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要加辅食了,也问了长辈们,可我觉得她们的方法都有些错误的地方在这里想问问看到这个问题的宝妈们,你们是怎样做辅食给宝宝吃的呢?


小红书啊,今日头条啊,教程很多。建议买个辅食机,从简单的果泥、蔬菜泥做起


谢谢邀请,关于宝宝辅食的相关问题,我在微信公众号育果孕育助手上面有写,在整理一下:

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说,一到孩子4、5个月大就开始左右打听,是不是可以加辅食了。一部分妈妈出于担心孩子光吃母乳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而大部分妈妈则是出于积攒的母爱无处释放,渴望赶紧通过做爱心饭饭来表达。

辅食这件事情,都是没开始的时候无限渴望,一旦开始无限抵触。

那些兴奋不已想大展拳脚的妈妈们,终是扛不住做饭一小时,喂饭三分钟。宝宝尝一口就拒绝再吃第二口,有的宝宝甚至看见勺子就开始嘴巴闭紧,拒绝进食。特别是,当一个平日精致打扮、讲究个人和生活管理的女人,看著一个不留神随时被打翻的饭碗、横流的各种汤汁和呕吐物时,绝对一脑袋黑线外加生无可恋,也分分钟逼死处女座妈妈。

长此以往,说好的制定食谱、菜单就被抛到脑后;做个卷饼还是烤个蛋糕,永远停留在设想阶段。

根据育果孕育助手几位妈妈的经验,对待辅食这件事情,态度上要足够重视,毕竟小宝宝吃睡排是三大核心,入口的东西需要讲究。但不用过分教条和刻板,掌握喂养的总体原则、基本要点就好。

之后还要理解,辅食阶段是向正餐阶段的过渡,这就需要通过这段时间去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就餐礼仪。与其三岁之后总结孩子不爱吃蔬菜、又挑事,不如在辅食阶段进行有效引导。让每个宝宝都成为一个爱吃胡萝卜的好宝宝,真的可以做到~

今天育果孕育助手为大家带来全析0-24个月辅食进阶备忘,深度解析关于辅食的这点事儿,让每位妈妈都成为全能主厨~

备忘重点1

辅食添加时间

权威观点: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推荐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6个月开始添加除母乳以外的其他食物。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时提前增加辅食,但也不可早于4个月。早产宝宝的辅食添加时间应为矫正月龄。

育果孕育助手温馨提示!权威声音以外,基于小无猜memory优质妈咪库调研总结,考虑到宝宝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6个月是添加辅食的适宜时期,这个阶段宝宝肠道发育较完善,口腔小肌肉开始发育,是锻炼咀嚼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阶段也是过敏低风险时期。但是辅食添加的时间并不是严格到满6个月那一天才可以。宝宝添加辅食的时机,还需要根据宝宝「发出」的辅食添加信号进行判断。

备忘重点2

辅食添加原则

从米粉开始

遵循少量慢增和137规律

  • 137:之后一次添加1种食材与米粉混合,连喂3天,观察宝宝皮肤及排便,没有问题可以尝试新一种食材。吃够7种食物以后可以尝试混合食物喂给宝宝。

分阶递增

减少喂养人负担

备忘重点3

辅食进阶基本原则

0~4月纯奶

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

5~6月

这个月龄添加辅食是为了让宝宝熟悉「吃」,完成吮吸→吞咽→咀嚼,熟悉食物的味道。

  • 餐次一天一顿或两顿;
  • 每天保证摄入600-800ML奶量;
  • 宝宝第一口辅食从配方米粉开始;
  • 所有食材添加均为泥糊状,研磨度细腻。

育果孕育助手温馨提示!每次辅食添加时间在喂奶之前,先喂辅食,再喂奶,不是为了让孩子吃饱,而是尝试「吃」。

7~9月

这个月龄重点关注随著食材种类增加,孩子的排泄是否有异常,以及皮肤会不会出现过敏。

  • 餐次一天两顿;
  • 每天保证摄入600-800ML奶量;
  • 可以开始添加蛋黄、鱼肉泥、鸡肉泥
  • 食材种类逐渐丰富,泥糊状和半固体食物为主,向碎末状过渡。到9月龄末,逐渐过渡到一餐吃混合泥,一餐吃菜粥或烂面条。
  • 适当引入手指食物,培养宝宝进食兴趣;

