都是事實,不過滿清丟掉的其實大都是滿清皇室入主中原帶進來的「嫁妝」,唯一的例外就是臺灣,外蒙古分裂出去是另有原因。

講講外蒙古為啥會分裂。

清末人心思變,孫中山是革命黨的領袖。不過孫中山名氣雖然很大,其實政治才能卻很很平庸,當初革命黨的政治口號就是「驅逐韃奴,恢復中華」——這個口號聽起來很振奮人心,其實不過是學習朱元璋舊智,而且有重大問題的。

為什麼?

因為這個口號本質就是搞「大漢族主義」,將所有的少數民族統統劃為韃奴——也就是要「驅逐」的敵對勢力,真讓革命黨按照這條路線走下去,並且取得成功,中國將毫無懸唸的四分五裂。

為什麼明代疆域被400毫米降雨線死死壓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搞皇漢主義,把少數民族當做異類,別人自然也不會認同你!對於遊牧民族治理滿清的政治手腕比明代明顯高了一籌——就是恩威並施、分而治之,200年將周邊遊牧民族治理得服服帖帖。

所以,當時的革命黨這種皇漢主義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漢族精英階層的認同——誰也不願意改朝換代把中國一半的土地弄沒了。

所以,當時的漢族精英階層組織了一個立憲派,提出「五族共和」——也就是滿蒙回藏漢五大民族和諧共處。這纔是老成謀國之策。

沒有精英階層的支持,革命黨組織了無數次起義都迅速被鎮壓,連個浪花都掀不起來。

滿清最後滅亡完全是自己作死,一個是搞了皇族內閣,將所有權力集中到滿清皇室手中,這完全就是自掘根基!

滿清能夠入主中原靠的就是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用現代管理的語言描述就是不斷讓出自己的股份,包括滿蒙一體化,給蒙古族出讓政治股份,包括宣揚滿漢一體,重用漢族精英,這是給漢族精英出讓政治股份。

但是清末幾個皇二代不懂這個道理,拚命收權集中在皇室,相當於在董事會把其它人全趕走,只留下自己一幫親戚搞家天下。

這個舉措讓所有的漢族精英都大失所望,本來是堅定的體制內的改革派——立憲派迅速轉變為革命派——你不讓我們進董事會,我們就推翻你這個董事會。

第二個原因就是停科舉。這是一下子斷了所有讀書人的上升通道,讀書人沒有出路就只能去參加新軍——因為當時新軍待遇豐厚。結果軍隊加入大量對滿清政府不滿的讀書人後,軍隊迅速變成滿清政府的掘墓人。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立憲派紛紛倒戈,一夜之間大半個中國就換了旗幟。現在唯一的懸念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改朝換代。

孫中山雖然在武昌起義後跑回國摘桃子當上了臨時大總統,但是當時的精英階層對於這個政治才能平庸而且性情衝動的「孫大炮」是沒有信心的,大家都希望袁世凱來收拾殘局。

袁世凱(圖中央)就任臨時大總統,與各國駐華使節合影

我覺得袁世凱在辛亥革命這個時期對於中國的平穩過渡是有巨大貢獻的。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滿清皇室退位優待條例。這個條例包括,末代皇帝溥儀繼續居住紫禁城,保留皇帝稱號,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以及國民政府的財政補貼。

大家知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滿清皇室退位優待條例意義重大?

因為這是穩定邊疆不出亂子的關鍵舉措!

因為滿蒙一體的國策,蒙古王公是對滿清皇室的效忠,而不是對中原王朝的認同。

清末民初中央財政幾近崩潰,基本無法對400毫米降雨線以外的地區給與補貼,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要維護邊疆穩定,要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善待滿清皇室從而穩定蒙古的人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所以,哪怕後來民國動亂,軍閥混戰,我們的邊疆一直保持安穩,主要原因就是這個滿清皇室退位優待條例!

