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與頤和園被翻譯成「夏宮」,第一是因為英語中的辭彙並沒有漢語中這麼豐富,比如《甄嬛傳》翻譯成英語進軍海外就尷尬了,因為裡面的各種妃嬪等級、封號與宮殿名稱,都是英語里沒有的,結果出現了大量「拼音式英語」,圓明園與頤和園也是這樣。

第二就是特殊的歷史事實。清朝的皇帝並不喜歡住在紫禁城裡,而是喜歡「園居」,而最有名的就是圓明園、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其中的圓明園是皇家園林中集大成者,不僅奢華得無與倫比,更加收藏了中國夏商周千百年來的文化精髓,寶物根本無法統計,甚至清朝內務府也沒有詳細的數字。

清朝皇帝每每到夏天酷暑難耐,就喜歡前去圓明園居住,同時辦公,圓明園雖然名義上是皇家園林,但是作用並不遜色於紫禁城,冠以「宮」之名當之無愧。

圓明園被英國人法國人搶劫焚毀之後,清朝原本想復原,但是財政赤字有心無力,因此退而求其次,改建擴建了頤和園。

頤和園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仍舊被洗劫,當時僅僅沙俄用來運輸珍寶的車隊就綿延了三公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