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我從五歲到四十歲,讀了三十五年的書,我可以誠懇地說,中國舊籍是經不起讀的。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四部的書已是汗牛充棟。究竟有幾部書應該讀,我也曾經想過。其中有條理有系統的精心結構之作,二千五百年以來恐怕只有半打。集是雜貨鋪,史和子還是雜貨鋪。至於經,也只是雜貨鋪,講到內容,可以說沒有一些東西可以給我們改進道德增進知識的幫助的。

交底

對於胡適先生等一眾近代大師我的支持是百分之七十,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原因:時勢造英雄,當時的國情國體與社會局勢,不進行徹底的變革難以為繼,而徹底的變革必先有徹底的積極的態度和意識,故難免偏激,如圖:

周樹人先生早年對中醫嗤之以鼻,晚年求助中醫之時態度倒是很好的;胡適先生更有意思,協和醫院錯割他一個腎,為了「不讓民眾對新事物反感和恐慌」竟「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啊」,這樣的犧牲精神當然是偉大的,當然,最後他的糖尿病和腎病的諸多併發症是中醫妙用黃芪調理的。

當今社會有相當部分的人屬於精神跪族,比如,連國際都很認可的中國的進步,它們還是習慣性跪著,中國有一些進步,它們就憤憤不平,傳統的精華有一些皮毛可用,它們就不共戴天,可能跪久了站不起來了吧,若是有見解,也請評論指正我的偏見,若無,此帖與你無緣。

我去過中國的絕大多數省份,除了南極北極非洲外也在其他大陸留過一些足跡,大的國情不想多談,(只是在這個提問中)深感現代國人的不自知之嚴重。我的邏輯挺簡單:別人的東西,學的再好,也是別人的,而且,你不會學的比別人好的;自己的東西,不懂不會不了解,那別人有一萬種理由來鄙視你看輕你。況且我華夏五千年文明史源遠流長,其中精華歷久彌新經世致用,唯一survive至今的四大古文明,不學學好實在感覺對不起老祖宗。

最近把容忍與自由仔細拜讀了好幾遍,文首提到的這篇是胡適先生四十歲時的文章,也不知他晚年對於中國舊籍有沒有其他的見解。又由於最近一位好友推薦我看看張文治先生等編的國學概要。藉此機會,與各位做一個請教探討,若有真知灼見者,還望不吝賜教。


謝邀。

這個很正常啊,連漢字都覺得是阻礙了我們向西方學習的時代,這樣的觀點不但普遍還是主流。

矯枉必過正!儒學不能帶領中國人對抗西方蠻夷的入侵,帶給中國人的是一次次失敗和屈辱,被拋棄、被鄙薄很正常,對這些,一個合格的儒者的態度首先是要認賬,沒有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就不要找借口;其次是知恥近乎勇,更要發憤圖強、更要努力奮鬥、更要沉下心向西方學

至於說到繼承,嗯,我覺得首先,現代中國的社會基礎和傳統中國的基礎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繼承應該是批判性繼承,不經批判就不能談繼承。現在天天說復興傳統文化,請問,傳統文化中有哪些合於這個時代的、哪些是不合於這個時代的,哪些需要揚棄、哪些需要調整、哪些需要牢記,有整理、有大討論、有共識嗎?!

其次,儒學或現在喜歡用的國學,對當下的中國來說,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熏陶,我之前常問做教育的夫人:你們準備培養什麼樣的中國人呢?!從來沒有過回答,這個問題都沒有回答,說實話,繼承什麼、批判什麼、吸收什麼,都是各說各話,當然,這也不錯,現在是多元價值觀的時代,再要來個大一統來禁錮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想想也挺可怕的!但如果沒有一個最最基本的共同價值作為支點,這不又成一盤散沙了嗎?!

所以,就題主的這個問題,有人批,有人燒,有人惋惜有人哭,這樣其實停好的:都要燒,那我們就沒有了與人為善、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以中為用的中國人的精氣神;都要哭,那乾脆請回皇帝直接復辟好了。都存在,大家自由競爭才能將真正有活力、有生命力、有永恆價值的傳下去,對中國文化有信心的就不應該懼怕這種競爭吧

多元價值觀下,大家自行其道而又尊重他人的選擇,並育不悖,多好


割錯腎的,是梁啟超,非胡適;張文治編的,是國學治要,非概要。

有一個簡單的思路,何為經典?經典,就是萬事萬物的答案嗎?擁有胡所提此類讀書感受者,當時有很多人,不要說當時,如今也有很多人。不要說如今,古代也有許多人。不要說中國,外國也有許多人。此類人的話,不會脫離自己的體驗和感受,但是往往不自覺地去要求古人,要求古人給出關於現在問題的答案,得不到,便很失望,開始大加的撻伐,謾罵。這就好比去飯店點菜,沒點到自己想吃的菜,竟開始攻擊飯館不專業。

古人面對古人的問題,進行思考;經典裡面,不會有現成的答案。古人創造了古人的生活,也留下了古人自身的思考。

這是首先第一層要解決的問題,不要去經典里找現成的答案。

今天很多所謂的國學講座,所謂的國學文化,容易呈現附會,什麼從孔子講管理,從老子講企業發展之類的,無非就是比附名詞,裝點文化,這都是屬於去經典里找答案。其實從根本上而言,這樣的讀書態度,心底深處,是把經典當作解決問題的萬靈丹了。突然發現自己沒在經典里找到答案,容易失衡,覺得上當而已。這是不明何為經典。

孔子不會留下解答所有問題的答案,那些號稱學國學的,無非是想要找個現成答案罷了。

人生,豈有外人給的答案?哪怕那個外人是聖人,是神靈,都不能!

