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上海4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晨赫 魏其濛)一家專注於企業客戶會計、稅務、諮詢、審計的老牌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辦起了學校,爲中國就業市場培養了上百名專業人才。這得益於自貿區證照分離的政策紅利。

  “照”,是指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而“證”,則是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實行的是“先證後照”的管理模式。

  2015年,上海自貿區在中國試點“先照後證”。企業只要獲發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的生產經營活動,當這家企業想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時,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許可手續即可。

  在“上海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上,普華永道創新服務部教育合夥人黃丹雯介紹,普華永道自2017年1月4日拿到牌照後,開始進行招生。普華永道於2017年7月成爲了首家外商投資專業教育培訓機構。

  其中You Plus 特訓計劃是普華永道中國打造的國際商務培訓項目,爲期12個月,全日制課程主要針對擁有0-5年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創新服務部主管合夥人蔡曉穎介紹,每年的CEO調研都避不開人才缺失問題,特別是很多的中國中小型企業的CEO,感覺人才成本高了:招人的成本高,留人的成本也高,但人的能力沒有相應提高。

  “之所以我們能夠拿到第一張外商投資的專業培訓的證,本身就離不開市政府、區政府的支持和努力。我們也獲益於自貿區證照分離政策紅利。自此之後,我們多次與政府負責人才的部門接洽,一方面是爲政府做一些公益培訓的活動,不光涉及長三角,也輻射到全國範圍。”蔡曉穎說。

  據介紹,該項目至今已孵化、加速了上百名學生,爲他們提供快速上升通道,爲企業提供人才。

  “在中國,加速是整個城市的概念。政府一直在出臺政策推進城市的發展,政策的要素可以極大地影響企業。”蔡曉穎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