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

先说点废话:其实我对于前卫摇滚一直是爱恨交加的:一方面:哇,这段吉他riff好牛逼,这段地方用长笛简直神了,这段地方的和弦走向牛逼。另外一方面:这这这写的什么,太装逼了吧(当然你可以叫它富有内涵,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兴趣体会你所谓的梗)。(底下评论的人也太能装逼了吧)这也太长了吧?而且有些旋律不断重复,无聊得想睡觉。有些乐器的效果,真糟糕,简直是一团乱麻。(我是来听摇滚的,不是古典)(揭露了前卫摇滚黑的丑陋面目(笑))

以上这些能代表一个普通摇滚爱好者接触前卫摇滚的体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摇滚乐,作为通俗音乐与古典乐兼容的别扭性。并且准入的高门槛(像我听了好久也不能完全欣赏前卫摇滚),也摧毁了前卫摇滚的听众根基:在以简单的和弦、旋律、歌词为特征的朋克出现之后,前卫摇滚也就迅速被市场抛弃。这也就是前卫摇滚必然没落的原因。

还要补充一下,前卫摇滚的高门槛,不仅是对于听众的,也是对于乐手本身的:他们必须同时精通摇滚和古典。对于大师来说,这种要求简直是如鱼得水,但是对于一般乐手而言,就更困难了,这也导致有某些投机乐队没有一点古典乐根基,然后abuse一条旋律到十多分钟,然后号称这是前卫摇滚(或者后摇)。所以,我不会否认前卫摇滚的大师的作品的价值。但是,对于前卫摇滚这个Genre,从整体上看,是失败的。(再次暴露了我前卫摇滚黑的面目(笑))

最后,我还是挺羡慕能听懂前卫摇滚的大佬们的。 @&熊猫哥哥& @&周宇航&


以前的摇滚乐队是如何做到音乐的试验性、前卫性与传唱度、销量并存的??

www.zhihu.com图标

这个回答里我简要介绍了 Progressive Rock 是如何崛起并流行的,并且在结尾也暗示了没落的原因,推荐阅读。


就像讨论药物毒性不能脱离剂量,讨论音乐风格同样也不能脱离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前卫摇滚的灭亡本身就是 Hyperculturalism 的一个缩影,每一个时代的流行为了体现出与之前的时代不同,营造出的创新和风格转变。其实从摇滚音乐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二战后最初的 Rock-and-Roll 风格随著经济复苏人口增长和猫王的带领下,与之前的音乐风格产生著强烈对比,并且在60年代的英伦入侵和 Beatles 的影响下进入高潮。新一个时代的音乐风格为了体现出与之前的流行风格所不同,就必须逃脱舞曲 Ballad 形式的传统摇滚,摇滚音乐陆续开始加入大量爵士古典元素,增加编曲的复杂度和篇幅,利用科技和录音技术的进步大量加入合成器和实验性,并且最主要的,利用极高的乐器演奏技术,来体现这种风格的转变。这就是 Progressive Rock 辉煌在 70年代的原因之一。

所以衰落也是不可避免的,Hyperculturalism 意味著随著科技进步,传媒途径从广播到电视到网路,从黑胶到磁带到CD到MP3,风格和流行文化的更新替代在不断地被加速。Progressive Rock 的没落说白了就三大原因:听众厌烦了,市场枯竭了,文化变迁了。英国进入了撒切尔时代,美国进入了里根时代,经济政治背景完全不一样了,新一代的流行文化势必也要刻意体现出与之前时代的不同而发生转变。于是 Disco 崛起并没落,朋克崛起并没落,华丽摇滚崛起并没落 ,金属崛起并没落,直到90年代 Grunge 的出现让整个摇滚没落。随著流行文化更新交替的加速,并且拚命为了体现不同而不同,逐渐丧失了沉淀,丧失了创新,丧失了音乐性和技术性,毕竟,加速比创新容易多了。

作为摧毁摇滚音乐的罪魁祸首之一,Grunge 风格很令答主本人反感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庸,平凡,肤浅,与那个年代的社会观一样,其本质就是退步的,regressive 的。在加速主义的作用下,为反而反的文化直接导致,当今的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在快速更新交替的 Hypercultural 同时,在拚命口头上强调实验和创新的同时,没有任何内涵,没有任何创新,只有 regressiveness。加速的 regressiveness。


我合计前卫摇滚咋就没落了,lebowski,BBT,Grand tour。把前卫金属也算上的话polyphia火爆了,Tim Henson难道不是小姑娘们最欢迎的吉他手吗(狗头)。Neo-prog是现在除独立和fusion之外最受欢迎的风格之一吧。


不说前卫摇滚,整个摇滚乐,不也正处于辉煌顶峰后的没落和落寞么?

人们的审美总在随时代变嘛。

如果你给现代流行听众去听genesis和yes乐队的那些长篇巨制,他们还不一定觉得这符合他们心中的摇滚呢……

复杂富有内涵的歌词,动辄十几二十分钟的史诗作品,不同于主流摇滚乐的另类器乐演奏风格,还透著一股子更为高山流水的古典音乐味道……

不静下心来去倾听去品味,怎么能听的懂这充满神秘色彩的progressive rock啊。

时代的进步并不代表音乐品味的进步,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音乐,慢慢从以陶冶情操为主鉴赏解压为辅,变成了解压悦耳为主,欣赏内涵为辅……流行乐能占据了主流音乐市场的绝大部分江山,正是因为简单的好听洗脑,生活压力都这么大了,还哪有那个心境去听什么前卫摇滚啊……

80年代之后,相比于更为强劲粗暴的硬摇和朋克,前卫摇滚自然就淡出了主流市场。相当一部分前卫摇滚乐队变成了流行摇滚。要问我自己,喜欢Peter Gabriel时期的Genesis还是Phil Collins主唱时期的,我肯定说,后者更多。毕竟,能静下心去听前者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

当然,能有心有力去欣赏前卫摇滚的听众,我敢说,古典爱好者的占比甚至不低于摇滚乐迷了。你看古典乐,高雅又华丽,不也不是主流吗?相比于中世纪,不也算「没落」了?可是何必在意呢,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听就是了。


借用一句之前的看到过的话

你都前卫了,你还在乎什么听众

前卫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构建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化总会有志同道合的受众。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严肃话题的符号化消费化在当今时代愈演愈烈,大众层面中的受众比例在减少。但这不是什么优越感,你非要这么觉得也行,但对我而言,我不会想什么因为我听前卫音乐什么就高人一等,我想的是资本主义内在的逻辑决定了现代主流认知,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认知,从来没有谁高人一等,大家骨子里都是资本的奴隶

除非数量庞大的那些哲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等等被认为「世俗意义无能」的人都没了,等消费主义把每个人都吞噬的干干净净的时候,那它才是没落了,因为没人愿意做了。但这些人有吗?任何时代都不乏逆流而行的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