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我是一个90奔三的人,但还是一个热爱动漫的宅女。排球少年我只看了第一季,所以嘛,在我的心目中灌篮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排球在我心目中一般般吧。所以我有个人偏见,这个就别骂我了。但作为宅女,现在不得不因为一些问题重读大学而交到的漫友们就是属于90尾或00后吧?当我向他们(男生)提起我心目中的经典时,他们都说只是听说过,没看过。他们说画风太老了(这我承认)而且感觉剧情老套,得分虚假。没有排球经典,这让我很郁闷。所以我想问问有同时两部都看过的漫友们的想法。咱们也不说对比引起争吵,因为动画年代,剧情什么的都不一样,也没什么好对比的。


那么多人谈动画、剧情比较,我就先不谈了。

两部动画漫画我都有看,两部我都相当喜欢、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好啦除了灌篮高手的动画,但毕竟人家是多少年前的作品,互相比较本身就不公平)

然而,我认为排球少年和灌篮高手有本质上相当大的区别

灌篮高手主要描写樱木从一个篮球菜鸟,从练运球、练篮板、练投篮等,一关关添加自身技能,渐渐变成不可或缺球员的故事。当然这之中仍有与队友的团队合作、突破心理障碍、宿敌交战间的描写等,一步步点燃读者心中的热血与热泪,然后一举将湘北推入全国赛,来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为角色和读者的青春画下最难以忘怀的篇章。

简单来说,灌篮高手是关于人物如何努力迈向成功的故事。

而排球少年虽然有主角日向翔阳、影山飞雄,摊开来看却不是这么回事

与其说是以人物为出发点,不如说作者以「传递思想」为出发点,来刻划每一个角色、每一个队伍、每一次比赛。其实仔细看,会发现作者对于挫败与气馁的描写多过于求胜,对于输掉的队伍心情描写多过于胜利的队伍

我想排球少年最可贵的,并不是看角色如何走向成功,而是如何与气馁与后悔相处。

有时候会想古馆老师是不是遭遇过什么,描写一个人在谷底的心境超到位(喂XD),他笔下的人物相较于其他JUMP各种怪物,细数下来几乎都是平庸的、弱小的、无力的,无论个性或遇上的困境,都如同我们身边的人或我们自己,而且当角色遇上困难时,并不会无理由让他奋力站起来呐喊「那我再练一百颗球」之类的,而是如一般人那样充满了不甘、悔恨与挫败。

例如山口在遇到压力之后选择逃避,然后被罪恶感和懊悔压垮了自身

例如田中在小时候想著自己可能是天才,但渐渐发现自己其实很平凡

几乎每个角色都有著不同的课题,像谷地那样自我价值否定的村民B、东峰那样因恐惧而懦弱地迷失在道路上、日向那样因条件劣势所以机会永远比别人少、像木下那样做足准备并期盼上场,却马上被失败抽了一记耳光的残酷现实。

排球少年这部漫画看似热血王道,但切开来都是现实论。

但也由于这些残酷事物堆积,更能感受到角色在逆境之中的成长,如何转变想法、如何突破瓶颈、如何让原以为浪费的时间成为养分。古馆老师运用画笔告诉读者,生而在世一定会经历许多失败和不公平,但这不代表弱小,只是做足准备、当下次机会来临时牢牢抓住而已。

也许在古馆老师心里,也许变得很强或获得成功并不算什么,但是在逆境中不气馁、决定爬起来的人,就会是最闪耀的。

排球少年为何被称为写实动漫,我认为不仅是因他没有超能力,而是他切入的角度太过贴近现实与人心了

再拿一个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举例──及川彻

他可以说是动画一二季的大魔王,但摊开来看及川的整个国高中六年,他从来没踏进过全国赛,甚至,他只是个凡人。及川彻深知自己不是影山那种天才,也没有牛若的优势,进入的学校也不是第一强校,这角色更不是热血笨蛋看不到事实,他会气馁、会焦躁、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就这样了

