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公共问题,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了解不到事情的全貌,但大多数的冷漠也可能导致更大的悲剧,我们应该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吗?该如何发表言论?该如何对新闻拥有自己的思考?


想必各位应该都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经历了些什么,尽管历史教科书上的笔墨非常轻微,把其中重要的原因归于领袖的错误判断和叛徒的有心利用,但那时的人们为什么可以这么狂热地做著现在难以想像的事?那些所谓的「破四旧」和对知识分子、民主人士的批斗难道在当时就没人怀疑是否应当和值得吗?

至少当时接触的这一年段的历史学习时,我是没想明白,我想即便是再正确的事,也不会这么快得到这么多人的广泛响应;即便那时的文化普及程度再低,也不会把暴力和扫荡推崇到如此地步。

但就在前几天,四月四日的国家公祭日临时出台了关于当天的特殊政策,一时间全网噤声。其他平台我暂且不清楚情况,但那天的B站可谓是有趣至极:

官方视频下的评论,大家都是「默哀」、「致敬」、「纪念」等等,倒算是正常;

娱乐视频下的评论,骂声此起彼伏,很快视频的发布者出来解释道「这是因为审核延迟,本来是昨天发布的视频推到了今天」,接著便在愈发汹涌的骂声中被迫删除了视频;

非娱乐性质视频下的评论最有意思,首先是正常对应视频内容的评论,接著是质问视频制作者为何选在这个日子发布视频,并且开始责骂制作者在举国悲恸的时刻做出如此「恶劣」行径。但随后又一种声音起来了,一方面说文件规定只是限制娱乐性质活动,另一方面又说那些蹲守在视频评论区里所谓的正义使者们是多么的苛刻和极端——然后评论区打成一片,群雄逐鹿,你死我活。

以至于当天午后,娱乐性质的视频已经消失殆尽,非娱乐性质的视频评论区里,活跃了半天的正义使者不见踪影,倒是剩下一群又一群反正义使者的正义使者自我高潮,对著空气打靶。

为什么我开头要引出上个世纪的陈年往事?因为我发现尽管四十余年过去了,但这个社会好像也没什么变化。政府给上一个规定就拿来当令牌在网路世界四处发号施令,以及对此类发号施令反应过激的其实都是一类人,我甚至敢说,倘若我国再来一次文化上的革命,多年后再反观历史,照样是可笑的、愚蠢的,乃至令人发指的。

为什么我要以这件事来阐述「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这个内容?其实这件事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发表言论」,但是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言论自由早不比往日差,我们的个人权利也早不比往日小。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网路这个平台各抒己见,从个人身边的鸡毛蒜皮,到台面上的「公共事件」,相同的是,群众都太容易冲动了,也太容易被煽动了,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四十多年后还是这样。

另外,在这件事上,我们其实还可以看到,真正邪恶的人很少,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些大逆不道的话。我们对公共事件发表的言论大多是出于「正义」的,也往往是各执己见的,以为自己代表了正义,便争先恐后,前赴后继,群起而攻之,用著极端的言辞和语句把自己所代表的正义修饰成妖魔鬼怪。

我也明白,这种停留在文字争论层面上的集体活动也没什么不妥,大家在当天之后继续快乐地生活,没人缺胳膊少腿,也没人就因此家破人亡。可是,要是退回到一九六六,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必定是历史的帮凶。


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早就不发自己的评论了。

引用一下我之前类似的回答

占大多数的评论有多少是已有观点的重复?把别人消化完的观点吃进去再反刍?没啥营养,连自己有没有被营销号带了节奏都不知道。

就算那时候我看出来事实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了又怎么样?只要说的不符合当时的风向,必会被喷。看过太多例子了,我自己知道咋回事就完了,何必逆风说出来?给自己找不痛快吗?讲真,看新闻正文就完了,没必要掺合评论区。我玩玩游戏它不香吗?我看看沙雕视频它不香吗?

当然,如果非要我表明态度,那我宁愿回归人类的本质,做个复读机好了,安全无痛苦,网友也开心。


如果说政治场本质上是物理学的力场,那么舆论场本质上是一种波场。

我们其实只是材料介质的一份子。我们并不是完全弹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而是不均匀的、各向异性的、可以用黏弹性模型近似的复杂介质。

斗争和事件冲击是震源,媒体是载入位置和方向,产生波,波前面向外推。公众发表言论视为波场质点位移,波前面经过该点时,该点就偏离平衡位置,然后逐渐回到平衡位置。随著时间流逝、波场传播,波的速度频散,能量逐渐衰减。

波传到边界会有反射,反射会使得波场驳杂混乱。这个边界,其实就是舆论模拟的人工场域和外部现实之间的边界。外部并不会配合舆论场,波传到那里会强势反弹。为了消除反射的不利影响,要设置吸收边界条件。