以此,才可以進一步思考,經典的價值何在,是否具備真理性,是否具備啟發後人的價值,乃至我們今天在學習國學,閱讀經典的時候,當如何看待經典。這些問題,當然只有保持追求真理之心的人,去讀了經典,才會明白,經典是否具備經典的價值!

一言以蔽之,啟發自己,而不是外求答案。以儒學而言,是儒學啟發了人,然後人去面對和解決自己人生所遇的種種問題;而不是人利用了儒學,去解決問題。此為知本。


我看著前面的回答,覺得差不多的,那我來說說現在,我們認為胡適很蠢的情況下的另一個極端吧。以下是我從「中國大陸推廣讀經第一人」王財貴的粉絲群裡面複製粘貼來的:民國以來,在學術界最出名的是胡適之先生,從其《中國哲學史大綱》看來,他本是一個講中國哲學的人,但其實他對中國哲學一點都不了解,沒有一句相應的話,所以只寫了上卷,後來也寫不下去了,轉去做考證,考證禪宗,也以外行人瞎考證,根本不知道禪宗內部的問題,只去做些外圍的事。有的人受現代教育的影響,無論學什麼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孟子說的都對嗎?他有自己的想法,有種戒心。經典里說的都對嗎?萬一錯了怎麼辦呢?我讀一百遍,那不太冤枉了嗎?(備註,王財貴的核心思想便是把古代經典讀它個一百遍然後智慧得以啟發,氣質得以提升……數學也不需要學了,現代的來自於西洋的教育體制都可以扔回西方去了……)我認為,這兩種極端,都是來自於沒有正確地認識古代文化對當下真正的影響在哪裡。前幾天我做了一個關於現在流行的王財貴賴國全的理論的報告,結束後有人問我,說「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是什麼?如何傳承?」我當時答不上來,不僅僅是因為我覺得它不應該是百度上的標準解釋,更因為我覺得「傳統文化」真的很廣泛,讓人難以一言以蔽之。後來和幾個朋友討論了很久,得到了以下屬於我們的定義。所謂「傳統文化」,是使中國綿延五千年不斷的那些東西。不是那些被奉為經典的書籍,而是被人們世世代代揣在心間的,良知。良,指的是良善之心,我們對自己的愛好、事業、國家,統治者對自己的疆域、臣民的善。知,指的是求知慾,聖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成就了現在的「中華經典」;平民百姓對生活的深入思考,成就了一套與西方不同的家庭模式;統治者對國家問題的深入思考,成就了盛世繁華;改革者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使我們國家一步步地從奴隸制到封建制,一步步走向一個「民主」的社會。而這良、知二字以及它們所帶來的一切,便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謂「精華」與「糟粕」,不單指適應或不適應於現代社會,更重要的是是否對提升你個人修養有益。請注意,這裡是是否益於「提升個人修養」而不是是否益於「個人」。最後,如何傳承的問題。這個不是讀不讀古代經典就可以解決的。傳承是什麼,不是把它牢牢掛在心上,而是將它緩緩沉澱到心底——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傳承傳統文化的方式,因為我們不能說「中國傳統文化是靠儒生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更多的,是依賴於廣大的百姓力量。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各自所認為的、實踐過的「精華」融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了孩子,便讓他知道父母所認為的「精華」是什麼——等孩子們又長大了,他們有分辨能力了,有自己認可的「精華」了,又將如此循環下去。即便他們可能會不認可父母眼中的「精華」,但請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中國人口基數龐大,總有人會與你的觀念不謀而合,然後將你所認可的「古代流傳下來的精華」傳下去。

於是乎,國學,取我們所需來學習即可。想學醫的,可以去讀《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想修身的,可以去讀五經;想治國安民的,可以去讀讀四書和法家墨家的言論……但是別忘了,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的「知」——帶著「求知」去讀,帶著探索精神去讀,去思考——哦,這到底給了我什麼樣的啟發?到底該怎麼踐行?踐行了為什麼會和書中寫的不符?是我的問題還是書中的理論已經不適合了?這些都需要個人的思辨。

而對這方面思辨能力不足的人,或許就會走上胡適或王財貴賴國全之類的極端吧。最後,帝王術,不可與外人語——某好友的告誡。
原文他的意思並不是這樣吧他只是說以前的治學方法太過散漫,不夠系統化所以我們今天要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他又沒有否定這些書的價值

打一個比方:

你大學四年迷上了網遊,最後帶公會打到全服第一,結果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找到好工作,就你沒人要。你深感玩網遊沒有什麼意思,從此在現實中奮發圖強,若干年後混出來了,錢多事少離家近,於是又開始懷念當年和基友刷怪的日子,甚至還開始氪金了。

那麼,你現在怎麼看待自己剛畢業的時候覺得玩網遊沒有意思的態度呢?


胡適說得大抵沒錯,古籍本就是如此,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