可是他最后仍说自己没选错,然后仍咬著牙选择了那条明显会更艰辛的路

当他这样选择的那一刻,我真的无法不敬佩这个角色

他没有进入全国过,也没有被选入代表队,在别人眼中也许他没有成功过

但在我眼中,他是整个排球少年中最强大的人

我非常喜欢排球少年带给读者的中心主旨,看完不一定想打排球,但肯定能在这之中获得勇气。如果真的遇上人生抉择,古馆老师不会告诉你别放弃,也不会告诉你撑下去就会成功,而是告诉读者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希望能用正确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哎呀,不小心排球少年说太多,可能因为我刚入坑所以感触特别多;但我真的无法说灌篮高手和排球少年哪一个比较好,说真的,这两部作品让我哭的量应该都差不多(笑)

啊,以上说的都是两部作品的相较之下喔,并不是说灌篮高手不现实或是没有困境瓶颈,也不是说排球少年没有男儿热泪、王道热血。只是虽然看似设定差不多,但本质和切入角度的不同,自然就会让读者有不同感受,最后就纯粹是个人喜好、见仁见智罢了

说到底,两个都一起喜欢不就好了www


同样是面对球员伤病,《灌篮》里安西教练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练,因为在花道负伤时,他没能及时把他换下。

究其原因,安西教练一路看著花道走来,对他感情太深,太期待他的表现了。

然后樱木做出了一个极为热血的选择,那就是令无数读者热泪盈眶的一句「而我,就是现在了!

然后呢?然后安西教练就放他上场了。

放他上场了……!!!!!

喂,你也说了你明知道这样做,作为教练是不合格的,你明知道花道有可能因为这一激情的决定而断送职业生涯。

可是却没有阻止。

虽然自己选的路跪著也要走,但花道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也是你的球员啊!

「而我,就是现在了!」这是一句豪情万丈的宣言,但是,在背伤的笼罩下,何尝不隐含著「而我,只有现在了」的悲情呢?

《灌篮》在结尾处的主题升华,读者流下的眼泪,不仅仅是因为它带给我们感动,更因为这份感动来得太过惨烈。

后来,总有人说「花道残疾了」「花道不能再打篮球了」,我们却无法反驳。因为在最后,井上只留给读者一个花道如斯的笑脸,却不肯给他的未来只言片语的交代。

孩子长大了,出门闯荡吧,将来是死是活谁都说不准——就是这种感觉。

「青春都是有遗憾的」。何止啊!这个青春简直称得上残酷!虽然真实,但就因为真实,才扎到人心里,捅出个窟窿。

(说起来,就连「全国大赛未能动画化」这件事,也仿佛是在印证老师的「遗憾观」呢。作品内外,无不萦绕著遗憾)

直到《Real》的这一话,才总算给了读者一个交代。简直无法想像,在这之前的读者们空悬的心是如何安放的。

反观《排球》,温柔得让我落泪。

打鸥台时翔阳发烧了,明明肢体已经无法协调,却仍然像小怪兽一样笑著,说自己「照样能跑能跳」。一瞬间我的眼泪就掉下来。

但是武田老师温柔而坚决地将他劝退了。

花道和翔阳都是我在两部作品中最喜欢的人物。

花道孤注一掷,壮烈而忘我,忍著伤痛拼著一腔孤勇去创造奇迹。最后一个球,提前开跑,「左手只是辅助」,流川破天荒传球给他,进了,赢了。

肯定有很多人质疑「为了一场高中球赛而已,值得吗?」

而花道偏要逆著他们大喊「值得!」那样灿烂无畏,引得无数读者流著泪,仅仅是为了他也要说一声「对!」

可是翔阳向武田老师低头,哭泣著说「对不起」,难道就是软弱吗?

