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价位下三脚架最大高度指标重要吗?


不重要,反而是三脚架腿之间的张角更重要!很多人理解的三脚架要跟我长一样高,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一张优秀照片的构图角度,和你的身高无关,否则摄影师永远不会蹲下或者爬到高处拍摄了!


三脚架其实有两个大用途:支撑相机、稳定相机。

如果不是长期站立拍摄鸟类、视频、体育等场景作为支撑相机用,三脚架高度其实不重要。

当然了,更高的三脚架,会让你需要稳定相机拍摄时候构图更加游刃有余。但是带来的是成本增加、重量增加。

比如说这一支ProMediaGear三脚架,高度在两米多,我185需要蹦起来看构图——其实是摆拍。手机拍照也用不著这支2万多的三脚架。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几个品牌的三脚架,三脚架管脚开启角度小,所以在同样成本、同样材料情况下,它们的个头更高,带来的问题是,稳定性变差,很容易被风刮倒。

稳定性比单纯追求高度更重要:

风大,放低

提高,越过障碍

现在在楼顶、家里、木栈道附近拍摄,我们都会使用大力夹产品:

在我家炕头

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观景台

青岛栈桥

支撑长焦,在我家炕头

拍摄日出

当有游人走来走去,大力夹也可以避免绊倒游客,避免拍摄失败,避免拍摄抖动等功能。

硬广:我的微店有销售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3035206673wfr=goods_poster (二维码自动识别)


如果只是拍风光,三脚架不升中轴最大高度一米四以上就算合格。可以避开大多数构图障碍物,同时不会太不稳定。(所以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厂现在都开始做5节的脚架……)


要看你选的是什么三脚架。

如果是这种无中轴的三脚架,那么三脚架的最大高度是重要的。

百诺 C3770TN组合式碳纤维无中轴3节三脚架京东去购买?

如果是这种有中轴的三脚架,那么三脚架的最大高度不重要。

百诺 C3570T碳纤维经典三角架京东去购买?

对于这种有中轴的三脚架来说,有一个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以及一个升中轴的最大高度。

99%的情况下,我们使用三脚架是不会升起中轴的,因为升起中轴,会严重的降低三脚架的稳定性。所以只有在一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升起中轴,典型的场景比如三脚架的前面有一道护栏,如果三脚架过低,正好会把护栏拍进去,迫不得已升高中轴到避开护栏的位置(升越高越不稳定,所以应该升到刚刚好即可)

第一个三脚架因为没有中轴,所以最大高度就是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

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指标。选择的标准是和使用者的眼平线高度相关。因为如果三脚架上的相机取景框和我们的眼平线高度越接近,我们取景拍摄的时候舒适度就越高。经常用三脚架拍摄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三脚架前取景和等候光线的时候,往往会呆很久,所以舒适的高度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点,非常有价值。

翻出两张旅行过程中别人帮我记录的工作照片。上面一张是我在西藏纳木错边拍摄日落,当时用的老的三脚架,高度严重比我低,这样弯腰曲背很久看著也累。下面一张是在澳洲的巨松林里拍摄日出,新脚架加上相机的高度比较接近我人眼高度了,所以舒服很多,人站直了,看上去样子都精神好多啊。

除了升中轴的最大高度以外,三脚架的最低高度也有价值。因为很多风光片,特别是超广角的片子,都是把三脚架放到最低来靠近和夸大前景取景的。这个时候能放的越低,你取景的优势就越大。

下面这张异次元空间拍摄于澳洲Mungo国家公园,三脚架就放到最低拍摄,所以前面的纹理就被夸大了很多,形成了很吸引人眼球的放射形线条。

除了最大高度和最低高度以外,三脚架的收起高度也很重要。这个好处不言而喻:便携性。但是这样的便携性不是没有代价的,一般节数越多,收起高度越短,但是节数越多,稳定性却会下降。所以只能在便携性和自己对体积重量的承受范围里做一个平衡。

好啦,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爱好风光摄影的你,拍摄会带什么器材??

www.zhihu.com图标如何选购合适的三脚架??

www.zhihu.com图标

19.9包邮到一万多的三脚架用过不少

基本可以说越贵确实越好用

云台的质感很重要,非常重要。

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片面的规律就是基本上越重的越好用。然而越重越不便携。这是一对矛盾。

根据自己使用环境(室内外森林雪山……),相机/摄像机大小重量,用途(拍照,拍视频,运动)…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钱包,综合考量


高度不是那么重要,个人认为重要的是稳固性。

前几年买了有5,6个三脚架,价格从300-6000元的都有,过于便携的小脚架不要买,例如日本金钟那些,还有思锐的便携脚架,户外使用非常不稳。一定要粗,要有一定重量的,才能稳固。

另一方面,云台要好,差的云台不仅操作不方便,还容易垂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