波场能够体现材料物性参数。在分析波场的人眼里,这叫性能。波场反馈出来的性能不好,那就要设法调参,或者重置一些引起局部奇异点的地方。

以下面这个问题为例:

如何看待网传谣言「瑞典17岁女孩呼吁中国人保护环境,不要使用筷子」??

www.zhihu.com图标

这个问题1000多个回答中将近95%的回答都在表示不满和反对,根本不在乎这个问题本身前提错误,只是一个早就被辟谣的谣言。这就是材料性能很好的表现。有一个答案指明了问题的错误,拿了高赞,却被勒令修改了。

同理,关于对方方的批判也是一样的,大概也有95%的人,只是看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对方方断章取义的批判,没有读过方方日记全文,就跟著节奏喷了。这就是「云读者」——A看了原文,B看了A对原文发表的评论,等价于B对原文有了评价权,即使B没有看原文。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本来今晚想写另一个我之前想好要写的问题的,但这个问题值得在我这里插个队。我就按提问者给出的顺序来回答:

问题1:我们应该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吗?

回答:应该

对个人而言,你对某件事有自己的观点,只有听到不同的观点时你才会反思自己的观点,并利用自己反思的成果辩驳对方,或改变自己。这是个人的思想走向成熟的途径

对社会而言,提倡个人发声是产生集体智慧的基础。个人发声才能让与自己不同的声音知道,原来世界上不是只有他一种声音。当出现不同的观点时才有讨论的可能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才有得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这是公共事件想要得出最优解法,并将其运用于下一次类似事件中时,最理想的方法。这是集体智慧诞生的过程。

发声-讨论-得到最优解-下次运用,这四个环节是分别建立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的,并且每个环节成功实现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什么意思?大家都发声本身就不太现实,发声以后进行有效、合理、冷静、客观的讨论可能性就更小,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认为有道理的结果则难上加难,将这个结果总结成模型/体系并运用到今后的公共事件中,制约因素比前面三个环节又更加复杂。

所以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内,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以期能为自己思想的成熟和集体智慧的产生提供可能。

问题2:该如何发表言论?

1)识别该事件是否在自身知识体系范围之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人生经历、社交圈子,所以我们对不同领域的认知程度是有差别的。既然我们决定要发表言论,那么至少需要发表有用的言论,所以才需要甄别。为了发表言论而重头学习一个领域,是很没必要的。相反,你运用自己拥有的知识背景去分析一个公共事件,有理有据、逻辑清晰,那么这个言论就必然是有意义的。

你像我一个文科生,就从来不去掺和什么疫苗生产、机械制造等等话题,当然如果你自己本来就有兴趣有积累,那就另当别论。

另一种情况是,有很大一部分公共事件,没有太多的「专业性质」。比如说「北漂」相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活经历和接触,那就按照你自己的经验去谈论这件事,这很好。

2)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平台/对象/场合面前发表适宜的言论

首先,经过我长期地观察,如果你想客观地探讨一个公共事件,微博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平台。你从它140字的基础设置就能看出来,这是个「言论快餐」平台,热搜标题也非常直白,比较适合靠抓眼球引起广泛关注的娱乐圈。虽然它也允许会员发长微博,但对于公共事件的讨论而言,会员发言是不够的。

但是其他平台的影响力是远远比不上微博的,这是我们非常无奈的一个现实。知乎算不算?我只能说,算一个「没办法的办法」,凑合能用。

第二,交流的对象很重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不是一句完全贬义的俗语,究竟谁是人,谁是鬼,这个需要自己判断。根据对象的不同发表不同程度的言论,能有效提高沟通的效率。另外我还要再加半句「见某些人不说话」,所谓「不与傻瓜论短长」需要时刻铭记于心。

3)等一等

这个貌似很多答主都回答了,我很认同,不过多展开了。总之,要在时间上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跳出去,了解更多事实、看清各方观点、梳理自身想法,这很重要。

问题3:该如何对新闻拥有自己的思考?

