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難纏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長期血糖升高引發的各種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最爲突出。據臨牀數據表明,有10年及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發生腎病的機率更高,大約佔到10%-53%,由此可以看出,腎病發生率波動比較大,這主要與血糖的波動情況有一定的關係,血糖控制的越穩定,腎病發生機率則越低。

  相反,如果血糖一直控制不好,長期波動異常,不僅會引發腎損傷,還會直接加速腎衰竭的進展,甚至發展到尿毒症。

  控制血糖穩定,防治腎病,除了服藥降糖藥,飲食習慣也很重要,這3個原則要記牢:

  一、主食粗細搭配吃

  主食是一日三餐都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主要是爲身體補充熱量、碳水等物質。碳水是轉化糖分的主要物質,因此在主食攝入上糖友要有所規範。

  建議糖友在主食選擇上,以粗細搭配爲宜,我們現在常吃的一些食物如白麪饅頭、麪條、米飯等都比較精緻,含碳水高,而一些粗糧、雜糧如玉米、燕麥、蕎麥、山藥等卻攝入的很少,這些食物含膳食纖維豐富,因此吸收轉化慢,升糖慢,且飽腹感強,更有助於控糖,所以主食粗細搭配最好。

  二、堅持“三低”飲食

  三低飲食即低糖、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大家都瞭解,重點說下低鹽和低脂飲食。攝入太多的鹽會導致體內水鈉瀦留,引起血壓升高,此外還會刺激食慾,往往讓人不知不覺吃很多食物,繼而不利血糖穩定;低脂飲食主要是針對肥胖或超重的糖友,體重越大對控糖越不利,而減重卻能降低血糖。

  堅持三低飲食,好處很多,長期堅持還會降低心血管疾病、腎病的風險。

  三、堅持“三定”飲食

  一定時,一日三餐最好定時吃,早餐在7點左右,午餐12點到1點,晚餐19點前解決晚,不要拖到很晚。二定量,每天攝入的熱量、蛋白質、碳水最好衡量,這樣不至於血糖波動太明顯。三定吃飯次數,有些患者需要中途加餐,應以血糖穩定爲準則,在考慮加餐情況。

  堅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穩定血糖,防治腎病的發生。此外,及時瞭解一些糖尿病腎病早期信號,更有利於及時發現腎病,預防腎衰竭:

  1、尿液異常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腎病早期的典型症狀,如果檢查尿常規中尿蛋白陽性,或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續超過200μg/min要警惕腎病發生。尿液形態也會有變化,尿液中常伴有大量細小的泡沫。

  2、血壓持續走高

  高血壓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狀之一,而腎病的發生也會引起血壓升高,如果短時間內持續血壓出現異常升高的情況,除了藥物作用,也不能忽視腎臟損害的可能。

  3、水腫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液流通情況較差,一旦腎功能出現損害,導致調節水的作用失衡,很容易引發腎性水腫,這點糖友也不能忽視。

  (注: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