1924年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這人從西北起家,與蘇俄一直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繫,最重要的是,馮玉祥是一個典型有奶就是孃的角色,半點節操沒有。

在民國有個外號叫做「民國活呂布」。三國時期的呂布是三姓家奴(先後跟了三個主子),馮玉祥更勝一籌,是四姓家奴。

馮玉祥

馮玉祥北京政變之後,就宣佈廢除了滿清皇室退位優待條例,派兵將溥儀小皇帝趕出紫禁城。

這個魯莽愚蠢的行動立刻引發了蒙古震動,當年外蒙古就宣佈獨立,脫離民國。

按理說蒙古分裂,新疆也要出問題,幸運的是,新疆的分裂勢力在幾十年前提前爆發,結果被左宗棠犁庭掃穴,將所有的分裂勢力連根拔起,因為這個原因,新疆才能保持穩定,新疆沒亂,西藏也就翻不起大浪。

溥儀小皇帝成為喪家之犬結果被日本人利用,日本人將溥儀弄到東北搞了一個偽滿洲國。東北是滿清起家之地,有溥儀這個金字招牌,日本人在918事變之後迅速穩定了統治。

我們東北抗聯為什麼最後會失敗,根本原因就是日本通過溥儀穩定了東北的統治。

4 戰略縱深

工業文明其實也受這個400毫米降雨線的制約。因為工業生產對於水資源的消耗是非常驚人的,我們90%的製造業基地都集中在這個400毫米降雨線以內,所以,我們最先啟動的產業基地都集中在長三角與珠三角。除了交通便利的因素,還有就是這些地區水資源非常豐富。

但是,400毫米降雨線以外的土地你不能放棄啊,所以,即使中國進入工業社會同樣要在400毫米以內的賦稅區抽取資源投入到這些地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特色產業扶持等等。

這些地方雖然從表面上看是虧本賬,但是從地緣價值的角度上看意義重大。

假如,我是說假如——中國的國土侷限在400毫米降雨線以內,會有什麼後果?

假如西藏丟了,大概率會成為印度的附庸國,那麼四川就是抗印第一線,現在我們依託西藏,對印度的地理是居高臨下的優勢,我們在西藏擺3萬軍隊,印度就得集結30萬軍隊佈防。

好吧,如果西藏丟了情況就掉了個——阿三就獲得居高臨下的優勢,不僅對著四川虎視眈眈,整個中國內陸腹地(雲貴川)都會全面動搖。

什麼建設成渝成為中國經濟第四級想都別想!當年乾隆皇帝為什麼以舉國之力拚死也要消滅大小金川的叛亂(前後打了幾十年,花費白銀一千多萬兩,光是一品大員就砍了兩個)

就是要掌握這個入藏的關鍵通道,就要保持對西藏的控制——西藏不能丟,丟了中國內陸腹地就會不穩。

假如新疆丟了,青海甘肅也保不住,陝西人民一開門就是ISIS,那畫面太美,估計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

如果美國人在銀川、蘭州建兩個軍事基地,我們就算F22最短作戰半徑為800公里(不帶副油箱不空中加油),這下包括陝西、山西、四川都在美軍軍事壓力之下。

假如內蒙丟了,中國歷史就該重寫了——當初中蘇交惡,如果沒有內蒙古作為戰略縱深,蘇聯裝甲部隊一夜之間就可以推進到北京城下,換誰當領導晚上都睡不著覺——也許明天一覺醒來,整個中國的中央機關就被蘇聯一鍋端了。

北京還能做首都?如果北京都守不住,那麼東北就隨時都有成為飛地的危險——東北還能做重工業基地?

假如臺灣丟了,美軍以臺灣為基地,畫一個800公里的半徑,包括福建、廣州、浙江、上海都在F22打擊範圍內——基本上整個中國的最精華部分都在這裡了。

所以為什麼駐美大使強硬的宣稱——「美國軍艦進入臺灣之時,就是解放軍武統之日」,這可不僅僅是國家主權的問題,更是涉及中國經濟安全的重大問題。美國真敢踩這個紅線,中國絕對是要拚命的。

所以,如果中國疆域維持在400毫米降雨線以內,現在從廣西雲南四川貴州陝西到江蘇福建廣東上海,幾乎所有的工地基地以及人口最密集的精華地區都要面臨直接的軍事壓力。

什麼經濟建設都要先放在一邊,首先就要大幅度提高軍費的投入來保障安全。

目前我們國防開支佔GDP僅1%多一點,如果沒有400毫米降雨線外的國土,國防開支至少也要漲到3%——也就是說,我們每年至少要多拿出16000億來為國家安全買單。

韓國三面臨海,僅僅面臨北方朝鮮的軍事壓力,即使有美國爸爸的安全保證,還得維持70萬的常備軍,國防開支還得花掉GDP3%——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戰略的縱深。

