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教授說】

英國和德國在一戰前由好朋友變成敵人,和法國由對手變成戰友,正印證了那句話,

「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

首先,說一下一戰前英國、德國的關係。

一戰前,英國的國王是喬治五世在位時間為1910年~1936年,其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

當時的德國皇帝是威廉二世,而威廉二世的母親為維多利亞公主,而維多利亞公主又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所以威廉二世和喬治五世是表兄弟的關係。

而且喬治五世的爺爺,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則是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小兒子。也就是說,喬治五世的爺爺是個德國人,當時的英國王室的姓氏是個德國姓氏。

但一戰前夕德國崛起,並且想要稱霸歐洲,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因為當時的英國纔是歐洲第一強國。其在歐洲大陸的外交原則是英國「光榮孤立」,說白了,就是「制衡外交」,利用歐洲各國之間的固有矛盾,煽風點火製造事端,讓歐洲各國互相制約,實力均衡,從而保證英國的安全和霸權。

它的底線就是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足以威脅英國的強權國家,可當時的德國在俾斯麥的和威廉一世幾十年的治理下,已經十分強大,而且還擊敗了法國,是當時歐洲大陸名副其實的第一強國。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威廉二世也有稱霸的野心,雙方的摩擦越來越大,形成了兩個軍事同盟集團,即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包括法國、俄國;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包括奧匈帝國、義大利等。

直到矛盾再也無法調和,便爆發了一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