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美食綜藝是不是這樣的?

想著流口水,看著很下飯,

還有各種各樣刺激味蕾的近拍食物。

但最近有一部「奇怪」的美食綜藝,打破了我們的這些看法。

那就是正熱播的《忘不了餐廳》,目前有兩集,豆瓣9.4分,口碑一路飆升。

看名字會想,是···喫了以後還想喫的「忘不了」?

NO !

那···是···用餐環境精緻的「忘不了」?

NO !

萬萬沒想到,是餐廳的服務讓你「忘不了」!!!

這家餐廳的店長是前不久宣佈退出《極限挑戰》「男人幫」的黃渤,他的工作夥伴是五位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

(初次聽,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所謂認知障礙,學術上說是體現在記憶力與社會能力的衰退,是阿爾茨海默症的主要表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年癡呆」。

大家可還記得《都挺好》裏那個「我不喫,我不喝,我要錢」「我想喝手磨咖啡」的蘇大強?

他就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記憶時而好時而壞。最後甚至認不得自己的女兒蘇明玉,捧著好不容易買到的練習冊,回到蘇家老宅,心心念念地要送給女兒。

(當時追劇看到這裡,小谷已哭成淚人······)??

這檔節目在一開始就給我們列出一組驚心的數據:

中國每10位老人中就有1位認知障礙患者,其中超過半數患有阿爾茨海默症;每隔3秒鐘,世界上就會多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平均每天有超過1000位老人會走失。

還拋出一個看了立馬會沉思的問題:當你老了,大腦出問題了,記憶消失了,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我們又該如何面對他們呢?

在餐廳裏工作的五位老人,他們曾經是教授、醫生、軍人、水電維修工人、服務員,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獨當一面。只是衰老與病症猝不及防地籠罩了他們的生活。

即使活在弱化的記憶裏,他們的人生仍然是一段積極的生命旅程。記憶殘缺了,不等於他們被打敗了。

(看到他們一個個燦爛陽光的笑容,真是太治癒了~)

他們在節目裏是:

可愛單純、愛扭秧歌的「公主」奶奶,

85歲的「公主」奶奶,曾經是一名婦科醫生。患認知障礙後變得愈發有童心,喜歡毛絨玩具,喜歡粉紅色。

寫的一手好字、愛喫辣醬的大橋爺爺,81歲,患輕度認知障礙一年有餘。

年輕時的他是一名光榮的軍人,颯爽英姿。

退休後在家看書寫字,養生有道。

愛喫愛玩、長得酷似卡通人物的小敏爺爺,今年69歲,患認知障礙兩年半。

永遠閑不住,酷愛紅燒肉,名副其實的老頑童。他特別像《飛屋環遊記》的主人公!

穩重端莊、認真負責的「蒲公英」奶奶,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士。

會畫畫、會彈琴並且英語流利的「蒲公英」女士曾經是一名教師,09年就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好在她樂觀地接受了現實,並積極學習各種才藝,配合治療。

現在的她依然是一名教師,教書使她快樂。她時常與朋友們處在一起,忘掉年齡,忘掉疾病。

還有活潑好動、酷愛打扮的「珠珠姨」,

珠珠姨是五位老人中的大笑擔當,笑聲很魔性。

今年69歲的她在退休前是一名餐廳服務員,患輕度認知障礙已經一年八個月。日常,她積極參與老人中心的各種活動,進行認知治療。

對了,她喜歡人家喊她「珠珠姨」,不要叫奶奶!??

飛屋環遊的小敏爺爺是第一期的笑點擔當。

(不,是長在笑點上,哈哈)

模擬營業時小敏爺爺「熱情到位」的服務簡直讓人笑出眼淚。

先是建議客人自助寫菜單

再是「信口胡謅」自家甜品不含糖

(Emm...無糖的甜品?)

最烏龍的是當客人用完餐後,老敏把買單這回事完全忘在了腦後。

目睹全程的奶奶們笑到模糊

不過,模擬營業的這次失誤給小敏爺爺提了個大醒。

餐廳正式開張後,小敏爺爺最擔心的就是跑單,於是他在客人落座後開啟全程全方位盯梢。

我盯!

我再盯!

我還盯!

我盯住了!