其实这个问题去掉「对新闻」三个字,也是一样的。拥有自己的思考,你就会拥有对新闻的思考。

一个人对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我只说我个人的经验:系统性思维+辩证思维+专业知识储备+对感性内容的理性

这四点每条展开都很复杂,而且我自己也并没有完全「修炼到位」,毕竟还年轻哈哈哈哈哈。

我只说我的「入门」途径:

系统性思维是做文科生的时候背书形成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这句话,反正我高中的史地政老师天天叨叨这句话:「你读一本书的时候,第一遍很厚,第二遍要读薄,第三遍再由薄读到厚。然后你就把这本书背下来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三遍背一本书哈,但这是个方法。它要求你在接触一个领域的时候,先入门,掌握各种概念;然后形成「目录」,这就是读薄的意思;最后你自己做到能靠著「目录」掌握繁杂的解释、零碎的知识点等等。我觉得近年火起来的思维导图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辩证思维是出国留学的时候接触的。雅思写作文要求这么写,出了国发现外国人都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和教授同学交流多了也就形成了。这个东西的意思好理解,说白了就是正著想一遍,反著再想一遍(当然这个解释比较浅薄了)。发表言论的时候用起来就是,说话之前先换位思考,这样你才不会「带著情绪」说话。

专业知识不多说了,这个看每个人的个人积累。因人而异。

对感性内容的理性:这个很难,而且我自己实践的时候发现阻力很大,我不是个冷血无情的人,我看电影很容易哭的。但是在公共事件中的感性不一样。大家很容易因为感性地看待个体,而忽略这些悲情故事其实本可以不发生的。公共事件往往会牵扯到这种东西,你只有跳出来看,才能理性地思考到底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哪些漏洞需要填补,怎么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问题回答完了,最后说一点我自己的感想。2020年的第一季度堪称魔幻,一件又一件事情交替出现,虽然每个人都在家里蹲著,但是心累的程度是一点没少。

最开始是医患矛盾,然后就是疫情大爆发,当地的最初应对方式令人困惑,后期有所好转。好转的过程非常艰难,期间还牵扯到更多的话题,比如官员技术专业背景与任免的关系,比如媒体宣传女性医护自我牺牲时的不恰当,比如男女平等在抗疫中暴露出的问题,等等;这些事都还没说清楚,肖战粉丝举报的事情又出现了,然后又是举报与创作空间的pk,粉丝和偶像的关系,资本对舆论的操控,等等;这篇还没翻过去,孙杨又撞在了枪口上,一个世界顶尖运动员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同时外国人永居条例又掀起轩然大波,「中国男孩和中国女孩们「对政策的关注点严重跑偏;同期,疫情在国外的形势持续严峻,大家还没替义大利、日本、韩国、美国、伊朗操心完,美股熔断了。

魔幻吗?魔幻。这都是公共事件,可并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得发声,也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能发声。

我个人其实是被粉丝举报那个事情逼到下场发言的,你们可以看到,我在那之前是没有知乎回答的记录的,我只看,不说话。但是那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主动不说话,人家(不特指粉丝)会让你说话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说,我们应该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

(知乎的建议修改机制让我开始反思,这平台确实不是个适合讨论公共事件的平台。我已经改了第三次了,我倒要看看我得删多少东西才能把这篇发出去。)


你知道,言论这东西,最宝贵的品质和价值在哪么?

在敢说,在敢于表达自己。

这是所有言论,对人类本身而言,最宝贵的品质。

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才能探索真理和智慧。

一个敢于言说的人,才能传递和满足社会的价值流通。包括一切真理,文化,乃至所有。

反智的本质是反思考。

反言说的本质是什么?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地方有家垄断公司,那他肯定反人们卖他垄断范围内的货物。因为市场流通,其它商家和消费者得利,而垄断者的暴利却没有了。

有句名言,懦弱者慎谈良善。

实际上,软弱于思考的人,也谈不上什么聪明愚蠢。

软弱于言说的人,沉默者,相当于直接弃权,而且尤其在公共领域,这放弃的东西多了去了。

你没有声音,在相应领域,你就约等于不存在。

这道理非常简单直白。。就跟你放弃喊救命。肯定放弃了路过人会施救的机会。

所谓的公共,就是群体心智和声音交汇的大集合。。当其中大多数是沉默者,约等于一堆弃权的大集合。

那么这个公共到底是种什么公共,就必然符合人们相应选择的规律和因果。

没有个人的言论,拿什么构成公共?

实际你关于任何公共的理解,本质都是发声的个体交汇的集合。。

这是一个角度。

另一个角度。人生总是艰难。

发出声音也是如此。尤其参考现实,历史和环境。

我不建议你去直接怼黑社会老大。因为为你个人安全著想。

群体的高度协作,秩序,文明,和个体的自由,力量,独立。是成正相关关系的。

毕竟做为一个个体人,你自己跑自己的容易,带著一堆心智不愿意为自己负责的人,事情就很难解了。

就跟你进一家公司,协作关系很好,人人独立负责,公司自然发展。你进另一家公司,很多人既不独立也不为自己负责,就是混赖,那你干点什么说点什么,反而触动他们的利益,发展不说了,却只会得到纷争。

所以发表言论本身即是有价值的。

但在特定环境里,却也注定不会得到它应有的价值实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