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 排名第一的家居雜誌

  睡不好的人心裏都有一道屏風,屏風那頭是一個由“睡不好”組成的煩惱池。平日裏無人問津,但要有人冷不丁探頭一看,就會發現裏面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8年的數據報告顯示,中國人均睡眠時間長度爲6.5個小時,比2013年縮短了整整兩小時。在這消失的兩個小時裏,藏着你的壓力指數、抗打擊能力、對未來的憂慮程度……不過有一點可能是你沒想到的:每個遭遇失眠的人,腦袋裏都醞釀着一個和睡眠有關的“理想國”。

  Willa

  座標北京,28歲,人力資源培訓管理人員,經常自覺加班找活兒幹。

  Q1:是否有睡眠障礙?

  最近有,要麼睡不着,要麼半夜醒來睜眼到天亮,但是白天也沒有犯困。

  Q2:你怎麼理解睡眠儀式感?

  睡前上廁所,跟對象說晚安。

  Q3:你喜歡的睡眠環境和氣氛是怎樣的?

  要小夜燈,臥室朝陽,牀不能在窗戶邊。

  Q4:你偏愛什麼樣的寢具/牀品?

  牀品要珊瑚絨或者純棉,不愛絲綢那種。

  偏愛的牀品材質,已經成爲判斷年齡區間的重要依據。媽媽們喜歡的絲滑質地,在子女看來興許是“太作(zuō)”的集中體現,大概是因爲看上去沒瑕疵的,反而不真實。

  電影《迷失東京》片段

  亞目

  座標廣州,31歲,新媒體策劃,開選題會到深夜十一點是家常便飯。

  Q1:是否有睡眠障礙?

  有,難以入睡,多夢,第二天起來很累。

  Q2:你怎麼理解睡眠儀式感?

  能在睡前兩小時開始,房間只開低亮度的黃光,加上令人舒適的香薰加溼器,看一本劇情性不太強的書(不然做夢可能會夢到),當然被子要舒服夠軟,告訴身體你準備要休息,相對來說對於我這種睡眠障礙的人還是會有幫助的。

  Q3:你喜歡的睡眠環境和氣氛是怎樣的?

  一定要沒有光,沒有任何聲音,空氣要流通。

  Q4:你偏愛什麼樣的寢具/牀品?

  一定要夠軟夠輕,我不喜歡有東西壓着我的感覺,真絲又太滑我也不太喜歡,可能是純棉吧。

  睡前看的書的影響弧甚至能被延伸到天亮,所以,真正的勇士,纔敢把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當作安眠讀物。

  Rachael

  座標深圳,29歲,私立英文小學教研組長,享有寒暑假,週末會做家教掙外快。

  Q1:是否有睡眠障礙?

  有,天天做夢,很累,感覺像沒有睡覺一樣,腦袋一直在想事情。

  Q2:你怎麼理解睡眠儀式感?

  睡前去洗手間。

  Q3:你喜歡的睡眠環境和氣氛是怎樣的?

  安靜,一定要非常安靜,不要光,顏色清淡一些。

  Q4:你偏愛什麼樣的寢具/牀品?

  軟硬適中的牀墊,足夠多的抱枕。

  很尷尬的一件事是,我以爲你說的“適中”就是我想的“適中”。可想而知,那些有口皆碑的軟(硬)得剛剛好的牀墊,在研發之前經歷過多少嚴格目光的考驗。

  小簡

  座標蘇州,27歲,大型國企法務人員,朝八晚四,間歇性工作繁忙。

  Q1:是否有睡眠障礙?

  有,有時候明明很困又睡不着,前一秒很困,躺牀上後又沒睡意。

  Q2:你怎麼理解睡眠儀式感?

  穿睡衣算嗎?還有打開音響和精油噴霧機。

  Q3:你喜歡的睡眠環境和氣氛是怎樣的?

  枕頭軟軟的,有漂亮的四件套,燈光昏暗,有舒緩的音樂和舒服的香味。

  Q4:你偏愛什麼樣的寢具/牀品?

  類似ins風,養眼好搭配。

  從社交平臺到成爲一種風格,ins已成爲少女們心中最美的3個字母。什麼是Ins風牀品呢?大概就是不上濾鏡拍的照片也能當封面吧。

  Irene

  座標上海,27歲,廣告公司創意人員,朝十晚待定,已見證了公司半年內的三波離職潮。

  Q1:是否有睡眠障礙?

  有,半夜會因爲多夢而導致大腦過於活躍,然後做夢做得太累了就醒了。

  Q2:你怎麼理解睡眠儀式感?

  起碼要提前半小時以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進入休息狀態,聲音和光線都要調製到最合適的數值。

  Q3:你喜歡的睡眠環境和氣氛是怎樣的?

  睡前3分鐘減壓冥想,睡前可以買手持按摩器按摩一下全身放鬆。

  Q4:你偏愛什麼樣的寢具/牀品?