生怕客人跑單的小敏爺爺實在可愛極了,看這段的時候給我笑出豬叫。

可是我們都忽略了小敏爺爺為什麼如此害怕忘記······

如果是我,前一天忘了件事,那今天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可是小敏爺爺不一樣,他做不到輕輕鬆鬆地「稍微注意一下」,他要對抗的是年齡,是疾病。

節目裏,這羣可愛的老人做什麼都彷彿是「今生是第一次」,那麼小心翼翼,那麼努力、用心、認真。

對年輕人來說易如反掌的事,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要付出無數倍的努力。

不單小敏爺爺,知性穩重如蒲公英女士,也沒辦法杜絕失誤。

點菜的時候,蒲公英女士把06寫成了09,導致廚師多出了一道菜。

一開始她以為是廚房搞錯了,幾經確認,竟然真的是自己的錯。這令她沮喪不已。

這種自責,直到她把多出的菜品成功推銷給客人,彌補了錯誤,才得以緩解。

看著蒲公英女士對自己的嚴苛要求,看著她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迫切地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好,我幾乎忘了這五位老人是認知障礙患者。

直到「公主」再次提醒我。「公主」的心裡一定住著一個小公主,她喜歡毛絨玩具,喜歡漂亮衣服,喜歡跟客人聊天。

餐廳開業第一天,「公主」非常有緣地遇到了一位同樣來自東北的小姑娘。

「公主」甚至興緻勃勃地教她東北秧歌

「公主」很喜歡這個小姑娘,小姑娘也說「公主」很像姥姥。

她們在「忘不了餐廳」裏度過了一段尤其難忘的時光。

但是「公主」終歸是忘了。

第二天,小姑娘和媽媽特意來到餐廳與「公主」道別。

「還記得她們昨天來喫飯嗎?」

「還記得昨天跟小朋友跳舞嗎?」

她不記得了。

小姑娘顯然有些難以接受,鏡頭捕捉到了她的失落。

「公主」的反應將我們拉回了現實。

通過《忘不了餐廳》,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認知障礙羣體。他們的可愛之處,他們的樂觀與美好,第一期節目是如此輕鬆愉快,以至於我們忘了現實是多麼殘忍。

如果不是通過屏幕看著別人家的老人,如果「公主」是我的奶奶,我沒辦法懷著輕鬆的心情看她每一次的小失誤,我更可能時刻擔心她走丟,擔心她敲錯鄰居的門,擔心她忘記關煤氣。

最新播出的一期,餐廳首次迎來外國客人,因為需要用到英語溝通。

所以曾經當過老師,如今還在做一些英語教學的蒲公英奶奶自告奮勇的去招待。

其實蒲公英奶奶以前還會法語和日語,只是現在都忘記了。

雖然蒲公英奶奶一口標準的流利英倫腔讓人感到驚艷,但是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一番話。連老外都認真聽完並表示贊同和欣賞。

老奶奶很真誠地說自己有阿爾茨海默病,這其實是很多患病老人都邁不過去的坎。之所以如此坦誠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依舊認真而幸福地去生活。

「這是一個嘗試,展示給和我們一樣的老人,我們不能把自己封閉在家裡,默默地等待死亡,所以我想要投身社會。」

她表示參加這個節目也是希望告訴和她相同處境的老人們要走出去,投身社會感受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在家中等待生命的最後時刻。

如何讓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在衰老與病痛中守住愛與尊嚴,也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日本,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人不僅會去餐廳當服務員,還會定期參與洗車服務。這個羣體需要社會認可,即便偶有失誤,他們更需要的是相信自己「仍然有能力付出」。

日本相關機構還在阿茲海默症患者鞋底放置GPS,90%的走失老人能夠在失蹤一小時內順利找到。

在法國,當地相關機構會向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家人提供旅行活動,鼓勵他們多多接觸社會。

無論現狀如何,未來又將如何,總有一天,我們將學會遺忘的藝術。

不管年齡幾何,我們的生活都需要有意義。努力的工作,做好當下每一件事,都能感受美好,對生活也充滿期待。

想起大橋爺爺掛在家裡黑板上的"養生原則": 遇事不怒,基本喫素,多多散步,勞逸適度。

(小谷和大家共勉~)

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在老去之前,請努力的對自己更好一點,努力的多留下一些在這個世界存在過的痕跡;

在走之前,希望我們都可以說:這個世界我們來過,我愛過,我不後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