10~12月

这个阶段开始固定孩子就餐时间、地点、座位以及程序,培养就餐礼仪。但往往这个阶段开始,孩子多动、好奇心大,反而会破坏之前养成的习惯。

  • 餐次一天三顿;
  • 每天摄入600-800ML奶量,逐渐减量;
  • 逐步进食半固体,食材加工建议质地细软,易于咀嚼。到12月龄末,逐渐过渡到吃两餐菜粥或烂面条,且混合食材种类丰富。

育果孕育助手温馨提示!米粉建议吃到1岁;周岁内不要添加除了核桃油之外的任何调味料;肉食一定要慢加、少加,很多中医儿科保健建议周岁内不吃肉食,以免伤脾胃。

13~18月

随著萌出乳磨牙,宝宝咀嚼能力进一步提升。肠胃功能基本健全,大部分食材都可以被消化吸收。

  • 餐次一天三顿,时间逐渐向大人的三餐正常时间靠近;
  • 每天400-600ML奶量,逐渐减量;
  • 3餐3点饮食模式固定,菜粥、面、软饭仍是主要选择,但食材加工精度上有所改变,且可以有意训练孩子吃块状物、硬质感食物。

小无猜memory温馨提示!培养自主进食技能,可以准备不易洒的食物,泥类食物作为点心,让宝宝练惯用舀取食物。

19~24月正餐过渡

这个阶段,孩子所吃食物种类,以及食材加工程度基本与大人一样,但仍建议为宝宝单独制作饭菜,或采用分餐制。

  • 餐次一天三顿,与大人同时进餐;
  • 每天保证400ML奶量,可摄入酸奶、奶片
  • 食材种类多元化,蒸饭、面条仍是首选,简单操作,且较易混合多种食材。
  • 儿童速冻食品,云吞、饺子等,不失为应急之策。

宝宝辅食进阶,很大程度上也受出牙影响,孩子出牙时间、情况有差异,妈妈们需酌情考虑。

备忘重点4

食材加工示例

胡萝卜,南瓜、土豆、红薯等可参照。

西红柿,去籽、去皮。去皮方法,可用开水烫一下,或者在加工食材的过程中,注意捞出来。

菠菜,白菜、生菜、油菜等叶菜均可参照。

菌类蘑菇,切记做熟,不能生吃。

鱼肉,鸡肉、牛肉、虾肉均可参照。肉类添加注意慢加、少加。

宝宝拒绝进食的情况

健康原因

如果宝宝持续一段时间一直食欲不佳,就需要引起重视,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健康原因,是否缺乏维生素,如锌等;是否贫血,在宝宝6月龄以后需要及时补铁,在接近1岁时对铁的需求量又出现一次高峰,很容易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影响食欲。蓄食了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胃口不佳,这种时候避免再上火。

食物性状

要及时评估宝宝的咀嚼能力,过硬的食物导致咀嚼困难也会使宝宝出行咀嚼进食的情况,但一直是泥状的食物,也会引起宝宝对辅食的厌倦情绪而拒绝进食。解决办法是,辅食需要逐渐改变质地,不要害怕宝宝干呕,干呕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宝宝学习吃饭的必经之路。慢慢加大食物颗粒,锻炼宝宝咀嚼能力,增加辅食种类,让宝宝对吃产生兴趣。

自主意识

随著宝宝的成长,会对周围一切事物保持高昂的好奇心,这给喂辅食也造成了一定困难。喂饭时会抢勺子、抢碗,如果不给就拒绝吃饭,这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觉醒。解决办法是如果没有提供过手指食物,这个时候可以引进了,让宝宝自己抓著吃;如果之前已经开始吃手指食物,应该考虑增加种类。每次吃饭前,让宝宝先自己吃,既训练了精细动作,又可以培养宝宝独立意识,还能增加孩子进食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吃饭。

小无猜memory解答

实操问题

锻炼咀嚼的方法

准备一些硬质的食物,比如生的胡萝卜条,放宝宝牙床处咬著玩,但是要在大人的监督下以免孩子误吞,一般情况下宝宝是咬不断的,只是锻炼口腔肌肉,体会牙龈咀嚼。

加盐加油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岁以内宝宝的辅食是不需要加盐的,宝宝需要的不是盐巴,而是钠,而且需要的量很少,可以从母乳、奶粉、食物、婴儿食品中获得,不需要额外添加盐。那油呢?我们常说的DHA就是一种油脂,好的油脂是有益于宝宝大脑发育,比如核桃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可以从宝宝加菜开始,在辅食里添加好的油脂。除了添加这些有益植物油,也要丰富宝宝辅食种类,多吃深海鱼、虾这些富含DHA、EPA的食物。