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國防開支太大,就必然影響經濟發展——現在我們的基建與經濟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所以,400毫米降雨線外的國土的地緣戰略價值遠遠大於那點經濟補貼。而要從經濟發達地區抽取資源去補貼這些落後地區就必須要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纔可能實現。

5 歷史的真實脈絡

寫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個意思,歷史書上寫的那些帝王將相其實都是表象。生產力的變化纔是推動歷史變化的脈絡。你如果沒有這個認識,那麼你不僅無法掌握歷史的脈絡,而且也無法掌握時代發展的脈絡。

所以,對共和國前三十年的歷史,如果你的注意力老是集中在時政與人物的命運上,你可能永遠也無法掌握那個時代真正的脈絡與驅動力。

如果你換個思路,從生產力的變化,從工業化的歷程來看共和國的歷史,也許能為你打開一個新的視界。(參考閱讀《苦難的行軍》上下)

這裡多囉嗦幾句,我們是一個工業化後發國家,西方這票工業化的先行者掌握著這個世界的話語權。所以,共和國的歷史被太多人的以各種放肆污衊塗黑,請大家記住一個真理:

生產力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同樣,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決定著生產關係。

好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差的生產關係制約著生產力的發展。

那麼,啥是生產關係?

就是基本的政治制度!

當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狂飆猛進的時候,當我們的GDP增長率冠絕全球的時候,有一票公知與西方媒體不予餘力抹黑我們的制度,聲稱這個生產關係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然而他們推崇的那套西方社會的生產關係產生的生產力是啥結果?最好的美國GDP增長也不到我們的一半啊!

新興國家比如印度,比如越南,這幾年GDP達到7%就有人來逼逼,這些人選擇性忘記了,當我們的經濟總量與當下越南印度差不多的時候,我們的GDP增長都是2位數(呃,這裡是不是該來另一個手動傲慢臉?)。

什麼是制度自信?

這就是。

本文首發公眾號:貓哥的視界,深度文章會第一時間發表在該公眾號上,歡迎大家訂閱。

原文鏈接:

原創 | 歷史的脈絡:那條要命的降水線?

mp.weixin.qq.com

相關閱讀:

原創 | 決定中國歷史的那一次驚天大碰撞?

mp.weixin.qq.com

原創 | 決定中國歷史的那一次驚天大碰撞?

mp.weixin.qq.com


這個問題就跟討論我們的社會一樣,其複雜程度絕對超出一本書的厚度。我從自己的老本行出發來提供一兩點可能的原因。

1.先進國家或強勢文化所形成的超穩態心理結構

這個認識是我在思考美國軟實力操縱中國輿論的過程中發現的。下面這段話,是我所寫的小說初稿中截取的一部分,把我的思考成果以主角對話的形式說出來,由於是初稿可能還有些不流暢的地方:

作為後發同樣也是後進國家,要在那些遠遠領先於你的強國面前保持定力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早在建國之初我們就已然面臨兩種選擇,是成為其他大國的跟從者,還是以我為主當一個追趕者。當跟從者那就意味著你要交出部分國家主權,或者經濟或者能源或者軍隊的主導權力。當我們的領袖決定從蘇聯手中收回旅順口之後,這也意味著我們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追趕者。當你把自己定位為追趕者之後,那麼你第一次要面臨一種十分沉重的壓力,當美歐蘇聯日本這些國家全對你抱有敵意,同時它們的物質文明又遠遠領先於你,這個時候,你怎麼講好自己的故事,怎麼安撫人心?人性是很複雜的,但它天生就會趨利避害,當你一窮二白卻看見別人穿金戴銀在街上走過,很容易產生一種一蹴而就一夜暴富的急迫心理。當幾億人的心情都如此急迫你該怎麼對待?」我忽然覺得這幾乎是無解的一個難題,但以結果論很顯然我們的先輩竟然非常妥善撫平了人心中的不安並取帶領我們站到了今天的地位。