这分明是另一种成长。

接受挫败是另一种坚强。

我甚至想,要是花道也遇到一个武田老师就好了,要是能见证热血过头的花道,学会自我保护的这份成长,就好了。

打山王输就输了,反正赢了也是输给爱和。我就是不希望花道受伤,不愿他因为复建而耽误练习。

终究我不是井上老师,不如他和安西教练那样懂得花道。花道最后带伤上场时豪情万丈的宣言,才更进一层地完成了这个角色,才升华了主题,才成就了《灌篮》作为一部作品的伟大。

也构成了我对这部作品、这个角色深深的眷恋与牵挂。

而《排球》完全是另一种体验了。

翔阳下场,乌野勉力振作,却最终惜败,竞技体育的热血与残忍交替而来。

在去治疗的路上,翔阳捧著研磨给的ipad,目光亦追随著他们直到最后。

再见伙伴,先大吃一顿吧,然后有笑有泪,虽然沉重,但也轻松,因为都已经拼尽全力,所以有资格无怨无悔。

说到底,两部作品我都很喜欢。

但对比一看,《灌篮》就是悲壮的浪漫,说完结就完结了,利索得令人发指,该说是如宝刀呢还是如铡刀呢?

《排球》则是深邃的温柔,春天结束了,故事却在继续,路越走越宽,小树越长越参天,却初心不改,终究回到两个人的战斗。

战斗,才刚刚开始

相比之下,花道和流川的羁绊就要粗糙得多了。直到最后才来个「世纪击掌」,完了立马互相嫌弃。

然后各奔东西。

安西教练口口声声说的「会成为轰动日本的组合」,当真会实现吗?

还是说只是空头flag呢?

(虽然在我梦里已经实现了,梦里什么都有)

青春仓促散场。

大部分人的青春也确实是仓促散场的,遗憾就更不用说了,论斤卖都不值钱。

《灌篮》将这一部分延续下来。谁能想到,最初的井上老师,只是想创作一部搞笑日常漫画。最终,却以惨烈而惆怅的方式,画上突兀的句号。

触动每一个人心里的疤。

每一个经历过青春的人,在这里,都能说一句「于我心有戚戚焉」。

所以我认为,《灌篮》的读者再看《排球》,或许能获得心灵的救赎呢。

(是指和我一样,心脏不够强大的创伤型读者啦,大心脏的人或许体会不到)

《灌篮》中所有的遗憾,都在《排球》这里得到了弥补。

这份弥补,是由那些角色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出来的。

日向翔阳从初中独自练球,到高中乌鸦重新起飞,再到只身留学巴西。他打工送外卖时,看到电视上转播影山的比赛,转头回去练沙排。

沙排难练,外语难学。送外卖途中迷路了,被顾客骂;丢了钱包,是妹妹送的;回到住处,舍友依旧冷漠。他打开手机,看到高中时同年级队员的合照,独自缩在角落。

但是慢慢地一切都好起来了,翔阳作为沙排界的「忍者」名声大噪,回国后参加选拔,进入联盟一级球队,一上来就是首发。

与曾经最强的对手、后来最强的队友、现在「最终的boss」隔网相望,预备大干一场,而后一出手就震撼所有人。

日向翔阳他披荆斩棘,一路走来,或许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去tm的遗憾吧!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先占坑,最近关注的体育番暂时只有钻石王牌。现在可以把排球少年也提上了


作为一个俩都看过的人,并且排球追到最新的人,这俩作品到目前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为啥这么说呢,这里还是涉及到剧透,如果不想被剧透可以不看???

排球少年从370话以后,是个巨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套路和SD基本一样。

落寞的强校,有趣的新队员,引导人生的教练,可爱美丽的马内甲,踏实的队长,总有一个个子矮但技能满点的队员,充实的训练,特殊的技能,还有那队友之间的感情。是一部分人的向往,也是一部分人回不去的青春。

都是高中背景时,明显灌篮高手要更让人记忆深刻些,他影响了一代青少年,不光是因为那句"教练,我想打篮球"的梗,更多的是这种对篮球的渴望让人震撼。我第一次被灌篮震撼的是樱木把他头发剪了,虽然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我一直记在心里。很多青少年看了灌篮,买了篮球,走上球场,一打就是十几年,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确是件高兴的事。

