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不熟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挺有啟發性。

說普華永道正在中國推進」靈活工作「制度,鼓勵員工居家辦公、靈活選擇工作時間,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更高效、更先進的辦公方式,「今天不再是打卡的年代,愈打卡,愈多問題」。

普華永道是全球頂級的會計事務所,被認為是高端服務業的代表、高級白領的身份象徵,常常佔據各大城市CBD的C位大樓,如果連他們都可以拋棄CBD,那CBD的價值何在?

最新消息:有媒體採訪普華永道,該公司稱「靈活工作安排」不是指全員居家辦公,而是錯開高峰時間,工作滿8小時,可靈活安排上下班時間。

我不知道「居家辦公」會否成為大公司的普遍選擇,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郊區辦公」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大公司的普遍選擇。

最近有好幾個朋友和我講,他們的公司明年就要從市中心搬到郊區去了,問我這意味著什麼?廣州是不是要進入「農村打敗城市」的新階段了?

他們能提出這個疑問,當然是有底氣的,因為他們所供職的企業都不賴,有的甚至還是全城赫赫有名的大企業,這些高質量企業如果都搬到郊區了,「農村打敗城市」並不是危言聳聽。

比如我所知道的就有雪松控股(廣州第一民企、世界500強)未來即將搬到科學城,網易(廣州第一大互聯網公司)未來即將搬到天河東郊的小新塘,歡聚時代(廣州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已經在番禺萬博辦公。

除了這些大名鼎鼎的企業,當然還有很多名氣沒那麼大的企業也在加入這場遷徙中,廣州的確存在一大批「住在城裡、郊區上班」的上班族,他們每天主流通勤人群錯峰出行,我總結了一下這類企業的共性:

1,基本都是大公司,只有大公司才敢搬到郊區,因為如果是小公司,搬到郊區,一定會面臨員工離職的風險,大公司基本不用擔心這個,更何況,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招聘問題。比如阿里巴巴就在杭州的西郊,北京的互聯網巨頭也基本都在後廠村路這個偏僻的「村落」,華為也搬到了松山湖這個大農村。

2,第二,如果不是大公司,一般也會是高新科技或者金融、文創類企業,這些企業屬於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如果搬到郊區,一般能獲得政府的政策優惠,甚至直接批地蓋總部大樓,這種待遇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是不可能享有的。

3,自由職業者或者靈活就業人員,這類人群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比如開淘寶店的、寫公眾號的、做保險經紀的,這類自由職業者,雖然享受不到政府的稅收和土地優惠,但因為不需要特定的辦公場所,往往也會聚集到營商成本低的郊區。比如番禺有個叫里仁洞村的地方,就被譽為中國淘寶第一村,非常的富庶。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類企業,可都不是低端產業,而是技術含量高、利潤好、無污染的新經濟,這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人們的偏見,過去的廣州,是一個典型的強中心結構,郊區除了超級樓盤和小作坊,沒什麼值錢的東西。現在不同了,郊區因為有地,比中心區更有錢,能拿更多的錢搞補貼,招商引資的優勢更大。

當然,我認為這不是廣州的特例,這種現象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存在,而且更明顯,這隻能說明廣州比人家慢了一拍,也就是說,高端產業的郊區化在大城市普遍存在。

寫到這裡,中心城市郊區房價在過去兩年的暴漲,似乎有了合理性,因為它的背後是產業的郊區化。在此意義上,我認為未來廣州的城市結構,也會像北京、深圳一樣多中心化,至少會出現兩到三個和天河商務區分庭抗禮的產業中心。

本質上講,地鐵和互聯網兩個工具,加速了大城市的扁平化。當然,扁平化是有邊界的,那就是不能超過城市的極限半徑。

編者註:孫不熟是公眾號「城市戰爭」創始人、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廣州市房地產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