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聲”設爲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它是很多人都愛喫的一道菜,

幾乎家家餐桌上都有!



這麼棒的食物,

可惜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喫

最近有孩子因此出事了!

4歲男孩喫了兩勺它後,

全身蠟黃,毫無血色,

還送到了醫院急救......


(配圖,圖文無關)


浙大兒院血液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徐曉軍介紹,蠶豆上市的這段時間是蠶豆病的高發季,浙大兒院每年都會接診十幾個蠶豆病患兒。


4歲杭州男孩喫蠶豆住進了醫院


前幾天,徐曉軍副主任接診了一個杭州的4歲小男孩小瑞(化名),孩子父母是來自貴州的新杭州人。奶奶說,小瑞這兩天總沒精神,說自己頭有點暈,臉色也比較黃,家人一開始以爲是換季着涼,所以並沒有很在意。直到他們發現,小瑞的小便顏色像濃茶一樣,而且每次喫飯都噁心嘔吐,才擔心害怕起來,立馬帶他來到了浙大兒院。


家人起初掛的消化科,消化科醫生聽了小瑞家人的描述後,爲小瑞查了血常規,一看血紅蛋白只有46g/L,屬於重度貧血(像小瑞這樣的孩子,正常的血紅蛋白在120g/L左右),馬上將他轉到血液科檢查。 


這可嚇壞了小瑞的家人,他們左想右想,也想不出有什麼不妥之處和前兆,以至於會跟血液扯上關係。這時,徐曉軍副主任的一個問題使他們恍然大悟,“孩子是不是喫過蠶豆”?“是呀是呀,5天之前我炒過蠶豆”,奶奶回答道。 


“那就對了,小孩得了‘蠶豆病’”,徐曉軍副主任說。“蠶豆病,還有這種病?喫蠶豆就會得病嗎”?奶奶繼續追問。


男孩喫了兩勺蠶豆尿血



4歲男童浩浩(化名)與爺爺、奶奶、姐姐一道生活在湖北黃岡市蘄春縣的老家中。


兩週前,奶奶從地裏摘回新鮮的蠶豆米,晚上做了一道蠶豆米炒雞蛋。新鮮蠶豆米香甜可口,浩浩喫了兩大勺。起初一切正常,可沒想到了晚上浩浩開始出現肚子疼的情況。奶奶爲其揉了揉肚子,浩浩便睡下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浩浩感覺全身哪裏都不舒服,奶奶聞聲趕過來被眼前的場景嚇了一跳:只見浩浩全身蠟黃,毫無血色,病懨懨的;不僅如此,浩浩牀邊的痰盂中裝滿了暗紅色的尿。


爺爺、奶奶趕緊抱着浩浩趕往醫院,後經輾轉多家醫院,終於來到了武漢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經過重症醫學科、血液腫瘤科長達2周的聯合救治,浩浩終於轉危爲安,可以出院了。


(配圖,圖文無關)


這次慘痛的經歷給浩浩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每當醫護人員前來詢問病情或有人問到這件事,甚至喫飯的時候不小心提到蠶豆兩個字,他都會哇哇大哭起來。


“以前不覺得,現在沾上豆字我們都不敢給他喫,一家人都快搞神經了。”浩浩的媽媽嘆息道,每天喫東西只要拿不準的東西,媽媽都會先在網上查上一遍,確定其中有沒有蠶豆;爺爺在老家,得知孫子是因蠶豆生病,回家便把地裏的蠶豆拔了個精光。


其實,蠶豆要命並非偶然!

2歲4個月大的黃陂男孩小杰(化名)突然拉出“醬油尿”,並且小臉蠟黃,呼吸困難,出現急性重度貧血,在同濟醫院進行了血漿置換。


後來醫生髮現,造成小杰生命危險的罪魁禍首是一種俗稱“蠶豆病”的急性溶血性貧血。


王大伯家住武漢漢口,特別喜歡喫蠶豆,近三個月來每天蠶豆不離口。前晚9時,感到身體明顯不適的王大伯到武漢市中心醫院,經檢查,他的膽紅素明顯升高,穀草轉氨酶高達每升1145個單位,表明肝臟嚴重受損,且有嚴重貧血。


醫生診斷,王大伯得了一種十分兇險的溶血性疾病——“蠶豆病”。


蠶豆爲啥殺傷力這麼大


鮮嫩碧綠的蠶豆

可口又有營養

爲什麼殺傷力這麼大呢?



徐曉軍副主任說,蠶豆病的原理是體內缺乏一種酶——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它有保護紅細胞膜不受氧化破壞的作用。正常人體內擁有這種酶,那喫蠶豆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如果缺乏這種酶,紅細胞就會被氧化物破壞,發生溶血,而蠶豆成分中就包含強氧化物。 


發生溶血後,孩子會出現臉色蒼白、精神萎靡、黃疸、發熱等症狀,尿液的顏色呈濃茶、黃酒、醬油色。如果腎小管被凝固的血紅蛋白堵塞而引發尿毒症,將會危及生命。 


徐曉軍副主任介紹,該病在孩子2~5歲最爲高發,因爲很多孩子都跟小瑞一樣,在這個年齡段第一次接觸蠶豆。廣東、廣西、四川等省份,是蠶豆病高發的地區。 


蠶豆病是一種X性染色體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病,由於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女性有2條X染色體,所以男性患病的概率遠高於女性,且發病症狀較重。