排球与篮球一样,都是室内运动,也讲究队友的配合,但是比起篮球来,排球更讲究团队合作,而且一个新手打排球是一件很难的事。相信很多人看排球少年之前根本不知道排球规则,排球的轮位,排球也有位置名称。

看完排球少年,也有不少人是"教练,我想打排球"的,但是一旦真正接触到排球之后,就知道排球对新手很不友好。篮球就算再笨,基本的拍球交给你,你练练也有成就感(当然运球也是件很难的事)。排球最基本的传球,垫球能让一下子就遏制住初学者的欲望,因为,太疼了。还没学会,胳膊就已经肿起来了,所以很多人看完排球少年以后止步于"看排球比赛"(当然跟国内不太流行排球运动也有一定的关系)

制作上来讲肯定是排球好些。虽然我喜欢90年代的画风,但无论是制作精良程度还是分镜,排球都非常占优势。

排球漫画的分镜非常棒,经常出现大跨页。动画制作公司又是IG,这俩加一块你就能看到排球很多时候的镜头都特别让人有震撼感。对于现在年轻一代来说,肯定是排球比较好看。

当时看到这的时候,谁不为noya尖叫呢

SD的漫画分镜也很棒,对空间的把握非常之高,让人看的很带入,但是动画因为年代原因,做的就没有那么好了,让人有些遗憾。

这张拼页没拼好

但是从全国大赛结束以后,SD和排球就是不同的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他俩没有可比性的原因。

全国大赛中,樱木逆转投篮赢下了前冠军队。大家以为他们即将封顶,然而结局是湘北惜败,我不知道多少人对此骂骂咧咧的,反正我当年看的很是伤心,我觉得好可惜。而灌篮的故事也就此结束,我们的青春还是散场了。

同样是排球,春高中,日向因病退场,乌野不敌鸥台,止步八强。当时的标题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春天",一时间我好像想起了看灌篮的时候,说实在的,排球一直强调现实,古馆春一给的现实和井上雄彦一样残酷。没有基础的队伍,基本不可能登顶,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也是他们心中完美的高中生涯结局。

但是古馆春一并没有著手画第二年复仇之战,而是一笔带过高中时期,转眼就到大学,期间三年主角队一次都没得到过全国冠军。很多读者也说著当年一样的话"我的青春结束了"把SD扯出来一起骂等。

但是从370话开始的每一话,都在打唱衰党的脸。与灌篮高中时期的全国大赛惜败结局不同,古馆春一让主角们进入更高的舞台:世界舞台。

日向为了更好的打排球,去了排球强国巴西,日向主攻的方向却是沙排。大家以为日向变方向了,他却用沙排来锻炼基础。大家以为古馆去繁就简只描写日向的时候成长之旅,没想到熟悉的及川出现在他的面前。新篇章的每一话,都让读者有种"他在这个世界上,就在身边"的感觉,漫画里的日向现在已经21岁,跟很多看漫画的人年龄相同,这种代入感真的很棒。目前在巴西的回忆即将结束,日向就要回到日本,到时与影山的再会,与各个熟悉的角色再相逢,我真的等不及想要看了(?? ? ??)

喜欢升级的小怪物日向,好期待他的未来,与灌篮不一样,排球还未结束,这就是他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灌篮给人影响更大,但是排球给人的希望却更长。各有各的优点,事到如今也没啥可比的了,只祝灌篮可以常青,排球卷均能破百万吧(??﹃ ??)????


1.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感受不同。排球少年在95后、00后眼中应该会更有地位。当年的新梗,放到现在都成了老梗;当年的热血,放到现在也只能感动老粉。

2.动画制作方面,排球少年高于灌篮高手。再加上优秀的剧情,说是运动动画之最不为过。

3.时代意义及影响力上,灌篮高手高于排球少年。这点不需要解释,灌篮高手让一代青年想打篮球,相对来说排球少年虽然也有吸引力但比较有限。

综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