辅食保存的时间

  • 2小时。在4°C以上的室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就不要再给宝宝吃了。夏季气温超过32°C,室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 2天。冰箱的冷藏室(4°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鲜层,存放的辅食最好在1-2天内吃完,绝对不要冷藏超过48小时,建议准备隔天吃的可以放冷藏室,叶菜类要现吃现做。
  • 1周。肉松、虾粉、香菇粉,要炒的很干,密封保存,放冷藏室7天内吃完。
  • 1月。肉泥、高汤等荤类辅食放冷冻室1个月内吃完。自制馒头、面条、水饺、馄饨等,冷冻可保存3个月,不过建议1个月更新一次宝宝面粉类主食。给宝宝做好的面食,要平摊在容器上,放到零下18°C的冷冻室速冻。

新手主厨们,一起开始我们的爱心小厨房吧~


最开始先吃米糊,兑稀点,看宝宝能吃多少,然后逐渐增加量,时间最好选在上午或者中午吃。慢慢再添加果泥、蔬菜泥、肉泥之类的。


懒妈表示四个半月开始一直吃小皮米糊 ( ω )

七个月开始吃面条,蒸山药,蒸蛋黄

各种酸奶溶豆,小饼干,。。。一点盐也不给吃

现在十个月是一个高壮胖~( ˙?˙ )

下厨房。

宝宝辅食就是各种菜泥、果泥,其实都不好吃,但宝宝很爱吃。


新手妈妈都有个过渡期,都一样的 我带查宝时也是这样,我婆婆是南方人,我是东北人,饮食习惯上有很多不一致。

刚开始我是不会做的,然后婆婆叫我做这个给宝宝吃那个给宝宝吃,有的可以吃了我做给宝宝了,但是觉得不科学的我就拒绝了。老人的经验肯定是比我们丰富,但是也有很多不科学。最为新时代的宝妈,我们要科学育儿,科学喂养。

宝贝刚加辅食一定要按照,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单一向多样化循序渐进的喂养步骤。

一岁之内不要给宝宝吃任何调味料,糖、盐要到宝宝一岁以后加。

开始时可以加些菜泥,果泥。

待宝宝8.9个月了,可以将辅食性状改为半固体状。

宝贝11个月了,可以过度到固体状,这时候的宝贝消化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完善。但是仍不能同成人食用同硬度食物。

随著宝宝的慢慢长大,妈妈们也会积累一套属于自己的育儿经。

说的比较笼统,详细的可以多读一些科学育儿,喂养方面的书,来增长自我的育儿知识。

说了这么多,觉得没说啥有用的 希望对您可以有点点帮助或启发


关于辅食的一些内容,也是宝妈们问到的高频问题,那么就借著题主给出的提问,我来回复下相关的辅食知识。

什么是辅食?

我们将固体、半固体、流质的食物称为辅食(果汁可以,只会给宝宝带来更多的热量和糖分)

宝宝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1. 补充营养,6月龄以后,孩子开始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
  2. 口腔发展需要,也是重要的作用之一,直接关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辅食添加前的一些准备

  1. 月龄:满6月课添加辅食,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
  2. 标志:宝宝可以在辅助下坐起,挺舌反射小腿,对食物感兴趣
  3. 物品:勺子——初期用短柄、软头、小头的勺子。中期用弯头短柄勺。后期用长柄硬勺。——碗——刚开始用不怕摔的塑料或不锈钢的碗。餐椅——简单易折叠、易清洗、塑料的

添加辅食注意事项

  1. 根据美国儿科协会最新引进,第一口辅食不再规定一定是米粉,但一定是高铁食物。
  2. 每一种新的食物都要单独添加,少量尝试,观察3-5天,确定不过敏再叠加第二种食物。
  3. 1岁以内不添加盐以及其他调味品,保持食物天然味道
  4. 添加时间通常是先吃辅食再吃奶,如果宝宝不爱吃辅食,可以先吃奶再吃辅食。
  5. 1岁前辅食是尝试阶段,奶才是注释,所以前提是不影响奶量添加辅食。保证宝宝每天600-800ml的奶量

好了,关于辅食的问题,就回答这些吧,还需要更多的内容,欢迎关注公号「泡泡育乐园」

「泡泡育乐园」有很多的育儿知识与大家分享,同时有专业的睡眠顾问和心理咨询师可以给妈妈提供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关注公号留言,泡泡与更多的妈妈一起,致力于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