「我們的政權是以增長來說明成績的,這種說明也是一種現實而無奈的選擇,面對與西方巨大的差距,作為追擊國家要把故事講得讓人信服,讓國民產生凝聚力,需要努力探尋民眾價值取向的最大公約數。有兩套參考系大家會時刻放在心裡權衡,第一,和先進國家比較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追上。即使今年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非常接近美國了未來三年就可以穩穩超過,可人均卻仍然遠遠不如,在建國之初那種望塵莫及的感覺只會更加讓人絕望。第二,和過去的自己比較我是否更好了。我們曾經圍繞第一種期待講述過故事,但打擊是非常沉重的。現實逼迫我們老老實實,滿足第二種期待。但這種自我提升永遠處在對那些標杆國家巨大差距與我們的期許所形成的巨大壓力之下,一旦經濟停滯沒有人會去體貼這個國家曾進步了多少。而後發國家永遠是不安的在發展,他所經歷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發生顛覆危機。因為你永遠無法消除那種躍進式的一夜暴富然後又因為無法暴富而身陷絕望囹圄的社會心理。後發國家每費盡千辛萬苦躍升一個臺階,人們就會把這個臺階當成理所當然是我天生就要享受的一個高度,並要求再上一個臺階。我們的國家敘事,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所形成的一種略顯權宜的敘事。而發達國家並不需要靠經濟增長來說明成績,他們是以民主自由這套價值觀來欺騙,不說是欺騙,應該說是引導民眾將視線轉移到非關經濟民生的其他領域,反正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景觀,他們完全可以去關心被宗教歧視的同性羣體,去關心國家被他們摧毀的難民。即使國家陷入停滯但依然處於優越感的頂端,當他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永遠可以回頭看一眼落在身後的人,他甚至可以對貧窮的我們講很多嘲諷性的故事來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就形成了先發國家虛妄的超級穩態。」

這段話中的歐美與中國的關係就像當年的中國與夷狄的關係,當一個國家或文明在物質和精神領域領先的時候,它的穩定性絕對要強於落後的文明和國家。其實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但值得更系統性的論述一下。

2.作為中間粘結劑的士這一羣體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時期的大儒張載曾說過這樣一句非常了不起的話。

雖然自清末以來,儒家飽受批評。很多人把近代中國的落後歸咎於儒家思想的保守和僵化。但隨著中國崛起,這樣簡單和情緒化的論斷已經越來越少了。儒家學說自然有很大的問題,但它的優點也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優點在於,在這種學說教誨(儒家思想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彷彿一種無意識)之下,可以形成非常聰明非常類似於理想主義的一類知識分子羣體,我們把這樣的人稱為「士」,他們總會在國家和民族危亡之際站出來。這就是所謂「國士」。

社會很容易分流成上層和底層社會。(中間的中產階級不過是兩層社會的大雜燴,其在行為上喜歡模仿上流社會在思維模式和本質上更接近底層平民,所以中產階級由於自身的糊塗和精神分裂,在分析社會問題時,有時可以忽略。)

(忽略完畢)當社會分成兩層之後,兩個羣體的部分利益訴求將不再重合。富人希望形成一些與自身財富地位匹配的所謂特權,窮人希望上升渠道保持暢通不要關閉。

人類需求是方方面面多種多樣的,衣食住行之類。需求的種類越多,分歧越多,富人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形成自己的意識形態,平民同理。富人的996福報學說甚是天真,平民也有人認為國家政體的富裕沒有帶動自己發財。要處理這樣的兩組關係,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而儒家思想在社會治理方面的確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財富。

當你目睹歐美在自由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所謂多元主義,誕生了白左和政治正確等等奇形怪狀,這種對比才能突出士這一羣體的作用。

當富人和平民各有一套指導思想的時候,社會就難以假裝矛盾不存在。這個時候社會想要平穩運行,就需要儘力凝聚共識,形成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士就是這樣一種類似粘結劑的羣體。

民本思想貫穿千年,告訴他們永遠不能輕視作為社會基礎的底層;誇奢宜遭觀聽所譏,他們早就在嘲諷那些炫富之人的淺薄愚妄;先富帶動後富,是歷史契約,不是那些信奉自由主義的無良資本家買通幾根筆杆子就能隨便捨棄的。

