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洲進口羊肉的到岸價,只是內蒙羊肉成本價的1/3-1/2.

2,蒙古國羊肉成本是內蒙古羊肉的1/4,但是因為蒙古國海關的檢疫不健全,沒法辦理出口手續。暫時進不來。

3,在豬肉供應正常時候,進口羊肉嚴重打壓內蒙羊肉價格。但是在非洲豬瘟影響後,進口羊肉的對國內羊價的衝擊已經很小了,沒有遏制住國內羊肉價格的迅速升高。

4,進口羊肉合法途徑佔國內消費量的6%。

5,澳洲肉羊的產肉量比內蒙古本土羊高80%。

6,如果貿易戰持續,匯率下調,國外羊肉進不來多少。

7,牛肉更值得關注。


嗯,我也不知道為嘛關於羊的問題都會邀請我。

我呢,雖然ID是一隻羊,但是呢,不代表我是羊養羊屠羊賣羊!!另外,我很喜歡羊這種可愛毛絨的生物~請不要再邀請我回答 如何??一隻羊or關於大規模養殖山羊 以及綿陽和山羊的細分 諸如此類毫無羊道的殘忍話題了……

真殘忍!

嗯,不說了,我要去哀悼那隻被屠宰的羊了T﹏T


謝邀,實質上中國目前對羊肉需求量逐年增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對於羊肉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家企業的目標著力點不同,基本盤也不同。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畜牧技術的完善,羊肉本身品質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因為中華飲食文化對羊肉的肉質有很大的要求,不同肉質的羊對烹飪方法也有需求。內蒙古烏珠穆沁羊和蘇尼特羊涮火鍋,巴美羊和阿爾巴斯羊肉質適合做手把肉和燉食等等。。。國外的羊肉以美利奴羊為例。肉質口感沒問題,但是羶味偏重,需要特別的烹調手段。燒烤和紅燒尚可。想做手把肉是不行的,做炒菜或者清蒸也不行。只能說各有特色吧。前段時間央視二套消費主張做過一檔專欄教你怎麼挑選羊肉,以及各地羊肉的差別。有心的同學可以去找一下,很有幫助

第一,內蒙的羊肉只夠內蒙的人喫,進口的羊肉通常銷往內地,所以不影響

第二,內蒙的羊肉周轉是牧民/養殖場【生產】-二道販子【運輸】-肉店/冷庫【銷售】,雖然中間的價格會蹭蹭的往上漲,只要能賣出去,那就是賺

第三,無論牛羊肉,我國的屠宰場都會注水,通常在注水後,牛羊都會變得鼓鼓的了。一頭牛能有1.5頭牛的肉,只要能賣,那就是賺

第四,無論是病死的羊還是老羊和健康的羊,它們除了從牧民/養殖場買的成本不一樣以外,銷售價格是沒有差別的,進口的牛羊肉或許口感好,但只能是健康的進來,所以很少,根本不足為患,

另外,從冷庫/肉店老闆依舊保持高價格來看,顯然沒有什麼影響


謝邀。2016年的內蒙羊肉整體價格低迷,與進口羊肉關係還是很大的,畢竟價格上佔據很大優勢。就養殖規模來說,可能只是影響了一小部分農區養殖戶,倒是禁牧對於養殖規模的影響是不小。


謝邀,但我真的不懂。

等了好幾天沒見到專業的回答,我就湊一篇同樣不靠譜的回答吧,完全主觀,沒有依據。

羊肉進口對內蒙養殖規模沒有任何影響。不只是內蒙,其他省份牧區也一樣。

因為我國的羊肉供應一直以來都是供不應求,必須靠進口來補充。尤其是現在在退耕還牧、退牧還草的政策形勢下,肉羊養殖已經頂格了。說白了就是在允許範圍內,能多養就盡量多養,放養也好圈養也好、喂草也好喂飼料也好,反正最多最多也就只能養這麼多了,但依然遠不夠全國的市場供應。

所以就必須進口,需求多一點就多進口,需求少一點就少進口,但國內的養殖,就是符合政策(實際也常常超出)的頂格規模。

主觀感覺,不一定對哈。

呼倫貝爾 去年2016年底羊肉特別便宜,今年2017年又呼呼貴了。

不知道為什麼!!!


對於喫慣了本地羊肉的人來說,外地的一喫就會有差別。所以養殖區的消費應該不怎麼會變吧!我在臨沂,非養殖區,之前對牛羊肉沒什麼分辨能力,覺得羊肉都是好喫的。直到喫了蒙山山民養的羊肉,才知道在超市買的巨便宜的肉是啥,於是寧可多花點錢也要買到自己認為好喫的肉,預算不足就少買點唄!內蒙的羊肉還沒有機會喫到。估計進口肉能夠衝擊的市場,多是以前的我這樣的肉食小白,再就是希望降低成本的一般餐館。

而在沒進口之前,小餐館用的也不太可能是內蒙的羊肉。比如臨沂,我們附近一家用正兒八經蒙山羊的羊肉館就倒閉了,旁邊存活下來的幾家用的是什麼肉非常不好說。

所以我覺得,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國際貿易內國內產業長期是促進的,短期會有不利影響。

以上。


互相影響,互相進步


先上結論,影響極小

不是所有的咩咩產的肉都一樣。

內蒙羊本身就供不應求,大部分都本省自己消費了。出了內蒙,你真以為能喫到內蒙的羊肉?

那些喫澳洲羊的地方,本身也不是內蒙羊的市場。

有什麼影響?


價格高低不說,作為內蒙同學當地還是比較看重肉質口感,至於價格考慮的少。


說實話,每年內蒙的羊可能都不夠內蒙人自己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