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像飞机飞行的最长距离在15000公里左右,而且好像几十年没有大的发展了,技术上到底有什么瓶颈? 其实再发展一下,航程能过20000公里,理论上全世界任何两点都可以直达了。


泻药。

续航距离超过15,000公里的飞机也是存在的,波音777-200LR、空客A340-500HGW以及A350-900ULR,都是可以飞行15,000公里以上的机型(虽然大部分情况都是需要配备附加燃料箱达成,这样会牺牲部分的载货空间)。

不过,这些飞机最远也只是能飞17,000公里左右。目前而言,这个续航距离也可以说是一个瓶颈。

飞机是在流体环境中飞行(说得白一点,就是大气),天气状况会对飞机的续航能力构成影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由西向东吹的高空射流,时速可达数百公里。向东飞行当然是大帮助了,但是向西飞行,这样的大逆风却会令飞机在同一空速下,覆盖更少的地面距离(这也是往西飞行的航线多采取极地航路的原因;极地的盛行风比起中低纬度的要弱)。所以,如果做出一架飞机,向东可以飞个17,000公里,但是往西却因为逆风,只能飞13,000公里左右,航空公司要开超长不停站航线,到底是要开,还是不开呢。。。?

你也许会说,想飞得远,多装燃料不就行了吗?现实中没有如此简单,因为燃料有重量,多载燃料,就要牺牲运营负载能力;1970年代,波音的747SP销售惨淡(只有45架),其中一个原因是飞机起飞重量中,大部分都用在装载燃料,令载客量只有276人左右,更不能装载太多货物,令其盈利能力大为下降。

虽然说,目前的飞机,燃料消耗比起1970年代时已经有长足改进,但是考虑到长距离飞行,总体消耗仍然是可观的:空客的A350-900,虽然高空巡航的燃料消耗只有每小时5.8吨,但是要延长四小时的飞行时间就已经要额外24吨燃料。假设最大起飞重量一样,多载燃料,就要减少运营负载;牺牲的运营负载意味著什么?如果以每乘客重量78公斤(男性,含行李及饮食等旅途所需)计算,这已经是308人了。不想减人?那就少载货物吧。。。如果再考虑天气状况,例如前面所说的逆风状况,要飞得远,但又要维持足够的运营负载能力,飞机制造商与航空公司也会陷入两难。。。

(其实,少载乘客对乘客不一定是好事;这样的超长距离航线,每乘客的运营成本肯定高的不得了,要维持盈利,机票的价格就算不用「开天杀价」来形容,对于普罗大众的不会友好得哪里。。。)

因此,能作超长距离飞行的飞机,除了要求能装载足够燃料,还需要保证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都能保持同等的续航距离,而且也要维持合理的运营负载能力。早前,新加坡航空曾经用A340-500飞行新加坡来往纽约(纽瓦克机场)航线,飞机早期只能承载181人(后来更减到100名商务旅客),而因为A340-500燃料消耗高,最终新航无法在经济上维持运营而停航。而新航目前订购的A350-900ULR,虽然也只能载170人,但至少能以其较低的燃料消耗,来追回部分运营负载上的「失地」;2018年10月,新航已重新运营新加坡——纽约航线。

除此以外,长距离飞行也需要注意飞行时的机舱环境与乘客需要。大家知道,因为结构强度与金属腐蚀预防的问题,机舱空调并不能达到与地面上的水平一样:对大多数飞机来说,机舱空气只能维持相当于海拔2,400米的空气压力,与少于20%的相对湿度;这个环境会令乘客易于觉得疲倦,而且很容易令皮肤变得干燥(妹子们一定知道小女子在说什么)。不过近年投入服务的飞机,例如波音787,因为碳纤维机身材料的广泛应用,空气可以进一步加压至相当于海拔1,800米的空气压力,相对湿度也能调节在更高水平。

所以,要开发续航距离更远的飞机,解决「全天候运营能力」的问题就是最高考量;如果飞得远,但无法装载足够的乘客与货物,那样能飞个两万公里也是白飞。。。当然了,随著技术进步,飞机不单是飞得更远,高强低重新型结构材料(例如碳纤维等)、更节省燃料的发动机、还有更人性化的机舱环境,这些技术上的改进,都会进一步降低超长距离飞行的门槛,并增加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

最近,澳洲航空也提出要求,希望波音与空客研制适合连续飞行两万公里的飞机,以期令来往悉尼与欧洲的不停站航班,在经济运营上成为可能。说不定经过一番努力,我们会看到新一波超长距离飞机的出现,小女子也希望大家也能坐得起。。。


新加坡到纽约基本是世界上最长的航程,大概15000公里,航行时间20小时。试想一下,如果有18000-20000公里的航程,那么时间将会是24小时,经济舱在空中这绝对是一种煎熬,一般人根本扛不住。

所以说到底还是没这种需求,毕竟超远航线人流量很少,大部分经停转机就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因为航线越长,飞机需要带的燃油就越多,飞机重量也就越大。超长航线很大程度就是在运油。而超长航线如果不能很大的提升旅客体验而卖高价,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效益促进航司来开的。


经济性是航空公司飞机选型的第一考量。远程飞机收益靠两舱,而目前世界上具有经济价值的超远程航线并不多,现有机型已经足够。


您准备从成都飞智利吗?没有需要啊,所以就没有人造咯。

因为没有必要。。。


印象中全球机场配对,航线距离最大14000左右还是12000左右来著,加上40分钟备份燃油,足够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