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小国的一些型号,也包括大国的ppsh43,pps43,mp40,m3等,究竟是哪款呢?


像题主说的和没说的这几款冲锋枪,如英国斯登、美国汤姆逊和M3黄油枪、德国MP40、苏联PPSh-41和PPS-43都是大量生产的成熟可靠型号,并在二战结束后大量倾销到各个第三世界中小国家和原殖民地新兴解放国家使用,并且在二战后一系列局部冲突和战争中崭露头角。

那么,哪款冲锋枪经受住了岁月长河的考验,苟到现在了呢?

首先提名一下PPS-43

东乌冲突中,使用PPS-43的东部坦克兵

苏达耶夫ППС冲锋枪(我国仿制版称为54式冲锋枪)批量生产至1945年,在苏军现役部队用到1955年,被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内务部队、警察等准军事组织用到80年代,作为预备/动员部队库存武器仓储到苏联解体,以至于乌克兰内战波罗申科基辅-东部民兵两边翻苏联时期的军备仓库还能翻出来一堆。

这还没完,波波沙(ППШ)冲锋枪的情况更扯淡。

沙漠风暴行动,「绿精灵」美军背后的PPSh-41

波波沙冲锋枪,苏联本国生产到1947年,20世纪60年代才从苏军中全部撤装退役,但华约成员国和各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内务部队、警察却把他们用到21世纪,有据可考的最后一个从武装力量中退役波波沙冲锋枪的「正常国家」是白俄罗斯——在2005年将其退役。

至于那些动荡混乱中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叶门和非洲各地的冲突中,从政府军、反叛军、反美武装和恐怖分子,甚至美军自己都有官兵选用PPSh-41

东乌冲突中,使用PPSh-41的东部民兵

而乌克兰目前仍有数十万波波沙冲锋枪的库存,并在乌克兰内战中使用。

到了21世纪,斯登、MP40、汤姆逊和M3黄油枪别说上战场,想要一睹真容也只能在博物馆和美国枪械玩家手里能见到了吧?

关于性能和生产性,纳粹德国认为自己的MP-38/40:

……MP40冲锋枪不是被部队认同的十全十美的武器。

它命中精度太差,杀伤威力不足,故障率高,特别是供弹故障频繁,甚至不被部队喜欢。但它之所以在进攻部队和突击队中仍受欢迎,是因为除了它之外,我们没有类似的冲锋突击武器。

相对来说,德军认为苏联PPSh-41波波沙火力猛、准头好、杀伤威力大,而PPS-43在继承了波波沙优点的基础上更加轻便灵活。

此外德军认为斯登便于生产,还可以安装消音器,受到一些纳粹军官的大力追捧,如备受希特勒器重的特种战奇才斯科尔兹尼就极力主张德国仿制斯登冲锋枪,哪怕只生产消音斯登的仿制型号供伞兵、侦察兵和特种人员使用。

为了推销英国斯登冲锋枪,斯科尔兹尼甚至大逆不道地在纳粹德军高级将领散会时,在他们背后用斯登消音冲锋枪打空一个弹匣,再告诉他们「我刚才就用这个枪在你们背后打了一梭子,听见没?」

当然到了1945年,纳粹德国还是高呼「真香!」仿制斯登生产了MP3008冲锋枪。

我看知乎好像还有人纳闷说「PPS-43无论是工时、生产性还是作战性能都优于斯登,为啥德国人仿了斯登?」我琢磨著可能是仿制「劣等民族」的武器在纳粹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不正确」问题。

但芬兰人就没有这个幺蛾子心理了——芬兰人苦于自己的索米傻大笨粗,废工废料,在得到了苏联PPS-43之后如获至宝,立刻将其改为9毫米口径后投入仿制生产,命名为Konepistooli m/44。

需要精密加工的索米在付出巨大的加工时间与成本损耗的同时,在1931-1953年足足22年间,仅仅生产了8万支——而芬兰仿制的PPS-43(Konepistooli m/44)仅仅在1945一年不到就生产了1万支......要不是由于战争结束,芬兰军队只要1万支,(50万的芬兰军队遣散复原的只剩几万)其产量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芬兰人高度评价PPS-43道:

新的冲锋枪(苏联PPS-43/芬兰M44)比索米更优秀、更便宜、更容易大量生产。除了极个别的枪管,螺栓和手柄上的一些木板外,所有部件用冲压钢材制成。用较少的原料、设备与人力就能生产。这款冲锋枪的重量只有索米的一半,各种技战术性能却与索米相差无几.....


