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机会。

秋天的落叶,与其理解成一次根据时令的变化,倒不如理解为叶子本身已到使用寿命。与针叶树和常绿阔叶林相比,生长在温带的落叶阔叶林其叶片的使用寿命似乎短了很多。这样一来,问题就被换了一种方式又问了一遍:为什么有的树叶子寿命长,有的树叶子寿命短呢?

我们可以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虽然角度很歪,至少姑且可以提供一种解释。

作为植物重要的功能性状,叶片寿命的长短与其他叶片性状间存在一定的拮抗关系,即寿命长的叶片往往在其他性状上具有较差的条件(Westoby et al., 2004)(下图)。

图源自 Sabine Gusewell

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来看,似乎资源水平越好,叶片的寿命就会越短(Niinemets et al., 2009)。这些来自生物体自身的拮抗作用和环境水平的影响似乎决定著叶片的寿命长短。但这并非是绝对明晰的解释,有些人试图重新通过对叶片功能的认识,来解释叶片的寿命问题。从功能来看,叶片本身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对碳的吸收能力与叶片寿命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Coste et al., 2011)(下图)

我们做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估计,叶片每天的净碳吸收量是从每天光合作用吸收的碳来减去每天光合作用派出的碳,还要减去每天叶片受到病虫害侵袭而形成的损伤。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叶片的寿命与叶片每天净吸收碳的关系出现了这样的规律(下图):

图源自 Sabine Gusewell

由上图可以明显知道,叶片并不是一开始就在为植物贡献碳的,相反,叶片必须达到一定的寿命才能够开始它正常的工作,我们把这个时间叫做最小叶片寿命(minimal life span)。随著叶片的生长,叶片会在某个时间到达其最高效的光合作用点,我们把这个寿命叫做最佳叶片寿命(Optimal life span)。随著叶片继续生长,叶片功能开始老化,它的光合作用已经大不如前,但呼吸却一直在进行,叶片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大量地固定碳了,这个时候树木很可能会将这批叶片淘汰,所以这应该是叶片的最大寿命(maximal life span)。叶片未必会到达最高寿命选择落叶,因为这样做不经济(见下图)

图源自 Sabine Gusewel

他们完全可以在叶片到达最大或者最优寿命前让其退休,因为新生的树叶拥有更强的固碳能力。

叶片最小与最大寿命的变化,取决于植物本身对叶片的资源投入,也就是说植物本身投入了多少能量用于叶片的建设,而非用于其他器官的维护与建设。对叶片投入越少,叶片的最小寿命就会越高,因为叶片光合效率低,需要更多时间来弥补叶片生长消耗的的碳。同时由于投入少,叶片需要更长的时间生长到拥有最佳光合效率的状态,所以最大寿命也长(Kudo et al., 2001)(见下图)。

同时,由于每年植物生长季有限,因此植物的叶片寿命也会随生长季的变化而被分割为一年、两年甚至是多年(下图)。

而回到秋天落叶的树木,相较于针叶林,他们对叶片的能量投入是比较高的,同时生长季往往比较长(一般高于四个月,多则七八个月),这样叶片往往早早达到最低和最高寿命,一个生长季足以抵消叶片生长产生的消耗,不需要像针叶林那样蛰伏好几个生长季才能够抵消叶片生长带来的碳消耗。而对于常绿阔叶林来说,生长季可以高达全年,他们的叶片寿命往往很短,他们会采用之前提到的提前退休策略来保证自己在全年都拥有相当强的固碳能力,所以从表观上来看,他们的树叶看不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以上,不晓得这样的回答能否让题主满意,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Coste, S., Roggy, J.C., Schimann, H., Epron, D. Dreyer, E. (2011)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acclimation to low irradiance in tropical rainforest tree seedlings: Leaf life span and payback time for leaf deploy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2, 3941–3955.