我們社會中充滿了各種勢力來製造對立拉大分歧,網路就像功益放大器。需要更多有理想色彩的士來,對下拉一把,對上把老闆意識形態壓一壓。可惜,我們的現代知識分子接續的更多的是西方人文科學的說教傳統,他們以人格獨立作為最高行為準則,實際上這一套是針對西方宗教思想、是其漫長的社會現實決定的,但現在的西方學者被資本設計的基金獎項等等榮譽體系俘獲,證明瞭這種傳統低質的精神屬性。在最上層的意識形態爭奪中,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價值,理想主義有時候是人類克服人性之惡最後的也是最堅固的保障(事實如此)。我並不反對西方的這種傳統,但我們也不能丟掉士的傳統。


該高票答案https://www.zhihu.com/answer/813750414抄襲自我的原創答案https://www.zhihu.com/answer/591946816。抄襲者是一個擁有175萬贊、14萬粉的答主,說話毫無底線,我懶得回復,目前已維權成功。

嘿哦:有哪些世界地理冷知識??

www.zhihu.com圖標

以下是原答案的部分內容,全文在https://www.zhihu.com/answer/591946816:

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大河文明,但只有中國的大河是東西走向的,其他三大文明古國的河流都是南北走向。這可能是中國能夠保持統一併且文明不間斷的重要因素。

大家知道地形相同的情況下,緯度相同,熱量、氣溫等氣候因素也大致相同。所以東西走向的大河文明,因與緯線(氣候帶)平行,從東到西都可以種植同一種農作物,乃至誕生同一種文明。所以作為世界第六長河的黃河(考慮到中華文明早期的黃河與今天的巨大差異,稱其為世界第六大河流也不為過)流域內都可以種小麥,作為世界上第三大河流的長江流域內都可以種水稻,加上河谷地形和航運便利的交通條件,文明拓展和統一可以非常順利。而這兩大河流的流域面積就是古代中國的核心文明區。

但如果大河文明是南北走向的,由於緯度不同,熱量、氣溫,甚至氣候很可能不同。大河容易被氣候帶和農業帶切割。河流上游和下游可能產生兩種不同農業文明,比如上游是遊牧農業,下游是種植農業。兩種文明沿河流發展必定會經常發生衝突,很難保持統一和穩定,誕生在此的文明很容易被毀滅。雖然始終有族羣在此繁衍,但總是難以長久延續。

總結:古代民族都喜歡沿河流發展,東西向的河流文明與氣候帶平行(常常位於同一氣候帶),有利於農業文明發展壯大;而南北向的河流常常被氣候帶切割,南北兩側的不同農業文明沿河流發展容易產生衝突(或分裂)。

中華文明發展有三個時期:

一、黃河流域發展時期(夏商周—漢代)

中華文明最初在黃河中下流域(渭河—黃河下流)發展,這區域河流大致都是東西走向。雖然古中國也有一段南北走向的黃河段(這一帶恰恰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遊牧民族也往往從河套平原和黃土高原一帶入侵中華文明,但好在東西走向的河流流域較大,中華文明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渭河—黃河中下游,中華文明的起點

值得一提的是,黃河中段及其支流汾河皆為南北流向,而大陸性氣候與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也經過此地,南北兩面分別是種植農業和遊牧農業。黃土高原上戰爭頻繁。

南北走向的黃河流域,包括汾河、無定河等支流

大陸性氣候與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北南兩面分別誕生了遊牧農業與種植農業

位於黃河南北流向段的晉國(韓趙魏)是四戰之地,趙國與北方遊牧民族頻繁作戰,在作戰失利後開始胡服騎射。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詩人陳陶這首詩反映了漢唐時代黃河中段頻繁的邊境戰爭。

黃河中段及其支流汾河皆為南北流向,而大陸性氣候與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也經過此地。位於此地的晉國(韓趙魏)是四戰之地,趙國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頻繁。

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原地區十室九空,劉琨在汾河流域的黃土高原上苦苦抵抗匈奴大軍。公元311年,匈奴人攻破洛陽,生擒晉懷帝,燒殺搶掠,史稱永嘉之亂。中原地區大量漢人南遷長江中下游地區,史稱衣冠南渡。永嘉之亂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變局,這是胡人第一次入主中原。

