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說,粟裕其實沒什麼反需要平。大量的運動中,粟裕一直平安無事。唯一的,也就是58年所謂的反教條。

然而,反教條的對象並不包括粟裕。一開始這場運動的對象裡面,就不包括粟裕,粟裕和這件事完全沒有任何關係,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反教條帽子會戴到他頭上。

對粟裕的批判,是個人主義。這個活動針對的唯一一個人,就是粟裕。所以他不是一場運動。

簡單說,是某些人借反教條運動,把粟裕一起鬥了一通,然而因為粟裕沒任何一件事和反教條有關,任何關於教條主義的組織結論,也輪不到粟裕,那麼任何反教條的平反也不可能帶上粟裕。更糟糕的是,對粟裕的批判沒有形成任何組織結論。也就是沒有任何一份文件確認粟裕犯了何種錯誤。平反是針對組織結論,連結論也沒有,平哪個反呢?這叫好比,把人抓起來法庭激烈的辯論了很久,然後並沒有判決書下來說他有罪。

據說粟裕的錯誤口頭傳達到縣團,可見也是沒有什麼文件的。

對於粟裕的問題,他老婆楚青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能說把粟裕從總參謀長的位置調走應該平反嗎?能說在組織生活中有人批評了粟裕需要平反嗎?還不讓人對粟裕有意見嗎?後來張劉的文章,是楚青爭取到的。非常不容易。我不覺得粟裕在那個年代受過什麼不公正待遇,當然除了反教條被人連捎帶打了除外。

像我這樣一個喜歡粟裕的人,對於粟裕在那個年代的經歷,只有慶幸。

第一:粟裕沒有受到什麼迫害和打擊。第二:沒有看到粟裕去打擊和迫害其他人。

首先粟裕從來沒有被正式平反過,而是以一種近乎於曖昧的形式,於94年由劉華清跟張震聯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追憶粟裕同志》的文章,給粟裕「平反」了。開大會啥的是沒有的。距離粟裕去世,也已經過去十年了。裡面有這麼一句話「1958年,粟裕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粟裕同志當時在身處逆境的情況下,又一次表現了堅強黨性和高風亮節。」94年的軍事委員會,鄧公的影響已經淡了而已。

粟裕被打倒的原因很簡單,得罪了彭,聶,最不應該的是去蘇聯訪問的時候,去要了個什麼國防部跟總參的職能劃分,直接被扣上了一頂告洋狀的帽子,我感覺這個是當時最致命的。不過時隔那麼多年,同期被打倒的劉伯承也早就平反了,大家也就順理成章的認為粟裕平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幾經周折,上報中央,都沒有得到批複。據傳有粟裕老部下想給其平反,上報之後得到鄧公一句話就是「58年的那次會議,是我參與主持的」,於是也就沒有了下文。可能是野史不一定可信,但是鄧對粟的意見,確是實實在在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在淮海戰役上。淮海戰役天大之功,誰都想要。連挺進大別山都被塑造成軍事上一妙筆,可窺一斑。鄧公在鄧選中也指出,淮海戰役,是毛主席親自交代給鄧的。原文如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對二野歷史的回顧》):

淮海戰役成立了總前委,由五個人組成,其中三個人是常委,我當書記。毛主席對我說:「我把指揮交給你。」這是毛主席親自交代給我的。淮海戰役的部署決策是我根據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決定的。

其中含義,自己琢磨。而粟晚年對淮海戰役到底是誰指揮的這個問題,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反覆強調,淮海戰役是他指揮的。這一不忿,也就被拖了10年


感謝樓下Edwin ZHD提醒。特地去查看了下2006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粟裕戰爭回憶錄》,「第二十章 淮海戰役-粟裕談」,最開始的「編者按」很有意思,摘抄如下:

編者按: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最大的一個戰役。粟裕同志是淮海戰役的組織者和 指揮者之一,他生前沒有系統地談過淮海戰役,只是即席回答過有關同志的一些提問。粟裕同 志的夫人楚青同志應中央黨史辦(文獻研究室)特別約稿,將這些談話整理成文,發表在《黨的 文獻》上。《粟裕戰爭回憶錄》第一版時未將此文收入,此次再版特將此文刊出,以供讀者閱 研。

「第一版」應該指的是1988年的版本。對這麼重要的戰役都沒有提,只能說,粟裕同志太粗心了。。。


二月逆流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圖標

答案就在這裡,百度百科,合法來源,不會再刪了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