  我喜歡牀是厚實的,牀上用品冬天必須有珊瑚絨,夏天就是空調被,春夏要用絲綢。

  無論是將燈光調暗還是打睡前冥想,都不過是一場好睡眠的“前戲”,最終對睡眠產生直接效用的,還是那些和身體無縫接觸的牀以及它的周邊們。

  這幾位受訪者,顯然只是衆多飽受失眠問題折磨的上班族的縮影。一系列和睡眠問題相關的數字表明,“我昨晚睡得很好”幾乎要變成雪豹一般珍貴的句子了。但失眠這件事,並非只能坐以待斃。

  寫給失眠者的綠皮書

  習慣養成

  和其他問題一樣,失眠問題的解決也要從習慣入手。如果睡前總是沒有睡意,那麼白天最好別睡,給晚上留點兒quota;晚飯後遠離零食堆,以免給腸胃造成負擔、讓器官處於高速運轉而陷入失眠狀態;儘可能採用側臥睡姿,躺在牀上之後,就把所有散發誘惑力的電子產品都挪到看不見的地方吧。

  食物攝入

  從中醫的角度看,長期面對電腦的辦公室人羣在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很容易氣血不足,導致睡眠問題頻發。這時候應該多喫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比如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食物,包括紅棗、蓮子、桂圓、豬肝、黑木耳、蝦仁、紅糖等,還可以把它們和枸杞、丹蔘、黨蔘等混合製成藥膳,至於那些讓情緒不穩定的食物都應該被束之高閣了,例如咖啡、巧克力、功能飲料、濃茶、高度酒等等。

  還原牀的本職

  思考這件事,最好不要在牀上進行,包括計劃行程、工作安排等,大腦產生的興奮或焦慮會讓人瞬間清醒,這時候牀非但沒有誘導睡眠的功能,反而變成了被責難的第一對象。

  “眼睛管理”

  如果能在睡前把眼睛控制好,離睡好覺也就不遠了。一個實驗表明:當人的眼睛向中間聚攏時,反而會越來越活躍,不自覺地進入思考狀態;而眼睛朝兩邊分散時,大腦就會回覆平靜,迅速被空白佔領,隨後就進入睡眠狀態了。因此,當你的眼睛成功地向外擴散時,你基本也進入睡着倒計時了。

  顏色要對,才能入睡

  關於電影大師韋斯.安德森出色的藝術品味,最集中的體現就是他作品裏的配色了,其實這些配色中的一部分也特別適合用在臥室設計當中——它們都讓人躍躍欲“睡”。

  色彩專家多樂士對有助於釋放助眠氣息的臥室配色也有獨特見解。

  除了薰衣草紫和藍紫色,還可以加入奶白色和米黃色,營造出優雅、平靜的感覺。

  在多樂士的色卡體系詮釋中,藍色是一種體現了生活方方面面的顏色,並且在結合不同色度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渲染寧靜、活力等多種不同的氛圍和感覺。

  此外,睡眠領域專家的研究結果也支撐了多樂士的顏色創意理念:在淡粉色以及藍色的臥室裏,人們平均能睡接近八小時,符合最佳睡眠時長,第二天早晨還能保持心情愉悅。藍色甚至有助於減慢心率,降低血壓。

  失眠終結者:進擊的神器

  博爾赫斯在詩裏寫“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還好詩人的哀怨在今天可以終結:爲了解決“睡不好”這一問題,人們除了把光線和顏色轉化爲催眠術,還發明瞭不少讓人驚豔的助眠產品。

  “曝光”:來自2019米蘭設計周的啓示

  今年的米蘭設計周,有一款名爲“曝光”(Come To Light)”的敘事性發光裝置註定被記住。

  它由薄圓柱構成,圓柱在空間中勾劃出形體,如同一個優雅的光之雕塑。聲光的配合,主題的變換,漸變的色彩,動感的光暈與光斑實現了對整個房間的提升優化。由於光線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空間和物體可以通過不同尋常的詮釋被重新感知。

  隨着人與光線、色彩關係的日趨親密,這兩大元素對提升臥室質感的作用愈發顯著。光線與色彩本身屬於相互依存的關係,而可調節光線與漸變色,則極有可能成爲臥室設計的兩大趨勢。

  黑科技當道

  JinGoo夜燈/藍牙音箱

  JinGoo是一款鳥籠燈,提供照明的同時也可作爲藍牙音箱使用,不論是擺放還是懸掛,皆可愛獨特,給人一種聆聽鳥鳴的錯覺,在睡前打開,有助於迅速進入睡眠狀態。

  Umay Rest眼罩

  這個眼罩名爲Umay Rest,它通過熱處理技術幫助你的眼睛恢復活力,逆轉長時間的屏幕效果。

  每次我們眨眼的時候,都會有少量的油脂進入我們的眼睛。當我們注視屏幕時眨眼較少,這種自然過程不會經常發生,使我們的眼睛乾燥和發炎。

  Umay Rest對眼睛施加特定的、經過校準的熱量,有助於消解這些油脂。除了緩解眼睛的乾燥之外,Umay Rest還可以給眼瞼降溫,讓你瞬間放鬆,減少因缺乏適當休息而產生的眼袋腫脹,甚至還可以使用溫和的振動和引導性冥想來幫助降低整體壓力水平。

  Beddit 3.5 睡眠監測器

  自從被蘋果收購後,睡眠領域專家品牌Beddit就被寄予厚望——還好,它終於不負衆望,在上一代產品的基礎上做出重大升級,研發出Beddit 3.5睡眠監測器這一神奇產品。

  用戶使用 Beddit 3.5 時,只需要將它連接到 Apple Watch 或者 iPhone, 即可同時對最多兩名睡在牀上的用戶進行睡眠質量檢測。Beddit 3.5 可檢測的數據包括睡眠質量、呼吸、以及打鼾時長等,也可以爲用戶生成更專業的睡眠質量報告。同時,它還可以記錄室內的溫度和溼度等信息,讓用戶瞭解最適合自己的睡眠環境條件。

  隨着科技的發展,對抗失眠的辦法也越來越多,相信有一天,聊起失眠,每個人都能眉飛色舞地分享獨家祕方,再也不會愁眉苦臉地展示新添的黑眼圈了。

  創意策劃:LILI

  執行&撰文:劉柳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