“蠶豆病是兒科血液疾病中的急診。”武漢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暉副主任醫師說,曾接診過在菜地裏直接喫新鮮蠶豆米,從菜園裏一出來就發病的。


“之前一直好好的,也喫過蠶豆製品,爲什麼偏偏這次出現了問題?”浩浩這次發病,令媽媽百思不得其解。


“蠶豆病的發生率跟蠶豆的新鮮程度以及進食量有必然聯繫。”李暉副主任醫師仔細解答後,媽媽這才弄清楚。


患有“蠶豆病”的人是因爲體內缺少G-6-PD酶,喫蠶豆後發生溶血,嚴重者會危及生命。他們當中,有的人只要喫蠶豆,即使喫的不多,也會發生急性溶血,這種人應禁食蠶豆。也有人雖然缺G-6-PD酶,但平常少喫點沒事,但大量食用後也會得蠶豆病,王大伯就屬這種情況。



“蠶豆病”會遺傳!



蠶豆病屬於先天性基因缺陷,突變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由於男孩只有1個X染色體,發病率遠遠高於女孩,女孩可以終身攜帶突變基因不發病。


蠶豆病多見於兒童,如果小孩是第一次喫蠶豆,一定要少喫,食用後皮膚髮黃、尿色加深、精神欠佳,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救治。


(配圖,圖文無關)


“蠶豆病”無法根治,只能預防



徐曉軍副主任提醒家長,患病和喫多少量的蠶豆沒有太大關係,只喫幾顆也可能中招。一旦孩子在喫蠶豆後出現溶血的症狀,要及時就醫。 


經過輸液和輸血支持治療,一週後小瑞終於能出院了。出院時,徐曉軍副主任還特別叮囑家長,蠶豆病無法根治,每次發病也只能通過相應手段穩住病情,今後的日常飲食裏,要注意避開新鮮蠶豆或蠶豆生加工品等食物。


另外,蠶豆病也不僅僅在食用蠶豆後發病,含有萘的樟腦丸,磺胺藥、呋喃類藥物等都可以引起蠶豆病的發生,因爲這些物質都可以加速體內紅細胞的老化和氧化,所以每次就醫時家長應該告知醫生小朋友患有這種疾病,以防止應用了導致蠶豆病發病的藥物。


哪些可能引起“蠶豆病”?



其實“蠶豆病”不一定是喫了蠶豆纔會發生。很多藥物裏面都有蠶豆的成分,用藥之前一定要注意。


臨出院前,醫生將一份“G6PD缺乏症攜帶卡”連同出院小結一起交給了浩浩的媽媽。看了之後浩浩媽媽精神放鬆了不少,並連呼太有用啦!


“樟腦、珍珠粉也容易引起溶血,幸虧醫生提醒了。”浩浩的媽媽吳女士仔細研究了這份攜帶卡,上面清晰的羅列了多達58種食物、藥物的名稱,生活中常用的樟腦、珍珠粉,還有止疼用的阿斯匹林都在列。



武漢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暉副主任醫師說,給G6PD缺乏症患者提供“攜帶卡”是從香港借鑑回來的,裏面涵蓋了22種禁用藥物、食物以及36種慎用藥物。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這份小小的攜帶卡可以讓孩子儘可能遠離風險,平安健康的長大。



G6PD缺乏症攜帶卡



經本中心診斷爲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就醫時請攜帶此卡供醫師參考。


1. 下列藥物和食物較易引起溶血,應禁用:

抗瘧藥:伯胺喹啉  撲瘧喹啉  戊奎

磺胺類:磺胺甲異惡唑  磺胺吡啶  對氨苯磺酰胺  磺醋酰胺

解熱鎮痛藥:乙酰苯胺

碸類:噻唑碸

其他:呋喃坦叮  呋喃唑酮  呋喃西林  萘啶酸  硝咪唑  消心痛  萘(樟腦)  美蘭  苯肼  三硝基甲苯  川連  珍珠粉  蠶豆


2. 下列藥物可能會引起溶血,但無慢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者,用正常治療劑量時不會引起溶血:

抗瘧藥:氯喹  奎寧   乙胺嘧啶

磺胺類:磺胺甲嘧啶  磺酰乙胞嘧啶  磺胺嘧啶  磺胺咪  長效磺胺  磺胺二甲異惡唑

解熱鎮痛藥:撲熱息痛(商品名:泰諾 百服寧 小兒退熱栓) 阿斯匹林  非那西丁  氨基比林  安替匹林  保泰鬆  按他唑啉

其他:氯黴素  鏈黴素  雷米封  洗必泰  維生素C  苯妥英  對氨基苯甲酸   苯海拉明   秋水仙鹼   左旋多巴   丙磺舒   普魯卡因胺   亞硫酸鈉甲萘坤   三氧甲苄氨嘧啶  安坦  撲爾敏  奎尼丁   維生素K   維生素K1 (甲萘醌)


是不是很有用?

趕緊轉給身邊的人~



來源:楚天都市報(ID:ctdsbgfwx 記者:陳媛)、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王雪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