强势吹一波斯登(然而小可爱我是铁杆苏系啊),圈子里的都听过斯登造价9美元口径9mm(汤姆逊羞愧的低下了头),他的结构真的不像是你英造的枪,除了枪机和枪管都是冲压的就ok的构件,这浓浓的苏联风是什么鬼呢。

mkⅡ

mkⅡ(s)

注意消音器,此型主要为特工用

平时可以津津乐道的讨论武器的参数性能,然而战争时抛开经济因素只看武器就是耍流氓啊,廉价皮实压过了严谨精致,军队里的武器永远是由报价最低的厂家提供的,一等品出口创汇三等品部队使用,看什么看就是说你共军。

---------

两年前的回答为什么最近才开始有人评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0.2.3


起码一半是说PPSh-41,显然就是只会看数据的,对,说的就是那个弹鼓的超大弹量。如果真的好为什么要换成PPS-43呢?

PPSh-41弹鼓很脆弱,使用中很容易弄坏介面,因此要小心轻放,射击时需要用手托著弹鼓以防碰坏。

弹鼓重量大,不好把持。

弹鼓成本高,加工复杂。

弹鼓碰坏一点点之后就很不好装上,导致更换弹鼓非常浪费时间。

枪身本身也并不是很坚固,不能以坚固物体作为支撑点,否则很容易弄坏。


pps43

1.pps43的工时和金属耗材,竟然比已经不算复杂的ppsh41还要减少了一半以上。

2.pps43的性能和ppsh41区别不大。

3.pps43没有明显的短板,各方面都比较完善,重量也很轻,复进簧导杆当退壳挺也是亮点。m3射速太慢。斯登可靠性太差。

芬兰仿制以后的kp44基本所有属性超过索米。


个人认为是苏制冲锋枪波波沙41

首先看名气和使用时段和范围,稍微了解二战史的朋友几乎都对波波沙有所耳闻,自1942年首次装备以来伴随著苏军一路从莫斯科杀到柏林城下,之后曾广泛装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立下汗马功劳,而后在越南战争中仍有一部分游击队装备著波波沙,甚至在世界的一些热点地区还能看见它的身影,使用时间之久范围之广是同时期的任何一款冲锋枪所不能比拟的,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波波沙的优良性能。

性能与生产成本。波波沙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枪弹和MP40的毛瑟手枪弹比较相似,两者的杀伤能力均不及使用.45手枪弹的汤姆逊,但还算中流,波波沙和汤姆逊可以使用弹匣和弹鼓供弹,MP40只为弹匣,且MP40采用双排单进弹匣,在实战中双排弹可能并为一排,容易卡壳,续航能力也不及弹鼓,但使用弹鼓的同时也增加了枪的总重。精度,点射的话几款主流的冲锋枪效果应该不相上下,毕竟是冲锋枪,精度受距离的影响而急剧下降,200米开外就要看射手的素质了,波波沙的射速是最快的,连射时最不易控制,相比之下其它几款要略占优势,不过这也使得它拥有恐怖的近距离的火力输出和压制能力。波波沙的人机工效做的不算好,左手握弹鼓姿势极其尴尬,抓枪管又容易烫手,不像汤姆逊有专门的握把,但汤姆结构复杂而且巨重,4.78KG空枪重量甚至重过一支30发的AKM,并且结构复杂将影响生产周期,100发的鼓将近4KG,整个加起来重量相当适合用于负重旅行,波波沙空枪3.63KG,71发鼓也就不到2KG。生产成本,仅次于斯登冲锋枪,但斯登的性能远不及波波沙,波波沙使用大量冲压组件,焊接或铆接而成,易于大批量生产。拆卸保养非常简单,枪管和枪膛内侧都进行了镀铬防锈处理,这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这些特点使波波沙具有无以伦比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无论雨雪、污泥、还是低温,都不能阻碍其倾泄弹雨。在性能方面大概只有芬兰索米可以与之相比,但索米整个二战只有8万支的产量。以实战标准衡量,苏联波波沙冲锋枪无疑是二战最佳。

芬兰的索米冲锋枪

二战给人的启示之一,就是精英路线敌不过群众路线,数量最终一定战胜质量。对战争贡献最大的武器,通常是性能可靠(不一定要优异),数量庞大。一件武器无论性能再优越,如果不能大批装备部队,都无异于纸上谈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