這張地圖上可以看到,黃土高原上黃河左側為羌胡,右側綠色為匈奴,匈奴人開始南侵。

二、拓展至長江流域時期(魏晉南北朝—唐宋)

對長江流域的開發,結果就是古中國容易統一、不易分裂的同一文明體量越來越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這一時期北方遊牧民族一波又一波強力入侵中華文明,但好在身後還有長江流域提供強大後盾,所以才能使中華文明渡過一次次危機。

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期(元明清)

雖然中華文明後期也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如果不採用「以華制華」策略,重用漢人官員,採用漢人文化制度,少數民族政權以有限的人口、原始落後的文化難以有效、長久統治已經擁有龐大體量(人口多、地域廣)、先進文化的古中國地區。如果不是因為黃河、長江的東西走向,而且流域面積廣大,中國就難以擁有這麼龐大的穩定的文明體。所以中華文明後期即使在外族統治的情況下也沒有滅亡,反倒是外族統治者主動融入了中華文明。

一個文明想要強盛一時還是簡單的,但想要永久強盛幾乎是不可能的。當一個文明的發展陷入低谷時,要想繼續存在、持續發展,文化力量和地理條件缺一不可,中華文明恰恰兩者都有。所以世界文明史上很多著名的大帝國、文明體都毀滅了,只有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先進、體量龐大,且從未間斷。


有人要問,黃河長江東西走向,河流上游的藏人、羌人不也與中華文明發生很多衝突嗎?

古代農業文明都傾向於沿氣候帶(農業帶)和沿河流發展。如果河流東西走向,與氣候帶平行,則最有利於農業文明發展壯大;如果河流南北走向,被氣候帶分割,則不同氣候帶控制下的不同農業文明沿河流發展必定頻繁衝突或沿河流發展的同一文明容易發生分裂和內亂。答案簡而言之就是黃河長江夠長夠發展、地形阻擋、存在緩衝、不存在地狹族稠,被氣候帶切割的河流衝突最頻繁。具體如下:當然東西走向的河流文明也會與上游發生衝突。幸運的是長江黃河流域足夠長,(六盤山、秦嶺、大巴山、巫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足夠中華文明發展壯大,六盤山阻隔了該地區民族東向渭河平原發展的路,還有上古時代的中國與中東地區不同,不存在狹小區域內氣候帶、農業帶交錯破碎,民族眾多,適合發展的區域又極其狹長曲折的情況。(古印度也沒有中東這種情況,所以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消滅了古印度文明後,直到公元前6世紀才迎來下一個入侵民族。)長江流域中游有不算小的四川盆地的另一個古代農業文明作緩衝,以東又有大巴山、巫山阻隔,而且這一帶航運也不便利,不利於該地區文明東擴。中華文明足夠強大之後才進入四川盆地與羌人爭鋒,但戰爭大體侷限在了四川盆地內,沒有對核心文明區造成影響。可以對比兩河文明,兩河流域的河流不算長,西北東南走向,也可以看做東西走向,可是兩條不長的河流卻跨越了三個氣候帶(所以更應看做南北走向的河流)。氣候帶、農業帶交錯破碎,不同文明的古民族眾多,距離不遠的兩河文明簡直就是砧板上的魚肉,附近一旦崛起強盛民族國家,兩河文明就危險。最嚴重的衝突來自河流被氣候帶分割的地方,所以我們看到古代中國來自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一帶的威脅是嚴重的,其他地區的威脅遠遠不能相提並論。

另外,反駁一些答案:

1.封閉而優越的自然環境裏只能誕生懦弱的民族,比如被外來民族滅亡不知多少次的古印度,比如美洲印第安人。

2.現在人看中華文明的地理環境,只看到西北荒漠、西南高原,卻未認識到中華文明是從弱小發展壯大到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如果歐洲能夠統一,歐洲可以說也有相對封閉的環境,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地中海與亞洲、非洲隔離開來,西邊和北邊是大西洋、北冰洋。即使是中華文明後期的地理範圍也並非是封閉的,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無論頻率還是烈度,都是舉世罕見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