Kudo, G., Molau, U. Wada, N. (2001) Leaf-Trait Variation of Tundra Plants along a Climatic Gradient: An Integration of Responses in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Species. Arctic, Ant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33, 181.

Niinemets, ü., Wright, I.J. Evans, J.R. (2009) Leaf mesophyll diffusion conductance in 35 Australian sclerophylls covering a broad range of foliage structural and physiological vari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0, 2433–2449.

Westoby, M., Baruch, Z., Bongers, F., Cavender-Bares, J., Chapin, T., Diemer, M., others, Wright, I.J., Reich, P.B., Ackerly, D.D. Cornelissen, J.H.. (2004) The worldwide leaf economics spectrum. Nature, 428, 821–827.


落叶是小学生的知识。百度是这样说的:

树木的叶柄本来是硬挺挺地长在树枝上的。到了秋天,随著气温的下降,叶柄基部就形成了几层很脆弱的薄壁组织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很容易互相分离,所以叫做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落叶是温带地区的阔叶树减少蒸腾作用,准备安全过冬的一种本领。 落叶还这跟树木中含有的脱落酸有很多关系。

百度的说明看完了,再说说南方的落叶。

在南方,落叶不是在秋天,而是在初夏。许多树一边落叶,一边抽新芽。老叶落完了,新叶也长成了。

我们看春末夏初梅雨季的凤凰树:

叶子基本上落完了。接著就长出新叶,然后就开花:

下图是我家附近的步道,当然是去年的老照片了:

左边是夹竹桃,右边是凤凰树。

下面这棵凤凰树更漂亮,可以看到它的新叶:

美吧!可见北方和南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落叶与许多成语有关,例如秋风扫落叶、一叶落知天下秋,等等。

我喜欢与落叶有关的诗: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还有这首: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落叶总是与乡愁联系在一起的。

也许,这就是秋叶落下的意义吧。


秋天的时候,地上厚厚一层的都是叶子,它们还是原来的颜色吗?不一定,好多叶子都变色了,金灿灿,红彤彤,很神奇。黄色的,像小扇子一样的那些,是银杏叶;红色的,像小爪子一样的呢,叫枫叶;还有那冬青叶,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同一片树叶,正反面的颜色还可能不一样!


为什么一到秋天树叶就会落下来?


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得很干燥,就好比一块海绵,很容易就没有了水分,干巴巴的。所以一到秋天,树叶里的水分就特别容易蒸发,又因为天气变冷,从地下也吸收不了多少水,所以很多树叶自然就脱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大树叉。这时候的树,特别像我们熟悉的《三毛流浪记》里头的小三毛,头顶都没剩几根头发了。不过这对大树来说可不是什么坏事,这些落叶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是为什么?连衣服都没了,头也秃了,光溜溜的,又那么冷,居然还是好事?


原来,树叶落下来以后,树木对水分的消耗也就减少了。这样,它们就可以平安过冬了,等到来年春天,天气变暖了,大树就又会长出新的树叶!这就好比很多动物在冬天都要冬眠一样,都是为了给来年春天的活动储备能量。


而且,落叶有自己的大用处,它们是特别好的肥料。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树叶也可以做肥料吗?那是当然了,我们可以把落叶收集起来,都堆到树木的脚下,经过一段时间,落叶会慢慢腐烂,就可以增加土壤里的营养,让树木长得更茂盛。而且这些落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12 节内容

盐选专栏

奇趣科学启蒙:小故事中的十大思维模型

布谷听听 在线教育平台

12 小节 | 1 小时

¥29.90 会员免费


因为脱落酸的缘故,可以百度一下


就像开车一样,你不给油不就停了么


战火为何而燃,秋叶为何而落; 天性不可夺,吾辈心中亦有惑。

这是题主想要的吧


其实相较于自然因素,我更愿是树叶感受到根的呼唤,才悄然飘落


大概是为了遇见探望了几个季节的小草。。。(手动滑稽)


可能是因为风的追求,也可能是因为树的不挽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